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儿童概念发展的研究有三种研究范式: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社会历史主义。近几十年来,沿着这三种研究路线的概念发展观在内容以及方法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革,出现了几种新的研究取向,不同研究范式之间的融合趋势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2.
儿童内包量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5年级学生为被试.系统探讨了儿童速度、浓度内包量概念的发展。研究发现:(1)儿童的内包量概念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2)儿童速度概念的形成早于其浓度概念的形成;(3)凋整任务在儿童解决速度内包量问题中优于比较任务;(4)儿童解决内包量概念问题的策略经历从单维向双维、从比差的加法法则向乘法法则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潘开祥  张铁忠 《心理科学》1997,20(5):466-467
1引言儿童自幼便用模糊概念,模糊概念是概括地反映事物模糊性的概念。模糊语词在儿童的交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如理解精确概念一样,儿童对模糊概念的理解也经历从不确切到确切的发展过程。与大小有关的差别量词是典型的模糊词,没有清晰的内涵和外延,但在儿童语言中出现损率较高,所以本实验想就这类差别量词作一初步研究.2目的探讨4-10岁儿童理解大小概念(差别量词)的年龄特点,及达到成熟水平的发展过程,为幼儿园或小学儿童的概念教学提供心理学依据.3方法3.1被试把4-10岁儿童按年龄分成七个组,分别对应于小、中、大班,小…  相似文献   

4.
3─6岁儿童层级类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3-6岁儿童为被试,以7个常见物体种类的图片为实验材料,按概念水平(基本类概念及上级类概念)以及选择图与目标图的感知相似程度(高、中、低)将实验材料分为四种类型,对3-6岁儿童层级类概念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岁幼儿已能按基本类概念标准进行正确的种类匹配;对于上级类概念,3-5岁儿童的匹配能力尚较差,6岁基本达到掌握水平。(2)实验材料的感知相似程度对3-5岁儿童的上级类概念匹配操作有显著性影响,6岁儿童才摆脱了这种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5.
3─6岁儿童层级类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6岁儿童为被试,以7个常见物体种类的图片为实验材料,按概念水平(基本类概念及上级类概念)以及选择图与目标图的感知相似程度(高、中、低)将实验材料分为四种类型,对3-6岁儿童层级类概念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岁幼儿已能按基本类概念标准进行正确的种类匹配;对于上级类概念,3-5岁儿童的匹配能力尚较差,6岁基本达到掌握水平。(2)实验材料的感知相似程度对3-5岁儿童的上级类概念匹配操作有显著性影响,6岁儿童才摆脱了这种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6.
儿童掌握能力概念的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美芳 《心理学报》2003,35(1):69-75
选取4岁组、5岁组、7岁组、10岁组和12岁组儿童共160名(各年龄组32名,男女各半)为被试,采用个别测验法,从能力的跨情境稳定性、能力的效力和能力的不可控性3个维度探讨学前和小学儿童的能力概念的发展。结果表明,(1)儿童对能力的跨情境稳定性、对能力的效力和对能力的不可控性的认识代表着儿童不同的能力概念。(2)儿童对能力的跨情境稳定性的认识和对能力的效力的认识均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它们都反映了儿童能力概念的发展性差异,两者在4~12岁期间都随年龄而不断发展,但发展的时间与速度不同,前者的发展早且快。(3)儿童对能力不可控性的认识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它反映了儿童能力概念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7.
儿童人格特质概念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30年来,儿童人格特质概念一直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前,研究者主要采用自由描述和行为预测两种研究方法考察儿童人格特质概念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受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热潮的影响,研究者开始转换研究视角,提出心理预测这一新方法考察儿童人格特质概念的发展。心理预测研究方法的提出极大地促进和深化了儿童人格特质概念发展的研究。但在儿童人格特质概念发展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基础性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两数相差概念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掌握这概念的关键在于儿童对两数相比的认识,为此,我们设计了由易到难对数进行比较的三组试题测试儿童。结果得知,两数相差概念的获得,首先要建立两数“同样多”的概念。同时知道儿童掌握两差概念的发展过程是由具体外表到抽象认识;从被动直观到能主动操作;从直接认知到间接认知。  相似文献   

