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斯法罕是伊朗最著名、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以南400多公里的盆地边缘,建城历史长达2500年。这里曾是东西方贸易的集散地,“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要地。伊斯法罕在公元11世纪时被突厥人中的塞尔柱族夺得,1051年成为塞尔柱王朝的首都。1598年被萨法维王朝再次选为首都,直至18世纪初。伊斯法罕在17世纪曾盛极一时,共有人口6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距今3个世纪以前曾在伊斯法罕居住生活过五年的法国人让.夏尔丹爵士曾撰文写道“;伊斯法罕城,包括它的郊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巴扎(市场)一直熙熙攘攘,骑马者派马…  相似文献   

2.
“经堂教育”,又名“寺院教育”,是伊斯兰教在清真寺内讲经教学的教育方式。早在倭马亚王朝时(661—750),即有一些清真寺组织穆斯林学习《古兰经》、“圣训”。到了阿巴斯王朝时(750—1258),开始出现清真寺附设小学“困它卜”(),以学习《古兰经》的读法和书法为主。十一世纪中叶,在阿巴斯王朝的首都巴格达,出现了寺院附属的宗教学校“马德拉斯”()。此后,这类宗教学校遍及伊斯兰世界。  相似文献   

3.
埃及是一个伊斯兰国家,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清真寺是伊斯兰国家最突出的建筑性标志。尽管清真寺的规模有大小之分,但每座清真寺必定有一至四个宣礼塔。埃及首都开罗是一座古城,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南端,由开罗、吉萨、盖勒尤比3省组成。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国王统一上下埃及,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建立了首都孟菲斯城,古埃及许多王朝以此为其统治中心,并在附近建立了大批陵墓。该城距现在的开罗市区约30公里。公元696年,法蒂玛王朝征服埃及,在该城附近建立新城。开罗,即征服者、胜利者之城。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成为埃及的统治者,从此成…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区保存的伊斯兰教遗迹和建筑都很丰富。根据建筑物的实际作用、造型和装饰特点,可以分为清真寺、教经堂和陵墓等三大类建筑。我们重点论述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建筑艺术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特点。一、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立于公元6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逐步传人东方的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各国,西边传入非洲大陆的中部地区。喀拉汗王朝奥古尔恰克统治时期(约892-glo),伊斯兰教徒以及清真寺在阿图什相继出现,说明伊斯兰教传入新疆。信奉了伊斯兰教的苏吐克布格拉汗,大约公元932年登上王…  相似文献   

5.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简称孟加拉国 )是以伊斯兰教为主体信仰的国家,穆斯林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87%。孟加拉国有不少闻名世界的伊斯兰教胜地与清真寺,本文略作介绍如下。    伊斯兰教胜地    达卡   达卡是世界著名“清真寺之城”,也是孟加拉国首都。它位于恒河三角洲布里甘加河畔。 1608年由莫卧尔帝国孟加拉总督苏贝达·伊斯兰汗所建。市内有多处伊斯兰教名胜古迹。其中有 1600余座大小不一、风格迥异的清真寺。它们大部分是在莫卧尔王朝时期建造的。这些清真寺有的气质古朴、恢弘壮观,有的外表素洁、凝重端庄,有的彩绘装饰、雍…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上的中国穆斯林在清真寺建筑的表达上,体现了鲜明的中国风格,融入了浓厚的中华文化特色。回顾中国化清真寺建筑演变历史,可以为伊斯兰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在建筑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的核心。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的重要标志,也有一个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在我国历史上,清真寺建筑风格的发  相似文献   

7.
早期伊斯兰教历史上的著名苏菲及其思想马中平公元八、九世纪,苏菲主义已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主要思想倾向之一。此前虽已有不少虔诚的穆斯林过着清贫、苦修和禁欲的生活,但苏菲主义尚未在整个伊斯兰世界形成气候。公元九世纪初,由于伍麦叶王朝当局的奢侈腐化和对各地起义...  相似文献   

8.
正明清时期建筑的清真寺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又具有某些伊斯兰建筑的元素;既与中国的文庙、佛寺、道观等建筑不同,同时又有别于国外的清真寺,形成了独特的韵味。明清时期的清真寺是清真寺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范式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清真寺建筑风格,也是中国穆斯林对世界伊斯兰教建筑的一个贡献。根据现今所存的许多清真寺寺志和碑拓来看,我国大部分清真寺都始建于明代,清代则是发展的高峰期。明清时期的清真寺,在建筑形制、布局、装饰  相似文献   

9.
清真寺作为伊斯兰精神最集中的凝结,充分体现了独特的伊斯兰美学模式。本文从清真寺的朝向、清真寺本身建筑形体几何结构到清真寺抽象纹饰艺术等的形式美出发,阐释了清真寺实质上是真主的象征的论断。对构成清真寺形式自然物质因素(形体、声音和色彩)及其组合规律的出神入化的运用,是它淋漓尽致的表达伊斯兰美学模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郑和清真寺与印尼华人穆斯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第一个以‘郑和’命名之清真寺2003年5月28日印尼东爪哇首府泗水的郑和清真寺举行落成典礼并正式对外开放。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郑和’命名之清真寺。该清真寺飞檐画栋,赤柱碧瓦。据印尼报刊报道,其建筑设计参照中国北京牛街清真寺,充满了中国特色,由红、黄、绿三种颜色主配整个建筑,雄伟壮丽,别具一格。清真寺长21米、宽11米,建筑面积为231平米。其中主楼长11米、宽9米,其顶部有8个屋檐。据有关人士介绍,上述主楼的11、9和8三个数字是设计时有意安排的:11与当初麦加圣地的黑石的尺寸有关,9是象征着在爪哇传播伊斯兰教的九位圣人,8则…  相似文献   

