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民国辅仁大学"艺人之家"艺术团体绘制了大量"中国化"的天主教绘画作品。在绘画中,画家将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与圣经题材相结合,这种绘画形式造就了中西文化融合的新尝试。本文以该艺术团成员所绘制的《圣母像》系列绘画为例,从艺术作品的文本分析、文化解读、中西绘画对比、艺术批评等多角度对《圣母像》系列作品的中国化形式进行分析,用绘画语言和艺术表现的形式来呈现中西文化交流中所存在的张力。通过重构画家的创作语境,以揭示基督教艺术中国化的诠释难点在于两种文化语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中国宗教》2014,(11):86-87
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天主教绘画艺术本土化的强劲支撑。天主教绘画艺术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由此形成"中国化的天主教绘画艺术",用中国画的写意方式来描绘天主教的信仰主题。这不仅在造型语言上更加贴近中国人的文化习惯和审美意趣,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的宗教艺术,拓展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吴涛 《中国宗教》2020,(4):70-7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天主教开始绘画中国化运动。其中,以陈缘督为代表的辅仁大学美术系的画家团体堪称这次运动的"主力军":他们尝试运用中国化的表现形式,创作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化的天主教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后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天主教绘画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画家们创作的天主教绘画作品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是天主教绘画艺术中国化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尝试。宗教艺术是宗教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来说,总结这一段历史,对于当前的天主教中国化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会学校是天主教会在中国进行传教活动培养人才重要阵地,从20世纪初开始一些传教士在中国开办各种各样的学校,天主教会学校在中国各地纷纷建立起来了。北京作为首善之区,教会创办了一所大学即辅仁大学,是中国天主教所创办的三所大学之一(另外两所为上海的震旦大学和天津的塘沽大学)。辅仁大学为直属于罗马教廷教育部的天主教大学,是天主教会在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全国性综合性大学,1925年由美国本笃会创建。天主教会同时在北京也创办了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一、辅仁大学的历史沿革辅仁大学的前身是中国著名的天主教爱国人士英敛之1913年在香…  相似文献   

6.
禅宗是主张"以心见心、不立文字、见性成佛"的佛心宗。宋时随着佛教的中国化,中国本土的文化、艺术、社会等领域在禅宗思想传播的过程中无一不受其影响。中国绘画首当其冲,禅宗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和影响着中国绘画的内容、构图方式、意境和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7.
<正>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坚持宗教中国化的发展道路,这为当今各宗教的正确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个号召对于天主教尤为重要。中国化是天主教传入中国后,历经从相遇到适应再到和谐发展阶段之后所追求的一个更高目标。中国化符合天主教发展的历史规律。产生于犹太教的环境,成长于罗马帝国社会和希腊文化土壤的天主  相似文献   

8.
正在我国天主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今天,不仅在神学理论上要中国化,也要在教会礼仪生活、圣乐艺术、教堂建设等方面深入探索、大胆尝试。而四川近代"中西合璧"的天主教堂,可以在天主教建筑中国化方面,为今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1952年之前的上海震旦大学和北京辅仁大学,同为天主教大学,在性质上前者为耶稣会所有,后者为教宗直属,由不同修会先后办理;在教育理念上,除了为教会和为社会的共同指向外,震旦大学还有为法国的国家向度;在教学上,震旦偏应用、工程,法语优先,辅仁重人文、自然科学,强调国文;在校园文化上,分别有"洋学堂"和"和尚庙"的绰号.本文认为,两校的根本差异代表了中国近代天主教的两个时代:殖民时代与本色化时代,在震旦大学及其代表的殖民地时代由外国人掌握天主教会权力,不尊重中国文化,更多看到中国的实用需求,辅仁大学及其代表的本色化时代则强调国人自立、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及关怀.  相似文献   

