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7世纪上半叶,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半岛,632年,穆罕默德率领穆斯林从麦地那进入麦加履行了伊斯兰教史上第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正朝②(Hajj),朝觐从此成为穆斯林的宗教定制和世界最为盛大的年度性宗教仪式。朝觐作为伊斯兰教一项制度性安排(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是伊斯兰教五大支柱性宗教功课之一。与其他四项宗教功课不同的是,朝觐功课的履行不仅仅属于私人的事情,而且属于家庭、家族、寺坊、社区,甚至社会关注的事件,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特质。朝觐亦是年度性最大的宗教仪式和世界最有影响的跨国宗教活动,  相似文献   

2.
朝觐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每年的伊斯兰教历十二月九日至十二日在沙特阿拉伯麦加圣地举行。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凡身体健康、且有经济能力、在旅途安全的情况下能到麦加去的穆斯林男女,一生至少应有一次朝觐天房(克尔白)的义务。全世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被称为圣地的地方不多,沙特就有两个——麦加和麦地那。新年伊始,为协商中国穆斯林赴沙特圣地朝觐的有关事宜,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率团于1月9日至13日,应沙特朝觐大臣的邀请,访问了吉达和利雅得,随后又应阿曼宗教大臣的邀请访问了马斯喀特,在圣地的边缘感受了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国之大事在朝觐来到沙特不禁想起“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句话。1月(伊斯兰教历12月)正是穆斯林朝觐活动的大忙季节,约两百万的穆斯林开始从世界各地及沙特其它地方向麦加和麦地那汇集,车马穿梭,人流如潮。到麦加朝觐是穆斯林的五大宗教功课之一,主要通过…  相似文献   

4.
朝觐归来话朝觐努尔曼·马贤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发祥地和先知穆罕默德的诞生地,也是穆斯林礼拜朝向中心──天房圣殿的所在地,到麦加朝觐是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五大功课之一。麦地那是伊斯兰教的第二发祥地,也是先知穆罕默德陵墓所在地,在朝觐期间,去那里拜谒陵墓,凭吊先...  相似文献   

5.
克尔白的美     
“天房”又称“克尔白”,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麦加“禁寺” 内一座方形石殿的名称。相传为易卜拉欣和易司马仪所建,曾是阿拉伯多神教徒敬神献祭的中心。623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将该殿所在的方位定为伊斯兰教徒礼拜的朝向,继而又清除了殿内外的多神教偶像,天房遂成为穆斯林的朝拜中心。每年的朝觐季节,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从世界各地潮水般涌向麦加,朝觐天房。  相似文献   

6.
题记:朝觐,阿拉伯语称为哈吉(Hajj),是伊斯兰教五项基本宗教功课之一,特指穆斯林怀着对真主敬畏和向往的心情汇集圣地麦加,于每年伊历12月8日至12日履行一年一度的朝觐功课。根据朝觐活动历  相似文献   

7.
朝觐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古兰经》规定,凡身体健康的成年穆斯林,都有为真主而朝觐的义务。为满足我国穆斯林宗教生活的需要,自80年代中期,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每年都组织自费朝觐人员前往圣地麦加完成朝觐功课。 一、朝觐的经训规定  相似文献   

8.
朝觐是伊斯兰教"念、礼、斋、课、朝"五大功课之一,是很多穆斯林群众的信仰需求和普遍愿望,是一年一度全球性、集中性的大规模宗教活动。历史上,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真正能抵达伊斯兰教圣地沙特麦加朝觐的穆斯林很少;但从上世纪中叶起,朝觐规模急剧增大,到了80年代已经突破200万人,使麦加不堪重负,沙特政府不得不从安全角度对全球穆斯林朝觐规模作出限制性规定。就  相似文献   

9.
朝觐是伊斯兰教"念、礼、斋、课、朝"五大功课之一,是很多穆斯林群众的信仰需求和普遍愿望,是一年一度全球性、集中性的大规模宗教活动。历史上,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真正能抵达伊斯兰教圣地沙特麦加朝觐的穆斯林很少;但从上世纪中  相似文献   

10.
朝觐,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所有身体健康、经济富裕、达到条件的穆斯林,都想通过朝觐,经受锻炼、接受洗礼,完成功修。朝觐,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宗教活动,各个国家的穆斯林朝觐者,像潮水般涌向圣地麦加,  相似文献   

