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学者对日据时期台湾佛教的研究,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这些研究成果,在研究的立场、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各有侧重。如对日本殖民当局在日据时期对台宗  相似文献   

2.
《法音》2001,(11)
据新华社北京十月二十六日电(记者吴黎明)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并宴请参加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的韩国、日本及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佛教界代表。(2001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王兆国会见出席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代表  相似文献   

3.
台湾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据时期佛教之状况,是近现代中国佛教史上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问题,本文依据有关资料,对这一时期在日本当局蓄意推动下日本民俗佛教、缁衣佛教日本化的现象作了深入论析。  相似文献   

4.
吴黎明 《法音》2001,(11):6-6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第四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向大会发来了贺信。贺信说,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活动致力于发扬赵朴初先生所首倡的三国佛教界之间的“黄金纽带”关系,为巩固和加强三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为亚洲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努力。来自中国大陆、韩国、日本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佛教界4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出席会议。会议期间,三国佛教界共同举行了祈祷世界和平法会、以“佛教与环保”为主题的演讲会和“僧侣镜头中的环保”摄影展。祈…  相似文献   

5.
唐红丽 《法音》2010,(7):35-39
<正>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佛教界出现了一股文化的热潮,有一大批佛教期刊也伴随时代风潮产生、发展起来。《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与《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两套丛书收集与整理了民国时佛教期刊,为当今的佛教界与学术界提供了宝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佛教界的友好关系由来已久。1923年9月,日本关东地区发生了大地震,灾区民众死伤惨重,亟待救济。中国佛教界闻讯而起,积极组织了包括法事、捐赠、慰问等一系列赈济活动。中国佛教界赈济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无论是对于中日两国佛教及民间友好往来,还是中日两国民众在灾害救济的国际合作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发。  相似文献   

7.
以水谷幸正校长为团长的日本佛教大学西北学术参观团一行十二人,应佛协的邀请,于一九八三年九月二十六日至十月七日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日本佛教大学是日本净土宗创办的一所高等院校,为日本社会和佛教界培养了许多富有才华的知识分子。随着日本净土宗与我国佛教界友好交流的日益发展,佛教大学与我国佛教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7,(10)
<正>今年,适逢日中韩佛教交流会议迎来了第20次召开——韩国大会,能够在具有特殊意义的本次大会上作基调发言,我感到十分荣幸。针对本次大会的主题,我认为,在探讨"韩中日佛教友好交流的可持续发展"之际,日本方面存在着组织机构这一首要课题。下面,请允许我简单考察回顾日本佛教界与中国佛教界之间交流往来的历史,并展望日中韩三国佛教友好交流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惟觉、了中两位法师都是当今台湾佛教界的大德高僧,新千年伊始,两位高僧分别率领台湾佛教界代表团到祖国大陆参观访问。在北京期间,两位高僧分别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当记者问及台湾佛教界的情况时,了中法师说,台湾佛教近几十年来发展速度比较快,佛教信徒和皈依佛法的人数都在逐年上升。几十年来,台湾佛教界把讲经弘迭、发展慈善事业作为工作的重点,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佛教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对其教理、教义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讲经弘法,才能明辨是非真伪,才能更好地使教内教外人士正确认识佛教。在发展慈…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6,(8)
正本刊讯8月2日,日本佛教大学松田和信教授访问中国佛教协会,受到宗性副会长、刘威秘书长的热情接待。宗性副会长对松田教授的来访表示欢迎,对佛教大学在中国佛教教育考察团在日期间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说,日本佛教大学与中国佛教界来往密切,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指出,日本的佛教教育、佛学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07,(10):12-12
2007年10月26日,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界代表在北京隆重举行了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第十次大会,主题为"以佛陀的智慧促进世界和谐",并举行了盛大的祈祷世界和平法会。在三国佛教界的共同努力下,第十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北京大会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0,(11)
<正>(2010年10月19日)一、"黄金纽带"的提出和巩固十七年前的1993年9月28日,正值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四十周年,以山田惠谛(1895~1994)座主为首的日本佛教界为庆祝这一盛事,在京都隆重举行了"日中佛教友好交流纪念大会",韩国佛教界许多领导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中国佛教自公元六世纪传入日本,一千四百多年来,对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佛教。近几年来在赵朴老提出的中韩日三国佛教“黄金纽带”构想的指导下,中日佛教界友好交往日益增多。从本期开始,我们将着重介绍一些日本佛教具有代...  相似文献   

14.
在忆念先德法会上的讲话赵朴初(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六日)今天,我怀着庄严肃穆的心情,偕中国佛教界同仁们一起,与日本佛教朋友聚会在北京广济寺,共同为曾经对于中日佛教友好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现在均已西逝的日本佛教界先德们举行忆念法会。在我的记忆里,为日本佛教界...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应日本净土宗佛教大学的邀请,中国佛学院教师传印法师、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馆员姚长寿居士于2月17日到达日本,他们将在京都佛教大学进修,并考察日本佛教教育情况。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佛教界第一次派员出国进修考察。2月11日,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乔连升副局长接见了传印和姚长寿,勉励他们要虚心学习日本佛教界的好经验,为发展中日两国佛教徒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隆重召开徐玉成举世瞩目的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5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是三国佛教友好交流史上前无古人的一件大事。山水比邻三国佛教交流源远流长中韩日三国佛教界之间的友好交流源远...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95,(6)
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北京宣言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三日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通过1995年5月22日至23日,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界代表,云集北京,召开首次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对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博士19...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7,(11)
<正>本刊讯10月30日至11月3日,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觉醒法师、湛如法师为名誉团长,副会长纯一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9人赴日本东京参加"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纪念,并在日中友好会馆举办"纯一法师禅海游逸艺术展"等活动。10月31日上午,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大使官邸亲切会见了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程大使与纯一副会长共同回顾了中日两国佛教交流史,对鉴真大师、空海大师、大谷莹润长老、菅原钧长老、赵朴初先生等中日两国佛教界的历代高  相似文献   

19.
9月2日,台湾"中华国际供佛斋僧大法会"在台北市桃园县林口体育馆举行,受该会理事长净耀法师邀请,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与中国佛教协会共同组成"大陆佛教代表团",于9月1日赴台交流、参访。代表团在台期间,先后参加了供佛斋僧大法会,参访了台湾地区各大佛教道场,拜会了台湾佛教界高僧大德,于9月7日结束参访,圆满归来。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批判佛教认为作为中国佛教和日本佛教的重要思想基础的如来藏思想,是一种实体论,或"基体说"。其实质是肯定现象世界背后有一种永恒不变的实体,而这是与原始佛教建立在缘起论基础上的"空"的思想相矛盾相对立的,在这个意义上,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批判佛教对如来藏的批判,也扩展到了对中国佛教和日本佛教的佛性与本觉思想的批判。因为其立论的挑战性和研究方法的争议性而在日本佛教界、中国佛教界(包括台湾)乃至欧美佛教学术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至今仍在持续。本文以末木文美士教授、花野充道教授、桂绍隆教授、织田显祐教授等的研究为中心,就最近日本学术界对批判佛教的回应做一概观,并就其中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意义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