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与妇女的悖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宗教与妇女的历史,我们将会发现一系列令人感兴趣的矛盾现象:世界各民族的童年往往都有一个女神时代,而世界各大成熟宗教却又不谋而合地把妇女列为二等教民(只有少数民间宗教和东方教派例外)。在宗教神学,尤其是中世纪神学中,女性一方面被奉为圣洁的女神,另一方面又被贬为邪恶的女巫。在人格独立、社会地位、道德评判及宗教权利等各个方面,妇女长期处于被剥夺和歧视的地位,但她们中的绝大多数却都虔诚地信奉着那些剥夺她们正当权利的宗教。虔诚信徒中妇女居多,而她们中的大师和宗教思想家却寥若晨星。妇女长期处于宗教权力机构系统之外,而各教的创立及传播却又离不开妇女的功绩。正如法国学者西蒙·波娃所言,直到今天,妇女仍是教会手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5,(8)
<正>据6月30日《新快报》报道:6月29日下午,广州市一名妇女在微博上发布信息,自称炒股失败,意欲自杀。值班民警在网上发现该线索后,反映给110报警服务台。随后,110台指派属地派出所民警前往了解情况。当派出所民警找到当事人时,该女反映自己以"杠杆"方式炒股,满仓持有某只股票,最近该股票股价大跌,招致强制平仓,接受不了,因此意欲跳楼自杀。其后,该女在民警和街坊邻居的反复劝说和开导下,情绪逐渐平复。  相似文献   

3.
“尔麦里”仪式中妇女是不能缺席的,她们既要参与“尔麦里”的各项活动,如:给亡人点香,听阿訇诵经等,但最主要的是在厨房里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基于对甘肃省广河县胡门拱北的人类学考察,试图通过对伊斯兰教“尔麦里”仪式中信奉门宦的穆斯林妇女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探讨“尔麦里”仪式对当地穆斯林妇女所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了解门宦穆斯林妇女的宗教行为和宗教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据8月22日《扬子晚报》报道:19日下午,南京一家美容院门前,两名妇女当街吵架,双双中暑晕倒在路上,引发路人围观。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赶到现场,得知这两人为债务问题,头顶烈日在街头争吵近两小时,以致身体严重脱水,中暑晕倒。民警立即将医生请到现场救人。近年来,街头吵架的新闻层出不穷,广东东莞街头一对情侣吵架,发泄情绪互相脱衣,最后竟然全身赤裸。西安一对年轻夫妻因琐事发生争吵,丈夫将怒火发泄到不满两岁的儿子身上,当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妇女宗教地位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古希腊妇女宗教活动和仪式的论述,探讨了古希腊妇女在宗教领域中的地位,并运用宗教心理学和宗教社会学的方法,对受到社会压迫并被排斥在城邦政治生活之外的古希腊妇女,为什么会被包括在城邦宗教生活之内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指出,对丰产的期盼、对死亡的恐惧、对“不洁”的禁忌和对神的敬畏,是古希腊男性吸纳妇女参加城邦宗教仪式和活动的原因,而宗教所具有的补偿和社会交往等功能,则是古希腊妇女热衷于参加宗教仪式和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信奉藏传佛教的藏族群众中,出家为尼的妇女数量不少,尼姑寺比比皆是,西藏如此,其他藏区也一样。在安多藏区,颇具影响且建筑规模较大的有信奉宁玛派教义的旦麻尼姑寺、尖扎县的南宗寺、拉卜楞的尼姑寺等。 佛教中有很多菩萨是女性,还有不少修行得道的大成就者——空行母。空行佛母化身在人间,那就是女活佛。藏传佛教中有一定数量的女活佛,一些女活佛主持着由男僧组成的寺院,男僧对她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因为她们德行极高,受到信徒们普遍的虔诚尊奉。在这一点上,藏传佛教打破了世俗的男尊女卑陈旧观念,倡导了男女平等的进步思想。 藏…  相似文献   

7.
许强  魏凤莲 《管子学刊》2011,(2):110-113,117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男女两性通过婚姻构建起来的。但是,无论是在古希腊还是在中国的先秦时代,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都是很低的,她们被当作传宗接代的工具,受到诸多礼教的束缚。对比这两个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我们发现,同先秦社会一样,古希腊社会实行的也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虽然那时东西方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中都有“妾”的存在,但是作为“妾”的“悲惨的妇女”所处的境遇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8.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或弥陀(梵文名意为“无量光”)是大乘佛教中的慈悲佛。净土宗派的核心是对阿弥陀佛的崇拜,该宗可见于整个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朝鲜和日本。(“佛”一语是宗教术语,专指那些被认为已经达到了开悟的状态,证菩提入涅(般木)后再回到世间的人)  相似文献   

9.
论道教的妇女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父系社会取代了母系社会以后,都是以男性文化为主体的社会,男人创造了适应于自己的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伦理道德等文化,而妇女则沦为男性的奴仆,社会的附属品。妇女作为社会主体的身份被剥夺了,她们丧失了作为人的尊严、社会的人的价值和参予社会活动的平等地位。尤其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残酷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束缚着妇女,将她们禁锢在封闭的家庭中,成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家庭的附庸。总之,在男尊女卑,两性不平等的男人世界里,女性成为男人政治、经济、法律、伦理道德的统治对象。  相似文献   

