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弗洛姆将人格作为伦理学研究的主题,他认为人格是诱导人的潜能实现的方式,是道德行为的动力基础.尤其是生产性人格能够激发并引导人性中理性和爱的潜能的充分实现,推动个体行为向善并且成为善良的人.生产性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取向,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往往是不同人格取向的综合,那么,人格塑造就是发育生产性人格在整个人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弗洛姆以生产性人格为核心规范建立了规范人本主义伦理学,对现代性问题的解答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作为规范的生产性人格或多或少触及了美德理论,这一矛盾也使弗洛姆的人格及人格塑造论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2.
徐嘉 《学海》2005,(1):99-102
近现代以来 ,科学以及它所造就的技术力量正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活动负载着伦理价值。因此 ,塑造德艺双馨的科技理想人格 ,是实现科技伦理价值原则的必然要求。科技伦理的普遍性价值原则和诸学术规范内化为科技人员的道德良知 ,形成了科技精神与伦理精神完美结合的科技活动主体 ,产生了多种类型的科技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3.
师范生人格调查与人格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开金  陶琳 《心理科学》2003,26(5):951-952,954
职业定向是否对人格产生影响 ?职业性质与职业人格的相关因素有多大 ,这是长期来在专业教育中倍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教师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 ,健康、成熟的人格不仅是师范生全面良好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也是“从教”的核心素质 ,对其将来从事的教育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有关研究表明 ,教师职业对 16项人格因素有着相应的要求 ,即A、B、C、G、Q2 、Q3 六项因素较高 ;I、L、M、N、O、Q4六项因素较低 ;E、F、H、Q1四项因素适中。为了研究师范生人格的成因和发展 ,探讨有效的人格教育策略 ,本文特针对师范生的人格特征进行调…  相似文献   

4.
健康人格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丽萍  李潇  时珊珊 《心理科学》2008,31(6):1435-1437,1434
在适应现代生活的同时人们愈来愈重视人格健康问题,个体的健康人格状况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文章对国内外二十年来健康人格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健康人格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将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张朝 《管子学刊》2001,(3):23-26
“君子”这一概念,是我国古代学者对一种理想的社会人格的写照。儒家哲学在探讨人生问题时极为重视人格、人品等问题。荀子作为儒家集大成者,他心目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如何培养理想的人格,造就完美人格。荀子提出了君子的人格特征,以及描述了君子与小人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人格:从本质论到社会建构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道群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02,25(5):628-629
“本质论”作为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认为任何事物(包括人类)都有它自己特殊的本质,这些本质是可以界定和被发现的,它们内在于事物之中,并且可用来解释事物如何反应(行动)。本质论的观点反映在人格研究中,便是认为要从纷繁复杂、稍逊即逝的表面行为背后寻找影响和支配人的行为的深层人格“实体”或“本质”。这个人格“本质”内在于人的行为之中,  相似文献   

7.
中西人格心理思想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同辉 《心理科学》2004,27(3):632-635
该文通过跨文化、跨时间比较的方式,讨论了中国古代人格心理思想与西方人格心理理论的异同。采取的研究纬度主要有:人格理论的出发点,归宿,理论类型,理想人格标准以及研究方法。中西人格心理思想都以人性为出发点和理论依据,但中国是以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可塑性为出发点,而西方是以人性的弱点、人性的易碎性为出发点;都以经世致用为最基本之归宿,都看到了人格的整体性和可分性,有着类型大体相同的各种人格理论;都十分关注理想人格,但标准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当前青年人的人格理想,使用开放式问卷进行了调查.通过对112份有效问卷的内容分析发现:1)青年人主要看重外向张扬、温敦纯真、自立自强、道德高尚、睿智理性和低调淡泊6种人格品质;2)青年人的人格理想存在性别差异;3)青年人的人格理想受市场经济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善是柏拉图对理想人格的一种构型,他把希腊语中"美的"和"善的"两个词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名词来描述哲学所能构想的理想人格型相,对人性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及人性的整全性与居间性进行了奠基性的阐释。通过哲学的爱欲教化,柏拉图力图完成美的世界与道德宇宙的和谐统一,最终把哲学定位为爱欲的教化。  相似文献   

