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乐 《美与时代》2004,(10):60-61
任何艺术都是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并生动地表现着人类的情感.人们从不同的视野探索情感开发与培养的奥秘,其中艺术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钢琴音乐也是如此.钢琴演奏是一门音乐表演艺术,它以特定的艺术符号及音响结构的运动形式直接展示着人的内心情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审美和情感在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强化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丁善德是20世纪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活动家之一,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选自<春之旅>组曲的<晓风之舞>是一首旋律优美、性格鲜明、色彩丰富的钢琴作品.本文从该曲的曲式结构、音乐材料的发展手法及演奏技法等方面对其作了详尽的分析阐述,力图窥其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生活的灵魂,是灵魂的呵护者。现代社会,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对审美享受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对音乐艺术情有独钟,而钢琴作为“乐器之王”自然受到人们更多的青睐。钢琴演奏作为一门技术,它可以成为谋生的职业,作为一种艺术,它又能增强人的气质修养,提高人的审美素质和生活质量,于是,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温度很高的“钢琴热”,许多儿童开始在家长或老师的指导下领略钢琴的独特魅力,接受音乐艺术的熏陶。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钢琴教学改革方兴未艾,这为儿童阶段的钢琴音乐教学[1]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从我国儿童钢琴教学目前的实际状况和学生反馈的大量信息来看,钢琴教学在教学方法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机制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更显不足.因此在儿童钢琴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钢琴教育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艺术内涵和思想素质。但是,我认为,由于每个人思想素质的差异,其它的素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思想素质的社会性问题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音乐体裁形式的作品开始问世,大量风格迥异的钢琴作品也悄然出现,尤其是根据通俗歌曲改编的乐曲和钢琴练习曲,这些和古典派乐曲形成了鲜明对比。不少青少年因为喜爱通俗歌曲而偏爱通俗钢琴曲,以通俗钢琴曲为主的思想素材正充斥着年轻人的心灵,并成为钢琴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我是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  相似文献   

6.
钢琴作为音乐艺术中的一种重要乐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在家庭中普及开来。而钢琴特殊的构造要求它在音律的准确性方面必须每年进行专业的调律。为了培养更多业务素质过硬的钢琴调律师,对钢琴调律艺术进行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在谈到钢琴演奏时认为:"最重要和首先考虑的是所发出的声音,技巧和其他问题是次要的.首先是色彩!色彩!色彩!"[1]拉赫玛尼诺夫所强调的"色彩"即指钢琴音色.音色是钢琴描绘意境、塑造形象、体现音乐风格以及展示不同流派与学派的重要途径,也是演奏者理解表达能力及艺术造诣深浅的显著标志.钢琴艺术伴随着音乐发展,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几个代表时期,各个时期的音乐都形成了独特的时代风格.本文针对不同的音乐发展时期,从作品风格、触键方法、踏板运用三个方面,探讨钢琴弹奏中对音乐的把握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郭瑞 《美与时代》2014,(9):85-86
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专业性钢琴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门技能专业课,更是提高音乐专业人才自身素质和修养的必修课。高校钢琴教学加入了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这既有利于提高钢琴的理论知识和弹奏技巧,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直觉、视奏和快速反啦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从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角度出发,在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学中加强钢琴即兴伴奏的比重,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并且不断加强音乐专业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的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姚晓泉 《美与时代》2003,(12):26-28
人类进步,科技发展,钢琴学习中已可以使用大量的音响资料,辅助钢琴音乐的学习。本文旨在提高如何合理利用现有的钢琴音乐音响资料,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众多的音响资料的选择;二.风格流派的辨别;三.录音技术乐器与实际演奏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钢琴艺术史》课程是高师钢琴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深入了解西方钢琴音乐的发展脉络,以及学习不同时期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技法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仅使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又能真正培养其实践能力,以适应当代社会对高等师范的能力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已成为当前高师类学生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只要从《钢琴艺术史》课程改革内容以及课程具体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对此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就能帮助学生真正学会探索、学会理解和学会创造音乐。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发挥音乐教学中的协同作用,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是目前广大音乐教师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音乐教学中的"协同效应".即:音乐鉴赏、表现与创造之间;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之间;音乐与其他文化学科之间以及音乐课堂内外之间的"协同效应".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协同效应"是新课标背景下搞好音乐教学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21实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弗列德里克·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具有创造性与独创性的音乐家。肖邦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在他近30年的音乐创作生涯中,为人们留下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夜曲"是肖邦钢琴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肖邦的夜曲旋律细腻柔美,和声语汇色彩斑斓,最能体现肖邦"钢琴诗人"的气质与特点。通过从音乐旋律、钢琴织体、低音声部进行等方面进行分析,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肖邦《夜曲Op.15 No.3》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汪婧一 《美与时代》2014,(12):79-79
本文结合音乐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钢琴主修课程的传统教学之不足,从明确培养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应用型学习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形成模块式课程教学体系;重视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多方面应用能力几个方面论述了音乐专业钢琴主修课程教学的改革与设想。以达到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综合性、应用型的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4.
钢琴文化是伴随着钢琴进入中国,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西文化的融合推动了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拓展了中国传统乐曲的存在形式,丰富了钢琴演奏技巧和钢琴作曲技法,拓展了中国的音乐文化,中国钢琴文化具有中国民族性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艺术特点。钢琴文化在中国虽然一度发展缓慢,但是仍在曲折中渐进地往前发展,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中国钢琴文化一定能吸收各方文化的积极元素,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5.
如何学习钢琴.是许多青少年和家长关注的问题.在钢琴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正确练琴方法,又要注重对学生的听力、读谱能力及旋律、节奏等音乐知识的培养,从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学生才能在今后的钢琴演奏中挥洒自如地弹出非常动听的音乐.  相似文献   

