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盲人买剪刀     
阿西莫夫从小就很聪明,天赋极 高。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是老朋友修理工对阿西莫夫,朋友说:“嗨,阿西莫夫 !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智力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阿西莫夫点头同意。“ 有一位聋哑人,想买几根钉子,就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食指立在 柜台上,右手握拳做出了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柄锤子,聋哑人摇了摇头 。 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他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 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该怎么做?’”阿西莫夫说:“他…  相似文献   

2.
设置好的悬念,能引人入胜,在说服人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这种利用设置悬念吊胃口,再揭开谜底的方法,就是“悬念攻略”说服术。在口语交际中,运用“悬念”说服术,主要有以下四种功能:一、以悬念吸引别人兴趣有“悬念大师”之称的著名导演希区柯克有一次在苏格兰山区迷了路,不知走了多久,才在漆黑的夜空见到一盏灯火。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户人家,立刻兴奋地奔上前去。当他向这家的屋主,一位中年男子提出借宿要求后,屋主一脸的不高兴,说:“我家又不是旅店。”说着就准备关门。“别忙,我只要问你三个问题,就可以证明这屋子就…  相似文献   

3.
这件事发生在北京某食品商店里。一位年轻人走进商店。他走到卖香烟的柜台前,问柜台里面的售货员:“同志,这里有好烟卖吗?”售货员是一位女同志。她看了年轻人一眼,然后回答说:“我们卖的烟都是好烟!我们从来不卖坏烟!”年轻人:“嗨!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问这里有没有好一点的香烟。”售货员:“我们卖的烟都不坏。”于是,两个人之间就你一句我一句地争论起来了。我们不想在此评论谁是谁非。我们仅想  相似文献   

4.
不幸的小偷     
小鸟经常在天空中飞翔。它们多次经历雨水的洗礼。时间久了,它们深信,水是从天上来的。 这一天,有一只小鸟在地上看到一只老鼠挖洞。小鸟问老鼠:“你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5.
贮藏幸福     
沉默良久,他开口了:“我们分手吧,我认识了另一个女孩。”她没说话,捧出一个白色的水晶瓶子,那里面装了满满的一瓶硬币。她哗啦一声把硬币全部倾倒出来,轻轻拈起一枚,说:“你还记得我们往瓶子里放第一枚硬币的情形吗?”他的心一下被牵动,他怎会忘记呢?  相似文献   

6.
说服的艺术     
说服的“说”有“劝说”和“辩说”之分,但二者又是分不开的。想劝而使人服.必须“辫”,辩明是与非、利与害、智与愚,才能达到劝之服的目的。这是属于启发、诱导型的说服。此法主要通过对比论证而立论,以不应该怎么样来显示应该怎么样。想辩而使人服,其目的也还是为了劝告、劝戒别人从善茹流,趋吉避凶,由愚向智。这是属于疏通、引导型的说服。不塞不流.不止不污。只有针对对方的思维误区,辨明正与误、真与谬,才能指点迷津,引之醒悟,导其转轨。此法主要是运用驳论.破而后立。总之,都要通过“说”。而说的艺术,实际上是思维的…  相似文献   

7.
清代文学家纪昀.丰晓岗.曾任《四库全书》总篡官,学识渊博.文思敏捷.平素喜欢吟诗作对与人戏谑。尤其是他运用抑扬修辞手法撰写的诗、联.语言非常幽默风趣。失将对方贬抑入地.令他大惊失色:接着笔锋陡然一转,又将对方褒扬上天,使他转想为喜、仿佛使人们欣赏到一幕幕滑稽生动的悲喜剧。.一天,纪晓岚正在书安里读书。有下人传进一张名片,说:“门外有衡阳太守刘朝玉拜见大人。”纪晓岚把客人请进,问:“你的公务部办完了吗?”刘朝玉欠身回答:对公务已办完了.明日便启程返回湖南。今日求见,一是辞行,二是请大人赐以墨宝.”…  相似文献   