10.
理想人格可以视为价值理想的具体体现,它以综合的形态展示了人的价值取向、内在德性、精神品格.儒家从先秦开始已考察人格理想的问题.人应当走向何种存在形态?完美的人格具有何种内涵?这一类问题都为儒家人格学说所关注.尽管随着社会的演进,对人格的理解需要进行历史的转换,但儒家人格学说中的一些思考在今天依然有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17,40(6):1518-1523
人格是一个人的存在方式。人不是一个纯自然的范畴,而是受社会文化和历史制约的。当今西方人格心理学不是普世的人格心理学,它虽然有多种定义,但其核心是强调个人的独特性。中华文化注重个人所肩负的社会义务、历史责任和道德价值,强调个人要正确处理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而不是个人的独特性。人格研究中国化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中国人的人格,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格心理学,更好地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服务。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并支持学生厘清概念,深入中国实际,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人格的中国化研究;鼓励师生学以致用,优化人格,成为幸福的进取者。  相似文献   

12.
心理词汇法在品牌人格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词汇法源于早期对特质词的研究,它以人们对特定事物进行评价所用的词汇为研究对象,能够概括出看似纷乱复杂的心理词汇的内在规律。在品牌人格研究中,其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品牌人格维度的提取和品牌特质的研究两个方面。心理词汇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词汇进行整理分析,许多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反应时方法,内隐态度的测量等都被吸收和利用进来;同时,心理词汇法也被应用到品牌人格的其他相关方面,如品牌延伸,品牌定位等  相似文献   

13.
Recent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 among mental simulation, affect, and personality are summarized and combined.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a) affect and mental simulations can influence each other, (b) mental simulations can serve diverse self-motives, and (c)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re related to divergent functions of mental simulations. Findings in these three areas are synthesized into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n the basis of three attributes of mental simulations: (a) time, whether simulations are prospective or retrospective; (b) direction, whether simulations are upward or downward; and (c) focus, whether simulations are contrasted or assimilated. This integrated framework not only may enable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existing findings, but also suggests novel and unique predi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understanding personality processes, automaticity in simulations, and coping with life events.  相似文献   

14.
应征公民心理选拔的人格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征公民人格评估的目的是对精神分裂症病前人格特征进行预测性评价。采取定性与定量两种研究方法编制征兵专用人格问卷,并对其进行指标验证。结果发现:①量表应答得分区间可较好地区分正常新兵与精神分裂症被试;②二阶因子分析将人格分量表部分划分为3个维度8个因子;③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分量表分数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新兵;④总预测符合率和预测合格符合率均在98%以上,预测淘汰符合率最低为70.13%。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编制的中国士兵人格问卷(CSPQ)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我国应征公民心理检测以及我军士兵的人格测试  相似文献   

15.
采用EPQ和《SK——克里佩林心理测验》对围棋特色小学与一般小学4、5、6年级学生进行人格特质的差异比较,结果发现:经过几年围棋系统训练的小学生,其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显著优于一般小学生;外向性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发展;与一般小学生相比,他们处理事物的速度和积极性更突出,人格启动特征更明显,注意集中程度更好,意志努力程度大。研究表明,小学生经常下围棋,有益于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Children's personality traits have enduring effects that shape adult well-being. In particular, childhood conscientiousness influences core aspects of adult well-being: health, friendships, and mastery. Research is now examining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early personality traits initiate and sustain particular life paths. These include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mechanisms that may operate during critical developmental periods or may build cumulatively over time. Future research would benefit from testing theoretically derived mechanisms for different traits and examining variables as they change over time, using both short- and long-term longitudinal designs over different life stages.  相似文献   

17.
人格维度、自我和谐及行为抑制与心身症状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登峰  崔红 《心理学报》2007,39(5):861-873
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建立人格维度、自我和谐、行为抑制和心身症状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对600余名被试问卷测量的相关、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人格维度可以直接和/或通过行为抑制和自我和谐对心身症状有着正向或负向的预测作用,而且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行为抑制和心身症状本身都可以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它们之间又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母子性格匹配、对性格的喜欢程度与青少年期母子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市两所中学632对初一到高三青少年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分别要求他们报告自己的性格、对对方性格的喜欢程度,同时要求青少年报告母子沟通状况,以考察性格匹配、性格喜好程度与母子沟通的关系。结果显示:性格均外向,情绪均稳定,精神质程度均低的母子性格匹配类型比其他母子性格匹配类型有更好的沟通。这一结果部分支持了吻合度理论。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相对于性格匹配,性格喜好程度对母子沟通的预测力更强,而且性格喜好程度在母子性格匹配类型与母子沟通的关系中发挥了完全或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人格测验的项目反应理想点过程假设, 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拓广等级展开模型(GGUM)用于现有人格测验的数据分析和新量表的建构, 显示出了较优势模型更优良的一些性质。不过, 现有项目反应过程的研究结果来自于大样本的调查, 缺乏实验证据的支持, GGUM也存在不适用于分析多类别人格测验数据的局限性。未来需要对GGUM进行拓展, 剔除其主观反应类别阈限对称的限定。此外, 还要重视配对格式人格测验数据分析模型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