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观察,被称为“智力的门户”.从本质上说,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对现实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所谓观察能力,就是能够根据一定的目的或要求、顺序,全面和敏锐地知觉事物的能力,尤其是注意到有关事物的各种极不显著但却非常重要的细节和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因为教育事业就是开发“智力资源”的事业,所以教学的重点应该转移到发展学生的智力上来.但是也有少数教师对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重视还不够,表现在教学方法还采用填鸭式、注入式那老一套,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十分严重,直接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家们对“智力”一词所指的内容有不同理解,根据智能学说智力有如一幅家系图,它的根基是一般智力(也可称“g”因素),在它上面,则是特别类型的能力(譬如:语言能力、数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手工操作能力等).据认为,有的个人和集团较之其它个人与集团,在一般和特别能力方面,具有更强的智力技能.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四化建设的需要,是教育改革,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方面的心理特性.它是人的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关系的反映.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在教学中,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思维品质是在个体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它主要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思维的个性差异,是判断智力层次,确定一个人智力是正常、超常或低常的主要指标发展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的重大突破口,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好途径.自1986年开始,通过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主持的《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与培养》的教改实验,我们体会到在众多的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办法中,开展编题活动是一个简便易行收效快的好办法.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一条通过编题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6.
各种感知觉中都有错觉现象,而以视错觉表现得最为明显。它们在实际生活活动中和在心理学理论研究上,都具有一般空间知觉所不能取代的特殊作用。但是,目前在许多心理学书中对它却表述得十分模糊;一般都把它定义为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不言而喻,“不正确”是与正确相对的。显然,这个概念内涵包括着一切正确知觉以外的任何知觉形式,即  相似文献   

7.
表象是哲学认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它本来应该是哲学、心理学和其它思维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但是,长期以来它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心理学方面来说,究其原因。既与心理学在研究对象问题上所发生的重大转折性变化有关,也与表象本身的特殊性有关。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出现以前,一般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是只有本人才能体验得到、觉察得到的内部心理过程,而人们又认为表象只是微弱的、不清楚的知觉,不承认有独立的表象存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以后,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应该  相似文献   

8.
一无意识知觉,又称阈下知觉,它指人对于某种刺激虽然不产生有意识的识别,但却能作出某种反应,即知觉了刺激,却不产生知觉的意识。无意识知觉一直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许多人不愿意承认这种现象,其理由是:(1)担心无意识知觉是非科学的、虚构的。这种担心在心理学中是起源于对于行为尺度的强调,在哲学中则是起源于对于人类理性的重视。因为人有  相似文献   

9.
自从本世纪以来,人们非常重视智商(IQ)的研究,把它作为测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指标。人类的智商呈正态分布,一般都在90—110之间。尽管科学家多年来一直重视人的智力开发,但这种智力学说却无法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为什么在学校是尖子学生,步入社会后即“泯然众人矣”?为什么我们对某些人一见面就有好感,而对另一些人却一见生疑?为什么面对同样的  相似文献   

10.
唐凯麟 《哲学动态》1998,(12):37-38
当代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具有一种无所不包的性质,它在社会的全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中引起了重大的变化.人必须改变自身,才能适应新技术革命发展的需要.而这种改变,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出一种新型的人来.这种新型的人必须是一种具有高度的智慧、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操的"创造着的人".为了造就出这种"创造着的人",对于当代人来说,应该努力创造一些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育对大学生智力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高校教育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中学生的智力水平怎样?与其他专业大学生智力水平有无显著差异?体育教育对大学生智力发展有何作用?怎样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些是本研究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舞蹈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冠莲 《美与时代》2003,(12):37-38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现代教育理论中的重大问题。这也是舞蹈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舞蹈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舞蹈专业知识、舞蹈基本技能,而且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和能力。也就是说舞蹈教育应着眼于学生在舞蹈教学活动中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在影视话剧表演人才心理结构中,智力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位演员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影视话剧表演艺术界得到承认,必须具有较高的智力天赋。在诸多的智力因素中,现实主义表演大师们将观察力放在首位,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卓别林之所以具有非凡的艺术天才,“首先得益于其高度发展着的观察力。”朱光潜认为,“凡是艺术创造都是平常材料的不平常综合,创造的想象就是通过这种综合所必需的灵活动力。”周来祥认为,艺术创造中“想  相似文献   