8.
巧辩是一种人类普遍具有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一种非常实用的武器,它可以说服对手,赢得同情,化险为夷,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能力。 一、巧辩是一种政治武器 两位处长闹矛盾   某处两位副处长一向有矛盾,谁也不买对方的账,一日,召开全处大会,甲处长主持会议,他巧妙地说:“今天,乙处长给大家作报告,虽然很长,但我相信一定很精彩,希望大家不要趁撒尿的机会溜走了。”话音未落,全场一阵哄笑,甲正话反说,使对方非常被动,乙尚未发言,已处于弱势,但他不甘示弱,决定不失体面地予以回击,他笑着说:“我的…  相似文献   

9.
所谓藏代,就是指在一定的场合,不直接说出事物的本来名称,而是巧妙地利用对方或自己前面提到过的某一词语来代替的说话方式。根据藏代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三类:判断式藏代、反应式藏代、后果式藏代。明代浮白主人的《笑林》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留客吃饭,家中只有一样豆腐作菜,便自言自语地说:“豆腐是我的性命,其他菜的味道都无法相比。”后来他到对方家作客,对方记住了他的偏爱,就在鱼肉中都放了豆腐。他一见鱼肉,便埋头“苦”吃,对方问:“老兄,你不是曾经说过豆腐是你的性命吗?今天怎么不吃豆腐了?”他回答说:“…  相似文献   

10.
一男子送恋人回家,走到一半路,下雨了。女的说:“下雨了,别送了,你回去吧!”如果男的真的转身回家,女的会很失望的。男的耸耸肩,笑着说:“下小雨,没关系,雨中散步最有情趣。”女的听了,心里甜丝丝的。女方一句“你回去吧”,就属于“言外期待”,其实是希望对方再送送自己。  相似文献   

11.
钱伟是初三(2)班的学习委员,他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眼里的好伙伴。不幸的是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途中,骑自行车与他人相撞,对方凭着个儿高,不分是谁的责任就给钱伟两个耳光。他虽然心里很恼火,还是据理力争,直说:“有话好说,不要打人。”没有动手。对方可能认为钱伟软弱好欺,又打了他两个耳光,这下他真的急了,见路边有半块砖头,捡起来就砸向对方的太阳穴,只见高个青年身子晃了晃倒在地上,再没有起来。钱伟见状慌忙跑回家,向父亲一五一十的讲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父亲焦急的说:“孩子你闯大祸了,赶快到派出所自首。”说着,拉着儿子向公安机关走去。  相似文献   

12.
“我总有一种感觉,我如果不到河里去游游泳,那些宝贵的河水就会被浪费掉了似的。”我的一位朋友这样说。他竟然做到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天都到城外的河水里去游泳。我说你要注意安全啊。他笑一笑说:“没事,我每次都会把一个充满了气的篮球系在身上。”  相似文献   

13.
曾读过一个名为《满了吗》的故事,说的是有个徒弟学艺三年,认为自己技艺在手可以出师了,于是便向师父提出请求。师父未回答,而是拿出一只装满石子的碗,问徒弟:“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师父又抓了一些沙子撒进碗里,问:“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师父又在碗里撒上石灰,仍没有溢出,再问:“满了吗?”徒弟点了点头说:“满了!”师父又向碗里倒入一些水,问:“满了吗?”  相似文献   

14.
一次分享福传经验时,一位在堂区主持慕道的热心老教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他的慕道班里有一个年轻的慕道者经过长时间的慕道学习,已懂了不少教会道理,信仰也一天天地不断成熟。忽然,有一天年轻人向这位教友请教:“我怎样才能看见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呢?” 老教友送给他一本圣经说:“基督在《圣经》里,只要你静下来用心去看。”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年轻人又对他说:“您说的很对,基督是在《圣经》里,不过我还想看得更清楚些。”教友便邀请他:“你和我一同去参与弥撒吧!基督就在弥撒中,只要你去很投入地用心灵去看。”弥撒结束…  相似文献   

