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基督教新教福音派信众人数的大幅增长在传统天主教国家巴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福音派教会除了在宗教与文化领域带来改变外,还以新的方式积极参与巴西的制度化政治,在政治选举中推选教会官方候选人。福音派教会希望通过参与政治来巩固其制度化基础,在与天主教教会及本教派内众多教会的竞争中不断壮大;同时,福音派中政治参与最积极的五旬节运动教会也拥有有效的组织结构进行政治动员。由于福音派教会的广大信众基础及其参政意愿,他们越来越成为巴西党派政治竞争中重点拉拢的对象。他们在近年来加入并促成了右翼保守主义浪潮的兴盛,同时有可能导致政治庇护主义的滋生。  相似文献   

2.
赵鑫 《天风》2014,(7):44-45
有这样一个人,他一生的梦想与努力就是要更新英国国教会的信仰,在英国国教会中恢复福音派精神.他与他的同工所开创的复兴与改革运动要将新生命注入到日渐冷淡、形式化与理性化的安立甘传统里.这个人就是今天我们要谈的人物:约翰·卫斯理——循道会(卫理公会)的创始者.  相似文献   

3.
上帝预定与人的自由意志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持续性张力,并构成了基督教思想史上一个广泛持久的探讨论题。基督教教义与神学在其历史与逻辑推演中,围绕这一核心问题逐步凝结成所谓的"阿米尼乌主义之争"。本文分析了阿米尼乌主义在教会史与系统神学里的地位与处理方式,指出了这场争论起因与要旨就在于因不同圣经解读而导致的对于预定对象与自由意志的不同理解,勾勒了福音派阿米尼乌主义的兴起以及对现代福音派信仰的影响,判定阿米尼乌主义的出现和发展构成了"宗教改革"的一种后续发展,认为它作为加尔文系新教改革宗内部的重要神学分支,几乎一直伴随基督教新教这五个世纪的发展,并对丰富和深化基督教新教信仰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信仰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尼的萨拉菲主义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宗教运动。然而,印尼的萨拉菲运动不是铁板一块,由于内部冲突和对教义的不同解释,分裂为不同的派别。也门派主要从事非政治性的宣教活动;行动派以非暴力方式进行政治活动;"圣战"派则以"圣战"为名从事暴力和恐怖主义活动,目标是在印尼建立伊斯兰国,对印尼社会和地区稳定都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反极端教派运动。本文讨论法国政府所采用的应对和治理措施,并分析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即法国政教分离的俗世主义(la?cité)在这场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笔者指出法国对极端教派的治理本质上是对其俗世主义国家体制的捍卫,因此这也可以被视为一个俗世主义价值观的治理个案。总之,当代法国的反极端教派运动不仅仅是政府的法律制定和适用问题,世俗化的法兰西社会催生了一套特定的管控极端教派的手段,这些手段不仅仅旨在根除极端教派的组织力量,而是通过掀起一场社会运动来动员民众情感、整合社会,以达到维护法兰西核心的共和主义价值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麦格拉思认为在批判自由主义的过程中,福音派与后自由主义有着共同的交集和立场,尤其是反对自由主义所提倡和依赖的基础主义和特殊主义,二者似乎是有着共同基础和利益的盟友,其实不然,二者终究分属不同的范畴。麦格拉思作为福音派的代表与后自由主义的对话,在回应林贝克批判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后自由主义对福音派的重要意义,并对其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与后自由主义等现代思潮继续展开对话,促进福音派的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的基要主义(Fundamentalism)是美国基舀教新教中的保守运动,它开始于19世纪晚期。它特别强调的是基督教的基本信条和传统价值观:圣经无谬误、耶稣是室女所生、耶稣基督具有神性、他为人代死而赎罪、基督的复活并升天,并且将会再次来临、虔诚的义人死后会复活升天,等等。 基要主义运动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的美国墓督教奋兴运动。到19世纪时,这一运动的基本信念几乎被所有正统的新教派,特别是福音派一律接受。有组织的基要主义运动正式形成于20世纪初。它是自1876年第一次集会以来的一系列圣经会…  相似文献   

8.
19世纪英国的功利主义、伊利都主义和宗教自由主义引发安立甘教派的身份认同危机。领导牛津运动的书册派试图通过回归大公传统,遵行中庸之道以重构安立甘教派的身份认同。他们的思考与探索对于当今的英国安立甘教派和整个基督宗教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史料文献,从教派组织制度、信仰礼仪等方面考察分析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的教派归属问题。认为逊尼派(Sunni)在中国伊斯兰教中始终居主流地位,但什叶派(Shi‘ah)教义主张也曾获得流传,不过在中国伊斯兰教中教派分歧始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基督教在华发展路向发生了重要变化:"社会福音"神学思潮在欧美广泛传播并开始对中国教会产生影响;中国国内民族主义兴起,"本色教会"建设步伐加快,超越宗派的全国性教会组织开始建立;加之教会改变以往福音传播区域局限之认知日渐明确,这一切,促成了中国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11.
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茨文利主义是另一种以国家教会形式出现的新教教派。茨文利主义因瑞士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布道师、神学家和爱国主义政治家茨文利而得名。茨文利主义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路德的工作,但和路德主义又有着显著的差别,因而引起福音运动中的分歧。茨文利发动了瑞士的宗教改革,成为加尔文以日内瓦为中心的教改运动的先声。他是十六世纪瑞士最优秀的人物之一。他为了建立一个强大的团结的瑞士,且以军事行动捍卫自己的事业。茨文利的宗教信条为瑞士富裕城市的资产阶级新偏爱。一.茨文利在苏黎世的宗教改革乌尔利希·茨文利(1484——1531) 是一个人文主义者而不是神学家。虽然他主要学习古典  相似文献   

