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战狼》系列电影秉承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主旋律的宗旨,给观众们呈现了一场以"救援"为核心的视觉盛宴。充分反映与高度渗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建立在个体自由的基础上,依靠国家强劲的凝聚力,从而实现全人类命运与共的普世共同体。它符合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追求,满足当下国际治理集体行动的迫切需要,是真正尊重人的生命本源、捍卫人的价值的思想,是实现人类共生存、共发展、共命运的永恒之道。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出版一百周年之际,回顾青年卢卡奇对西方现代资本文明物化与商品形式的批判,阐发他的总体性、社会性、人类性和量质统一的共同体思想,在由主张全面竞争的新自由资本主义全球化导致两极分化、不平衡发展、相互敌视和生产过剩的时代是极有意义的。不过本文认为,卢卡奇过于从意义、伦理和文化的视角阐述共同体的内涵是有失偏颇的,而以促进和实现人的积极本质与积极存在为导向并积极动态调整二者关系的新型民族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更加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并启示了新的世界历史趋势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广松涉以海德格尔式术语"历史-之中-存在"来阐明马克思"人"的概念。在这一视域中,人是一个历史生成过程,具有特定生产方式的经济社会的规定性,阶级觉悟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条件和前提。在总体上,广松涉强调,作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前提的现实个人乃是处在特定历史关系中改造世界的联合起来的个人,在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中,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从自在状态走向自为状态(即自由王国)。在现代社会,人类解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自觉的联合打破资产阶级社会的物象化结构。基于此,作为历史发展客观趋势的共产主义(自由人联合体)与作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就获得了统一。这种解读对我们坚持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理解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共享发展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从人类历史和世界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两者是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共享发展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理论渊源和实践价值目标上具有高度的契合与一致性。共享发展是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路径,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五个方面的共享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引了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5.
人类命运的改善是一个历史辩证发展过程,与共同体的演进相关,与文化范式的变迁相联。在当今时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对未来文化进行了推测和构想,旨在通过倡导新的文化创造,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和构建是新时代中国人对世界发展所展现的中国智慧和责任担当。作为理念,它是对以往共同体思想的发展;作为实体,它有着独特的精神气质,即广泛责任、理性审慎、人文关怀等。从理念共识到实践构建,可以通过道德责任来铸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气质,解决构建中可能遇到的理论与现实难题,例如匡正正义、制度保障、履践责任,进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考察人类社会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实际和历史趋势出发,把共同体划分为"自然共同体"、"抽象的或虚幻的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三大发展阶段和历史形态。实现"真正的共同体",使每一个人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一生的不懈追求。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学理基础,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考察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探讨马克思对其他形式共同体的批判,可知马克思心中所向往的"真正的共同体"是具有道德性的,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唯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才能满足经济时代的需求,实现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个人道德、和谐社会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开辟空间。  相似文献   

9.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真正共同体"构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在哲学立场、致思逻辑、价值取向等方面都高度契合。从哲学立场来看,二者都是立足于唯物史观,在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对人类未来发展道路做出的科学预测。从致思逻辑来看,二者的侧重点都在"共同"上,具有一种整体视野,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从价值取向来看,二者都把人的发展放在了首位,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旨归。"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真正共同体"在当代的具体重构,是在特定历史阶段推动实现"真正共同体"的一种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0.
文明共处贯彻正义原则,是文明间实现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前提。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提供深层次的精神"黏合力"和不可或缺的精神自觉。文明共处正义原则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习近平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时代节律,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高度,创构了文明共处的正义原则,即,尊重文明多样性、维护文明平等、注重文明共生共存。这一文明共处正义原则的创构,有力地驳斥了"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文明隔阂论""文明威胁论"等错误思想;清晰地表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文明间必须遵循包容、平等、共存等精神的核心内容;充分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的中国智慧,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所不可或缺的文明间的相互理解提供可供遵循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12.
The ontology of medicine—the question of whether disease entities are real or not—is an underdeveloped area of philosophical inquiry. This essay explains the primary question at issue in medical ontology, discusses why answering this question is important from both a philosophical and a practical perspective, and argues that the problem of medical ontology is unique, i.e., distinct, from the ontological problems raised by other sciences and therefore requires its own analysis.  相似文献   

13.
14.
15.
We report two experiments with 120 undergraduate subjects. The tasks presented clearly articulated hypotheses concerning necessity, sufficiency, and necessity-and-sufficiency, together with possible combinations of treatment conditions, and required subjects to judge whether, according to the hypotheses, the relevant outcomes will occur, will not occur, or might occur. The patterns of responses reveal how subjects understand the extensions of the concepts, i.e. what each hypothesis permits, requires, and excludes. Only necessity-and-sufficiency hypotheses generally led to logically adequate responses, and the most typical error for both necessity hypotheses and sufficiency hypotheses was to treat them as extensionally equivalent to necessity-and-sufficiency. This error tendency was more evident for necessity than for sufficiency hypotheses. Further, although responses to both necessity hypotheses and sufficiency hypotheses were affected by the complexity of the hypothesized conditions, responses to necessity-and-sufficiency hypotheses were not. We argue that the results are not a function of a response bias but reflect differences in the way the hypotheses are understood. Implications for the causal attribution literatur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