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面试时让面试官先发话”“、始终保持微笑”“、临别握手时要坚定有力,以感染对方”……相信对面试做过功课的同学,都曾搜集过这些技巧。在我看来,技巧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展现一个真实的自己更重要。求职之初,我搜罗了大量的面试技巧,有段时间,我把能记住的一些技巧应用到了面试中,明明有些紧张却仍然要摆出一张近乎僵硬的笑脸,根本没有很好地把自己表现出来。在一家信息公司面试时,考官突然问我:“你觉得自己面试中存在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原来,考官觉得我谈吐有些放不开。我很坦白地表示,面试中总是回忆各种技巧,生怕自己有疏漏。面试…  相似文献   

2.
一位年轻漂亮身材丰满的女研究生,一丝不挂地在长白山原始森林中裸奔,并且身上还刺了107个“恨”字……她是在演绎另类时尚,还是另有隐情、万般无奈?  相似文献   

3.
求职应聘总免不了要经过面试一关,在面试过程中总免不了要回答考官的一些问题。同一道招聘考题应该是同一种符号答案,别人答了获得了成功,自己以相同的答案答了也应该获得成功。可是实际情况并不这样简单。有一位大学毕业生参加一次招聘公务员的面试,自我介绍后,主考官就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回答1+1=?”这位毕业生稍加思考便十分自信地回答:“你需要它等于几,它就等于几。”结果他被淘汰了。这位主考官解释原因时说,有一位企业的老总在招聘部门经理时也问过“1+1=?”的问题,其中一位应聘者的答案与这位毕业生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用“没有感觉”、“找不到北”形容当前大学生求职的现状并不为过。日前,“2005就业与创业首都高校巡回讲座”在北京一些院校举办时,“如何在求职前周密准备”是众多学生向到场专家咨询的热点问题。专家众口一词:不要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要从实用的角度准备应聘。实用,是出奇制胜的基础。要为企业定制简历应聘惠普(中国)有限公司的简历堆积有如小山,小陈的简历却脱颖而出了。“与众不同的简历是获得面试的一种有效方法。”《人力资本》杂志执行主编孙虹钢介绍说:“小陈用了一周时间做了个调查报告。”营销专业的小陈,很早就决定加盟惠普公…  相似文献   

5.
妙招 奇迹     
一有家高级餐馆要招聘一位女领班,且要面试。早已做好面试准备的A姑娘对此胸有成竹,可是,负责转达信息的人记错了面试的时间,致使A错失良机。怎么办?请看A姑娘的处理,她没有怨天忧人,而是勇敢地径直走进这家公司总经理的办公室,礼貌大方地问了声好,然后从容地说:“录不录取我是贵公司的权力,我无权苛求,但我必须把话说清楚,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的信用。”接着便把事情解释了一遍,最后说了声:“谢谢,谢谢你们认真倾听了我的辩解。再见。”便坦然自若地转身走了出去。而奇迹也就在这刹那间出现了——总经理对姑娘的勇敢大方…  相似文献   

6.
面试,也叫口试,通过考试人员对应试者的直接交流,得出对应试者的素质、能力的评价结论。 作为求职应试者能否获得成功,从根本上说,除自己的基本条件符合主考机关或用人单位的规定外,还取决于“面试”这一关,应试者能否充分地展示自己实际的知识才能,以个人的优势赢得考“官”们的青睐,则直接关系到求职的成败。在强手如林的竞争形势下,求职者如何成功地应对面试呢? 一要“知己知彼”。古人打仗,强调“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求职的道理也是一样。一般说,录用或招聘单位的招考政策是公开的,譬如招考人员数量、职位或工种…  相似文献   

7.
另类空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福柯的解释中,“另类空间”是一种与古典哲学或经典物理学的空间概念不同的东西。为标志这种空间的特性,他发明了一个与“乌托邦”不同的新词,即“异托邦”。在福柯看来,“乌托邦”是一个在世界上并不真实存在的地方,但“异托邦”不是。它是实际存在的,但对它的理解要借助于想象力。这种另类空间的概念实际上支配了福柯的全部学说。  相似文献   

8.
眼下无论什么样的公司、企业、学校和其他任何部门,只要是讲求效益,都会对求职者进行面试,择优录取所需人才。因此,要想在求职中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或职位,首先得顺利通过面试这一关。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通过面试呢?本文着重谈谈面试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一条较适用的  相似文献   

9.
在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汉语》的改病句作业中有这样两个病句:“他一往深情地注目着我”。和“她的家庭负担很重,我们应该帮忙她”。要求学员从语法上分析错误的原因。可是多数学员都不会做这两个题,有极少数学员把病句改对了,但不会分析错误的原因。下面试分析一下这两个病句错在哪里。在现代汉语中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是指那些所表示的动作可直接涉及或支配其他事物,即它的后面可以带宾语。例如“我看书”,“他写字”,他们去商店买东西”,“我们热爱祖国”等句中,“看”、“写”、“去”、“买”、“热爱”等动词都是及物动词,后面都能带宾语  相似文献   

