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于1988年11月16日到17日,召开伊斯兰教第一次代表大会,有代表38人参加。大会通过民主协商,一致选举司马义·吐尔地(维吾尔族,58岁,县政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2.
维吾尔族是中国西北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其族名是"ughur"的音译(拉施特(<史集>第1卷),意为"团结","联合".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多数聚居于天山以南的各个绿洲,少数分布在北京市和湖南省桃源、常德等县.维吾尔族历史悠久,有灿烂的民族文化,信奉伊斯兰教,自古以来以勤劳勇敢,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著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节日文化.  相似文献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清水河镇二道河村一村是回族、东乡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撒尼族、汉族等六个民族共同居住的一个大村庄。其中回、东乡两族人口为1048人,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马宝祥阿訇在1984年4月来到这个村庄任教长,他一到这里便被各民族之间互相尊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我国56个兄弟民族之一的维吾尔族世居新疆,并以灿烂而独特的民族文化为人们所熟悉。殊不知,在我国内地的湖南省桃源县自明朝以来也世代居住着一支维吾尔族的苗裔,我国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就是湖南桃源的维族人。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主席曾向翦伯赞先生询问翦氏的渊源。从明洪武年间诰授湖南维吾尔族“翦”字旌旗算起,“翦”姓维族在620多年的岁月中,享有盛名。一湖南维吾尔族是元代西域高昌都督、回纥族哈勒将军(属高昌国回部望族)后裔。哈勒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公元1211年,亦即元太祖四年)在克鲁伦河与铁木真结盟,并统帅军…  相似文献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城乡有大小清真寺75座,乌鲁木齐城区维吾尔族清真寺多设置在维族居民集中区域,清真寺建筑,大都简单朴素,除门庭建筑突出伊斯兰教的拱门圆顶之建筑特色外,内部无甚华丽装饰。城区较著名的清真寺有南门大寺。  相似文献   

6.
经过一年准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佛教协会共同举办的“西域佛教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9月2日至4日在汉唐时期的西域中心乌鲁木齐市举行。9月初的边城乌鲁木齐正是金风送爽、瓜果飘香的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36名代表聚集一堂,共同交流西域佛教的研究成果,向大会提交28篇论文。自魏晋隋唐以来,人们常把印度看作“西天佛国”。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我国五十六个兄弟民族之一的维吾尔世居新疆,并以其创造出的灿烂而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为人们所熟悉。殊不知,在我国内地的湖南省桃源县地区自明朝以来也世代居住着一支维吾尔族的苗裔,桃源县枫树乡因此而被人称为“维吾尔的第二故乡”,我国著名史学家翦伯赞  相似文献   

8.
刘晶晶 《学海》2006,(2):203-204
以往,突变论在解释欧洲工业化起源方面占据主导地位。1946年,英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多布在他的博士论文《资本主义发展研究》中率先提出,从封建生产方式解体到资本主义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两个时期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时期”,也就是说,欧洲从前工业时代过渡到工业时代并不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而是从在此之前的“中间时代”开始的,所以关于工业化的起源需要从“中间时期”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变化中寻找解释。1969年,美国人弗兰克林·孟德尔斯在其博士论文《18世纪弗兰德尔的工业化和人口压力》中把这个中间期称为“原工业化”。此后,围绕这一新…  相似文献   

9.
刘滨 《美与时代》2014,(11):85-86
黄宾虹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山水画大师,他的绘画实践和理论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是深远的。他早期的“师古人”,世称为“白宾虹”;而后黄宾虹转为“师造化”,又转习吴镇“黑密厚重”的积墨画法,逐渐形成了深邃浑厚的风格,世称为“黑宾虹”时期。  相似文献   

10.
一、“汉学”名目及学风特点汉学、宋学的概念是由清人江藩提出的,他著有两部传记式的小书,名为《汉学师承记》和《宋学渊源记》,是分别记述清代的考据学家和理学家的。对乾嘉时期所盛行的考据学,不名为“经学”,也不名为“考据学”,又不名为“清学”,而名为“汉学”,江藩本人显然有其道理。乾嘉时期的学术以惠栋、戴震两家为大宗,前者称为吴派,后者称为皖派。江藩为惠栋的再传弟子,他之所议标榜“汉学”的名目,是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只有惠栋方可称得上乾嘉学术的典范。《汉学师承记》卷二说惠栋“年五十后,专心经术,尤遂于易,…  相似文献   