15.
解脱自己     
禅宗二祖慧可为了表示自己求佛的诚心,挥刀断臂,拜达摩为师。有一次,他向达摩祖师请求:“请老师为我安心。”达摩当即说道:“把心拿来。”慧可于是到处找心,最后只得向达摩说:“弟子找不到那颗心。”达摩于是开导他说:“如果能找到,那就不是你的心了,现在我已经帮你安好心了,你看到了吗?”慧可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16.
笑话三则     
中国太奇妙了有位美国朋友访问了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的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利将永远属于你们”。成语妙用宋君平时常喜欢用成语,一天,他去祝贺用友结婚,新娘向他致酒,宋君见新娘俏丽异常,便赞美说;“你今天真是‘面目全非’”。接着新郎向敬酒,他举杯道:“让我们‘同归于尽’吧!”。连带关系老赵来第一天,王先生就“耳提面命”教训他一番;凡事须听命于我,我要你做的就做,没叫你做的就别动,好,现在开饭。”…  相似文献   

17.
永远的枫     
那天下午,我和一位美国苗族朋友在花溪公园散步,我问他:“你喜欢这里的风景吗?”他回答说:“当然喜欢,初来乍到,一切都太新鲜了。”走着走着,他忽然兴奋地叫道:“枫木——那不是枫木吗?”我说:“是呀,你们那里也有?”“起初没有,后来,大伙儿新栽了一批,现在枝繁叶茂。”他说完,兴致勃勃地从背包的笔记本里取出一枚几近风干的枫叶,然后又从地上拾走一  相似文献   

18.
吕晨 《佛教文化》2013,(1):70-70
从前,有两个小和尚为一件小事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能说服谁,谁也不想让着谁。第一个小和尚怒气冲冲地去找师父评理,师父安静地听完他的话之后,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是对的!”于是第一个小和尚得意洋洋地跑回去向第二个小和尚炫耀。第二个小和尚不服气,也来找师父评理,师父在听完他的讲述之后,也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是对的!”等第二个小和尚满心欢喜地离开后,一直跟在师父身边的第三个小和尚终于忍不住了,他不解地问道:“师父,您平时不是教我们要诚实,不可说违背良心的话吗?可是您刚才却对那两位师兄都说他们是对的,这岂不是违背了您平日的教导吗?”  相似文献   

19.
奇怪的命令     
一天,一个旅行者骑着马赶路时,天下了大雨,浑身变得又湿又冷。后来他终于来到了县城的一家小客店。客店里挤满了人,使他无法去接近火。这时他喊出客店老板说:“拿点鱼去喂喂我的马。”老板说:“马并不吃鱼呀!”旅行者接着说:“不要紧,按我告诉你的去做。”客店中的人群听到这奇怪的命令,都纷纷跑去看马吃鱼。这样整个房里只剩下旅行者一个人,他在火旁边坐了下来,暖和自己。当客店老板和那一群人回来时,老板说:“你的马不吃鱼。”旅行者答道:“不要紧,把鱼放在桌上,等我把衣服烤干了,我自己来吃它。”奇怪的命令  相似文献   

20.
婉言涵真情     
肖伯纳先生有许多幽默趣闻。有一则是关于他和著名女舞蹈家邓肯的。邓肯给他的情书中说:“如果我们结合,一个位厂有你那样的脑袋和我这样的身体.该有多么美妙呵!”削e纳婉言谢绝了,他的回信这样写道:“哪个孩子的运气可能不会怎么好,如果他有我这样的身体和你那样的脑袋,可就糟透了。”用委婉曲折的话来表达本意,在人们的交际中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思维上称之为“迂回战术”。婉言,可以是明意暗说。鲁迅在《范爱农》一文中曾写到:“在街门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开个得。一你看,从“布仁”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