12.
辩护的基础主义--由来、表现形式及其合理性论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础主义传统的转变 在近现代哲学发展中,基础问题是认识论的首要问题.施泰格缪勒认为,基础问题是西方现代哲学与近代哲学相联结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们都试图要为人类整个知识体系寻找一个最根本的、绝对的不容置疑的基础.作为一种人们倍加崇尚的认识论思潮,基础主义从近代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自20世纪20年代起,基础主义的研究主题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按照研究主题的差异性和历史性,基础主义的演变形式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  相似文献   

13.
17世纪末至19世纪下半叶席卷欧美的基督新教"福音奋兴运动"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海外传教运动的兴起。18世纪末19世纪初,作为"福音奋兴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国"第二次大觉醒运动",在新英格兰地区掀起新的宗教复兴热潮,导致诸多传教机构产生,并最终引发大规模的海外传教运动。1830年代开启的美国对华传教事业,正是此次世界基督新教大宣教运动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复兴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东诸国在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和阿拉伯主义思潮衰落之后兴起的对传统文化探寻和回溯的社会运动。教俗合一的政治体制是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历史远因,但其在不同国家历史积淀程度的差异决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不同走向。现代化的探索过程构成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现实动因,但现代化遭遇危机程度的差异决定伊斯兰复兴运动在不同国家表现不同。宗教和世俗力量的权力角逐是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核心特征,但二者之间斗争程度的差异决定伊斯兰复兴运动激烈程度的区别。现代经济模式变革是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经济保障,但经济转轨对社会影响程度的不同决定伊斯兰复兴运动对其反弹程度的差异。在中东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国家的伊斯兰力量努力尝试整合本土文化与现代化,这体现了现代民族国家对移植自西方的一元现代化模式的质疑和对多元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与追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基督教福音派在全球范围内的复兴和发展,基督教福音派在神学思想上摆脱了对社会参与的禁锢,在组织上逐渐形成了全球化的社会参与网络,成为全球公民社会中的重要行为体.福音派的跨国社会参与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它又显示出对美国霸权的强烈依赖,削弱了它在全球治理中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复兴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东诸国在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和阿拉伯主义思潮衰落之后兴起的对传统文化探寻和回溯的社会运动.教俗合一的政治体制是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历史远因,但其在不同国家历史积淀程度的差异决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不同走向.现代化的探索过程构成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现实动因,但现代化遭遇危机程度的差异决定伊斯兰复兴运动在不同国家表现不同.宗教和世俗力量的权力角逐是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核心特征,但二者之间斗争程度的差异决定伊斯兰复兴运动激烈程度的区别.现代经济模式变革是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经济保障,但经济转轨对社会影响程度的不同决定伊斯兰复兴运动对其反弹程度的差异.在中东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国家的伊斯兰力量努力尝试整合本土文化与现代化,这体现了现代民族国家对移植自西方的一元现代化模式的质疑和对多元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与追求.  相似文献   

17.
以维护伊斯兰教义学基本思想为使命的艾什尔里派和马图里迪派在伊斯兰教教义学派中占据着特殊地位,两派所倡导的教义学思想曾一度成为伊斯兰教的主流思想。两派根据伊斯兰教的精神性、灵活性,建构起了一个旨在论证和阐述伊斯兰教教义的学科体系,为多元的伊斯兰社会奠定了和谐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以深化对两派思想体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产生于18世纪的瓦哈比主义可谓伊斯兰主义最早的表现形式。20世纪前期,瓦哈比主义成为现代沙特王国的立国意识形态,并伴随着沙特对地区霸权的追求不断向外传播。也正因为此,表现出明显激进主义色彩的瓦哈比主义常被误认为一种自诞生以来就一成不变的思潮。本文通过分析瓦哈比主义的早期发展历史,瓦哈比主义与伊斯兰现代主义、现代伊斯兰主义及伊斯兰极端主义等思潮及宗教政治运动的互动,探讨瓦哈比主义在近现代的发展与变化,尤其是各思潮对瓦哈比主义在伊斯兰世界的地位提升所产生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其基本主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谈判心理研究发展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谈判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但70年代后期,谈判研究因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而衰落。80年代早期,谈判这一领域在心理学研究中再度兴起,谈判的行为决定研究成为这一时期主流。但90年代后期谈判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复兴,一度消失的社会因素再次成为谈判研究的热点。该文回顾了西方谈判心理研究的发展,探讨了导致谈判心理研究发展中所发生的诸多变化的原因,并展望了其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道,是道教徒的最高信仰,道教哲学的最高范畴。从南北朝起,道教效仿佛教佛、法、僧三宝的名目,立道、经、师三宝,作为道教徒归依的对象,三宝以道为首为本。道教诸派的教旨不无歧异,但莫不以道为最高信仰和最高哲学范畴;道教教义随历史的进展而发展演变,但以道为最高信仰、最高哲学范畴,则始终未变。这大概是源流各异、名号不同的诸多教派所以能被统称为“道教”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