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诚南 《天风》1996,(12):29-29
中国基督教会在天父的带领下,经过三自爱国运动,改变了“洋教”的形象,为教会今日的兴旺准备了良好的基础,应当感谢赞美三一真神。今日检讨一下教会的形象是否还有问题呢?只要了解一下社会对基督教的印象就可以肯定地说,有的。 除了在圣洁、行为、彼此相爱等方面的形象还有缺陷之外,我认为,主要是在信仰的表现方面还不符合圣经救恩真道,不符合上帝的旨意。  相似文献   

2.
刘春晓 《哲学研究》2012,(11):23-26
<正>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对基督教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其社会分析方法和政治批判精神深刻影响了基督教的发展走向。美国学者詹兹(D.R.Janz)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的思想改变了基督教世界的面貌并使今日之基督教仍然具有活力。"(Janz,p.16)概括而言,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会方面,二是基督教神学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寻安徽基督教所属教会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牧培训方面的发展过程,简述安徽基督教在不同时期在社会环境、宗教政策和全国基督教两会对于教牧培训方针下不同因素对于教牧培训的影响。在搜集整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和走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培训中心,对受训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并访谈相关负责的牧者同工,实际了解当前培训的现状。在对访谈音频进行整理和对调查问卷进行社会学分析后,综合呈现当下安徽基督教教牧培训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适时可解决方案的策略。文章选取教牧培训作为今日教会发展中越来越引起教会重视的事工作为研究范围,这对安徽基督教在教会研究与发展尚显薄弱的环节下,具有创新的贡献,尤其对于安徽基督教在教牧培训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荣伟  丁介仁 《天风》2005,(9):14-15
今日的神学教育要更注重神学生在教会服侍、灵性及其他知识、道德品格修养等方面关系的和谐。通过反思,增强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目的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王作安 《天风》2011,(11):4-5
今天,中美两国基督教领袖聚集在这里,以“今日中美基督教会”为主题,就教会发展、牧养事工、神学教育、义工培训、社会服务等领域进行交流,对政教关系、教会在当今社会担当的角色等方面展开讨论,彼此分享,增进理解,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借此机会,我就美国教会朋友关心的有关中国教会的几个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王艾明 《天风》2009,(1):21-23
无论从怎样的视角审视今日基督教在中国的现状并预测其发展的未来,我们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基本的发问,即何谓教会的形象?或者说,在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教会是怎样的一种形象?我们也许会非常容易地解释中国教会所持有的爱国爱教的政治立场和荣神益人的神学理念,但是,在回答中国教会在公民社会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的时候,我们就很有可能采取经验式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姚增谊 《天风》2010,(3):26-27
<正>多年来,湖南基督教两会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认识到教会在引领信徒丰富灵性、敬拜上帝的同时,参与社会服务也是加强教会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服务社会、关爱人群是教会与社会增进相互了解,提升教会形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今年,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迎来了五十华诞。作为一位青年同工,试就三自爱国运动今日所面临的挑战与建设谈谈我个人点滴体会。五十年过去了,当我们回过头来思量一下:中国基督教的先知吴耀宗先生发起了三自爱国运动,这一历史性的抉择无疑是高瞻远瞩的。五十年的教会建设实践证明三自的成就斐然,三自使基督徒真正在中国大地“道成肉身”,信徒不仅充分认识到基督教真理的  相似文献   

9.
黄招萍 《天风》2012,(3):56-58
今日的城市教会,信徒由不同阶层构成,表现出不同的需要。因此,如何牧养好已经日趋多元化的教会,成为构建和谐教堂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圣经为本、以处境为切入点,以广东基督教协和堂为个案,尝试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03,(12)
美国基督会年会于2003年10月17日至21日在夏洛特召开,据称有八千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基督教访问北美教会代表团的九位代表应邀参加了大会,季剑虹长老代表中国教会向大会致词,受到全体代表的热烈欢迎。William Chris Hobgood博士在会上被选为新一届的美国基督会主席。美国基督会与美国联合基督教会共同为中国基督教访问北美教会代表团举行了欢迎早餐会,会上播放了《今日中国基督教》纪录片,季长老与曹牧师介绍了中国教会的情  相似文献   

11.
山高水长,主恩深广。在漫漫的基督教历史长河中,上帝的恩泽透过每一个时代那些爱慕属灵长进的人,多姿多彩地赐福于今日基督徒面前。追溯古远,环观今日,我们发现:基督教的灵修神学好丰富啊!它是上帝赐给教会的一大宝贵财产。  相似文献   