9.
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自我概念形成中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燕  张雷  刘红云 《心理科学》2005,28(5):1152-1155
运用提名和问卷法.对706名香港小学3、4年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受欺负行为、同伴接受性及社会自我概念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对其同伴接受性有明显的正向预测效果.攻击和受欺负行为对儿童的同伴关系则会产生明显的负面作用.儿童的这些社会性行为通过同伴关系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地作用于儿童的社会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借助假设检验模型对学生在习得条件下生物学概念形成过程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1、学生生物学概念的形成存在高起点、缓增长、平台振荡的特点,没有突破现象;2、探究教学更有利于概念的形成.尤其利于发掘学生后程的学习潜力;3、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可能存在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阈值,相同条件下探究教学比讲授法较更利于学生达到该阈值.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一、三、五年级小学儿童为被试,探查小学儿童在不同学习模式下空间概念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学习模式下,儿童的认知发展呈现不同的趋势;(2)随认知任务难度的增加,不同学习模式的成绩出现差异;(3)不同学习模式下,不同难度任务的成绩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对儿童数量表征和数概念的研究是当前数认知领域的两个重点研究方向。我们在这一领域通过理论及实证研究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探索,系统分析了大小数量、符号与非符号数量表征的机制,深入考察了数量表征线索的发展、线性数量表征的发展特点及形成机制等问题;并对数概念的发展及其影响机制、数量表征与数概念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梳理和实证研究。这些探索为进一步探明数量表征与数概念的发展特点及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63名盲童为被试, 对17对空间词作相似性的分类。结果表明:⑴盲童的空间词概念结构有两个维度:①状态/方位;②自身参照/他物参照。⑵盲童的空间认知围绕着4个主题:①身体周围的三维方位;②空间距离;③三维边界;④空间状态。⑶视觉的缺失决定着盲童的空间词组织的特点, 语言、文化和教育对盲童的空间概念及其组织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盲童心中的颜色概念及其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白、红、橙、黄、绿、蓝、紫、棕、灰、粉红11种基本颜色词为材料,运用颜色概念测试和颜色词分类的方法,研究了盲童的颜色概念及其组织。被试是85名盲校学生。结果表明:(1)盲童的颜色概念测试通过的顺序和明眼儿童的颜色命名的顺序既相似,又存在着差异;(2)盲童的基本颜色词的语义空间中有两个维度:①“彩色/非彩色”;②“实物色/背景色”。(3)盲童的颜色概念组织具有主题关联和slot-filler联系的性质,即根据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强调事物的功能、语境以及事件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王立君  顾海根 《心理科学》2008,31(6):1510-1512,1506
这个元分析评论了学生利用概念图进行学习的实验研究.首先按照元分析的标准选择文章,从涉及3623名被试的26项研究中抽取27个独立效果量.不同年级水平的学生应用概念图学习科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等课程的内容.后测评估了知识的唤起和迁移.在不同的教学条件、教学情境和方法中,应用概念图策略都使得学生的成绩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肯定、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焦虑.平均效果量依据概念图的使用方法和对照组的特点而改变,不同的研究存在显著的异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通过对留守儿童产生背景,概念界定,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情绪与社会支持、社会行为、人格、学业与校园关系,家庭与生活等方面研究的系统总结,概括了已有研究中在多个学术领域宏观呈现与微观分析的“22N”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目前干预措施实施不利的情况下,以保护性因素作为突破的新进展。最后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干预方面提出:留守儿童并不一定是问题儿童,留守儿童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他们自身具有发展与成长的心理资源,而且留守儿童研究的纵深趋势与切实可行的干预模式必须是以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为背景。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preschool children’s epistemological views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cept of time via their drawings of the time machine.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30 five-year-old children (17 girls and 13 boys) attending state and private preschools in the academic year 2018/2019. The data collection tools used in the study were the Test for Creative Thinking - Drawing Production TCT-DP, Children’s Thoughts on Time Questionnaire (CTTQ) and Children’s Epistemological Views Questionnaire (CEVQ). Of the mixed methods typologies, the fully mixed sequential dominant status-qualitative design was employed.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time machine drawings of almost half the participating children included creative elements and logical thinking products. In addition, 40% of the children’s responses reflected sophisticated epistemological views such as scientific, imaginative/science fiction-based, divergent and eccentric approaches and non-authority figures regarding the concept of time. In conclusion: contrary to Piegatian interpretation, our results show that five-year old children can demonstrate abstract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regarding the concept of time and preschoolers’ epistemic approach has a critic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ir development of abstract cognitive concepts.  相似文献   

18.
小学儿童在空间概念中的内隐学习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忠  田学红 《心理科学》2006,29(4):830-832
本研究以一、三、五年级小学儿童为被试,探查小学儿童在不同学习模式下空间概念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学习模式下,儿童的认知发展呈现不同的趋势;(2)随认知任务难度的增加,不同学习模式的成绩出现差异;(3)不同学习模式下,不同难度任务的成绩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不同年龄儿童对权威认知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7~17岁)在与权威(父母、教师与社会上的成人)发生矛盾冲突时所处的认知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儿童对有关权威的规则与命令并不是一种盲目的服从与不服从,而是依据自己对权威的一种认知而行动的,儿童对权威的认知处于一种发展过程中,不同年龄儿童对权威的认知水平不同且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对象差异。  相似文献   

20.
学习不良儿童家庭资源的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过去20年关于学习不良儿童家庭资源的研究结果进行的元分析显示,儿童各种家庭资源的效应值变异程度不大。总体来说,学习不良儿童和一般儿童的家庭资源差异显著。一般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和教养方式优于学习不良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和教养方式。但是,两类儿童的父母期望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