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商业道德,是商业史上最进步的职业道德。我国商业道德的实践和理论相当丰富,它集中体现为: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前提下,坚持买卖公平的经营作风,满腔热情的服务态度,顾客满意的服务质量。我们认为应把买卖公平视为社会主义商业道德的基本特征,这是因为: 一、买卖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同要求,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2.
商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买卖公平、客户至上、礼貌周到等。但由于国民特性、文明程度、礼仪风尚、社会环境等的不同,各有不同的商贸礼俗。 美国商人认为,利润大的商品不是最好的商品,顾客喜爱的商品才是最好的商品;而且奉行“货物出门、负责到底”。英国商人不说“这件商  相似文献   

3.
商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阶层。但是除了在史书当中被涉及以外,在14世纪以前,文人很少关注这个社会集团。明清以后,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文人笔下关于商人和商业的描绘才逐渐多起来。但是由于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在于伦理方面,较少对商业和商人做理论的探讨,所以见之于文字的商人形象往往是在小说和笔记当中。这倒也有助于让我们了解古代主流意识对社会末业的态度,为今天探讨儒学与商业的关系提供些意见资料。我们先看几则关于商人形象的描绘。 1.《红楼梦》第二十四回,贾府旁支子孙贾芸想在建大观园工程中谋个差…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和商业都颇为发达,商人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中,较为活跃、也颇有财富的一个社会阶层,而且商品通有无、使货畅其流的重要社会功能,既是客观的历史事实,古人对此也有很清晰的认识和平价;但为什么在历史上,商人却不断遭到蔑视、以至出现了农本商末的封建共识呢?对于封建社会贱商,学术界已有很多研  相似文献   

5.
论“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与商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与商业道德建设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介绍了商业系统在“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中倡导的商业道德准则及其内容 ,并指出商业道德建设要解决商业存在的现实问题 ,要同管理、法律相结合 ,要向商品生产领域延伸  相似文献   

6.
田秀云 《伦理学研究》2007,(3):F0003-F0003
商业伦理与商业道德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商业道德是调节商业伦理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但又不是惟一的方式和手段,商业制度、商业政策、商业法律法规等也是调节商业关系的方式和手段。因此商业伦理研究不仅要关注商业道德,而且也应该关注商业制度、商业政策、[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1.中国古代商人伦理精神的形成。中国古代商人伦理精神是指中国古代商人在处理同国家、社会、同行、他人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伦理道德精神。这种伦理精神的来源:(1)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政治为核心的,在它的影响下,人们的一切事实判断活动都被纳入伦理道德模式中。(2)儒家义利观的影响。儒家在义利关系中一贯积极地追求义。(3)商人阶层的壮大。商人队伍的壮大是随着商业的发展而发展起  相似文献   

8.
报刊文摘     
什么是无产阶级的集中? 什么是无产阶级的集中?人们往往只把领导的意见、指示理解为集中,这是很不完整、很不全面的。无产阶级的集中是人民共同利益、共同要求、共同意志的体现,集中的形式包括纪律、秩序、法律、规章、决议,等等。这些在民主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必须遵守的准则,是人们共同愿望的凝聚和结晶,也就是集中。民主与法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的商业道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的商业道德徐少锦(南京审计学院210029)中国的商业道德产生于先秦;以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为标志,其基本框架形成于西汉;经过大约15个世纪的沉默,到明代中期由于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商德获得了丰富发展,表现在刊行了一批总结经商经验...  相似文献   

10.
传统贱商观念再探讨胡发贵中国古代社会分层结构中,商位于“士、农、工、商”的“四民”之末,社会地位最为卑下;在漫长的封建历史演进中,商人一直处于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压抑与打击之下,并由此滋生出内容庞杂的反商思想。学术界对此评论、诠释甚多,不过大都只关注这一...  相似文献   

11.
商业道德是在商业活动中普遍存在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穆斯林的商业道德既有普遍性特点,又存在特殊性规定。这种特殊性是因为其形成过程中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所以表现出神圣性和现实性、原则性和灵活性、自律规范与契约规范相结合的特点。本文就对穆斯林商业道德的形成原因和其特点进行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12.
正顾炎武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名言,即源自他的著作《日知录》。原文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经梁启超先生提炼概括,从此脍炙人口。但顾炎武为世人所不知的是,他与传统的文人不同,他还是一个具有商业头脑且能力颇强的经营大才。中国古代社会一贯重农轻商,商人即使拥有大量财富也没有社会地位,为人所鄙薄,明代即有商人不得穿绸缎的律条。文  相似文献   

