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仓 《法音》2003,(6):7-8
各位朋友,各位领导: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年度报告中攻击西藏和其他藏区藏传佛教信仰状况,说什么“西藏严厉控制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这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也是没有道理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自由的权利和风俗习惯。政府在致力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进步,提高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特别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对各民族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进行普查…  相似文献   

2.
宗教园林是我国传统园林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桂东北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其民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形态丰富,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其具有地域文化的宗教园林备受瞩目。文章对桂东北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园林形成原因、园林类型以及园林环境特征进行了阐述和解析,以期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区域性少数民族宗教园林。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期,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宗教信仰呈现新的特点。青少年的宗教认同呈发展的态势,民族宗教传统文化及家庭的影响是青少年信仰宗教的认同性原因;青少年成长中面对的现实问题是青少年信仰宗教的内在需求性原因;宗教信仰与道德认同、礼俗认同、人际交往及人的精神境界提升是青少年选择信仰宗教的道德价值性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期,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宗教信仰呈现新的特点。青少年的宗教认同呈发展的态势,民族宗教传统文化及家庭的影响是青少年信仰宗教的认同性原因;青少年成长中面对的现实问题是青少年信仰宗教的内在需求性原因;宗教信仰与道德认同、礼俗认同、人际交往及人的精神境界提升是青少年选择信仰宗教的道德价值性原因。  相似文献   

5.
申莉 《宗教学研究》2022,(2):180-187
武陵民族走廊是多元民族、多元文化汇聚流动之地,各少数民族既保留有长期传承的原始宗教信仰,又受到外来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呈现出丰富的宗教文化样态。本文从武陵民族走廊的宏观视角来考察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元素,将区域和文化两个概念相结合进行文化阐释,这是解析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的重要途径,对研究民族关系,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现实意义。同时,也对认识宗教发展的一般规律,开阔民族学的研究视野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有着丰富的神灵信仰与祭祀仪式。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祭坛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坛场设置不同程度受到道教坛仪的影响,道教神灵在少数民族傩坛占据主导地位。认为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祭坛的道教意蕴,是历史上道教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所致,是华夏文化在多元一体的中国社会辐射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存是我国民族宗教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宗教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向度。民族宗教互动现象突出、地域特征明显的民族走廊集中体现中国民族宗教多方面关系。藏彝走廊作为西南边疆"治藏稳边"的特殊地理文化单元,其宗教关系在全国宗教格局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有重要影响。藏彝走廊区域宗教信仰形态丰富,且长期以和谐共生为主流,相互吸收接纳,对促进社会和谐产生重要作用,其多元宗教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内容庞杂,形式多样,表现了一定的原始性与分散性.各种宗教信仰的行为活动显得较为随意开放,反映了古代华南少数民族宗教心理活动中的若干认识与感受,体现了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华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结合文献与民族学的材料,对华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探讨,可以从更多方面了解社会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与特色,对于宗教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影响和意义,或可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国人多地广,宗教教派又很多,宗教信仰也不一致。因此,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关系到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各教派为实现四化而努力奋斗的大问题。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  相似文献   

10.
宗教学研究中的信仰与仪式密切相关,信仰与仪式始终是宗教的两个重要范畴。本文以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信仰与仪式为中心,来探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比较分析原始宗教与神学宗教相互融摄的文化意义。认为当今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承的道教,是经历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是双向渗透、相互影响的,从而形成具有中华特色的道教与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  相似文献   

11.
宗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不可否认宗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并且现在依然产生着许多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但是,宗教对一个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浓厚的地区.其负面影响也是深刻的。少数民族地区因为宗教信仰付出了巨大的社会代价。本文以甘肃甘南和临夏两州为参照对象.从宗教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到对土地的占用.从对时间的消耗到对思想的束缚来分析探讨宗教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抑制作用。期望找到少数民族地区贫穷落后的一个原因。为宗教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挥其积极作用提供借鉴.也为该地区的整体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宗教信仰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实际调查显示,西部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宗教信仰有其特殊性,要正确对待和积极引导。同时,要注意少数民族民间宗教信仰对青少年的影响,要重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提高青少年的教育程度和身心素质,加强青少年的宗教文化知识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茅山教,是以法术祈禳度人的民间宗教派别。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承的民间宗教,大致有梅山教和茅山教两大流派,且都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茅山教在南岭走廊的传播,茅山教与闾山教的关系,茅山教的宗教特质和法术特点,茅山教蕴含的道教文化元素,是深化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境外宗教渗透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为重点目标。在境外针对我少数民族进行传教的非法出版物中,对中国政府经过识别认定的55个少数民族,作出了毫无根据的质疑和否定,实质上是为了达到所谓的"基督教前景",煽动我国民族分裂、利用宗教危害我国家安全。中国的民族识别,其理论创举和社会效果已为历史所证实,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遵循宗教自身的发展规律,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民族民间宗教信仰,形成文化生态平衡、宗教生态平衡,不仅能有效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同时对保护我们自己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现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以来外国旅行家、传教士、学者,纷纷进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考察。20世纪20-40年代,中国人类学界者开始对西南少数民族进行科学研究,西南少数民族丰富的宗教文化遗存,是近现代国内外研究者考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近现代西南少数民族宗教考察研究的成果进行回顾性的评述,认为中国人类学者投身于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的学术精神,值得21世纪的中国民族宗教研究者汲取弘扬。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清真食品清真(哈俩里)标准的制定权和管理权众说纷纭.比较混乱,很有必要说清楚。因为这是关系到我国2000多万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关系到我国清真食品管理国际影响的大问题。归根到底,是关系到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国际影响的重大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土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俗习惯、自己的宗教信仰,也形成了许多美术形态,尤其是民俗仪典美术。民俗仪典美术是湘西少数民族宗教美术的重要内容,也是湘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于学术研究还是社会发展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西方一些国家推行霸权主义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来干涉别国的内政.这不仅大大加剧了世界范围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之间的分歧,也使原本尖锐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微妙和急迫.多年来,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向我国政府发难.对于西方敌对势力这些渗透、干涉和分裂活动,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非常敏感,涉及到政治、经济、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等方面.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民族利益、…  相似文献   

19.
民族宗教矛盾历来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前南地区是一个民族宗教构成特别复杂、历史上冲突连绵不断的区域。北约这次以“扶助弱小”的名义打击塞尔维亚民族,大大加剧了世界范围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之间的分歧,使原本尖锐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微妙和急迫,使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如联合国、非统组织和东盟)缓和民族纷争与民族对立情绪的尝试变得更加棘手。巴尔于是世人皆知的“火药桶”,本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均发端于此,当地各个民族及不同宗教信仰在历史上的积怨,每每成为外部势力插手干涉甚至武装占领…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共存的共同体,中国文化也是在多样性文化不断碰撞和交流中发展的,形成了多源汇聚的过程和多元一体的结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吸纳、融合了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民族宗教文化间的交流、融合是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统一的基础。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各少数民族的参予和支持,宗教文化建设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更是密不可分。积极引导西北地区回族宗教文化建设,使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