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海》2019,(5)
文章基于官员道德、行政伦理、政府伦理形象三维政府伦理评估框架,利用"2017全国道德发展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经济社会全面转型过程中,我国政府伦理发展状况。结果显示,我国在官员道德、行政伦理、政府伦理形象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依然存在"贪污腐败"等官员道德难题,"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等官员懒政庸政现象,以及公众对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整体信任水平亟待提高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最大和最重要的伦理难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政府伦理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开展的主要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论理学社成立于1983年11月18日,是全国较早建立的学生学术团体之一。 十年来,我们共开展各种活动近80项,而学术活动是主要形式。学社邀请校内外、国内外专家分别作了《劳动目的的二重性与道德的三种境界》(1985年)、《南方特区道德状况考察报告》(1989年)、《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就和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实现国家伦理职能的手段和目标。实现国家伦理职能的手段 ,主要是法律和道德公共政策。后者相对灵活的政府的社会控制手段 ,是政府对各种道德变迁进行适时调整的政府行为。作为政府行为 ,道德公共政策表现出组成政府的政治系统的特征。国家伦理职能的目标 ,也就是道德公共政策所营建的善的生活形态。经过政府对社会道德生活所进行的宏观调控 ,建立起一种社会秩序 ,消除个人交往中的紧张状态和社会道德危机 ;最后 ,创建一种“高尚社会”。  相似文献   

4.
苏联学者H·M·勃利诺文和M·X·季特马在《社会学研究》1985年第1期发表题为《苏联青年的道德定向》一文,认为在历史上道德调整的社会机制向两方面发展,一方面包含了对于大家都很重要的规范和原则,另一方面行为的道德原则从个人的外部原动力逐渐转变为内在的目标和价值。道德  相似文献   

5.
以诚信进德立业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遗产 ,其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一致的。我国社会出现诚信危机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不够完善 ,对背弃诚信行为的惩治滞后 ,或失信行为的市场代价在权力的支持下得到消解 ;另一方面是人们普遍缺乏法律和契约意识 ,使骗子的交易成本极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诚信美德的主要途径是 :优化社会法治环境 ;完善市场竞争 ;政府及其官员的榜样示范 ;健全维护诚信的物质保障体系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道德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论政治制度伦理——从腐败谈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败 ,特权阶层或特权集团的一种特权 ,特权阶层的生存方式 ,生成或根植于社会关系结构中 ,它降低政府的诚信 ,构成社会道德腐化、堕落之源。民众对政治、政府德性的评价 ,政府的凝聚力和治理国家的权威 ,国民道德修造之动源和基本的规范等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治理腐败关联着。正鉴于此 ,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惩治腐败 ,规范政府行为 ,提升政府官员的德性 ,加强政治制度伦理的建设。一腐败的滋生、蔓延 ,演绎出愈来愈严重的状况 ,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忽略的重大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分析研究 ,已成为社会科学的重大课题。然而 ,腐败产生之因是什…  相似文献   

7.
黄勇先生根据《庄子》提出的"差异伦理学"及"道德铜律"极具创造性,然与《庄子》思想有一定差异.《庄子》道德论不是以行为对象为中心的.《庄子》否定基于特定立场之行为的道德属性,反对"中心化"的行为.《庄子》并不提倡"站在他人立场"的做法,否定主客二分的行为之道德价值."道德铜律"的两个原则——"人所欲,施于人"与"人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全然是《庄子》的主张.一种"站在他人立场上想问题"的做法,仍然解决不了《齐物论》所讨论的"评判者难题".尽管"道德铜律"或"差异伦理学"有异于《庄子》思想,但推进了《庄子》研究的方法论创新,能够反映出《庄子》道德论的超越性特点,有助于揭示《庄子》思想的价值.用这种极具创意的方法论分析《庄子》思想得到的基本结论仍然成立."差异伦理学"和"道德铜律"本身亦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具有宝贵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牟宗三先生对儒学与康德哲学的比较研究,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评论,可谓见仁见智。我在时贤讨论的基础上,就牟先生以“自律道德”的理论诠释儒学的问题谈一点浅见,敬请各位专家不吝赐教。一、“仁义内在”的“自律道德”意涵康德的“自律”原则的提出,在西方伦理学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中,康德指出:“自律原则是唯一的道德原则”,“道德底原则必然是一项定言令式”。(康德,1991年,第67页)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指出:“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律和与之相符合的义务的唯一原则;反之,任意的一切他律不仅根本不建立任…  相似文献   

