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当然要处理好人际关系;然而,你要与社会沟通,就要与各种人士相处。此时,笔者告诫你这样一个事实: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一个人是完全不好的,这两种人都不存在这世界上。 如果我们追究一个人的各个方面,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很多缺点;相反,如果我们诚心领悟他人的生活方式,又可在这个人身上找到很多令人喜欢、令人敬佩的优点。因此,在与他人相处时,你要牢记三点:  相似文献   

2.
学会交往     
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对于一个社会需要发展正常的人来说,无论是谁,都希望有一个丰富的人际关系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帮助他人和被人帮助,同情和被同情,爱和被爱,共享欢乐和分担痛苦。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一生中受用不尽的幸福。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令人感到友善和温暖的人际关系,但遗憾的是,许多人尽管与人交往的欲望很强  相似文献   

3.
好人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也是为人处世的支撑点。人缘关系的好坏,对一个人的事业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有个好人缘呢?微笑:微笑是人际交往中最简单、最积极、最乐意被人接受的一种方法。微笑代表着友善、亲切和关怀,是社交中最一般的礼貌和最基本的修养。微笑不用花费什么力气,却能使他人感到舒服。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微笑是热情友好的表示,是一股温暖的春风。在才能和智慧不相上下的人群中,你拥有更多的微笑,成功便在更大的程度上属于你。世界著名的希尔顿饭店的创办人康拉德·希尔顿说:“如果我的旅馆只有一…  相似文献   

4.
无论你是在乡村教会堂点领导(负责人)的位置上,还是教会某一方面事工小组的召集人,都要面临同一个问题:沟通。要与下属沟通,与群众沟通。想做一个成功的、受人尊敬的领导者,需要努力的地方很多,但有一条是不能忽视的:多花些时间、精力,学习和增强你与人沟通的态度、能力和方法。 在教会工作实践中不乏这样的乡村教会领导:他们在和别人进行沟通、交换意见时,喜欢放开嗓门大声咆哮,尽逞口舌之快,强迫别人接受他的意见。如此的领导风格和沟通方式若不加改进的话,他获  相似文献   

5.
常新枝 《美与时代》2004,(10):82-83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是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由于我们教育的偏差,我们的学生普遍缺乏社会技能,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善于与人合作,这在某种程度上已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影响到他们将来的成功.儿童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他们心理健康和取得学业成功的必要前提,是一个人将来顺利适应社会的必备条件.积极发展儿童的同伴关系,让他们与同伴主动交往,是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6.
成功训练营     
成功的人生离不开成功的交往,而成功的交往离不开对他人的心理的体察与理解。最早接触心理学,你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哇!太厉害了,它可以知道别人在想什么。经过对心理学的了解,你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但是心理学中的确有一些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敏感性,增强我们的交往能力,你不妨试试。☆哑剧观摩☆在空闲的时候,你可以找一张没有看过的电影VCD片子,最好是经典名片,实在没有条件,在看电视的时候做也行。你要把声音关上,只看图像,注意片中人物的举止神情,同时细心体会他们的心理活动,猜测片中他们的对白。这样看一段后就停下来,想想自己是否看…  相似文献   

7.
正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随声附和,走着别人的路,重复着别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自己的思考,更缺少人之为人的那份坚定。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五灯会元》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法常和尚是大师马祖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工作是艰辛而又光荣的,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教育学生学会生活与做人。需要教会学生正确交往,有效沟通。初中阶段是一个人良好性格形成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交往与沟通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学中的一系列矛盾和困惑往往是交往和沟通不畅所致。要成功地化解师生矛盾、学生之间的矛盾、教与学的矛盾等,营造和谐校园,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注重交往与沟通的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论人格、交往行为与人际关系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作为人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内在精神要素和外在行为规范的系统结构,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并被主体吸纳为自身的一种本质力量.人格影响和制约着人的交往行为,合理化的交往行为对人格的修养具有促进作用.良好的人格修养和交往行为合理化,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现实需要与重要标志,使整个社会成员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交往行为模式,能够协调人际关系和规范社会秩序,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人际交往即人与人的交往。人际交往伴随着人的一生。人一生的幸福、快乐、发展、成功,或痛苦、烦恼、失败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美国学者卡耐基说得好:事业的成功85%取决于良  相似文献   

