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的政治志向是治国平天下,为此,儒家非常注重营造和谐社会。儒家认为,和谐社会是公正、公平的社会,“天下为公”是实现社会公正、公平的重要前提。和谐社会是讲礼义、守秩序的社会,“礼之用,和为贵”揭示了“礼以和谐为用”的特征。和谐社会是关怀和扶助弱势群体的社会,要求给予弱者以更多的人道关怀,让弱者能够像强者一样分享文明进步、社会发展的成果。儒家关于营造和谐社会的思想智慧,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寓言两则     
正狮子与猕猴有一次,一头狮子看见一只猕猴在一棵果树上手舞足蹈,大声歌唱。狮子在树下问道:"你在唱什么?"猕猴说道:"如果强者能够扶助弱者,弱者能够帮助强者,大家互帮互助、相互友爱、共生共荣,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的美好呀!"狮子说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世界进步发展的规律。这个世界,强者怎么会扶助弱者呢?强者怎么会需要弱者帮助呢?你不是在这里白日做梦  相似文献   

3.
禅道三则     
正鲨鱼与塘鱼从前,一条鲨鱼被一个渔民放在一个山塘里喂养。鲨鱼每天都要吃很多的塘鱼。不久,鲨鱼就将山塘里所有的塘鱼都吃掉了,鲨鱼由于缺少食物最终也死掉了。鲨鱼临死时悲叹道:"我是鱼类世界的强者,我将这山塘里所有比我弱小的鱼都吃掉了;没有弱小的鱼,我也将步入毁灭的境地。"世界是强者的世界,也是弱者的世界;世界是强者与弱者共生共荣的世界,没有弱者,强者也会毁灭。  相似文献   

4.
何者为正义或者何种正义的问题是诺齐克和罗尔斯争论的焦点,其中,我们可以窥见二人在弱者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在什么样的人才是弱者、弱者存在的条件是什么、对弱者的关怀与社会正义的关系等方面有着态度和方法的不一致.通过对此问题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二人分歧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5.
郭玲 《天风》2024,(3):53-55
<正>教牧人员通常是教会内负责牧养的牧者,自蒙召奉献开始,他们就担负起牧养、关怀和辅导基督群羊的责任,而教牧人员自身是否需要被牧养、关怀和辅导呢?如果需要,谁来牧养、关怀和辅导他们呢?教牧人员是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承接着超越身体的灵性生命工作的特殊人群,他们也会出现灵性低潮受伤(spiritual low tide injury)的经历,并且比普通信徒受到的影响更深。因此,教牧人员的灵性低潮受伤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种现象,是他们心灵深处的呐喊。  相似文献   

6.
包华 《大众心理学》2022,(11):25-26
<正>当人们深陷困境无力自拔,长期依赖的亲人离去,亲密爱人背叛,支付不起高昂的心理咨询费用,甚至连做心理咨询的时间都没有;少数关系不错的人正好被疾病和工作压力折磨,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无暇抽身;此刻,我们最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自己,而非自暴自弃。自我关怀一经提出就广受关注,持续研究呈井喷之势,众多学者证明:自我关怀可以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整体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探索抑郁障碍患者在心理治疗前后及其过程中的内心体验.使用立意取样法选9倒抑郁患者,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Colaizzi法分析资料.结果显示:(1)发病前压力大,对心理治疗基本没概念;(2)心理治疗过程中喜忧掺半:既有正性的感受,又有负性的感受;(3)经济压力大;(4)对医院和学校不满;(5)对疾病有痛耻感.因此,社会需要加大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抑郁障碍患者需要深切的人文关怀,医生应努力为患者减轻病耻感,同时要注意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智慧语丝     
1.当一个人喜爱梭鱼跳跃的水声时,他是个诗人;当他知道了这不过是强者追赶弱者的声音时,他是个思想家。2.有一个聪明的人,就有一千个糊涂虫;有一句至理名言,就有一千句蠢话。——契诃夫我们都是人,人的可悲是人都自私,人的可喜是人都是人。"自私"使我们总是先从自己的角度想事情,"人都是人"让我们能用自己的心想别人的心。——刘墉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商场如战场”,其实商场犹如荒野中弱肉强食的战场。在非洲荒野的清晨,动物们都有着自己的任务和使命,它们都必须懂得在荒凉的环境中挣扎求存。身为弱者,想尽办法求存;身为强者,力争上游求胜.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佛教已经从"相适应"、"相协调",到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这充分证明了佛教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佛教界需要越来越积极地投身社会关怀与社会服务活动,积极参与推动国家统一与世界和平事业。同时,不断加强自  相似文献   