10.
沈思  朱琨 《中国宗教》2018,(8):78-79
基督宗教遗存的众多文物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揭示了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相互影响的历史脉络,也为研究基督宗教中国化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只有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才能使优秀文化传统发扬光大。考察天主教中国化在文物中的艺术呈现,对于今天的天主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也必将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理念进行解读。结合我国天主教实际,从"政治上自觉认同、在文化上自觉融合、在社会上自觉适应"等方面,对"坚持我国天主教中国化方向"的基本要求进行阐述。指出"坚持我国天主教中国化方向"与普世天主教会倡导的"本地化"精神并不矛盾,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就是"中国化"。  相似文献   

12.
正基督宗教遗存的众多文物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揭示了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相互影响的历史脉络,也为研究基督宗教中国化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只有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才能使优秀文化传统发扬光大。考察天主教中国化在文物中的艺术呈现,对于今天的天主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也必将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相伯与英敛之是近代中国天主教著名人物。他们所处的时代,中国教会为西方传教士所掌控。针对教会中盛行的读中国书无用等论点,他们推崇学术传教路线,劝勉信徒研习中国文化,为此校勘出版了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的著述、创建了天主教辅仁大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马相伯和英敛之成为了忘年之交。  相似文献   

14.
正1922年,刚恒毅(Celso Costantini)来到中国,这位对艺术有着极大热情的枢机主教极力倡导天主教艺术的"本土化"。在他的影响下,当时出现了天主教艺术中国化的广泛尝试。其中就包括天主教绘画艺术。今年5月,故宫博物院与梵蒂冈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传心之美——梵蒂冈博物馆藏中国文物展",充满中国审美情趣的天主教艺术品是一大亮  相似文献   

15.
在推如动何天发主挥教中中华国优化秀的传进统程文中化,的浸润作用,是当前天主教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1.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源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根的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理念、智慧与气度,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和自豪。就天主教界而言,坚定的文化自信是抵制"去中国化""逆中国化"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近来学界、政界以及教界纷纷提出基督教中国化议题,笔者也愿就此题发表一些想法。所谓"基督教中国化"其实并非某种新的提法,虽然此前并未明确打出此口号,但自从基督教入华以来,"中国化"的历程就一直未有间断过。从某个角度来看唐朝景教,元朝也里可温,明清天主教以及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本色教会都可视为中国化的产物。虽然如此,"基督教中国化"的提法也有与以往不同之处。许磊认为景教至明清天主教的"中国化"只表现在形式上的嫁接,并未达到"融"和  相似文献   

17.
正8月10日,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推动福建天主教神学理论研究开好头、起好步,第八届福建省天主教"两会"神学研究工作委员会首次工作会在武夷山市举行。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颁发的《推进我国天主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五年工作规划(2018-2022)》,讨论了筹办福建天主教中国化神学思想研讨会的有关情况。会议认为,天主教中国化是福建教会未来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坚持中国化意义重大。改革开放40年来,福建天主教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牧灵福传  相似文献   

18.
《诵念珠规程》中的木版画插图,通过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段对西方绘画进行了中国化的诠释,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中西艺术融合的天主教美术作品,而这种类似"翻译"一样的画面式样转变,也可谓是中西艺术交流的一个经典样本。一晚明时期,天主教耶稣会会士来华,并与中国士大夫阶层进行广泛接触,在此过程中,也逐渐传播西方的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19.
金云舟 《中国宗教》2017,(10):58-59
土山湾画馆的很多作品,代表了天主教绘画中国化的样式造型的改变,从这些画作中,可以清晰看到当时中国画家们的创作性尝试。这对于当今中国天主教绘画艺术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天主降生出像经解》堪称早期天主教中国化的一个见证,这段历史也说明,中国化是宗教在中国健康发展的途径。而从艺术角度来说,不同艺术题材和表现手法之间的融合,可以使艺术的表现力更为丰富。概括而言,这部版画集不但是中西文化艺术交流互鉴的例证,也是早期天主教中国化的艺术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