11.
卡耐基说过,人际关系在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占85%,这充分说明人际关系相当重要。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社会交往,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集体活动,与学生、同事、领导、家长及朋友保持正常的社会交往,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来满足彼此之间的心理需要。以宽容之心待人,以诚信待人,才能受人欢迎。通过与人的交往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2.
卡耐基(1888—1955)这位本世纪初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的名字最近随着他的成功之路丛书在我国翻译出版而逐渐为中国读者所熟悉,他的丛书一时间在中国读者手中争相传阅着。 卡耐基的成人教育事业始于本世纪初。他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85%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他的基本思想就是着眼于人的自信心的培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宽容。他吸取了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新成果,开创和发展了一种融演讲术、推销术、做人处世术、智力开发术为一体的独特的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13.
人际关系作为人的生存论意义上的基础性概念,表达了人自身存在的方式与价值的确证。从原初视角审视人际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之发生与发展的一种生态意义上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由血缘家庭开始的人伦谱系在自我认同过程中诠释着传统人际关系指向的最终追求——人际和谐。而从血缘到地缘等交往的多元化发展和交往关系的持续扩大,使传统人际关系的和谐基础必然要求一种内在的置换,即由"原发性内在要求"转为"相互性要求"。面对当前人际交往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通过深入省思,树立一种"共在化交往原则",从而实现现代人际关系及其和谐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毫无疑问,渊博的学识和不断的创新是事业成功的基础。然而,离开他人的合作,任何人,无论是伟人还是凡夫,都无法实现成功。与人合作得是否愉快且卓有成效,完全取决于你与人相处的能力。以下的准则是自己一生的总结。准则一 “让我感到我的重要”几年前,我向劳伦斯学到一个信条,它成为我在人际关系上的启蒙。他说在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有个无形的胸卡,上面写着“让我感到我的重要”。这句话揭示了与人相处的关键所在。其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要求得到承认。我们有情感,希望被喜欢、被爱、被尊敬。要求别人不把我们看作是个自动机。做为…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不能与世隔绝、不食人间烟火,我们必须与人交往。在人际关系中,应该如何表现自己,体现出迷人的品格,使他人钦佩呢?圆满的个性、迷人的品质表现在以下十四个方面。 1.积极心态。所谓积极心态,即由信心、正直、希望、乐观、勇气等诸多“正面”性格因素所构成的心态的总和。与人交往,保持积极心态是非常关键的,积极心态影响一个人说话时的语气、姿势和表情,决定一个人的情绪,尤其影响一个人的思想。 积极心态给人的感受是充满自信和活力,能够振奋他人的精神,使他人无形之中受到良好的感染,也变得自信和乐观起来。 相反,消…  相似文献   

16.
情感智力论     
一、成功的因素世界上的人生活着,努力着,拼搏着。有的成功,有的无成。有的失败。成功的因素在哪里呢?有人说,在机遇、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找到了机遇,而有的人没有碰到呢?为什么有的人遇到了也没有成功呢?有人说,这全在于智力不同。聪明的人成功.不聪明的人没有成功。对此,美国心理学家们做了一个长达三十年的高智商学生跟踪实验。他们选定了1000名左右智商在130以上的超常儿童,逐年了解他们的人生进展、事业成败。许多年以后,发现这些同样聪明的孩子渐渐地拉开了距离,有的成了教授、学者、企业家、科学家、记者、法官、有了…  相似文献   

17.
很多人整天抱怨条件比别人差,运气没有别人好,没有出生在好的家庭里……其实,这些都不足以限制你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所以说成功主要还在于你的想法,是你把自己限制在一个小圈子里。成功和失败,可以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屡败屡战,败中求胜坚强的人并不因遭遇不幸而自暴自弃。美国加州一位模特儿在1983年出了车祸,摔断了被她视为  相似文献   

18.
对世纪的来临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迈入了一个新的千年。在跨越世纪和千纪之际,人类不应该只是陶醉于科技发展和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及美好前景,而应深刻认识到人类在认识自我内在、协调人际关系上并没有真正成熟。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政治观念上的矛盾,意识形态上的张势,以及不同社会、民族、宗教之间的冲突,使我们的现代进程并非仅有牧歌相伴,人类迈向新时代的步伐仍显得格外沉重和艰难。 冷战结束后,人们原以为将会迎来一个和平的时代,期盼着一种平等、友善的交往和共融。然而,世界不少地区因政治、经济、社…  相似文献   

19.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对,但是事实又不尽然。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来按你门铃的人很多,岂能人人都令你“喜出望外”呢?大致说来,按铃的人可以分为下列四型:第一型,高级而有趣。这种朋友理想是理想,只是可遇而不可求。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  相似文献   

20.
所谓合群性(affiliation),是指个人积极接近他人和参与他人的活动,想获得他人认同的趋势或趋向,以及被他人所接受的程度.本文中幼儿的合群性,主要是指幼儿被他人所接受,认同的程度.人是通过和他人的交往,在得到他人的认同,为他人所接受的过程中,发展着他的思想、感情和知识经验的.可以说,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与人的交往起着重要作用.而幼儿时期,是人与人交往、形成各种各样关系的开创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