11.
探索抑郁障碍患者在心理治疗前后及其过程中的内心体验。使用立意取样法选9例抑郁患者,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Colaizzi法分析资料。结果显示:(1)发病前压力大,对心理治疗基本没概念;(2)心理治疗过程中喜忧掺半:既有正性的感受,又有负性的感受;(3)经济压力大;(4)对医院和学校不满;(5)对疾病有病耻感。因此,社会需要加大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抑郁障碍患者需要深切的人文关怀,医生应努力为患者减轻病耻感,同时要注意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打击,似晴天霹雳,排山倒海,锐不可挡。它试图吞噬一切,同时又在创造一切;它使人呆若木鸡,又使人顷刻猛醒;它使人脆弱,又使人坚强;它既能使一个人彻底垮掉,也能使一个人顶天立地;既能使一个人最终毁灭,也能使一个人获得新生。它泯灭了懦弱者的勇气,点燃了坚强者的圣火;它耗尽了懦夫的信心,增强了勇士的斗志;它是强者的推进剂,是弱者的致命点。  因此,打击看似无情实有情。两种结果,全看你如何去理解和面对。  不堪一击,恰恰证明了打击的无情性。因为史有记载当年项羽因受不起兵败打击而刎颈自杀。  “击”人奋起,…  相似文献   

13.
当代宗教哲学家唐·库比特认为当今已经到了第二个轴心时期,我们需要以反实在论的方式理解世界和我们自己,我们需要新的世界观:世界是偶然的,我们需要接受普遍的偶然性;我们最合适的选择是空的激进的人文主义;关注存-在([(Be)(-)(ing)])是我们的宗教态度;最好的生活是太阳式的生活;而社会关怀的依据是人道主义的社会伦理学。  相似文献   

14.
经得起打击     
打击,似晴天霹雳,排山倒海,锐不可挡。它试图吞噬一切,同时又在创造一切;它使人呆若木鸡,又使人顷刻猛醒;它使人脆弱,又使人坚强;它既能使一个人彻底垮掉,也能使一个人顶天立地;既能使一个人最终毁灭,也能使一个人获得新生。它泯灭了懦弱者的勇气,点燃了坚强者的圣火;它耗尽了懦夫的信心,增强丁勇士的斗志;它是强者的推进剂,是弱者的致命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强与弱     
大家都知道,在大海里,鲸鱼是绝对的强者,它几乎能将所有的鱼类当成自己的美餐。相反,身体瘦小的沙丁鱼,几乎是所有鱼类的食物,毫无疑问是海洋中的弱者。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落实,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的解决,具有深远的意义.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伟大学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可资借鉴的理论.借助维果茨基的伟大学说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将维果茨基学说的心理学概念、命题和规律,转化为相应的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概念、命题和规律,并将维果茨基根据实验研究而获得的心理学结论,作为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假设.第二步,是参照关于儿童青少年发展与教学关系问题的四种看法,明确弱者发展与强者支持的辩证关系.第三步,是围绕关于强者支持与弱者发展之关系的一系列研究假设,提出一系列研究课题,并展开具体的实验研究,最终,将其研究成果推广到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7.
偶尔的一次失败,对强者是一种激励,对弱者却是一种打击。经历过连续的失败,却永远保持乐观的乔治·费多,无疑是强者中的强者。乔治·费多,年轻的时候立志要做一名出色的剧作家,他开始的作品总是得不到剧团的赏识,就连一些不知名的小剧场也不愿意排演他的剧本。面对一次次的失利,乔治·费多始终保持着微笑,拿着自己最得意的作品继续寻找下一个合作剧团。令乔治·费多兴奋的是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有一家小剧场同意排演他的喜剧。然而,观众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剧作者,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应重视关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当代青年学生来说 ,只有他们真实感受到道德是他们的个体需要时 ,感受到人格魅力是他们在社会的立足之本时 ,道德教育才能出现良性循环 ;只有以一种“关怀学生”、“给予学生”的方式 ,而不只是纯粹“要求于学生”的方式 ,才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因此 ,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关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的欺负研究均是直接采用西方“bullying”的内涵界定、理论假说以及测评工具。本研究采用访谈法,立足本土文化探究欺负现象的本质内涵,为测评工具的研发和问题干预提供现实依据。来自54名欺负者、受欺负者、一般者的访谈结果发现:(1)欺负是一种强者有意伤害弱者,且会给弱者带来伤害的攻击行为,其界定性特征是故意伤害性、受伤害性和关系双方间的力量不均衡性。(2) 重复发生性、难以反抗性和道德评判性均是欺负的伴生性特征。(3)欺负现象中蕴含两种关系特征:因果性伤害关系和强弱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红 《天风》2011,(11):41-43
进入后现代的社会,工作与家庭、侍奉与忙碌,把人们卷入了错综复杂的境遇中。有人说现今是压力时代,如经济压力、工作压力、情感压力、人际压力:也有人说现今是水泥时代,如用水泥与砖砌的房子禁锢了人们的情感和往来;更有人说现今是草莓时代,如人们在当今社会环境中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致出现了各种心理疾病等。因此,繁忙的工作、繁杂的家务、繁琐的人际交往,这一切足以让一个现代人不堪重负。作为牧者,在忙碌于牧养和行政事务的同时,如何处理好与父母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其融洽、和谐,并且在面对社会多棱镜的挑战中得胜有余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