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思想家》“家园”栏目编辑: 你们好! 当我收到《青年思想家》杂志的时候, 一份久违的亲切让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散发着墨香的书页。我首先翻到“家园”栏目去浏览。知道“家园”是在校大学生们主持编辑的,我带着对刚刚过去的学生时代的留恋,期待着能够在这里找到一份惊喜。我的确惊喜了,同学们用青春和热血,用严肃的思考和蓬勃的朝气,给杂志  相似文献   

2.
朦胧的夜     
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我使劲地闭上眼,但马上又睁开了。屋内静静的,天空一轮满月,撒在窗下的桌上,柔柔的,窗外的一切都披上了一层纱,朦朦胧胧。远处,不时地传来火车汽笛的鸣叫声。我的心和飞奔的列车一起,飞到了很远,很远……“不要再给我写信了,不要再来看我了,我已成了废人。我不希望因为我而牵连你……”“不,不会残废,我愿意……”说着,我的头慢慢地靠近她那瘦了一圈的脸,她迅速地推开我,我慢慢地退了回来。看着她盖着洁白的被褥,和那双绑着石  相似文献   

3.
耶和华以勒     
邓艳英 《天风》2004,(2):44-44
“咦!奇怪!我圣经里怎么夹着一封信呢?”同桌王大姐小声地对我说。 “大概是你以前的信,夹在圣经里的吧!”我漫不经心地回答她。“一封普通的书信怎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和兴趣呢?用不着那么大惊小怪的!”我暗暗地忍着笑。 “奇怪!信封没有贴邮票也没写发信人的地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王大姐自言自语地在那儿唠叨着。  相似文献   

4.
我自1990年7月20日告别母校——广东协和神学院返回工场不觉度过了七个多年头,“七”在圣经中是完全的数字,但许不代表我们的事奉是完全的,正如保罗说:“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  相似文献   

5.
钟声海 《天风》1997,(10):39-40
我自1990年7月20日告别母校——广东协和神学院返回工场不觉度过了七个多年头,“七”在圣经中是完全的数字,但许不代表我们的事奉是完全的,正如保罗说:“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  相似文献   

6.
每当……     
每当我静静地跪在圣堂,主的话语就在耳边回响,“跟随我的人,不在黑暗中行走。”背起十字架,效法基首的表样。每当我静静地跪在圣堂,心中渴望永久的天乡。遁离世俗的虚假尤荣,甘做世上的“盐”和“光”。每当我静静地跪在圣堂,就引起我自由的遐想,从基首的降生救赎到痛苦死亡,贯串着慈父般仁慈的心肠。每当我静静地跪在圣堂,内心有温馨宁静的舒畅。主的仁慈抚平我心灵创伤,“信”“望”“爱”之花散放着馥郁的馨香。每当我静静地跪在圣堂,心中充满背主的悲伤,三仇的罪恶,道德的沦丧。朝拜的苦路上眼泪江汪。每当我静静地跪在圣堂,心中热切地…  相似文献   

7.
我为女友小丽介绍了一个对象——小张。这天,在我家里,他俩见面。我来了个开场白之后,便撤到外屋去了。约摸过了半个小时,就见小张低着头走了出来,他告诉我要赶回部队去开会,便走了。我忙进到里屋问小丽:“你看小张这人怎么样?”小丽说“人还不错。”“那你怎么也不起身送送人家?”我说。“还送啥,才坐了半个小时,就急着要走,准是他没相中我呗!”我发现桌上有张纸条,便问:“这是什么呀?”“哦,他说,他晚饭后一般都在宿舍里,他宿舍旁边就有个电话,他说着说着,就在纸上写了起来。”“这写的是电话号码呀!”“是吗?”我又问:“你刚才是不是没怎么说话呀?”  相似文献   

8.
寻找     
那时,我挺年轻。有一回我停车在佛蒙特州南部的森林里,附近的一位农夫倒车时不小心将我的汽车撞瘪了一块,而我并不在场。我取车时,发现车窗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字:“我们等着您。”下面是一个电话号码。后来我是如何在农夫家的饭厅里同他相见并交换各自汽车投保情况的细节我已想不起来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当我就农夫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表示感谢时,他平淡地回答说:“这是我们做事的习惯。”他的妻子则微笑着在旁用围裙擦干手,附和着丈夫的话。  相似文献   

9.
一个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着一个小铃铛。三个小偷看见了,一个小偷说:“我去偷羊,叫农夫发现不了。“另一个小偷说:“我要从农夫手里把驴偷走。“第三个小偷说:“这都不难,我能把农夫身上的衣服全部偷来。“  相似文献   

