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7断想:明天更美好(续)———耶稣会士与中西文化交流赵经农主教来华耶稣会士中许多都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如邓玉函(瑞士人,1621年—1630年在华,卒于北京)、汤若望(德国人,1622年—1666年在华,卒于北京)、罗雅各(意大利人(1624年—163...  相似文献   

2.
明天会更好     
今年7月1日,香港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这对于内地和香港两地的人民来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大事,而对于两地教会和信徒来说,除了再一次体验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外,更多一份同属中国人的教会的主内团契。 由于地缘的关系,广东和香港两地教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本为一体,在后来有一段时间,随着形势的变化,两地教会分开、各自独立,并一度  相似文献   

3.
明天会更好     
今年7月1日,香港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这对于内地和香港两地的人民来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大事,而对于两地教会和信徒来说,除了再一次体验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外,更多一份同属中国人的教会的主内团契。 由于地缘的关系,广东和香港两地教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本为一体,在后来有一段时间,随着形势的变化,两地教会分开、各自独立。  相似文献   

4.
金颖 《天风》1997,(10):19-20
各位,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讲坛上心情很激动,也很兴奋,因为我们伟大祖国的一颗东方之珠——香港,已经重回母亲的怀抱,相信每一位炎黄子孙,每一位爱国的基督徒和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都会为之欢呼和雀跃! 我曾经到过香港,但当我的双脚跨过罗湖桥的瞬间,我却全然没有了旅游的新鲜好奇,涌上心头的是无比的沧桑和心酸。是啊!  相似文献   

5.
金颖 《天风》1997,(10)
各位,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讲坛上心情很激动,也很兴奋,因为我们伟大祖国的一颗东方之珠——香港,已经重回母亲的怀抱,相信每一位炎黄子孙,每一位爱国的基督徒和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都会为之欢呼和雀跃! 我曾经到过香港,但当我的双脚跨过罗湖桥的瞬间,我却全然没有了旅游的新鲜好奇,涌上心头的是无比的沧桑和心酸。是啊!明明是自家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汤若望其人耶稣会士汤若望是第一个来华传教的德国人,他带给中国朝廷的是他所掌握的西方知识,他带给西方社会的是西方对中国文化的尊敬感。他是中国明清两大朝代交替,社会变迁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汤若望17世纪20年代来华传播天主教。清朝初年,受顺治皇帝之封,出任钦天监监正,掌管钦天监印务达20年之久,最后被封为光禄大夫,仕到一品。他在观测天象、制造火炮、修历治历以及掌管钦天监  相似文献   

7.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在与中国社会上层的接触中,其触角也涉及到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宦官。耶稣会士初入中国曾受到宦官的伤害和刁难,但随着传播宗教的需要,传教士们在晋接官绅时也注意利用宦官这一权势集团,其后亦有少数宦官信奉了天主教。但由于宦官群体的“寡昧失学”,他们中不可能出现西学派人物。而耶稣会士在与宦官的接触中,对中国封建社会集权专制下的宦官干政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他们从价值中立的立场对宦官所进行的批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木海 《中国宗教》2012,(3):48-51
始终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教会利益和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高举爱国爱教旗帜,继续推动牧灵福传和民主办教进程,我们有信心和决心依靠全国广大神长教友开创中国天主教会的新局面,中国天主教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9.
三月的北京,春意盎然,万物复苏。装饰一新的古色古香的柳荫街14号办公大楼—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的所在地,喜气迎门,生机一派。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马英林主教拨冗接受了《中国宗教》特约记者的采访,就中国天主教  相似文献   

10.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译著文献的刊刻与流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之际欧洲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进入中国内地传播天主教,确立并贯彻了书籍传教的基本方针,翻译著述了数百种西学文献。这些译著文献的刊刻地点以北京为中心,其次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部省份城市,并延伸到我国西北地区的绛州和西安两城市,是耶稣会士传教活动区域的生动显现。明清间数百种西学文献的译著和刊刻主要以个人文化行为为主,刊刻者主要是传教士和中国士大夫,兼有教徒和书商。这些译著文献版本复杂,流传广泛;宗教类文献种类多,刊刻数量大,流传日渐衰微;自然科技类文献种类有限,却影响巨大,流传深远。  相似文献   

