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化妆品作广告,按“常规思路”就该请如花似玉的少女,而颠倒一下思路,南京某厂请了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太太现场试用,大唱该厂化妆晶的赞歌,结果购者如潮。按常理,应该“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可某手表厂却偏要说自己的“瓜苦”,郑重向消费者宣布:“我厂手表走得不太准确,24小时会慢24秒”,请君购买时三思。“上帝”深感其诚,纷纷掏腰包戴上了“慢24秒”的手表。成串的客户上门求货,厂家应该是来者不拒多多供货,可广州某电子公司却偏要唱反调,声言要对客户严加选择,凡是售后服务不好,店中有假货的统统一件货也不供应。 世上万事,似乎都有常规,但若打破一下常规,颠倒一下思路,往往能达到柳暗花明、财路大开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人们交流思想,应力求准确、明了,避免含混不清,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也不是说必须如此,有些行为运用模糊概念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在商业竞争中,商店要想多推销、多营利,除了组织大批的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商品外,想办法把顾客吸引到本商店来是一个关由环节,有些商店使用模糊概念做广告就达到了上述目的。例如:A商店在广播、电视上做广告:“大酬宾——买一赠一,凡在我商店购买一件服装,我商店将免费另赠一件服装。”“-”、“一件服装”,当人们从数量词的角度去理解时,它本是精确概念,…  相似文献   

3.
广告大战实际上是创意的竞争,怎样才能在高手如林的商业广告中脱颖而出?从反面着手如何?“悖反”策略就是与大多数广告创意手法相“悖”,从而取得一种卓然超群的效果的策略。在广告中运用“悖反”思维,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创意。一、妙用揭短策略生活中往往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别人揭你的短处,你可能因此而恶名远扬,而若你自己揭自己的短处,他人反而容易谅解,认为你诚实可信,值得信赖。因此,在众多广告纷纷自卖自夸时,运用“悖反”思维,来个自卖自贬,有时也是一种上策。例如,日本有则手表广告语:“本表尚不完美,一年还有24…  相似文献   

4.
据《羊城晚报》载,广州有一位哲学博士在众多外国手表占据市场,国内名表颇不景气的情况下,大胆地搞起了特色手表开发营销,其表业公司在推出受欢迎的军表、警表之后,不久前又将黑色与白色的“两只猫”作了商标注册,推出“改革纪念表”,意在弘扬小平同志常说的名言──“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一炮果然又打响,人称“商海弄猫有奇招”。 商海“弄猫”,形象生动,意味深长,启示良多。 启示之一:现代消费已讲究内涵内需。现代人生活温饱了,日子小康了,消费上自然崇尚文化寓意,讲究高雅内涵。如今的消费者大多是改革…  相似文献   

5.
『风流』赋     
一“风流”是个古老的词,一度曾因为带有贬义而被冷落。特别是西式的词汇“罗曼蒂克”由汉语音译成“浪漫”之后,“风流”一词就尤其让了位。即使后来毛泽东诗词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语畅行,但做为一个单词而论,颇为流行的仍乃是“浪漫”而不是“风流”,常闻“浪漫主义”而未闻“风流主义”。《红楼梦》中史湘云吃生鹿肉时,林黛玉等小姐嘲笑她不像文化人,她反讥时很自负地说:“名人高士字风流!”看来,风流是个不低的品位,许多故意作雅、刻意作秀、一意作态的人是达不到的。二偏偏“风流”又是个多义词,或褒或贬都随便。上文说的都取…  相似文献   

6.
广告宣传的目的在于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说服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的说服,即明确地陈述、表自产品的性能、作用及优点等,劝导消费者接受该产品,产生购买行为。但有时,直接的说服会带来负效应。有些广告虽声嘶力竭叫卖自己的产品,标榜它的种种优点,但消费者却无动于衷、冷漠待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怀疑产品性能的真实性,拒绝购  相似文献   

7.
<正> 关于冯先生及其哲学,几十年来,誉之非之,褒之贬之,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冯先生已经作古,化为一抔寒灰。然而关于冯氏哲学及其历史定位问题,却仍然不是随着“盖棺”而可以“定论”的。田文军同志专攻冯友兰哲学多年。他的这部学术专著适在冯先生逝世前夕面世(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可谓恰逢其时,全书共8章,计27万言。首章论述冯氏其人的生活、个性;次章论述新理学形成的文化背景;三章论述新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国一位商人看到一些顾客经常为买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遗憾,于是他创办了一家规模不大的“买不到”商店.只要顾客说明在一般市场上买不到的商品名称、规格、式样、数量等,他就会想尽办法满足顾客的要求,变“买不到”为“买得到”,变遗憾为感谢,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每一个顾客都变成了他的“活广告”,走到哪儿宣传到哪儿.生意红的令人眼红。  相似文献   

9.
孔子从世间日常情感出发建构的儒家思想体系与价值意识,体现有“在理性与信仰之间保持平衡与张力”的一种运思方式与精神特质。由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其开展的思想脉络是:孟子把孔子信仰的一面强化了,荀子则把孔子理性的一面张扬了,他们各自从不同面向丰富了孔子原创儒学的体系,无需贬彼褒此。  相似文献   