11.
这篇文章简要介绍伊朗清真寺的历史及一些大寺。阿布穆赛莱姆命令建寺 伊斯兰教传入前,伊朗没有清真寺。因为,在穆斯林阿拉伯人进入、消灭了萨珊王朝以前,伊朗人信奉袄教(拜火教),随着伊斯兰教在伊朗的传播,伊朗的第一座清真寺是在“拜火殿”旧址上改建的。当时,人们称之为“古兰经宣讲所”或“拜主之所”。“达姆刚古兰经宣讲所”是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建筑的清真寺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又具有某些伊斯兰建筑的元素;既与中国的文庙、佛寺、道观等建筑不同,同时又有别于国外的清真寺,形成了独特的韵味。明清时期的清真寺是清真寺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范式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清真寺建筑风格,也是中国穆斯林对世界伊斯兰教建筑的一个贡献。根据现今所存的许多清真寺寺志和碑拓来看,我国大部分清真寺都始建于明代,清代则是发展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
陈进惠,于1938年出生在辽宁省丹东市一个回族穆斯林家庭。1960年毕业于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曾任《中国穆斯林》杂志编辑、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研究部副主任等职。现任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图书馆馆长。陈进惠受伊斯兰文化氛围的熏陶,在其学生时代已与阿拉伯文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远在伊历一、二世纪,阿文书法在伊斯兰世界已经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艺术。中国,作为伊斯兰教最早传入的国家之一,阿文书法的传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不少清真寺建筑都饰有阿拉伯文雕刻。其中,始建于公元1009年的泉州清净寺门楣上的古兰经…  相似文献   

14.
<正>新加坡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主要宗教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新加坡有清真寺80余座,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素丹清真寺、纳官清真寺、阿尔阿布拉清真寺等。1968年成立的新加坡伊斯兰教理事会是新加坡伊斯兰教的全国性宗教组织,该组织协助政府处理穆斯林事务,负责各界对穆斯林的捐赠、援助和朝觐等事务,以及向清真寺发放资助及维持与各国伊斯兰教组织的联系。(1)自20世纪60年代独立以来,新加坡政府通过多种途径致力于民族团结和宗教管理,营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20世纪初,在世界伊斯兰文化运动和中国五四运动影响下,中国伊斯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改革旧式经堂教育、培养造就"中阿兼通"阿訇,兴办伊斯兰师范学校、组织翻译伊斯兰典籍,创办期刊杂志等等。一般清真寺教育,也逐步走上了中阿兼授的新路,培养造就了一批新型阿訇。其中,不仅有男性伊斯兰教职人员,也涌现了有一定影响的女性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宗教》2004,(12):69-69
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市区北部的费萨尔国王清真寺,是伊斯兰世界著名的清真寺之一。这座由土耳其建筑师设计的清真寺,是已故沙特阿拉伯国王费萨尔于1966年访问巴基斯坦后捐资修筑的。清真寺内可容纳1万人同时礼拜,与其相连的另一处礼拜场所则可容纳8万人进行礼拜。受当时建筑风潮的影响,传统的伊斯兰建筑风格不再是清真寺建筑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土耳其安卡拉大学设有一个专门培养伊斯兰教学者的“依拉黑雅特学院”。 土耳其不论是在塞尔柱克王朝时期,还是在奥斯曼帝国时代,都曾经在著名的清真寺中附设过“买德来赛”(宗教学校)。除了培养专职的宗教人士外,还培养过不少对  相似文献   

18.
印度的著名清真寺黄陵渝印度是有着悠久伊斯兰教历史的国家,国内有不少举世罕见的伊斯兰建筑艺术杰作,如端庄典雅的泰姬陵、享誉世界的穆斯林王宫——红堡和遍布全国各地的约35万座清真寺。这些清真寺以其珍贵的文物价值和独异的风彩,闻名于世,代表着印度伊斯兰文化...  相似文献   

19.
北京,是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同时是国际友好往来的中心,在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北京也是反映中国宗教活动状况的窗口。例如,北京伊斯兰教活动的状况,对全国穆斯林群众以及伊斯兰世界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北京联合大学佟洵教授的新作《伊斯兰教与北京清真寺文化》一书,以北京地区的清真寺为载体,循北京地区伊斯兰教学者或阿訇的活动为线索,详细阐述了北京地区伊斯兰教的历史事项,犹如打开了一幅长篇画卷,把丰富多彩的北京地区伊斯兰教风貌和清真寺文化景观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在教育方面走过了经堂教育———学校教育———专业学院教育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育体系。如果从16世纪中叶经堂教育出现算起,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了。自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一直到14世纪,中国境内的清真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