10.
古巴比伦时期,社会上兴起了女祭司阶层。她们在家庭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被称为"特殊的妇女"。摆脱了"父权"、"夫权"和"子权"的控制,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她们不能被丈夫随意抛弃,享有财产继承权,可以自由处理家庭中的不动产。女祭司具有的宗教职能、高贵的出身及具有的丰厚嫁妆是其在家庭中享有极高地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叶晓楠 《法音》2012,(6):60-61
"寺庙被承包"、"假僧假道行骗"……当前,一些不法机构借宗教旗号敛财,打着宗教的幌子,做着非宗教的事情,违反了宗教政策法规,伤害了信教群众的感情。针对宗教活动场所日常管理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在6月4日至5日于上海举行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经验交流会期间,本报记者独家对话  相似文献   

12.
谨防假弟兄     
最近几年以来,我们教会陆续遇到多起冒主内弟兄之名行骗的事,今将行骗种种详记于后,以防主内弟兄姊妹受骗,爱心被利用。 前年有一老者,年约65岁,一腿微跛,操河南、安徽一带口音,谎称其女被人拐骗,不得不外出寻找,在他要求为其代祷的同时,自己也“很有祷告恩赐”,其后他说明为寻找其女,已倾家荡产,现已无回家的路费,请求为其捐助,其可怜之相,着实令一  相似文献   

13.
羌族原始宗教今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族原始宗教今昔钱安靖羌族自称“尔玛”,“日玛”或“尔麦”、“日麦”,意为本地人。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汉川、理县、黑水、松潘、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的北川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地区的石肝、江口等县。人口有103300余人,其中四川...  相似文献   

14.
佛陀对妇女的态度从来都是肯定的,客观公允的,对于女性的优点、缺点都有所指出,女性加入教团也得到了允许。北传佛教史中,从晋朝女尼净俭开始,一直有女众僧团。唐朝时期比丘尼人数曾达到50万人。但在南传佛教中,女性的地位一直很低,南亚一直没有比丘尼团。各国历史、经济、文化传统不同,男女地位关系甚为复杂,当今世界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佛教妇女被卷入其中,她们站在女性佛教徒的立场上诉求女性信仰的权利、修行的权利和应有的宗教地位。世界佛教妇女的境遇世界佛教妇女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各国妇女在宗教地位上虽然情形不同…  相似文献   

15.
放下你的心     
从前,有个和尚,破衣芒鞋,云游四方。他在化缘的时候,常常背着一个布袋,人称“布袋和尚”。别人看他背着这么大一个布袋,以为是他们僧团用的、吃的,就一直不停地供养。后来和尚嫌一个布袋不够,就背了两个布袋出门化缘。  相似文献   

16.
《古兰经》中有不少有关妇女问题的内容,涉及妇女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婚姻、家庭、儿女诸方面,反映了伊斯兰教自成体系的妇女观。除散见于各章的记述外,其中《仪姆兰的家属》、《妇女》和《麦尔彦》等都是有关妇女的篇章。 1、在真主面前,男女平等 《古兰经》中有许多章节,都涉及这个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第33章35节在讲到十种类型的穆斯林时,都把男女平列并举,明确表述在宗教领域他们和她们被同等着待:“顺服的男女、信道的男女、服从的男女、诚实的男女、坚忍的男女、恭敬的男女、好施的男女、斋戒的男女、保守贞…  相似文献   

17.
葡园 《天风》2002,(3):20-20
历史上的第一个复活节,天刚亮的时候,有几位爱主的妇女赶往埋葬耶稣的坟墓。途中,她们最担心的乃是“有谁能帮我们把墓前的大石滚开?”可是,当她们到了墓前,抬头一看,那块大石头已经挪开了。妇女们手无缚鸡之力,想起挡在墓前的大石头不禁胆寒,石头上面还贴着象征官府权力的封条,谁敢去撕开呢? 十七世纪英国诗人弥尔顿在他的名著“失乐园”中描写地狱门口由两只面目狰狞的怪物把守  相似文献   

18.
恐怖"化缘"     
“化缘”一词,词书上的解释是:僧尼或道士向人求布施。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总有些乐捐赞助的味道。你想想,僧尼、道士为了修桥、铺路做善事,前来化缘又有谁不慷慨解囊呢。可以想见,其间应该是绝对没有什么欺诈、恐吓成份的。然而,时至市场经济的当今,人们的物欲横流之时,我和妻却经历了一场充满恐怖气氛的“化缘”。 那是一个将近年关的日子,我正在书房闭门撰  相似文献   

19.
《天风》1996,(5):46-47
本刊综合消息 今年3月1日,17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基督徒妇女都参加“世界公祷日”,共同祈祷。这次的主题是“神呼召我们回应他”。由海地教会妇女编写礼拜程序,并要求大家为她们代祷。 在中国基督教妇女事工委员会的推动下。  相似文献   

20.
复活的黎明     
余江 《天风》2009,(4):10-11
“七日的头一日,黎明的时候,那些妇女带着所预备的香料来到坟墓前,看见石头已经从坟墓滚开了。”妇女们面对着空墓,思绪万千;天使的话语,令她们惊喜不已。她们欢欣快乐,传报福音。耶稣基督的复活,揭开了人类历史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