16.
周咏 《美与时代》2004,(9):65-66
美感与技巧是音乐表演艺术的两大要素.美感就是音乐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受,技巧就是音乐表演者展现音乐作品的技术手段.音乐表演的技巧应围绕美感的表达展现,美感的表达又要依赖于技术手段的运用.在音乐表演实践中,要使美感与技巧协调统一,完美地表现作品的美学价值.因此,音乐表演者要从美感的获得、技巧的提高、美感与技巧的统一等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17.
冯晔 《美与时代》2008,(5):87-88
合唱艺术这颗音乐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是全人类音乐艺术高度发展的结果.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在经历三百多年的演化与发展之后,其艺术表现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把钢琴与合唱相结合,不但可以发挥乐器演奏技巧与表现的巨大潜力,而且也使合唱找到了新颖、广阔的艺术表现天地,形成两者紧密结合、相依共存的有机整体.在合唱艺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钢琴伴奏在合唱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肖邦的音乐是钢琴音乐王国的珍品.他的音乐以诗性著称,在19世纪,肖邦就被称为"钢琴诗人"了,这是一个恰当的称号.他的孕育于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成就了钢琴的黄金时代.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使他的音乐与波兰紧紧相连.  相似文献   

19.
德彪西是法国印象派音乐的大师,他创造性地借鉴了象征派诗歌和印象派绘画的创作理念,以崭新的音乐语言发展了钢琴作曲和演奏的空间,营造了画面感极强的艺术空间,其乐思和语言值得不断研讨和挖掘.通过对其代表作《版画集》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德彪西在织体语言、曲式结构、节奏、音阶变化等方面均采用了前所未有的独到手法,充分彰显出印象派音乐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踏板被人们称为钢琴的灵魂。……人们一辈子在学习如何使用踏板。这是高等钢琴教育的最困难的领域。”拉赫玛尼诺夫的这一名言已成为当今钢琴家、钢琴教师乃至钢琴学生的共识。钢琴踏板的使用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在实际演奏中,几乎没有两个演奏者在使用踏板上完全相同。甚至同一位钢琴家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态下都会对踏板有不同的使用。作为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使踏板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