10.
“我”是怎么回事?有人会说,我就是我,你就是你,这不是最清楚的问题吗?这样的反驳中隐含着对“我”的一种理解,即“我”就是用以指代每个个人的代词。我当然是“我”,你也可以是“我”,他还可以是“我”。“我”并不确指某个人,人人都可为“我”。但为什么人们可以是“我”呢?人们怎么才能是“我”呢?在日常中,我们一开口,便常会说“我……”,这时我就是“我”了,我就“我”起来了。可“说”是怎么回事?如何能“说”起来?在佛法看来,“说”是诸因缘和合的结果,是顺应着诸因缘条件的把持和执取。在“说”的执持中,我就是  相似文献   

11.
<正>我的育人故事要从学校小剧场的一台心理剧说起。“这样的争吵伴随着每一次考试就会到来。他们相互间埋怨着,看似没有直接骂我,但比打我骂我更让我心痛。我就是个麻烦,对不对?没有好的成绩,我每天扮演着开心和快乐,在他们看来就是没心没肺。这世界真的太糟糕了!如果我死了,还会有谁记得我来过。”  相似文献   

12.
张文华 《天风》2023,(7):34-35
<正>最近网络上有一个视频很火:在即将降落的飞机上,一个母亲与一个坐在靠窗位置的男子对话:“打扰一下,请问我们能和你换个座位吗?就是飞机降落那一会儿。因为我女儿很想看飞机降落时的样子,这样就会让她冷静下来。”男子嚼着饼干嘟囔着:“如果我说我不想换呢?我觉得给你女儿在人生中上一课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我的军人梦     
“沙场练军姿,军纪心中记。从小立下报国志,军校为我鼓勇气。坚强又真诚,求实更创新。军魂养正,文武兼修,军旗引我向前进!”每当唱起我们少年军校的这首校歌,我就会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三年前,我怀揣着报国的热情和对军人的崇拜与敬仰,走进了邻水县鼎屏三小少年军校。当我第一次踏进这所孕育着军人气息与军事文化氛围的校园时,我便知道,我有了一个光荣的称号——“自豪的少年兵”,那时起我便懂得:为了美丽中国,我们将被赋予新的色彩和担负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在某家报纸上刊载了一篇谈“比喻的科学性”的文章,认为“象吸铁石一样吸引着我”这个比喻不符合科学。其理由是:“吸铁石”只对钢、铁之类的金属有吸引力,而对其他物质如铜、玻璃、木头、肉类没有吸引力。“我”,是人,属于肉类,吸铁石对“我”不会有吸引力。因此,说“吸铁石”吸引着“我”是不科学的。我认为这样理解比喻的科学与否是不恰当的。比喻的科学性不同于科学研究或科学论文的科学性。一个比喻符合不符合  相似文献   

15.
蛇年说蛇     
计文 《天风》2013,(3):1-1
按十二生肖而言,我是属蛇的,但因为从小就随父母信仰基督,所以每逢有人问我生肖:“你属什么啊?”我母亲就抢着回答:“我儿子属耶稣!”  相似文献   

16.
“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即便死了,仍要活着;凡活着而信从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若:十一,25-26) “我是元始,我是终末,我是生活的;我曾死过。可是我却活着,直到万世万代;我掌管着死亡和阴府的钥匙。”(默:一,17-19)  相似文献   

17.
骑车如打鼓     
十三岁那年夏天,父亲在操场上教我学骑自行车。他把着车后坐,不住地告诫我:“别想,别多想,向前,向前!”但是,我总是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两只脚踩在脚踏上,整个身体似乎跟着脚在扭动,车扶手成了我紧紧抓着的救命“稻草”,没有方向感,更没有自由感。骑着骑着,“哐”地一声便倒了。  相似文献   

18.
师大毕业,顶着“校园诗人”的桂冠,我来到那个僻远的林区小镇,开始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坦率地说,我还是十分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的,否则,毕业前我就会琢磨着“跳槽”了。 当然,我是不会放弃自己的爱好的。教学之余,我依然满怀  相似文献   

19.
上学期,我从学校开设的中学生心理咨询信箱里,取出一封很长的心理咨询信,信是这样写的: “尊敬的张老师,我是一名高二学生,我一直想把我的心理问题告诉您,可我实在没有勇气,实在不好意思。然而,痛苦一直在死死地折磨着我,困扰着我,令我不安,令我恐慌。迫于求学求生,我还是痛  相似文献   

20.
爱的流传     
因为急着赶路,一下公交车,我便忙着穿越马路。就在我踏上斑马线的瞬间,一只大手用力地按住了我的肩膀:“当心点!“旋即,一辆卡车从我的面前呼啸而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