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要钻研“社会主义的宗教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是》杂志2003年第9期,发表了《社会主义的宗教论》一文(署名“秋石”,该课题由国家宗教局党组中心学习组集体研究,叶小文执笔,本刊本期已转载)。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加深对“社会主义的宗教论”的理解,本刊特辟“理论求索”专栏,约请叶小文同志以答问形式,就《社会主义的宗教论》一文的由来,“社会主义的宗教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立论基础(包括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和逻辑体系,进行了系统地介绍和阐释,本刊将分期予以发表。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志通过“理论求索”这个平台,踊跃加入到“社会主义的宗教论”的学习研究中来,进一步推动宗教理论的学习热潮。  相似文献   

2.
问:今年第九期《求是》杂志发表的文章,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的宗教论”这样一个从未见过的题目? 答:这篇文章,属于《求是》杂志组织的“‘三个代表’课题研究”系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博大精深,贯彻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其中当然包括宗教领域,也包括有关宗教问题的理论。或者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许多“论”,每一个“论”都解决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特定领域的基本矛盾,如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社会主义的民族论等。回答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宗教领域的基…  相似文献   

3.
信息集萃     
福建省天主教界认真学习《社会主义的宗教论》 《社会主义的宗教论》一文在《中国宗教》杂志上发表后,福建省、福州市天主教界结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开展学习活动。省、市天主教爱国会决定从今年6月份开始,将每周三下午例行学习的时间延长1个小时,专门学习《社会主义的宗教论》。黑龙江省宗教局重视培训基层宗教干部 黑龙江省重视培养有政治大局意识、有较高政策理论和丰富宗教专业知识的各级宗教工作干部队伍。近期,由省宗教局局领导和处级以上干部组成的两组宗教理论政策宣讲团分别于5月27日和6月3日到黑河市和绥化…  相似文献   

4.
《红旗文稿》2003年第一期作为特稿,发表了叶小文同志的《社会主义的宗教论》这一重要文章。该文集中反映了国家宗教事务局党组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在全面系统学习和研究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特别是反复学习和领会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理论成果。这是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深入的一个表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一贯高度重视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而且高度重视宗教理论建…  相似文献   

5.
论点摘编     
社会主义的宗教论 社会主义实践表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问题,始终是一个重大、复杂、敏感的政治难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时代呼吁产生“社会主义的宗教论”,以找到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对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如《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宗教观》、《一定要做好宗教工作》、《保持党的宗教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形成了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党校龚学增教授的《社会主义与宗教》一书,已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作者长期以来按照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研究社会主义与宗教相互关系这一重大课题的新成果,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学术价值,而且对宗教工作干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的宗教论”很有帮助。通观全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该书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新的角度和新的研究方法,有新的突破。众所周知,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重大、复杂、敏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1905年,当社会主义曙光初露时,列宁就写下了《社会主义与宗教…  相似文献   

7.
《佛教文化》1997,(2):4-5
纪念中共中央【1982】第19号文件发表十五周年兼悼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在中共第二代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领导下,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路线的指引下,1982年3月31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通知,即中共中央【1982】第19号文件。这个文件正如《通知》所说:“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党在宗教问题上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阐明了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它是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宗教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也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宗教思…  相似文献   

8.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论的由来与发展──读《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札记高玉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观点。它的生成和发展不仅有其根据,而且有其轨迹:既表现于"相适应"的理论动态轨迹,又表现于宗...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一种被称为“宗教市场论”的理论在我国逐渐扩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期发表的《宗教市场,对谁开放?》一文,就是对该理论及其在中国传播状况的评述,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刘节先生发表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合一”问题》、《孔子的“唯仁论”》、《墨子的“兼爱”和实利思想》、《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当前政治服务》等文。刘节先生在这些文章中发表的意见,在我看来,是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实际上是用他的“天人合一”说、他的“唯仁论”来代替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理论。他认为,只有用他这样的观点去研究历史,才能揭示“历史真象”,才能“古为今用”,才能“为当前政治服务”。不少同志已对刘节先生的观点提出批评,刘节先生在不久前的发言中,还坚持己见,继续争鸣。为了明辩是非,为了追求真理,争论应当继续下去。本文拟对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的许多重要论述,都出现在他们的哲学著作中,是与他们的哲学观点结合在一起的。在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不言而喻,也是处理社会主义新时期宗教问题的理论基础。 “相适应”的客观依据 “相适应”理论的客观依据是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长期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宗教》2017,(1):21-22
一、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 继续运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宣传、解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讨活动,修订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学习读本》,完成列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重大课题,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阳光 《法音》2004,(11):26-26
本刊讯11月6日至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中日佛学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俊、宗教所所长方立天、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曾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楼宇烈、陈兵、方广锠、葛兆光、麻天祥、姚长寿等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以“本觉思想研究”为主题,中日双方各有5位学者发表了主旨演讲。中方张风雷发表了《天台智者大师对“生法论”的批判》、中山大学龚隽发表了《梁译〈大乘起信论〉的本觉论思想分析》、中国社科院哲学…  相似文献   

14.
叶小文同志在《社会主义的宗教论》中指出,正确认识宗教的群众性,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社会主义的宗教论”的核心命题。这是十分正确的。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以及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核心都是着眼于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其理论、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坚持执政为民,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  相似文献   

15.
在宗教研究领域引领潮流的“文化传教”人.正在从“宗教学的立场观点”指导的研究转向“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指导的研究.这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声望正在逐步提升。但这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怎样“观马克思主义”的?不防略举一二:其一是启用马克思少年时期写的中学作文给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按上一个“神性”基础:其二是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一句短语中引申出宗教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三是引用恩格斯的早期文章.说明信仰甚至迷信,都是出自“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其四是引用列宁《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提出中国共产党应向宗教开放,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此类以“宗教”观“马克思主义”方法不足取.加润国同志的文章就向此类似是而非的观点提出质疑,本刊或将陆续发表一些.以供切磋。  相似文献   

16.
《成实论》是一部小乘佛教的论书。《论》中主要是批评了说一切有部观点。本文从二个方面分析了《成实论》对有部理论的批评。一是破有部的“法体实有”的主张,立自己的“无自体性”思想;二是破有部的“五位七十五法”,主要破“心数法”,强调“心差别”的思想。《成实论》在理论上一方面接近了大乘般若假名真空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在心性理论上,继续走小乘的路数。此外,《成实论》还谈到了印度其它宗教和部派佛教的思想,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1982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简称19号文件).文件系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党在宗教问题上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阐明了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这一重要文献不仅为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宗教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术界开展宗教研究的理论热情.30年中,我国的学者们不辱使命、开拓进取,在宗教研究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宗教在社会主义中国存在的长期性问题是客观、务实地处理宗教问题的逻辑前提,是正确认识和解决宗教问题的最根本的出发点。事实上,宗教在社会主义中国长期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完全是一种客观现实。本文拟在追溯社会主义宗教长期性认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引入短缺论和功能论来谈谈这一问题,以期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一、对宗教长期性认识的形成及其发展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周恩来都发表过宗教在社会主义中国长期存在的讲话。但明确提出宗教长期性作为中国宗教“五性”之一的,始于1953年李维汉部长主持…  相似文献   

19.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之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宗教工作中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的宗教论”的重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主要宗教都有大量的信教群众。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宗教问题的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进行深刻透彻的分析,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社会主义的宗教论”。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努力实践“社会主义的宗教论”,对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