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能够理解"迁想妙得"在我们绘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使我们在绘画创作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运用所学理论拓宽创作思路,让作品品位提升,并且自觉地不断丰富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积淀,使我们在创作中能够飞扬流畅地"迁想","妙得"到优秀的艺术作品. 一、"迁想妙得"的审美内涵 "迁想妙得"是顾恺之《传神论》的主要观点,也是中国绘画理论中创作论的重要思想.那么什么是"迁想妙得"呢? 《中国绘画理论》评价道:"恺之迁想妙得一语为中国绘画理论上最初有力之启示,足开谢赫六法之先河,其想不迁,其得决不妙."《中国画法研究》也说:"不待迁想不同于说不可迁想,作者的想是无物不可‘迁’入的.只要想能‘迁’入,便自有神可写."  相似文献   

3.
据传从前,有个才华横溢,温文尔雅,相貌堂堂的书生叫灵石。正值豆寇年华,年方22岁。他平时颇爱学习,博览群书,刻苦用功,又十分孝敬父母,深得乡亲们的赞赏。有一年隆冬,他翻山越岭,徒步到舅舅家去拜寿,寿宴后又急急忙忙赶回家。由于天已慢慢黑了下来,加之心急如火,就迷失了方向。他穿过荒山野径,来到一户人家门前,见窗户灯光透亮,便上前问路。这户人家住着个教书先生。因到镇上办事尚未归家,只留下19岁的独生女儿丽丽姑娘在家。她刚绣完了一对花枕,在灯下读书。忽听门外有人叩门,姑娘就从门缝往外一看,原来是个陌生男…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苏东坡的一个朋友故意用难题考他.朋友说:“我有个十分简单的句子.只有五个字,如果你能用一顿饭的工夫把它对上,我就佩服你.”苏东坡笑道:“哪里要用一顿  相似文献   

5.
一天,一位来访的客人向爱迪生抱怨说:“你家的大门是否修理一下?免得开门这么费劲?”爱迪生笑着说:“不要紧,这对你来说并不算困难,而你却做了一件好事呢!”“我已经做了件好事?”客人很纳闷.  相似文献   

6.
杨虎 《现代哲学》2022,(2):153-160
妙有微妙至极、不可思议、圆融无碍等义,观妙即原初生活领悟。妙之究竟义在于圆融无碍,即于一切事情而观其“无分别相”,观“物”即“无”。在如何“观妙”的思想方法问题上,藉由天台佛学“妙”论的启示,引出“绝待”观妙的圆融思想;“圆融”又蕴涵了“相即”,“绝待”之“即”方是“圆即”,这需要通由从“分别心”到“无分别智”的“观法之切转”透显,观法切转无转相。通由圆融存在观法,转出“妙生万物”的思想方向,不舍于物而“即物”以“妙物”,在生活的相续中不断成就个体的自由与事物的自如。  相似文献   

7.
曾婷 《思维与智慧》2005,(10):27-27
清代的周渔璜非常有学问.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  相似文献   

8.
批语属公文类,本该严肃正规。但历来的高手却不受此限制,写下了许多颇为风趣幽默的“妙批”。  相似文献   

9.
批语属公文类,本该严肃正规。但历来的高手却不受此限制,写下了许多颇为风趣幽默的“妙批”。  相似文献   

10.
《楞严经》中有“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之说,意思是琴瑟琵琶虽然可以发出优美的声音,但还必须由懂得音乐的人去弹奏。否则,琴瑟琵琶最终也无法奏出美妙的乐章。大文豪苏东坡写过一首名为《题沈君琴》的诗,生动而又极富哲理的讲述了这个道理: 若言琴上有琴  相似文献   

11.
正雪域,神山,岁岁往复,人们踏上高寒的净土,以苦行僧的姿态一步三叩首,只为瞻仰心中的神圣。我不愿做山顶的佛陀,静候万年。我不愿坐在神殿中以悲悯的目光审视形形色色的众生之苦。离人间太远,心也便成了石头,见惯了悲苦,便无所谓悲苦。宁愿做一个信徒,千万信徒中的一员,踏上层层阶路,随着众生潮涌,行至山上。然而,大多数人不愿做信徒,不愿做万千中的些微,不愿做沧海中的一粟。然而,大多数人向往  相似文献   

12.
神在先秦主要有鬼神、神化、心神三个义项,作为心神之义的神是《庄子》所论之神的重点和特色。本文全面考察《庄子》中出现的约112处神字,并以鬼神、神人、神奇、神明、精神、神者、形神、心神、神气等关键词为线索对《庄子》之"神"展开论述,认为抱神、守神、全神是《庄子》养神修道的核心。而道的虚无性是心神的根本,人只有守神以静、虚无玄漠、纯素精一,才能全神,才能与道相合而全生。  相似文献   

13.
当年诸葛亮率大军出征西南时,曾问计于马议,马议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从而留下了七擒孟获,安定西南的历史佳话。今天,各商家在激烈的商战中,为招揽更多的顾客,获取更大的利润,都在弹精竭虑,千方百计地施展各自的奇谋妙计。纵观各路商家的种种行之有效的促销谋略,就会发现其精髓就是“攻心”,也就是说,赢得更多顾客的关键,是赢得顾客的心;根据促销实践,顾客购物时感觉良好的心态,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静心所谓静。C是商家要创造出能使顾客静。:购物的气氛和环境。社会心理学认为,太漂…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从幼年起,就才华出众,机智过人。仅从他“妙对”受称赞这个侧面,亦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去造访一位曾身经北伐的老僧,想通过他在国民党军界的故旧,开展苏北统一战线工作。一进寺门,老僧说寺里有事,让陈毅改日再来。陈毅关切而诚恳地问有什么事。  相似文献   

16.
皖南事变后,陈毅将军率部进入安徽茅山一带休整时,遇到一难题:新四军伤病员较多急需医治,而当时日军封锁极严,上海爱国人士及地下党供给的药品又一时接济不上。这时,有人向陈毅提供一条线索——茅山有一座名叫“乾元观”的道观,内有一叫辛三仙的道长,医术精湛,精通百草,偏方治病有奇术。辛  相似文献   

17.
绘画创作是每一个学画的人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创作的过程中,可能大部分时间并不是用于作画,而是用于思索。一幅画,如何将它创作得富有趣味性呢?文章从谈论绘画创作如何"妙得"这个点切入,结合古人的例子,来阐述在绘画创作中想要达到"妙得"需注意的几个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佛教思想研究的深化,学界的兴趣似开始从隋唐宗派转向六朝学派,府建明博士的学术专著《"性空"至"妙有"》(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成为六朝学派领域研究的又一成果。该著以"魏晋般若学流变与转向"为核心论题,就学术界长期关注的佛教"中国化"问题,通过若干关键人物及其思想的系统梳理,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论证,做出别具风格的独立解释,获得颇有个性的研究结论,展示了作者理想的知识结构和坚实的学术素养。  相似文献   

19.
当代高僧妙湛大师(1910-1995),戒律精严,佛学造诣高深,兴教育才,爱国爱教,慈悲喜舍,救度济世,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人间佛教”思想。大师以菩萨的慈悲之心,关爱众生,利益大众,以出世的无私精神做入世的利生事业,赢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誉。妙湛大师为振兴佛教,重视学修并重、悲智双运,为佛教界培养出了一批道德修养深、文化水平高的法门龙象,为弘扬“人间佛教”提供了优秀人才。大师还创办了佛教慈善机构,开展了大量社会公益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人间净土做出了相当贡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