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圣经·创世纪》记载:上帝降洪水灭世时,诺亚遵上帝旨意,制造方舟,带领全家和留种的所有动物乘坐此船,西方文学作品中常以此为避难的象征。根据不久前苏联科学家多米尼也夫博士宣布:这艘方舟已在亚美尼亚共和国的高加索山区发现。方舟长500英尺,宽50英尺,是一艘  相似文献   

2.
在告别小确幸这种流行文化之后,青年人普遍转向了一种"致郁文化"(亦被称为"丧文化")的消费中。围绕此主题有着一系列文化产品,如美国动画剧集《马男波杰克》就以其突出的黑暗、抑郁风格受到热捧,也因此成为"丧文化"的代表之一。以《马男波杰克》为个案,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来解读该部动画的叙事逻辑,可以发现该动画是通过二元对立以及叙事的反转与反讽来瓦解文本意义的,从而达到一种"无意义"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有着文体自觉意识的作家,韩少功在不断地拓宽文体的边界。他在多种文本中都使用了元小说叙事策略,元叙述的应用既扩展了创作的文类,又体现了作家娴熟的叙述技巧。在《第四十三页》中,作者用反省式叙述、互文性效果以及不确定文本使小说中的元叙述策略达到高潮。韩少功用反省式叙述探讨了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使小说具有了玄幻的色彩;多重叙述视角让文本具有共时性的互文效果,揭示出两层文本空间的复调特征;元叙事技巧让文本内容充满"不确定"氛围,是作家独特文学观和审美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4.
乡土文化四重关系的裂变使得底层劳作人民成为"城市游牧人",社群、空间、生活方式、文化身份共同解构世俗的乡土文化,其内部结构开始瓦解以致重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正是这种文化状态下生产出来的电影文本,其文化价值在此意义上超越了美学价值。本文通过对影片文本背后的乡土文化的解读,试图挖掘出导演的潜在的叙事无意识。  相似文献   

5.
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吴天明的遗作,电影《百鸟朝凤》文本内所折射的忧思,以及该片上映后"下跪"事件所引发的大众的热烈讨论,使其成为2016年度的热点文化现象。以《百鸟朝凤》中的"凤"与"鸟"为立论根基,将文本内外之间的契点加以联系,以此对影片在文化层面上体现出的三重意义予以架构,旨在通过对《百鸟朝凤》中三重变奏的分析,引出文化裂隙中二元弥散的现状,并将现实世界与银幕世界中表现出的文化姿态进行对比,力求以辩证式的思考来充分挖掘该片之于中国电影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天风》2020,(4)
正旧约圣经,尤其是《诗篇》中常常提到"有福"■这个词。根据旧约原文希伯来文的词序,我们在《诗篇》1篇的开头所读到的第一个词正是"有福"■。按照原文直译《诗篇》1篇1节的开头为"有福的人是……""有福"■是一个阳性名词,意思是一个人所处的福乐状态。这个词从没有用来形容神,却常常用来形容人,而且是惊叹式的强调语气,就  相似文献   

7.
李杰 《美与时代》2006,(7):35-37
特殊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和学识修养孕育了张爱玲独特的内心世界。《十八春》中全知全能叙述视角的运用,使得作者的主观感受在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叙述主题之间任意穿梭,作者自己的切身生活感受和敏锐洞见与悲凉的故事世界难解难分。对世俗生活发自于内心的亲近和喜爱以及悲观绝望的人生观使得《十八春》中描写的凡人俗事回荡着浓浓的悲凉情调。  相似文献   

8.
《美国往事》是美国电影的经典之作,也是意大利著名导演赛尔乔·莱翁内最富盛名的作品。莱翁内运用独特的手法打造了一场迷人的"情景剧",高超的叙事手法令人折服,正是这独特的方式和成熟的手法使其成为世界电影之林的"常青树"。影片中独特的叙事视角、精巧的叙事方式和多种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不仅是影片成功的关键,而且对当代电影叙事创作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图"互文作为近年戏曲文本及小说图像研究的中心,在分析"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的基础上,不断地以一种新的视角切入,展现出文化历程中图像与传统文本的互塑。以明刊本《浣纱记》的版刻插图为例,通过对比版本流变过程中出现的图文变化,分析明刊本插画后暗藏的"画外之音";通过揭示文本与图像在互相阐释、互相指涉和互相配合的过程中所达到的图像动态化、戏曲文人化,完成文化历程中插图对传统文本的重塑。从明刊本《浣纱记》图文关系的动态化发展入手,可以具体分析版本中出现的"由文生图""以图释文""图文互行"三种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在藏彝走廊带上至今流传的古象雄本波教丧葬习俗由本波教导师"东巴·幸饶米奥庆"所创,有悠久的习俗信仰历史。丧葬祭礼主要以雍仲龙基朵玛来完成。以内容划分,朵玛祭文由唐卡卷轴画和纯文本书卷组成。而藏彝走廊带上有寺庙的地区朵玛祭文普遍用纯文本书卷作保留。以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祁命村民间丧葬为例,死者去世后"喇嘛""和尚"诵开路经《中阴图卓》和超度经《雍仲龙基》,举行祈愿法事活动为死者超度。  相似文献   

