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严遵本姓庄,名遵(或作尊),字君平,隐居于西汉中晚期的蜀郡成都.班固作<汉书>时因避东汉明帝刘庄之讳,改庄为严.<华阳国志>记载其"雅性澹泊,学业加妙,专精大<易>,耽于<老>、<庄>.常卜筮于市,假蓍龟以教.与人子卜,教以孝;与人弟卜,教以悌;与人臣卜,教以忠.于是风移俗易,上下慈和.日阅得百钱,则闭肆下帘,授<老>、<庄>.  相似文献   

2.
3.
<正>花市是北京市一条历史悠久的街市,更是一条繁盛的商业集市,被人们称为花市大街。花市大街在元代已经形成商业、手工业和民居为一体的市井格局,到明代则成为繁华的商业街,不仅摊贩林立,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很快,而且出现了大大小小的作坊,其中以制作料器的作坊最为著名,生产独特的手工艺品。到了清代,北京城内最著名的绒绢纸花业也集中在花市大街,这条街道也因此得名。而坐落在这条繁华街市中的古老清真寺就是著名的花市清真寺。  相似文献   

4.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大致有两条主要的传播途径:其一是僧团的传教;其二是佛经的传译和流通。就佛经而言,不仅其数量极为可观,而且其外在形式亦有艺术化的倾向,其中篇幅较短,以四、五言为主的“偈颂”与中国传统诗歌极为相似,这使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僧人对这一形式非常喜爱,他们常借偈颂传法于后学。在传法布道中,为了增加内容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僧侣们便注意在偈颂中自觉地略施文采,融入自身的情感,久而久之偈颂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由单纯地阐释佛理变为情理交融的混合体,这样一种被称为“僧诗”的诗便发展起来。与此相联系,在中国僧…  相似文献   

5.
杨虎 《现代哲学》2022,(2):153-160
妙有微妙至极、不可思议、圆融无碍等义,观妙即原初生活领悟。妙之究竟义在于圆融无碍,即于一切事情而观其“无分别相”,观“物”即“无”。在如何“观妙”的思想方法问题上,藉由天台佛学“妙”论的启示,引出“绝待”观妙的圆融思想;“圆融”又蕴涵了“相即”,“绝待”之“即”方是“圆即”,这需要通由从“分别心”到“无分别智”的“观法之切转”透显,观法切转无转相。通由圆融存在观法,转出“妙生万物”的思想方向,不舍于物而“即物”以“妙物”,在生活的相续中不断成就个体的自由与事物的自如。  相似文献   

6.
正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相较传统像一个个蒙着面纱身份不明的女子,或出世或入世,或浓妆或淡抹,或粗服褴褛或锦衣华服,或淡笑嫣然或面目可憎,浮躁的人世多的是浮躁的人心和画。水墨的现代性常被无底线地曲解,我以为唯有经着时光的磨砺,真正能静下心来钻研传统,合乎法度而又不囿于程式,体味着当下而又不忘初心的清醒的画者,才是画坛的良心之所在。青年画家中也不乏佳人佳作,黄煦然及其画即如是。被煦然的画吸引之前先被她的人所吸引,初识她时,美而有距离,愈了  相似文献   

7.
荒寒萧疏是文人画追求的最高境界。画家借寒境来表现对生命的关切,寒冷中包含的不是对宇宙人类的冷漠,而是对生命的挚爱。正所谓:不尽寒意丝丝出,却是画人情。  相似文献   

8.
《中国宗教》2012,(2):86-87
带着汉地少年的文艺梦,他16岁走进西藏,20多年徜徉在雪域圣地神奇瑰丽的景观间。完美的构图、精确的瞬间、静谧的氛围,杨立泉用他的镜头讲述了一组组令人震撼的文史故事。是历  相似文献   

9.
“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是禅宗寺院法堂开堂仪式语。每当大和尚成新任主持僧升堂说法之前,先由本寺维那僧或其他有僧职的僧人击使之后当众念诵,然后说法人开示,接弓】参学后人。“浩筵”是指聚车在法堂听法。‘”龙泉“是指杰出的禅僧或泛指僧人,喻如龙如象。《明凭祥师语动卷一说:‘”师开堂日。于法座前顾.调大众云:若论本#,相见不失高升空座。乃队手指一划.云:诗人随山僧手看.天至倒弗国上一时现前,各各仔细观瞻.其改造际本知.不免地泥带水.即便升座。僧正空疏了.维那由权公:浩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时,有僧出来…  相似文献   

