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社会学家艾弥尔·杜尔凯姆对宗教的研究,着眼于宗教的本质以及宗教在社会中的功能。他认为,一个社会完全有必要在人们心中唤起神圣的观念和情感,就象神对于崇拜者一样。“社会要求忘记个人的利益,要求我们成为它的仆人,它使我们受到各种限制、艰辛和牺牲,没有这些社会生活就成为不可能的了”。的确,人是无法离开社会的。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不但有欢乐,而且更有罪恶与苦难。卢梭的“如果你需要坟墓的话,  相似文献   

2.
我们都生活在五彩缤纷的颜色世界里,可你知道吗,朋友?颜色不仅与人的视觉有关,而且有着奇妙的心理效应,它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还可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看到红、橙、黄等颜色,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而看到青、绿、蓝等颜色,会产生清凉和寒冷的感觉,这就是色温效应,色温效应对我们的日常十活很有帮助,我们可  相似文献   

3.
徐琼 《思维与智慧》2001,(11):32-33
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友谊。一个没有朋友的人是孤单的,无助的,可怜的。生活中我们需要亲人的关怀,爱人的慕恋,友人的情谊,缺少一样就显得不够圆满。在许多时候,我们内心中有一些话不能对父母兄妹诉说,也不能向丈夫妻子倾述,只能找友人那根共鸣之弦,朋友常常比家人更能使我们获得理解和安慰。因此,生活中能有几位知心好友是非常珍贵和幸运的。那么,我们如何赢得朋友并使一般的友谊不断升华呢?一、尊重别人的个性和理解别人的缺点。有人认为:只有性格相近的人才能彼此理解,相交成友。其实不然。尽管个性的差异很容易造成人们在行…  相似文献   

4.
巫术与邪教     
特异功能是巫术的延续作为高度进化并已高度社会化的高等动物,人类具有自然界任何事物都无可比拟的特殊功能。人能够创造和使用语言,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并且能够不断地改进它们,发展出繁荣发达的社会文明。与我们在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朋友“相比,人类的这些“功能“确实是够“特异“的了。但是,就每一个体而言,人的能力又是很有限的。我们的思想、情感、意志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都要受到时间、空间和各种物质条件的制约,企图事事随心所欲、异想天开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自杀是抑郁症最悲惨的后果,据估计美国每年有300000人自杀,其中30000人因此死亡。自杀者亲属和朋友经常的反应是:“他怎么会走上绝路,真是无法想象。”自杀并非突发,一般而言,自杀者在自杀前处于想死同时渴望被救助的矛盾心态时,从其行为与态度变化中可以看出蛛丝马迹。大约2/3的人都有可观察到的征兆。一、自杀前的先兆你可能不是医生或心理学家,察觉不到自杀的先兆。但如果你认识的人有说过或做出下面的事,赶快送他看病、进行干预,不要延迟。言语:“生活是无意义的。”“我没有希望了。”“如果我不在人世了,情况可能还会好些。”“你会…  相似文献   

6.
论作为现实和理论问题的“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 ,社会与传媒对于诸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民族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等等各种“精神”的呼吁和赞扬之声日渐高涨。这是一个让人感到高兴的好事情。毛泽东早就说过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人的精神性状直接决定着他生活的方向、意志的强弱和作为的大小 ;而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发展 ,也都需要人的“精神”来做支撑、做动力。我们今天要加快现代化的步伐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更是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精神”。这应当说是不成问题的。然而 ,什么是“精神” ,我们现在倡导的各种精神的…  相似文献   

7.
寒星 《天风》2005,(12):35-35
圣经中说:“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总得益处。”那么,亲爱的朋友,既是这样,在您每天的平凡生活中,是否能用欢喜快乐的心去面对呢?生活中或许多有风雨,或许多有磨难,也避免不了会泪水倾洒……其实,无论情况多么的糟糕,我们都不要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8.
在3月15日结束的第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者会上回答关于全民阅读的问题时说:我们国家人均年度阅读量还达不到其他国家人均阅读量的1/10,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还需要充实精神生活。是的,精神生活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精神生活丰富、充实,国家就会文明,民族就会强大,人们的心情就会愉悦,生活也会有动力。有时候会听到朋友说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工作和感情都不顺利,生活失去了方向。我总  相似文献   

9.
动物和人一样是需要交流、沟通的,所谓人们常说的“鸟有鸟语”就是这个道理吧,只是人类听不懂罢了。若将“动物会说话”广义的理解为“动物会交流”,那么,就会看到有的动物似乎是“通人性”的。与“动物交流”是有多种方式的,有的通过肢体来表达,比如,人类可通过动作来训养动物与它交流;有的通过气味来交流,如训练缉毒犬;自然界中有的通过皮肤颜色来交流等等。只是动物的有些交流是我们人类还没有彻底破解罢了!如果狭义地将“动物会说话”理解为“动物会说人话”,就更一针见血了,  相似文献   

10.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象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人们学习知识,进入社会,了解自我,获得尊重和爱情,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的。没有与别人的交往,人类就无法生存。 当前,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潮滚滚而来,各种机遇和挫折也纷至沓来,面对这种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增大的社会心理压力,人们就更需要增加交往的数量和质量。培根在《论友谊》中写道:“如果一个人有心事却无法向朋友诉说,那么他必然成为损伤自己身心的人”。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有多么强的能力,多么好的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无法取得事  相似文献   