11.
汤士文 《天风》2021,(1):28-29
《路得记》是一篇脍炙人口、温馨动人的短篇故事,是希伯来文学中的珍珠.施莱德声称:"世上没有别的诗人写过一篇比这更美丽的短篇故事."《路得记》讲述了信仰女英雄路得的故事,属于叙事文体,故可采用叙事释经的方法对本篇加以解读.所谓叙事释经就是一种以文本为中心的释经方法,以经文作为故事来解经,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场景、情节和修辞...  相似文献   

12.
黎新农 《天风》2004,(3):27-30
《圣文集》的编辑与形成及以色列民灵命成长的关系。希伯来圣经分作三大部分,按体裁、内容和成为正典的先后,分别是托拉(五经)、先知书和圣文集。其中圣文集中的书卷被纳入正典的时间最晚,但这并不表明其内容和来源一定很晚。比如《箴言》中就有许多很古老的乡间俗语、警训,其来源甚至比成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第九回"顽童闹学堂"是细致描写少年感情世界的精彩文段,以学堂为背景描写了一群打着幌子读书的少年。以第九回文本分析为例,将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理论相结合,通过援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深入细致地探究小说中人物情感关系的形成、表现及发展。并由此分析文本背后的理论依据,最终发掘其蕴含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玫瑰园》这一文本,以"玫瑰"的光色与生命的变化推动诗歌叙事的发展,呈现"光"的隐喻,显现出诗人对生命在场的哲思。通过文本细读,诠释《玫瑰园》中"玫瑰"的意蕴,展现出"光"与"玫瑰"的构合基于生态诗学的整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许超杰 《孔子研究》2021,(1):107-117
《左传》以叙事理路确立了齐桓、晋文的"伯/霸"诠释。但《公羊》《穀梁》并不注重齐桓、晋文的叙事及其"伯/霸"属性,二传意在对"齐桓晋文之事"予以赋义。由于何休、杜预、范宁三传注皆将齐桓、晋文之诠释指向"伯/霸",使得"齐桓晋文之事"被固定在"伯/霸"之上,而《公》《穀》所赋之义反而难以彰显。从叙事回到赋义,以"同尊周"为核心、以"三临之言"为视域解读《穀梁》,以"天子—鲁—诸侯"之秩序为中心审视《公羊》,可以发现《公》《穀》赋义下的"齐桓晋文之事"体现了《春秋》义旨。虽然三传诠释理路各有不同,但都在《春秋》义下予以发传,而杜预、何休、范宁之注却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三传之义。  相似文献   

16.
《道德经》传世的文本形态复杂多样。如何正确解读经文的文本成为研究《道德经》不可绕过的一道坎。《道德经》文本中出现过八次"和"字。通过对这些"和"字的集中疏解,可以发现在《道德经》解释史中,存在某种多元层累的解释学。分析这一解释路径,可以为进一步解读《道德经》经文提供某种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爻为主"说是王弼解《易》的重要体例。本文围绕"一爻为主"说,通过对《周易略例》与《周易注》的比照性研究,重新探讨了王弼这两篇易学文本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检讨了传统经学哲学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传和心境叙述的电影中常见"二我差"叙事手法,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之间争夺话语权成为人物形象变化的主要特征。赵毅衡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二我差"后,对自传中人物性格变化的分析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对瑞典电影《野草莓》中的梦境与现实以拼贴的手法解读主人公"二我差"的形成,并从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上分类出:现在-过去式,过去-过去式,现在-现在式这三种"二我差"的存在方式。当下对"二我差"的分析不仅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分析、叙述学分析研究的热门,也是具有现代精神的一种体现,对青春电影中成长题材的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学界有关近代中国"世界佛教运动"研究的叙事,主要是以太虚的志行为中心,然这一场运动还有更多的细节可供探究。法舫作为太虚座下重要弟子之一,所负责的主要是佛教的世界化事业。梳理其参与世界佛学苑创建的经历、在《海潮音》上有关"世界佛教"的论述、海外留学弘法经历以及他与国际性佛教组织的来往情况,能够帮助我们对这一运动有更多细节性的观察。法舫作为近代中国佛教国际化运动的第一代践行者,其筚路蓝缕的经历对于今日"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中国宗教的国际化事业具有非凡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结合《只有医生知道》这一"医生叙事"的具体案例,探析了叙事医学的叙事特征。研究发现,叙事医学的叙事特征体现为以下几点:独特性使得患者和医生开始有意识地专注个体,包括自我与对方,发掘个体的生命意义,弥补医学对普遍性和可复制性的追求所冲淡的对独特性和创造性的认识;主体间性或互文性说明亲密的医患关系产生于话语中,是基于医生和患者之间分享的复杂文本;叙事医学的伦理性使受众通过阅读知晓如何处理、维护好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