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途闲话     
甲:以上两期和你对话的都是挺有知识的人,他们想得很多,顾虑也很多。我是一个没上过多少学的人,以前从来没有多少想法,现在看看、听听,反到是有点糊涂了。我想提些问题,又怕你觉得太幼稚……乙:不会的,在佛面前我们都是有惑、有烦恼的人,惑与烦恼是没有高低之分的。甲:那我就放心了。乙:我想先问您一下,您说以前没有多少想法,那时对信佛也没有想法吗?甲:有的,不过很简单。我觉得佛慈悲,能包容我的各种对错。我做善事他会保佑我,给我添福;我做错事他会让我在报应中知错。信了佛我就知道怎么做人了。乙:怎么做呢?甲:不…  相似文献   

2.
成功指南     
成功人士是怎样思维的呢?是什么在驱动他们呢?为了找出答案,我采访了一些成功人士,他们中有:全国顶尖的励志演讲家、写出畅销书的作家等。下面就是他们提出的成功的关键。承担责任在社会中,许多人总是在指责别人,从指责父母到指责政府;认为是别人妨碍了他成功,阻止了他向前;而善于自我激励的人却拒绝让自己陷入这种失败者的心理。他们的信条是“事情成了这样,责任在我。”他们知道当你说某人或者某事阻止了你成功时,你实际上是在贬低你的力量。你是在说,“别人比我更能控制我的人生。”我们来看看莱斯·布朗的例子吧!他一出生…  相似文献   

3.
<正>在一次感恩父母主题的心理课上,我和同学们分享了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突然有位同学说:“他们才不爱我呢!”我循声望去,看到他严肃略带愠气的脸庞,我知道他不是故意捣乱。于是,我说:“你愿意和我们说说吗?”他有点拘谨地说:“我知道爸爸妈妈对我也很好,我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可是根本不顾及我的感受,尤其是我爸,每说一次话,  相似文献   

4.
原以为在这个并不发达的海滨小城,举办成功心理学讲座之类比较前卫的沙龙活动,是不会有多少人响应的。但事情常常出乎意料,周末开讲那天一下子来了一百多位听众,使我不得不将原定的讲座地点改到一个很大的阶梯教室。也许是思维与记忆中早已落满岁月的尘埃,也许是在滚滚红尘中迷途的心灵渴望一盏指点方向的明灯,听众反响之热烈令我深感普及心理知识的迫切需要,原定只举办两期的“成功讲座”不得不延续下去。那天讲座结束,一个20多岁的女孩过来怯怯地问我:“张老师,能请您帮我相相我的命运么,听人家说,您相得很准呢!”看她一脸虔…  相似文献   

5.
浮华的社会,容易滋生急功近利的心态;浮躁的心理,必然孽生拔苗助长的怪胎。多少人企盼一朝成名,多少人幻想一夜暴富,多少人祈求一日成功。  相似文献   

6.
一个工厂主的生意清淡,他想改行,于是打算变卖自己的旧器材,他心想:“这些机器磨损得很厉害了,能卖多少算多少吧,能卖到4万元最好了,如果别人压价压得狠,3万元我也咬牙卖了。”  相似文献   

7.
菩提一叶     
主持寄语天增岁月人增寿,又是一年!我主持这个栏目已经整四年,共出十夕乙篇了!四年来摘取菩提一叶受益匪浅,这既要感谢主编,更要感谢读者。是大家给我机会得以亲近佛法,思考人生中的种种问题。不敢说增添了多少智慧,但确实使我明白了一些事理。在这过程中我收到一些读者来信,他们感到菩提一叶中引用的佛言祖语很好,但怀疑这些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可行性。这给我带来了困惑。我择取菩提一叶希望能帮助读者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就我个人来说毫不怀疑这些佛言祖语对实际生活的作用,但来信大都很诚恳地提出了他们的困惑,这…  相似文献   

8.
成功人士的脑子里想些什么问题?究竟是什么驱使他们走向成功?为了寻找答案,我采访了一些全国顶尖的励志演讲家和有关成功方面畅销书的作者,他们一致认为下面七条是成功的关键。 勇于承担责任 成功人上拒绝被动的心态,他们不会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父母、政府或其他人身上。他们的信条是:“如果失败的话,我负责。” 他们意识到,当你抱怨某人或某物阻挡你成功的时候,你是在放弃属于你自己的权利,几乎是等于说:“你比我更能控制我的生活。” 想一想莱斯·布朗吧。他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孩童时就被贴上了“智力迟钝”的标签。他完全有…  相似文献   