13.
成语在我国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它包含着深刻、透彻、完整的思想内容、生动形象,概括力很强。 古代成语涉及社会生活很多方面,这当中能找到大量的有关做生意的哲理和道德原则。 我国古代长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因此,在先秦和以后各代产生的成语中,商人大多成为讥讽和椰揄的对象。虽如此,我们仍能从中挖掘出可资记取的教益。  相似文献   

14.
让我们首先考虑一下解释学是如何着手它的工作的。由于解释的条件植根于传统,这对于“理解”导致了什么结果呢?我们在这里想起了这条解释学规则:我们必须根据细节来理解整体,而又必须根据整体来理解细节。这条原理源于古代的辩术,现代解释学则接受了它并把它应用于理解的艺术。在两种情况中它都是一种循环关系。对意义的预觉(在这种预觉中,整体得以被想象)能成为昭然的理解,乃是因为被整体所规定的各个部分本身也规定着这整体。  相似文献   

15.
浅谈“儒商人格”李健(陕西师范大学710062)何谓“儒商”?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它有着不同的界说。其中一种认为它是指中国古代具有一定伦理素养和品格的商人的简称。从这个称呼中可以看到,儒家的思想,尤其是儒家的伦理思想对中国古代商人存在巨大的影响,主导着...  相似文献   

16.
齐乃重仁尚德之地 ,《山海经·大荒东经》云 :“东方有君子之国……其人好让不争”。长期的重德传统 ,积淀了丰富的道德思想财富。其中 ,商业道德思想 ,虽因商业当时被列为末业而少载史册 ,但从零散的资料记述或折射中 ,尚可见其轮廓之一二。本文拟就此浅论其大概 ,意在寻求其中有借鉴意义的部分 ,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姜太公入齐之后 ,施行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把商业列为国家经济主体部分 ,他说 :“大农、大工、大商为之三宝……三宝完国乃安。” (《六韬·六守》)齐国继承发展了他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 ,至战国间称 :“商不出…  相似文献   

17.
当你走进商店,步入菜场,漫游在超级市场的时候,可曾想到这五光十色的商业活动,顾客和商业人员的种种关系是由什么来加以协调的?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迫切需要以什么来协调日益发展的商业活动?在这里,商业道德将起重要的作用,而研究商业道德则是商业伦理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让商界焕发道德之光──读刘光明著《商业伦理学》张国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光明同志所著的《商业伦理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探讨商业道德理论和实践的著作。我有幸比其他读者较早地读到这本书,颇有先睹为快之感。商业是文明的窗口,而商业道德则是窗口的文明。随着我...  相似文献   

19.
巧妙的反驳     
在阿拉伯的民间故事中,有这样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说的是朱哈(古代阿拉伯民间文学中一个以诙谐善谑著称的机智人物)有事出远门,行前将几块生铁寄放在一个商人家里。当他返回后,到商人家去取生铁时,商人对他说:“那几块生铁已被老鼠吃掉了,无法归还。”几天后,朱哈把商人的小儿子藏起来。商人到处都找不到自己儿子,十分伤心,只好来找朱哈。朱哈对他说:“今天我听到空中一声巨响,只见一只小鸟叼走了一个小孩,也许那小孩就是你的儿子吧!”商人说:“一只小鸟叼走一个小孩,这是不可能的。”朱哈马上接着说:“既然老鼠都能把生铁吃掉,小鸟叼走小孩有什么不可能呢?”商人自觉理亏,只好归还  相似文献   

20.
花之安是晚清时期来华的德国传教士,他将经济实践视为宗教文化传统的映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宗教经济观。他强调,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中的“节用”思想有利于国家富强,而“厚古薄今”“重农抑商”的传统则不利于此。晚清政府在“节用”不足的同时限制了商业的发展,因此无法走上富强之路。在这种宗教经济观下,花之安进一步从理财、通商和实业教育三个方面为清政府提供了政策主张。由于花之安的宗教经济观及其政策主张根植于晚清的文化土壤并具有一定的现实说服力,一些知识分子、商人和西方来华人士受其影响,广泛探讨了各种经济现象,这为西方经济理论的在华传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