14.
从IQ到EQ:智力内涵的新建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戴健林  黄敏儿 《心理科学》1997,20(6):568-569
1传统智力理论和IQ测验的缺陷智力的本质是什么?传统的智力理论,例如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瑟斯顿的群因素论和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论,一般皆认为智力属综合性能力,至于此综合能力的内涵所指,尽管各家说法不一,但大体上成指学习知识的认知能力。例如,智力二因素论中被认为在一切智力活动中都占据中心地位的G因素(一般能力),斯皮尔曼把它设想为迅速理解关系并有效利用这些关系的能力。瑟斯顿所认定的七种基本心智能力,即言语理解、语词流畅、数字运算、空间关系、联想记忆、知觉速度和一般推理,亦属认知能力范畴。吉尔福特也…  相似文献   

15.
<正>一、情绪智力观及其对教育目标的影响(一)传统智力观及其教育影响智力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它是我们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人的智力水平对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古代的“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就有智力测验的性质。而可量化的智力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其助手西蒙编制了比奈-西蒙智力量表。这个测验侧重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的测量,是时在学校教育中也倾向于培养这两种能力,而在这样的教育目标下培养出的主流精英往往以高学历、高分数为荣。  相似文献   

16.
对音乐才能儿童的心理素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音乐才能是一种艺术才能.具有音乐才能的儿童属于特殊才能儿童.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分析,音乐才能儿童大致有三种作用相辅而成:(1)听觉,包括对音乐的知觉能力;(2)动作技巧,包括演奏的能力;(3)智慧作用,包括对乐曲的理解和创造能力(孙沛德,1983年).国外对这类儿童的研究为数不少,大多是编制各种有关音乐才能的测验和问卷来筛选那些富有音乐才能倾向的儿童(如Gordon,E.1965;Bentley,A.1986).有些深入的研究表明,音乐才能本身就包括一般智力因素(Khatena,J,1982).也有人指出,在艺术上具有才能的儿童往往在一般智力上也很突出,但他们智力上的优越特点可能在普通智力测验中不被显现出来(Passow,A.H.1955).我们认为,如果把艺术上的测验与普通的智力测验结合起来考察,结果就会清晰明了.本研究意旨在总结和评估音乐才能儿童在智力上的发展状况,重点探讨各种类比推理能力以及创造性思惟方面的各项品质在音乐才能儿童心理结构中的内在关系.这是我们对音乐才能儿童心理发展的一次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认知类型是个体知觉刺激物的不同方式,它有助于对学习的解释。认知类型已被定义为“在知觉、记忆和思维模式上的个别差异,或理解、贮存和利用信息的与众不同的方式”(Kogan,1971)。认知类型测验的分数类似于智商测验,揭示出有关一个人的智力操作。智商分数给出的较多的是有关一个人的技能和能力的信息,而认知类型的分数大多是反映人的认知或推理的方式、形式或“类型”。就象有几种不同的测量智商的测验一样,同样也有几种测量认知类型的测验。有些测量强调的是知觉习惯,另一些则测量一个人倾向于把事物联合或分类的方式。另外还有的则测量人加工信息的自由度。正如对智商一样,对认知类型的了解很大程  相似文献   

18.
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说谎是人的本能。说谎 在现实生活中是相当普遍的,它并不是像人们所说 的那样可怕,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在我们的传统的正统教育中,我们强调要培养 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的确诚实守信是一种良好的 品质。但我们不能强求学生不分场合一律要求诚实 守信,我们应该对诚实守信与不说谎进行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问题的提出小学美术教学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儿童对生活中美的感知、美的理解和美的欣赏,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以及通过艺术手段表现美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分析综合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师生关系学生知觉和教师知觉问卷,分别由508名3~6年级学生及其16名班主任教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教师和学生知觉的师生关系具有相似的结构成分:亲密性、冲突性和反应性;(2)学生知觉到的师生关系与教师知觉到的师生关系特点有显著的不同:相对于教师而言,4~6年级学生知觉到的师生关系更为消极;而3年级学生知觉到的师生关系则更为积极.(3)快速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教师知觉和学生知觉的师生关系可以聚为两种相同的类型:亲密型和冲突型.教师和学生知觉类型一致的比例为62.5%;不一致类型的比例为37.5%.(4)在师生关系的类型上,三年级学生知觉到的亲密型比例显著高于教师知觉,而冲突型比例则显著低于教师知觉;六年级学生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