12.
今天,中美两国基督教领袖聚集在这里,以今日中美基督教会为主题,就教会发展、牧养事工、神学教育、义工培训、社会服务等进行交流,对政教关系、教会在当今社会担当的角色等展开讨论,彼此分享,增进理解,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借此机会,我就美国教会朋友关心的有关中国教会的几个问题谈些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3.
张耀法 《天风》2024,(3):31-33
<正>教会负责人,顾名思义指各地基督教两会的主席、会长和教会的主任牧师或堂务主任,即拥有教会的人事权、管理权和财务权的管理者。而监督,是对教会负责人的监察督促。相对来说,教会负责人的权力集中、责任重大、岗位重要,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教会的发展走向,所以需要有人监督。一、对教会负责人的有效监督目前,教会或基督教两会对教会负责人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虽然《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和《宗教团体管理办法》里都有提及监督、惩处的条例,但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缺乏务实有效的抓手。不过最近,监督的制度来了。  相似文献   

14.
外事工作是基督教对外交往的一个重要活动,事关中国基督教的形象。几年来我省基督教两会在开展对外友好交往方面作了一些工作。 一、有的放矢。我省有800万的海外乡亲,他们绝大多数分布在东南亚。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将东南亚的教会作为我们开展对外交往的重要目标。抓住乡情、侨情、血肉之情开展对外交往,。  相似文献   

15.
郑主扬 《天风》2009,(6):19-20
基督教要成为社会稳定的积极力量,自身的和谐尤为重要,教会内部如果不团结,不仅使神的工作受到亏损,也会给整个社会安定带来影响,基督教的形象也会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6.
张远来 《天风》2013,(5):22-23
社区服务(Community Service)是基督教文化一个重要的范畴,在西方教会,社区服务是基督教会一项常规性事工,几乎每一间教会,无论大小,无一例外,均具备社会服务事工。但在中国,由于教会自身服务意识的淡薄及过去社会空间相对狭小,教会的社区服务还基本是一个新鲜词。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在要求基督教回归其原本的信仰和组织理念,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包括社区服务),本文尝试从基督教文化中的社区服务理念、社区服务的意义及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三个方面,浅谈基督教文化与社区服务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7.
耶稣的复活是普世基督教会自始至终所传扬福音的核心所在,对当时的门徒来说,这使他们信心大增,影响深远;对今日的教会来说,同样是教会健康发展、信徒生命坚固的重要力量泉源。耶稣复活显明的真理至少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施成忠 《天风》2002,(11):30-31
基督教的堂点建设,是目前基层教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抓得如何,直接影响到教会的稳定和发展。现在,我浅谈一下我市基督教基层堂点的组织建设中的选举工作。  相似文献   

19.
16世纪英国改教时,英国教会对教会音乐也进行改革,在圣诗歌词的选用方面选择加尔文路线,与加尔文改革宗一样继承了早期教会的音乐传统——诗篇;另外,为了能保持圣经原文且符合英文语言特点,在音乐方面创立了"安立甘颂调"(Anglican Chant),以此曲调颂唱散文诗篇。到了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兴盛时期,英国教会正统基督教信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被历代教会推崇为"英国赞美诗之父"的以撒·瓦茨(Isaac Watts,1674一1748)于18世纪开始对英国教会传统圣诗进行改革,提倡"唱福音",开创了基督教赞美诗的新时代。他不仅改革英国教会的传统圣诗,而且藉着神赐给他的恩赐创作很多圣诗,并将他那时代的教会,带进一个属灵的复兴。同时,他的改革还激励了后来众多神所使用的仆人,藉着时代的语言和文化,将自身从神那里所得到的启示、灵感、亮光、经历,写成许多宝贵的赞美诗,使后世的众教会获益无穷。本文首先叙述瓦茨改革前英国教会传统圣诗的发展概况,其次阐述十八世纪瓦茨改革英国教会传统圣诗的基本见解以及他的创新理念对后世教会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03,(12):57-57
<正> 美国基督会年会于2003年10月17日至21日在夏洛特召开,据称有八千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基督教访问北美教会代表团的九位代表应邀参加了大会,季剑虹长老代表中国教会向大会致词,受到全体代表的热烈欢迎。William Chris Hobgood博士在会上被选为新一届的美国基督会主席。美国基督会与美国联合基督教会共同为中国基督教访问北美教会代表团举行了欢迎早餐会,会上播放了《今日中国基督教》纪录片,季长老与曹牧师介绍了中国教会的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