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霸权(hegemony)(也译“领导权”)理论是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拉克劳、墨菲的核心理论。自拉克劳、墨菲1985年的《霸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一书出版后,霸权理论在欧洲和北美都产生了很大的理论影响。拉克劳、墨菲的霸权理论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所以,人们有时也把这一理论称为“新葛兰西主义”。一、从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到新葛兰西主义拉克劳、墨菲在《霸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一书中详细地概述了其理论与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差异。众所周知,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对传统…  相似文献   

2.
郑伟 《现代哲学》2023,(2):43-49
葛兰西“实践哲学”的体系外观具有强烈的“迫不得已”特征,并使其导向关于“文化领导权”的分析。通过“历史-社会”的解读模式,葛兰西哲学在有限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框架合法性的同时,极度强调文化的重要性。通过“文化-政治”与“文化-理论”的双重逻辑建构,葛兰西实际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引导意大利启蒙运动的革命目标。由于片面强调文化问题的重要性,造成其试图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独立解决文化领导权问题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3.
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是反对本质主义的后马克思主义。这种后马克思主义承接了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予以后结构主义的改造,凸显出其偶然性逻辑。它把文化霸权链接的偶然性逻辑与话语理论进行贯通,在话语差异性与等同的交互作用中展开政治活动,在对抗前提下形成工人阶级霸权,这就是激进民主的社会主义规划。  相似文献   

4.
葛兰西与“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马克思主义”与新葛兰西主义是两项互相联系而又不同的理论规划。葛兰西主义不仅是“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而且它的思想方法和概念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被沉积到“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造之中。新葛兰西主义的“接合理论”本身潜伏着解除“接合”的外在限制的离散力,而接合概念的“后马克思主义化”就是这种离散力的直接后果;葛兰西把霸权视为一种接合过程,已经预示了一种语言政治学的新视域,而后马克思义的话语政治不过是葛兰西式的语言政治学的后结构主义处理;葛兰西一直强调霸权是对其它集团的意识形态原素的接合,在他看来,成功的政治是一种具有高度兼容性的政治,它能够从异己的、反己的力量中吸收增益性的成分从而大大拓展自己的存在空间,葛兰西这种观念被拉克劳与莫菲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接合到“后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之中。  相似文献   

5.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是他的思想的核心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在文化领导权理论中,葛兰西对文化领导权的前提、核心、夺取方式和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当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把握主流文化的导向作用,坚持"阵地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民主平等的工作方式,以获得民众的"认同";必须发挥知识分子的"社会水泥"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葛兰西的语境中,文化霸权的源头并非是经济基础,它本身有着一种自治的特征。文化霸权作为一种结构的要素,需要培育自己的有机知识分子进行文化的阵地战。而对于已经包含了经济要素的文化霸权,其首要的目标不是变革经济基础,而是意识形态的重新建构,以此来获得新的统治合法性。在这一意义上,经济基础不再构成基础,而是受文化霸权影响的一个要素,与政治、道德和法律一道共同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作者为了有助于粉碎现代修正主义者利用葛兰西来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所作的攻击而写的。全文约有五万字,共分以下五节:(一)“为什么要研讨葛兰西的理论?”(二)“葛兰西的革命活动和思想斗争”;(三)“葛兰西的哲学理论及其问题所在”;(四)“葛兰西的政治理论”;(五)“结束语”。作者从哲学和政治两方面研讨了葛兰西的理论,指出他的理论的核心在于与他作为意大利共产党领导者的实践活动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的革命理论中的列宁主义观点,虽  相似文献   

8.
葛兰西实践哲学中的有机知识分子思想对于知识分子的作用和使命有深刻的洞见,通过对有机知识分子群体及其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探究,揭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知识分子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葛兰西认为要积极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就要与大众有机结合,通过组织并引导大众团结一致形成集体意识,在集体意识的指导下,夺取文化意识形态和政治领导权,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并巩固其革命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入研究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理论,有助于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简论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领导权理论 ,是葛兰西思想中颇具特色的部分。值此葛兰西诞辰 1 1 0周年之际 ,重温这一理论 ,以飨读者 ,或许不无意义。一要了解葛兰西的“领导权思想” ,首先要从他对“国家”的看法入手 ,并从他与其它马克思主义者的异同上来比较才能看出其特征所在。列宁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是特殊的武装队伍 ,监狱等等 ,是剥削被剥削阶级的工具。葛兰西也认为国家总是属于一定社会集团 (即阶级 )的 ,是一定社会集团的统治工具。这说明葛兰西在狭义上理解的国家同列宁的完全一致。但他根据新的历史情况 ,给出了一些补充。他指出 :“…  相似文献   

10.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概念内涵既不同于黑格尔,也不同于马克思:其"市民社会"属于上层建筑。当他提及黑格尔时,想到的是鼎盛期的市民社会,是规范经济关系的体制。葛兰西认为,国家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构成。市民社会是从必然向自由的过渡环节,意识形态是新历史的设计者。列宁强调政治领导权,葛兰西强调文化领导权。葛兰西认为,当政治社会被重新吸收到市民社会中时,国家就会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