11.
光与黑暗     
林志华 《天风》2007,(8):6-7
人在痛苦中被称落在黑暗里,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大片领土,中国人民苦难深重的时期被称为“黑暗的岁月”。人在遭受重大挫折的时候,也被称为黑暗的日子,一个人什么都不懂,我们说他在黑暗里——  相似文献   

12.
“情人现象”研究述评孟兰芬(一)情人现象在当今社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情人”的特定称谓在西方很早就流行起来。而在中国却有一个演变过程,最早称为“通奸”,80年代初称为“第三者插足”,1985年起称为“婚外恋”,“情人”的称谓始于90年代。从称谓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哲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对人类文化作出过重要贡献,已为举世公认。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或称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时期是“奠基时期”或称作“奠基阶段”,即中国哲学先秦阶段。后来的哲学流派众多,追溯上去,差不多部可以在先秦哲学中找到它们的源头。正如欧洲近代文化差不多都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中国回族文化运动中,有一位热心教育、主张改革、追求进步的教育家,这就是王宽。 王宽(1848—1919年)字浩然,行五,经名哈志·阿布杜·拉合曼;新疆维吾尔族称他为“白十阿衡”,即内地回民称他为“王五阿衡”(“白十”是维吾尔语“五”  相似文献   

15.
杨苡 《学海》2003,12(5):157-160
东汉末年的建安年间 (公元 1 96- 2 2 0年 ) ,即汉献帝自建安至延康之间 ,史称“建安时期” ,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作家以三曹父子及建安七子为主 ,形成了邺下文人集团 ,这一时期的文学 ,被后世称为建安文学。汉末建安时期的文学充分继承了《诗经》、《离骚》、汉乐府民歌尤其是文人五言诗的优秀传统 ,发展了东汉文学 ,形成了历史上我国文学成就的一个高峰。中国文学在东汉末年献帝建安时期由“建安七子”等兴起的文学作品风格 ,即“建安风骨” ,在其产生的当时及其后的一千七百年中 ,一直倍受推崇 ,这一现象反映了我国文…  相似文献   

16.
“普佛”一词,源于隋代信行创立的三阶教。三阶教将佛法分为普法和别法。所谓普法,即于法不分大小,于人不辨圣凡,普信普敬,不尊此法而斥他法,所以名为“普”;所谓别法,是分别大小乘法和圣贤凡夫,所以名为“别”。信行认为在佛灭后初五百年的正法时期,众生的根机只能学一乘法;第二个五百年的像法时期唯学三乘法,所学各别,所以称为“别法”,全称为“别真别正法”。在佛灭后一千年的末法时期,众生由于根机较钝,具有空有偏见,如果偏学大乘或小乘,就会爱此憎彼,必然造成谤法之罪,所以第三阶相应的佛法,名为“普法”,全称为…  相似文献   

17.
教皇阶下囚教会大分裂●晓明1309年至1377年间,罗马天主教教廷迁至阿维农(Avignon),受到法国控制。这段时间同传说中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的时间几乎相等,因此在历史上被称为“阿维农之囚”时期。之后又发生了“天主教会大分裂”。事情源于教皇与世俗君...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2001级的新疆班学生,叫买买提明·买合木提,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转眼之间15年过去了,当时我们一个班有25名学生,其中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撒拉族。大家都是来自于新疆各地,所以我们的汉语水平都不太高。但是总的来说,北疆的同学们汉语水平相对高一些。2001年10月7日,我跟几位同学一起满怀希望与追求到达了我国首都北京的西客站。那是我一生当中最美丽的时刻。来到火车站迎接我们的是穆卫  相似文献   

19.
信仰奉献获得———无花果树的启示雪鹰在我的记忆中,无花果只产在中东,且数量极少。九六年在新疆的一个维吾尔族朋友家的院子里,突然见到了它,只一棵。初见不知何物,便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树?”“这就是《圣经》上提及的无花果树。”同行的朋友答说。“噢!”由于...  相似文献   

20.
春联,起源于桃符。在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百姓每到过年时,就在门的两边挂上桃木符,意在镇邪驱鬼,祈福纳祥。到秦汉时期,挂桃符已成为民间的传统习惯,连宫廷和权贵们也都挂桃符。五代十国时期的蜀国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写出最早的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但这春联仍写在桃木上,被称为“桃木诗句”。用红纸写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