9.
道德义务与超道德的行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区别道德义务与超道德行为对于我们认识道德的本质和合理的道德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人的行为是否道德取决于它是否满足了道德义务所要求的,而不取决于它是否满足了超道德的要求。满足了道德义务的行为是道德的行为,违反了道德义务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而没有违反道德义务的行为或者不为道德义务所禁止的行为则是道德上可允许的行为。将超道德的行为混同于道德义务会导致超道德的要求,在实践中会引起种种弊病。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9,(2)
本文将公共危机事件划分为三种类型:丑闻、公共服务缺陷和意外事故,并运用实验的方法,考察了不同类型危机事件对政府信任不同维度的影响关系和泛化机制。结果发现:(1)丑闻、公共服务缺陷事件发生后,政府信任的能力维度和诚信维度都会受损;但丑闻对诚信的负面影响更大,公共服务缺陷对能力信任的负面影响更大;(2)丑闻和公共服务缺陷事件发生后,会造成官员角色信任受损;(3)对官员的初始信任越高或官员相似性越高,丑闻事件发生后的官员角色信任受损越大;(4)丑闻事件后,政府组织相似性越高,政府信任的诚信维度受损越大;(5)官员角色信任会向政府诚信泛化,官员角色信任受损会伤害到政府诚信;(6)官员信任受损在丑闻与官员相似性交互项、丑闻与官员初始信任交互项对政府诚信的影响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相关研究结论能够促进公共危机、公共信任领域研究的发展,并对政府实践予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文摘     
吴国英同志就晋江假药案被披露一事于去年9月6日在《工人日报》上发表了题为《改革中政府机构的道德职能》的文章,指出:此案中大大小小的罪犯所作所为,有悖于做人的道德,而涉及此案的国家干部,在其国家机构中不能发挥其道德职能的作用,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作者认为,政府机构具有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政治职能中还应包括道德职能,就是国家机关以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监督、检察  相似文献   

12.
论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玉淑芹在《哲学研究》(1995年第2期)上撰文,针对有的学者否定市场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之间的联系;道德的本质特征是自律性和超功利性、而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是他律性和功利性;市场经济行为是非道德行为,不能作道德评价,无须道德调节等观...  相似文献   

13.
后果主义者认为,一项选择(包括作为和不作为)的道德重要性取决于它所产生的后果,因此不同类型的选择之间并没有内在的道德重要性差异,这被称为后果主义的等价性观点.义务论者卡姆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批评,她认为不同类型的道德选择之间存在着道德重要性上的差异,这一差异对后果主义的道德要求构成了义务论约束,使得行为者至少在某些情形下不应当实行某个行为,即使这个行为能够产生后果主义者所认为的最好后果.卡姆进而通过诉诸人的不可侵犯性来对道德差异进行辩护.  相似文献   

14.
《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宗教方面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如何认识《条例》的重大意义,如何理解《条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如何看待《条例》带给宗教工作的挑战与考验,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好《条例》,是摆在各级宗教工作部门和宗教界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期我们约请了部分官员、学者和宗教界人士,就《条例》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5.
据西德《哲学研究》杂志1983年第1期报道,西德巴伐利亚的天主教学院于1982年10月9日举行了一次题为“坏行为中的道德”的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宗教》2006,(8):62-62
田薇在2006年第2期《世界宗教研究》上发表文章《试论基督教的神圣原则》。基督教伦理作为一种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的区别在于后者立足于世间生活和人类行为自身,道德的根据在于人的自律而不是神律,不是从神圣命令推出道德,而是从自我命令推出道德,道德是人的自律之域。文章从基督教伦理的上帝信仰、人性论预设、救赎观念、爱的规范、终末盼望等几个方面来阐释基督教伦理的神圣原则。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网络道德建设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对互联网迈入新时代的自觉意识,对新时代网络空间属性、网络行为属性和网络道德属性深刻把握的反映。一"在因特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简称"狗论I"),《纽约客》(1993年)的一幅漫画以一种耐人寻味的方式向人们展现了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作为虚拟空间似乎外在于现实空间。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期的中国宗教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宗教界是建国初期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竭力促成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4月27日,班禅及堪布会议厅官员45人,自西宁抵达北京,协商和平解放西藏问题。《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协议》签订后,1952年3、4月间,西藏拉萨发生了由西藏地方政府两个代理司伦鲁康娃和洛桑扎  相似文献   

19.
报刊文摘     
王柏森在7月23日《文汇报》发表《试论经济改革与道德进步的关系》一文,文章讲,一项改革方案的实施,一项改革措施的推行,每每伴随着一场关于改革对与不对的争论。在这样的争论中,常常有人对改革发出道义上的批评和谴责。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经济改革是促进了道德进步,还是相反?怎样认识经济改革与道德进步的关系? 作者提出问题,打破“大锅饭”会造成“道德倒退”吗? 文章认为不能用某种抽象不变的道德标准去衡量,而必须联系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与道德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1995年1月17日,日本发生坂神大地震。震级7.2级,5466人遇难,遇难者中有平民,有富豪,有政府官员。地震之后,不知是纯属偶然还是有意安排,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和日本的《朝日新闻》做了两份同题问卷:这个世界属于谁?《华盛顿邮报》得到三个答案,依次是:上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