10.
乌多拉 《宗教学研究》2007,11(1):187-189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对南传禅法的深入体会,结合巴利文《大念住经》的相关内容,分五步详细介绍了南传佛教观呼吸法的内容、方法、次第与注意事项等,对安那般那的修习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代,关于道德、教育与法律、刑政的关系,儒家与法家曾经有过争论。儒家宣扬“德治”,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对于法律的作用估计不足。三晋的法家如商鞅、韩非强调“法”与“势”的重要,把法治与文化学术对立起来,认为道德教育都是毫无价值的。两者都陷于一偏。惟有齐国的法家学者以《管子》为题的著作,既主张以法治国,又肯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看到法律与教育的统一关系。这是先秦时代最全面的政治思想。 (按《管子》  相似文献   

12.
在美丽的滇西腾冲县马站乡,有一座历史悠久的著名宫观——朝阳观。清末全真道龙门派坤道弟子始住持此观,至今已传承六代。  相似文献   

13.
我不情愿地告别了小巴拉盖天主堂。修院毕业后,半年的实习时间我是在这里度过的,已结下了浓厚的感情,还有那满院撩人心情、叫人心醉的美景,让人恋恋不舍。 我晋铎后一月多,当我跨进这熟悉的地方时,就被眼前的美景感动了。正值八月好季节,自己实习时亲手浇过、种过的花草已老高了。路径两边葱葱茏茏,各种花儿争相斗艳:八瓣梅、步步高……红的、紫的、黄的……穿飞的蝶儿、蜂儿、雀儿……组成一副绝好的景致。神父屋、修女院就隐在这花海绿丛中,置身于这幽静典雅的环境,顿时心情坦荡纯怡,一尘不染,真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真仙境也! 圣母山也披了一身花色绿装,同样妖娆,  相似文献   

14.
滕静老师如今已是个年逾七旬的老人。岁月已将她那饱经风霜的面庞刻上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在微风中轻拂的银发似在无声地述说着她那艰苦追求而又热心奉献的一生。 我与滕静老师相识是在1987年,那时她大约64岁。一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乱、大分化、大改组的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急剧的变迁。在此数百年间,新的社会要素在不断增长,一步步地改变了传统的社会面貌,使整个社会失去了往日的平衡和约束。如何使社会相互关系重新恢复平衡,这一过程或努力就是社会整合。对古代的思想家而言,他们对社会的种种观察和思考,都不能不对这一现象予以集中的注意,并因此对其理论学说产生重要的影响。先秦时期,儒家——法家都为当时最为主要的两大思想流派,他们学说中互有异同的社会整合观,无疑是其一重要内容,很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论荀子“隆礼至法”的礼法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荀子的人性论是其礼法观的理论基础,其礼法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就是在强调“礼”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不忽略“法”的作用,即主张礼法并重--“隆礼至法”.荀子的这种礼法并重的礼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若干重要关系,特别是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关系,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尹怡 《中国宗教》2012,(2):78-79
彭州,位于成都市西北部,是古蜀国建都立业的核心地区,自秦汉以来,建县设郡已有2000多年,素有"天府金盆"、"蜀汉名区"之美誉。这里名胜古迹众多,而位于彭州郊外的阳平观,就是其中的代表。阳平观位于阳平山,因山而得名。这里背靠龙门山脉,面前湔江  相似文献   

18.
对于宋儒的理观研究,国内学术界历来关注的对象是北宋以理标宗的二程,以及南宋的朱熹。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丁伟志发表《张载理气观析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陈来所撰《关于张载的气观和理观》一文对丁伟志做出了回应,推进了对张载理气观的研究。从总体上看,国内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研究有两个倾向,一是认为张载重气不重理,此易造成对张载理观研究的轻忽;二是对张载之理的定位不准确,认为理是张载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张载有关理气关系的言论甚少,理气关系直到朱熹那里才成为一个成熟的思考框架,故本文把焦点聚集于张载的理观部分。本文…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中国古典哲学,对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陈来著《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不仅为我们重新认识阳明哲学提供了可资讨论的范本,而且在哲学史研究和文化研究方法论上,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菁晖 《美与时代》2006,(10):22-23
东方艺术的经典性意境向来就是以“静”为中心的。在油画艺术的探索中,中国的艺术家们自觉不自觉地将民族传统融入创作当中,充分体现出东方艺术的“静”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