10.
笑掉小牙     
1.以“愚”招客 远来的游人走入一家商店,问老板:“先生,您的橱窗广告上写错了字母,而且语法不通,您难道没注意吗?” “不瞒你说,这样写,人们以为我是个笨蛋,都来我这里买东西,趁机捞点便宜。真感谢这个广告,它使我生意兴隆。” 2.最佳合伙人 霍姆斯对某人说:“我近来生意挺好,这主要是因为我有了贝利这个难得的合伙人。” “你俩是怎样合作的呢?”某人问。 “贝利走街串巷,卖一种专门洗去厨房污迹的清洁粉。两天以后,我再沿着他的路去卖另一种洗洁精,专门洗去用了他的粉而留在手上的蓝颜色。” 3.电脑与老婆 电脑迷…  相似文献   

11.
一、某农村妇女在野外割草时,与强奸她的歹徒搏斗被砍伤。她报案说:歹徒说本地口音。现场勘查中,拾得手表一只。表的后盖内侧写有“82.2.28.令”字样,应是修理日期和修表师傅的记号。推测此手表很可能是歹徒的,于是提出假设: 如果歹徒说本地口音,那么他很可能是本地人;(1) 如果他是本地人,那么修表师傅“令”可能在本地。(2) 经过调查,在本地找到了修表师傅“令”。修表发票存根上写明送表来修理的是本地刘某。于是又假设: 如果某人送此表来修理,那么某人很可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对广告的态度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红霞  王晨  李季 《心理学报》2004,36(5):601-607
通过对北京城八区11所中学的730个有效样本的研究分析,作者发现,北京青少年对广告的总体态度比较消极, 40.2%的青少年表示不喜欢广告, 27.9%中立,只有31.9%喜欢广告;此外,61.6%的青少年表示不信赖广告,24%中立,仅14.5%的青少年表示信赖广告。在对广告信念的因子分析中,青少年对广告“决策信息”功能表示基本肯定;对广告的“娱乐”、“购买体验”和“个人伤害”结果表示基本否定。此外,人口统计变量与广告总体态度以及各个因子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改变青少年对广告的消极态度,企业营销者需要从产品质量、广告表现形式、广告诉求内容等多个方面加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提出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中先进代表人物的立志勤学、爱国爱民、惩恶扬善、褒勤贬懒、精忠报国、孝亲尊师、诚实守信、谦虚礼貌等方面的道德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  相似文献   

14.
孙复论     
孙复抨击佛老,推重儒家道统,是宋学重要先驱。他以《春秋》名家,认为孔子著《春秋》目的是“尊天子,黜诸侯”,以春秋无道,因而有贬无褒,事事黜之。他对汉唐以来的章句注疏之学持否定态度,他治《春秋》舍传求经,直抒“圣人”微旨,在学界造成新风气,对宋儒义理之学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他的学说学术价值不算高,但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企业成功地运用好广告宣传艺术,就等于市场促销工作成功了一半。商界人士爱把广告宣传称为“采购员的耳目,推销员的喉舌,消费者的向导”,可见,广告对于促销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则好的广告,只有通过艺术加工、美学渲染,做到构思新颖,风格独特,图文并茂,主题突出,寓意深刻,妙趣横生,给人以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才能产生诱发消费者的情感和购买欲望的效应。 (一)广告扬名策略 广告是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开路先锋。企业生产出质量上乘:适合消费者需要的商品,如果没有广告来烘托产品…  相似文献   

16.
信仰的力量     
《天风》2013,(11):56-56
他己76岁,和妻子居住在美国旧金山的一套一居室的出租屋里。他从来没有穿过名牌衣服,眼镜破旧不堪,佩戴的手表是地摊上的塑料表。他不爱美食,最喜欢的是价格低廉的烤奶酪西红柿三明治。  相似文献   

17.
如今,人们的生活内容愈加繁杂,人们的消费、购买心态日益成熟,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在极具煽动性的广告包围中,人们已越来越变得沉稳,挑剔。广告如何“走”进消费者心里,取得消费者的认同,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了。因此,现在的广告不仅仅只是要求技术上的真实表述,还要讲究广告的策略,以唤起消费者心灵深处的共鸣。这里介绍几种广告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则电视广告:荧光屏上推出画面,只见二郎神与孙悟空正大打出手,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不相上下,忽然孙悟空一甩手放出一个法宝,不偏不倚正打在二郎神的兵器上,二郎神看着被打断的兵器,不由地感叹道:“真准!真准!”此时配合画面,响起了画外音:“××牌手表,走时真准,多次获得全国第一。”这可以说是一则很不错的广告,生动有趣,令人咀嚼。但有人撰文说,这则广告“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因为二郎神所说的两个“真准”,是孙悟空的法宝击中二郎神的兵器,这是空间位置上的“准”;  相似文献   

19.
“月儿明/月儿亮/月儿照在酒瓶上……”这是某家电视荧屏上吟诵的一首“诗”。我在“欣赏”了荧屏上的这则“酒广告”之后,始而觉得滑稽,颇有啼笑皆非之感,继而则又心头袭来一阵阵的悲  相似文献   

20.
孔子、孟子在中国古代被尊称为“至圣”、“亚圣”。记述他们言行的《论语》与《孟子》被编入《四书》,成了学童必读的教材和士人科举考试的必修科目。这两部书不但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而且在中国所有古籍中是影响最大、最深和最广的名著。对它的评价,颇有分歧。褒之者把它们捧到天上,贬之者则把它们踩到脚下。究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它们进行评价,探索孔孟之道的真谛,这是谭承耕的力作《<论语><盂子>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企图回答的主要问题。《研究》审视历史的角度比较新,也比较高,在众多同类著作相继问世的情况下而能出以新见,发前人之所未发,实属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