11.
天主教的传华史是从耶稣会士在华的宣教事业开始的。早期来华的耶稣会士主要代表有罗明坚(MicheRuggieri)、利玛窦(MatteoRicci)、汤若望(Adamsxhll)、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0等。明末清初,中国社会正处在动荡、多难之际,但儒家文化仍居主导地位,儒学理念在士大夫和百姓心灵中根深蒂固。耶稣会士为了在中国内地立足并开展传教事业,不得不研习儒家传统,趋同和认可儒学理念,并在不违背天主教教义的前提下加以适当的解构与重建,这方面,利玛窦的贡献最大。 第一,生活和…  相似文献   

12.
13.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度转变成为繁荣昌盛的大国。90年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作为中国公民和中国基督徒今天也由衷地感到非常自豪!令我们更感到高兴的是,今天中国公民要选择信仰哪个宗教,或不信仰哪个宗教,比以前任何年代都有更大的自由选择权。我们中国各种宗教的信徒人数每年都在不断  相似文献   

14.
1922年,由教宗庇护十一任命的宗座代表刚恒毅来到中国,揭开了20世纪天主教本土化的新的一页。刚恒毅于1924年召开的天主教全国主教会议,以及于1926年亲率6名中国主教赴罗马参加由教宗亲自主持的祝圣仪式,提高了国籍神职人员在教会中的地位,并应合了当时教会内部的民族主义思潮。同时,刚恒毅提倡利玛窦的“文化适应”传教方式,促进天主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和沟通,主张用本土民族的哲学语言和艺术形式表达天主教的信仰,无疑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在文化交流史上亦颇具意义。刚恒毅亦由此成为自利玛窦以来推进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江泽民曾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始终处于发展进步之中。它是通过各种学科各种学派的相互砥砺、相互渗透而发展的,也是通过同世界各国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而进步的。”江泽民所强调的两个重点,也正是许多中外学者常提出的,中国只有以本身文化的多元性为起点,方能让世人了解中国文化。若要将此一多元化约成单一的强势主流,只会让中国文化遭受扭曲、更见贫脊而已。中国在历史上不断地与外界交流,传递本身的资产,同时也接收外界的善华。中国闭关自守期间对中国而言可谓是一段灾难时期。今日,中国觉醒了,而且更…  相似文献   

16.
李现科 《天风》2009,(3):56-56
新春时节,全国人民沉浸在新年的欢乐气氛中,一些在灾区事奉的教牧同工和那里的弟兄姊妹一起敬拜,一起生活,以下是他们中三位牧者的工作手记,其间流露出一个信息:爱里没有冬天!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通过勾勒出中国造园艺术在一个多世纪里对欧洲产生的影响、对欧洲造园史发生巨大变革与获得新成就所起的推动作用,来探究分析这些变革与成就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审视评价明清之际入华耶稣会士在这场造园艺术领域里的中西文化交汇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8.
明朝万历到清朝乾隆200余年间,有数名来自欧洲的耶稣会士在中国活动,此为基督教第三次传入中国。入华耶稣会士中,精英多集中于京城,遂成为一个十分特殊的文化群体,他  相似文献   

19.
以什么身份存在于一个异质文化社会是宗教史上一个基本但重要的问题。晚明时期,欧洲天主教耶稣会士进入中国内陆,初期在争取在华长期居住权并在中国社会初步立足的过程中,其社会身份问题聚焦于利玛窦身上。具体而言,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在华传教士主要经历了由“僧”而“儒”的转变,兼具“僧”“儒”“宾”“臣”“使者”等几个主要历史形象。由“西僧”到“西儒”的身份选择与转变是教会组织的统一安排部署的在华耶稣会士的集体行为;耶稣会士初选“僧”的身份和其改“僧”为“儒”的根本原因是迎合中国文化的相关传统;利玛窦自称为僧而后辟佛,学儒而不尽为儒,一方面是因其来华的目的为传播天主教义,同时也是其选择和建设其在异质文化中社会身份的必然要求;教内外人士和中外学者对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开创的合儒路线的不同评价是宝贵的,利玛窦研究以及晚明入华耶稣会士相关问题的细化与深化研究必然在学术争鸣中不断得到推动,并不断层累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耶稣会士在十七世纪翻译的四书,以张居正的《四书直解》为底本,并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做补充。他们声称,《四书直解》更符合先秦儒家的思想,也更符合真理。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四书直解》与《四书章句集注》有何不同?他们赞成《四书直解》什么样的观念?耶稣会士有没有正确地把握《四书直解》的某些观念?他们有没有正确地翻译,或者背离原文?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