10.
老舍先生在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中曾写了这样的一句话:“两个”‘山’摞在一块儿,我请你出去!”作者利用“出”字字形结构的分合来巧妙地表达思想感情,这使语意表达得委婉诙谐,富有风趣,这样的辞格就叫作“析字”。“析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在充分利用汉字结构特点的前题下,通过对汉字字形结构的分解与组合,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析字”常见的有两种类形: 1、离合析字——利用汉字结构的拆离与组合来巧妙地表达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1.
求职面试时,为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推销自己。,应试者的语言与口才是关键因素。语气过于生硬,往往会引起主考者的不悦,好的回答常表现为较为委婉含蓄的申诉,以迂回达到直近的目的。作为一名求职者,应掌握好以下面试语中的“先后艺术”。  相似文献   

12.
面试中的AIM问题及改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广清  石金涛 《心理科学》2005,28(4):952-955
面试、尤其是结构化面试是企业、政府机关及一些非盈利性组织选拔人才的最常用的工具。随着应聘者的面试经验增加,面试选拔优秀人才的难度也在增加。本文借鉴国外“印象控制”(AIM)概念,就如何克服主试者的主观偏见、第一印象偏见、次序对比偏见等面试误差、提高面试的信度和效度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宽容的力量     
我有个朋友,“文革”时曾是一个造反派小头目,批斗过许多人。前段时间,因公司破产他下岗了。在家呆了一段日子后,他又到一家私营企业去应聘,没想到主考官竟是他曾批斗过的一个老处长。朋友很尴尬地面试、笔试,最后满头大汗地出来,对录用不抱有一丝幻想。结果出来后...  相似文献   

14.
徐伟在单位里的资格很老,他有个外号叫“杀手”,原因是每次面试的时候,他会找个时机忽然沉默下来,然后带着微笑看着面试对象,很多面试者因此方寸大乱。徐今天的同事很多当初进单位时都险些中招。  相似文献   

15.
人们都知道,缩回来的拳头打出去才有力量。面试中的言谈也是如此,如果一味地正面出击,效果往往令人失望。采用迂回战术,先退一步,以退为进,往往出奇制胜。这好比打“太极拳”,以柔克刚,“柔”的力量比“刚”的力量还要大。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也是这个道理。面试“游说”时,如何充分发挥“柔”的艺术呢?  相似文献   

16.
面试就像推销“,商品”就是自己。我求职的最深体会是:讲诚信。面试前要做充分准备,临场回答一定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个年代,诚实并没有过时。记得找工作前,师兄师姐们向我传授经验:面试时要表现得圆滑老练些,不知道的千万不能说不知道,要想方设法“圆”过去。但我觉得,即使一时混了过去,也终有一天会“露馅”。其实,无需把面试想像得多么恐怖、刁钻。虽然面试官有的严肃,有的慈祥,但他们都是本着录取合适人员的态度来的,只要你如实发挥水平就可以了。这和买商品一样,如果有个推销员把一件商品说得天花乱坠,你还敢买吗?出于专业对口…  相似文献   

17.
唐琴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244-244
一早,财务经理一脸严肃地走进我的办公室,说:“昨天我们面试看中的那位候选人我不想要了。”我本能地叫出声来:“为什么。已经安排她去体检了啊?”她接着更斩钉截铁地说:“我希望能用一位男性候选人,或者我不想找一位太生活化的员工。”我一下子被这么大的信息量给怔住了。  相似文献   

18.
"另类",一个个性的词语,开始出现在不同的人群当中,也开始出现在不同的行业当中。另类的色彩,在室内空间当中体现的方式有很多,就比如有人利用黑、白两个颜色作为设计中的主要颜色。同样,在另类的空间设计当中运用另类的造型样式,同样也能营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空间来。"另类"一词的出现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另类"这个词是形容年轻人的,是用在年轻人身上的,  相似文献   

19.
应聘效果好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而应聘语言的巧妙运用,会使推销自我的成功机会大大增加。用人单位在面试求职者时,往往会很注重其思维敏锐性和心理承受力,培养良好的交际表达能力,因此掌握一些应试技巧已不容忽视。 郑州商贸城最大的外资商业零售企业丹尼斯百货,在某高校招聘时,主考官对参加面试的某学生干部发问,“你认为郑州最好的商贸企业是哪一家?”该生说,“郑州暂时还没有我最满意的商贸企业,不过等到丹尼斯正式开业时我可能会改变看法。”主考官一面笑着,又问道,“你爱看报吗?都关注些什么内容?”该生从容对答:“是的,我常看《郑州晚报》、《中原人才报》,特别留意报纸上的招聘信息,但从明天起我就不必要这么做了。”结果该生脱颖而出,被顺利聘为白领阶层,单位的人事主管评价他时说,“含蓄而又充满自信,对本单位持有很大希望,日后能胜任一些商贸洽谈。”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主编纪晓岚被誉为清朝第一才子。世人盛传他聪明绝顶,机智过人,过目不忘,出口成章,断案如神。下面两个“一”的故事生动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巧妙运用推理的睿智和天才的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