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性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心理学对个性的研究却最不令人满意。这有多方面原因,而心理学往往不能从自己的学科视野去观察个性,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涉及到心理学中的个性理论和方法论问题,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看法。人本身成为人们的研究对象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对人研究的历史已显示出许多丰硕的科学成果。例如,对人体解剖、生理的研究,使我们认识了人这个复杂的生命机体;  相似文献   

2.
个性的比较心理学研究,实质上是指动物个性研究。文章首先探讨了个性的比较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个性的比较心理学研究的策略和方法,并就个性的比较心理学研究对当代个性心理学发展的积极意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心理科学有关个性问题的研究,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在运动心理学中更是如此。我国运动心理学与苏联、日本、美国等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相比,差距较大。尤其是有关个性的研究,尚未引起我国学者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要建立我国运动心理学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使之为体育实践服务,不能不认真探讨,研究个性问题。本文试图谈谈运动心理学为开展个性研究的一点构想。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从佛洛伊德创立他的个性理论算起,有关个性的研究距今只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些年中,心理学对个性的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六十年前,人们对个性的研究还几乎是个空白,仅从二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个性理论界便一跃形成如此众多的理论,其发展速度之快,理论分支之多使人难以置信。自佛洛伊德1923年发表了《自我和本我》一书后,他的完整的个性理论基本确立。佛洛伊德第一个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人们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此后的个性理论可以说都是针对精神分析而来的,他们因不能接  相似文献   

5.
苏联心理学中的个性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问题的提出个性问题是心理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研究个性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摆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传统机能心理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心理科学紧密地联系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为调动人的一切积极因素,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服务。目前,我国心理学界对个性问题的研究还很不重视,这不论是从教学体系、内容、时数的安排上,或是从科学研究的课题范围上都充分地反映出来了,有鉴于此,我愿意借此机会向同志们扼要地介绍一下现代苏联心理学个性研究的动向,并附带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从  相似文献   

6.
个性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个性结构则是个性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个性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各家各派对个性结构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也是从各自的基本观点出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竟什么是个性结构?个性到底是哪几部分组成的?明确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弄清个性的实质等基本理论问题,而且还能为个性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因此,研究个性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些国外有关个性结构的几种理论,并加以简要的评述,从而提出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之林,心理学既古老又年轻,而个性心理学则更是如此。对个性心理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希波克利特的气质类型,在中国古代医书“内经”中亦有对个性类型的描述。然而,个性心理学真正成为独立分支,却是始于一九三七年,在 G·W·  相似文献   

8.
很久以来,人的个性就是许多科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自其宣告独立的一百多年来,对个性心理的研究虽有较大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令人信服的解决。由于社会主义社会人的个性发展的现实需要,理论界不少人试图从哲学的高度对个性问题实现突破。这种研究视角的转换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效果尚不明显,尤其在对个性的哲学内涵的探究上更是如此。本文拟在人们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揭示人的个性的内涵,以  相似文献   

9.
论个性(上)     
在现代心理学中,个性问题是一个重大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个性的心理学的理论问题已成为普通心理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个性的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也纷纷提上了议事日程。特别是由于人才预测与职业选择的强大的社会需要,人的个別差异的探索与个性的心理测量,评价以及预断日益引起教育心理学家、管理心理学家、运动心理学家乃至艺术创造心理学家们的高度的关注。现代,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阶段。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研究与总结西方的以及苏联的个性的心理学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密切联系我国建设“两个文明”的实际需要,从心理学基本理论角度来探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个性是最复杂的问题,也是心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它的复杂性,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许多问题都没有定论。本世纪西方关于个性的研究,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和流派的产生,关于个性的观点也十分纷歧。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个性理论。是西方一个新兴心理学派的个性理论,近年来国内渐有所介绍,为了开展我国个性心理的研究,本文试图作一粗浅的评介。  相似文献   

11.
对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与个性的关系的理论探讨,是个性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中的基本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推进个性心理学的发展,因而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苏联的个性心理学试图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其指导思想,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命题出发,通过对“个体”和“个性”两个概念的明确区分,作为中介转换的对象性活动的进入,和对个性的系统分  相似文献   

12.
音乐心理学     
广义地说,音乐心理学是指用已有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人们对音乐或准音乐材料(如:由统计方法或计算机所产生的音乐材料)的反应。更好地将“音乐心理学”限制为以探讨人们对音乐的实际反应本身为目的的研究;而不包括那些旨在建立一种与音乐无关的特殊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尽管它们也偶尔用到音乐方面的材料。对音乐进行的心理学研究范围很广,主要是在  相似文献   

13.
气质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构成人的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大家知道,在现代西方心理学中,除个别例外,早已不把气质看作独立的概念,实际上是作为“个性”或“性格”的同义词使用的。近年来,在我国有关个性问题的研讨文章中,也有人认为气质在个性中“没有独立存在的理由”。至于在教学上,有的心理学教师执教多年,却苦叹难以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气质?其形成的源泉和机制如何?气质与其相邻近概  相似文献   

14.
一众所周知,跨文化心理学的产生是由于人们认识到,过去那种仅以一两种文化为背景进行的心理学研究及其结论的外在效度不高,用这种研究的结论推广于解释全人类的行为,是缺乏解释力的.为了克服心理学研究的这一缺陷,需要通过对各种不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家的思想里,包含着相当丰富的个性理论。这些理论与他们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医学思想等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的。研究、评价中国古代有关个性的学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推动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心理学的个性理论,无疑是有益的。根据目前已经掌握的文献资料,可以将中国古代个性理论归纳为下面四种个性说。  相似文献   

16.
气质与性格是心理学中两个古老而又基本的课题,但人们对它们的了解却是很少的。在西方心理学中,除了极个别的例外,早已不把气质作为独立的概念分离出来,而是把气质作为性格或个性的同义词;在东方(主要指苏联与我国)的心理学中,则把气质作为个性心理特征的组成部分之一,承认气质与性格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对两者的区别却是很混乱的,比如在我国某些心理学教材或资料中,尽管都强调了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但是在描述气质类型时,却往往把某些性格特征描述为气质特征.把直率、热情、果敢、意志坚强、坚韧不拨、傲慢不恭、刚愎自用等性格特征,作为胆汁质的特征来描述;把善于交际、失予轻浮、轻举妄动、乐观、落落大方等,说成是多血质的特征;粘液质则被  相似文献   

17.
正象个性是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等研究的对象一样,兴趣作为个性心理倾向,同样是这些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兴趣这个概念,早在十九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在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著作中。许多学者都  相似文献   

18.
苏联心理学界从七十年代开始,日益重视对个性的研究,可以说,个性问题已成了现代苏联心理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仅就苏联六十年代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出现的主要个性理论略谈管见。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创立之初有两种研究方法,一是以冯特为代表的研究人们的主观经验的内省法;二是由艾宾浩斯引起的研究客观外显行为的S—R方法。后者避免了内省法可能引起的弊端,但却使心理学家们放弃了对人们意识问题的研究。意识问题是心理学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不研究意识问题,心理学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心理学。  相似文献   

20.
表象是哲学认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它本来应该是哲学、心理学和其它思维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但是,长期以来它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心理学方面来说,究其原因。既与心理学在研究对象问题上所发生的重大转折性变化有关,也与表象本身的特殊性有关。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出现以前,一般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是只有本人才能体验得到、觉察得到的内部心理过程,而人们又认为表象只是微弱的、不清楚的知觉,不承认有独立的表象存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以后,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应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