11.
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3∶97)朝觐是伊斯兰教的五项功课之一,专指穆斯林赴麦加履行一系列相关的宗教功修。完成朝觐功课者被称为“哈吉”。过去由于路途遥远,交通落后,在一百年前中国穆斯林去麦加朝觐需要数年,几十年前乘船也需要几个月,而且每年只有很少有能力者才能前往麦加参加朝觐。所以,我们中国穆斯林对能够去麦加完成朝觐功课的“哈吉”特别尊重。朝觐被规定为穆斯林的天命是在公元626年,因为这一年降示了“你们当为真主而完成大朝和小朝。”(2∶196)这段古兰经文。公…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座真正属于先知穆罕默德的城市。它向人们讲述着有关先知穆圣那永恒不朽的故事:当年,先知穆圣在麦加的宣教遭遇到巨大的挑战,穆斯林的生命财产面临极度危难,先知穆圣便毅然告别故乡麦加,带领穆斯林奔向这片新的家园,这一伟大的事件发生在公元622年,这一年成为了伊斯兰教的转折点,开创了伊斯兰教的新纪元,这一年也诞生了穆斯林心中的圣城——麦地那。虽然,麦地那是伊斯兰教的第二圣地,但是它却是先知穆圣及四大哈里发时代的政治中心,它见证了伊斯兰教发展的整个初期阶段,拥有许多珍贵的伊斯兰历史文化遗址,在历史与宗教方面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朝觐是穆斯林的五项基本功课之一。按照《古兰经》的规定,凡身体健康、经济条件允许的穆斯林,一生中应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圣城朝觐一次。这是一项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跨国性的宗教活动。 朝觐活动始于公元630年,它是穆斯林朝拜以克尔白为中心的全部宗教活动的总称。凡在希古莱历(伊斯兰教历,公元622年7月16日为纪元元年岁首)12月前10天内的活动为“正朝”或“大朝”。其他任何时间的宗教活动都是“副朝”或“小朝”,只有“正朝”者才能称为“哈吉”(哈只)。朝觐活动的主要内容有: (1)受戒 圣地麦加有东西南北四…  相似文献   

14.
●1998年3月,北京已是春意盎然,而乌鲁木齐依然冰天雪地。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包租的我国民航八架次大型客机,满载着2000余名各族穆斯林,从这两地起飞,飞向全世界穆斯林魂牵梦绕的圣地麦加,去履行伊斯兰教五功之一的朝觐功课麦加朝觐《古兰经》明文钦定做为一...  相似文献   

15.
朝觐简述     
朝觐是伊斯兰教五项主命功课之一。按伊斯兰教规定,凡有条件的穆斯林男女,均应履行这项功课。大部分学者认为,朝觐被定为伊斯兰教的一项主命功课,时间是在伊历五年(公元629年)。据载,这一年穆圣曾率近十万穆斯林从麦地那,前往麦加履行朝觐功课。而《古兰经》有关朝觐的经文也是在这一年降示的。“凡有能力旅行到天房的,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3:97)自此,朝觐被确定为每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伊历1424年朝觐期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共组织约4700名各族穆斯林前往沙特参加正朝。朝觐人员于2004年1月5日至15日,自北京、乌鲁木齐、昆明三地,共乘坐20架包机前往麦加圣地履行朝觐功课。自有组织朝觐开始以来,这是中国伊协组织人数最多的一年。为了搞好新形势下有组织的朝觐工作,中国伊协千方百计提高朝觐服务质量,尽量降低收费,改善接待条件,并派出由20人组成的中国穆斯林朝觐工作团赴麦加为哈吉们提供服务。 2月1日(伊历1月9日)上午9时,在麦加郊外米纳射石场,朝觐人员因拥挤出现众多哈吉伤亡事件。中国朝觐团甘肃分团恰巧从…  相似文献   

17.
朝觐感悟     
朝觐是伊斯兰教的重要功课,是从古至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宗教活动,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也是五项功课中最后一项功课。如果说“念”是穆斯林口头的功课,“礼”和“斋”是穆斯林内心和身体的功课,“课”是穆斯林财帛的功课的话,那么“朝”则是穆斯林口头、内心、身体和财帛的综合性功课。每位朝觐者将在履行朝觐的各项功课中接受各种严峻的考验,朝觐者被尊称为“哈吉”,被认为是真主的客人而受到最高礼遇。所以,朝觐是一项有条件的最为贵重的宗教功课。朝觐的主命有三项,第一项是受戒。女性朝觐者受戒可穿随身衣服,而男性则必须脱掉现世豪华…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月12日中午,数万名参加投石驱魔仪式的穆斯林发生大规模踩踏事故。截至1月13日,死亡人数已经达到362人,其中包括4名中国朝觐者。此外,还有近300名朝觐者在事件中受伤。惨剧缘何频频发生每年伊斯兰历12月8日-12日(今年为1月8日—12日),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朝觐者涌进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实现一生中的夙愿——朝觐。据沙特内政部估计,来自世界各地的250多万穆斯林参加了今年的朝觐活动。麦加朝觐作为伊斯兰教必修的教义,成为每一个合格穆斯林的神圣向往。在朝觐过程中,射石仪式是最狂热部分。朝觐者需要向当地的三根石柱投掷石头,代表驱…  相似文献   

19.
应沙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联盟邀请,由国务院宗教局宛耀宾副局长率领的中国穆斯林副朝友好访问团一行13人,于1991年12月24日至1992年1月9日赴圣地麦加副朝并访问了麦加、麦地那两圣地和商业城市吉达、首都利雅得。访问期间,拜会了沙特王国总穆夫提本·巴孜长老、伊斯兰世界联盟秘书长纳绥夫博士、伊盟三位副秘书长和沙特朝觐部副部长;会见了为中沙友好和建交作出过贡献的老朋友、原石油大臣亚玛尼长老、  相似文献   

20.
朝觐天房是我多年的愿望。感谢真主,去年(公元1981年),我作为中国穆斯林朝觐团的成员到圣地麦加履行了朝觐的各项功课,又去麦地那瞻仰了先知穆罕默德和圣门弟子以及烈士们的陵园等,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朝觐团由1981年9月28日离开祖国首都,于10月22日回到北京。在往返途中,特别是在沙特王国期间的亲身感受和诸般经历,今天仍然萦绕在我的脑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