9.
雅各     
普圣召 《天风》2008,(10):21-21
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约瑟、摩西,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面对这样或那样的选择,这样或那样的试探;但他们却做出了令我们这些后人敬佩的举动。当然,他们也有失败的地方,那些就是今日你我的警戒,下面就让我们来列举其中的一个人——雅各,让我们看看在他的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好的,或是应引以为戒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尽管那些知识是我们经过多少次仿惶、多少次失误、多少次教训才获得的,我们依旧不会对孩子们讲,我们不好意思开口,我们不知道怎么开口,我们更不清楚孩子们是否能理解并接受我们的建议。于是我们躲避这个“性”话题。而我们的孩子们呢,他们会四处出击,八方探求,去寻找那个讳莫如深的“性”。  相似文献   

11.
珍惜弱点     
人皆有弱点,但弱点不同于缺点。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不足之处,然而弱点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处,这些与人自身的天生禀赋、性格、体质及阅历有关。若说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那么作为人的弱点,与生俱来不说还要伴人一生。  相似文献   

12.
尽管那些知识是我们经过多少次仿惶、多少次失误、多少次教训才获得的,我们依旧不会对孩子们讲,我们不好意思开口,我们不知道怎么开口,我们更不清楚孩子们是否能理解并接受我们的建议。于是我们躲避这个“性”话题。而我们的孩子们呢,他们会四处出击,八方探求,去寻找那个讳莫如深的“性”。  相似文献   

13.
得胜的生活     
魏悌香 《天风》2013,2(2):12-12
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之处,相对的也各自有不同的弱点:特点与弱点,其实是一体的两面,我们需要懂得在两者之间调适并转换心境,才能在人生中打一场漂亮的胜仗。  相似文献   

14.
心理减压专家建议我们要做一个快乐透明人,但这却被许多现代人视作“致命毒药”。因为透明意味着你的弱点会被人一目了然,你会不被人喜欢,会感到尴尬,会不被人尊敬……于是,有无数人每天将许多精力花在自我秘密的保护之中,没有多少人思考,  相似文献   

15.
前些天听到一位老弟兄说:“传道人不应在台上指责信徒为什么在台下打盹睡觉,而应当先考虑一下自己讲的内容。”也有的信徒反映说:“我们希望教会能重视讲台的工作,因为大家来一次不容易。”信徒反映的话语虽不多,但分量却很重,他们都是十分爱主爱教会的肢体。我深感这些话对我  相似文献   

16.
“心理饱和”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在社会生活中,心理饱和现象几乎随处可见。有个美国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游,他见那里的人用手编织的草帽很漂亮,于是问:“买一顶多少钱?”“10元。”“如果我买100顶你们的草帽呢?”“每顶20元。”“为什么我买批发还更贵?”“编一顶我们很新鲜,编10顶我们要耐着性子,而要编100顶相同的草帽,我们要怎样强忍着性子啊!”心理饱和导致这笔生产失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闻道 《天风》2009,(10):50-51
有人说,信心是绝望的人麻醉自己的借口;也有人说,信心是成功的人肯定自己的理由;还有人说,信心就是要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我想这些答案并不是我们基督徒所想要的。因为第一种说法过于悲观,后两种说法则类似,都把信心归结为一种强烈的心理作用或心理暗示。让我们回到圣经来看何谓“信心”。  相似文献   

18.
这里有一道趣题:有一个人用六十美元买了一匹马,又以七十美元卖了出去。然后他又用八十美元买回来,再以九十美元卖出去。然后他又用八十美元买回来,再以九十美元卖出去。在这个交易中,他赚了多少钱?答案有:(1)赚了十美元。(2)赚了二十美元。(3)赚了三十美元。(4)没赚钱。 密执安大学的梅尔和伯克先生曾把这个题目给一组大学生解答,能作出正确答案(赚三十美元)的不到百分之四十。什么原因使如此简单的问题变得不简单呢?他们分析,这是因为同一匹马使计算者把几次不同的交易混而为一,造成干扰,形成“心理眩惑”,导…  相似文献   

19.
无碍的信海     
但愿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常怀感激之情、借人爱物之心和谦虚谨慎的态度。一学会谛视内心佛教的赞美歌《在风雨中》是一首将佛陀教诲的根本意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来了的好作品,它不知激励了多少人的勇猛精进,唤了多少人慈悲之心。这部赞美歌使佛光直接映照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词作者长田恒雄先生于1977年3月病逝,生前他对我多有关照和教引。在他卧病在床时,我多次去探望他。一次他对我说:“我的病是我自己做的业,正因为是自己做下的病,所以只有自己去疼爱它,和它友好相处了。正如手、足、眼、头等一样,这个病也是我这…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特别是在我们这些接触佛家思想不久的人当中,常常听到大家在讲这样一句话:“勘破红尘,与世无争”。你也勘破红尘,我也勘破红尘,其实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并不是象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理解的消极遁世,逃避现实,而是修炼到一定境界的人才能体现出来的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试问,一个整天为蝇头小利而你争我争、尔虞我诈的人,他能有这种胸怀和境界吗 ?   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的知识面越来越广,现在的年青人信佛,决非盲目迷信,人云亦云,而是理性的抉择。佛家的理论博大精深,佛家的思想纯正不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