11.
认识神     
杨友文 《天风》2008,(8):36-37
有时我们向朋友传福音,他们的反应是:神在哪里?我没有看到.在日常的生活中,有许多的东西我们凭肉眼看不到,有的根本就不可能看到,却能够接受.为什么信仰却需要凭肉眼去看?另一方面,人的肉眼能看到的,就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12.
“舍不得”曾是一种传统美德,这不可否认。新买的衣服舍不得穿,留作参加宴会或其他正式场合才穿;新买的高级食品舍不得吃,而用作招待朋友或客人;朋友送的礼物舍不得用,放在柜子或抽屉里;刚发的工资舍不得花,而考虑以后的急需,未雨绸缪;周末的时间舍不得浪费,而仍然呆板地背着书包去图书馆……生活中这么多的“舍不得”,的确有它的好处,它可以使你节省时间,节约金钱,有计划地消费……但是,凡事都来个舍不得,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适得其反,让人遗憾。新买的衣服舍不得穿,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使款式、颜色等不再新潮而失…  相似文献   

13.
在“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的市场经济社会人际关系会不会“以利相交 ,利尽而疏”?一个人究竟还能不能交上一些超越利益关系的真朋友 ?换句话说 ,还有没有不“以利相交”的朋友 ?如果这里的“利”仅指钱、财、商品、机会等物质利益 ,那回答是“能”;如果这里的“利”是指包括所有社会资源的广义利益 ,那回答则是“不能”。此话怎讲 ?第一种回答的意思是说 ,即使在市场经济社会 ,也会有不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朋友。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大而划之 ,可有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文化需要之分。物质利益基本上只能满足人的生理…  相似文献   

14.
自我与他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语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伦理性品德”是与人的精神素质相关的品德。在各种品德之中,伦理上优秀、并与城邦生活相关而又最具概括性的品德,可以说就是“正义”和“友爱”。 完全的正义仍然需要友爱,但亚里士多德认为完全的友爱索性是不需要正义的。所以说,从伦理学的原型上来看,可以认为友爱是最基本的品德。“对一个善的人来说,和朋友的关系就等于和自身的关系。因为友人就是另一个自我”(《尼各马科伦理学》1170b5-7)。这种友爱方式,也就是说自我与他人为同等主体的关系方式,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应当置之于城邦生活的最基础部位的。这是“与他人同生者”的最基本的伦理性品德。  相似文献   

15.
感悟人生     
陈巧凤 《天风》2006,(24):13
人,生活在浩瀚纷繁的社会中,同时也生活在自己的心理环境里。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今天,给自己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对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身心健康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圣经中,主耶稣告诉我们说:“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太5:8)有的朋友会说,面对压力重重的工作与生活担子,又如何能“清心”得了呢!别激动,让我们来看一下在孩子眼中“世界”——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光着脚站在一家鞋店外向橱窗里张望,浑身冻得直发抖。这时候,一  相似文献   

16.
李克 《天风》2002,(12):29
教会中有人经常以“不可批评论断”的教导,作为信徒的生活规范。但很多信徒对此感到困惑,提出质疑。难道真的什么都“不可批评论断”吗?人类是“按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4∶24)。有思想、意志、聪明和智慧,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善于思考问题是人之本能。面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可以“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就晓得神的旨意”(罗2∶15—18)。保罗说:你们不要作小孩子,要长大成人,熟练仁义之道,学习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参来5∶13—14)。面对生活中各种现象,我们都应当有识别能力,有正确的观点,有发言权,为什么“不可批评论断”呢?  相似文献   

17.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对,但是事实又不尽然。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来按你门铃的人很多,岂能人人都令你“喜出望外”呢?  相似文献   

18.
谈名誊     
人活着是靠名誉而活着。良好的名誉能促使一个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避免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面对着各种艰难和困苦都能有游刃有余地前行。名誉的好坏,影响着人的一生,它能决定你的工作、事业、信仰是否朝前健康的目的迈进。名誉是一个人心态的自然流露,它与人的道德情操、人格修养密切关联。良好的名誉不是装出来的,俗话说得好:“日久见人心”、“烈火炼真金”,同样,人的做事行为、生活动机、爱憎立场,在日复一日的岁月中,足能反映出其名誉的高低。名誉是一种信誉的表现,好的名誉标志着你做人的光明磊落,你能得到朋友的真诚喝彩;相反,坏的名誉犹如一副毒药,使你的生命暗淡无光,你会遭受到人们的唾弃。  相似文献   

19.
如果有人告诉你:“水声可以卖钱”。你大概会说:“那不可能”。然而,美国有位叫费涅克的人就实现了这“不可能”。他用立体声录下许多潺潺的水声,复制后贴上“大自然美妙乐章”的标签高价出售,大赚其钱。其实,整个人类进步史,就是一部从不可能到可能,再从可能到现实的不断创新的历史。6000年前,没有人认为手中的石器会被更为坚利的铁器所取代;1000年前,没有人认为一种粉末(火药)会造就一个新时代;500年前,没有人认为水蒸汽会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100年前,没有人认为人类会实现“飞天”的梦想;50年前,没…  相似文献   

20.
丰华 《思维与智慧》2007,(13):41-41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处境如何,是否如意,对于人的心理状态、身体健康和生存能力具有很大的影响。 “境”是一个有边缘的三维空间,是你工作生活的地方。“境”表面上限制了你的活动,但也可以看成是为你提供了一个表演的舞台,你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演出有声有色的节目。人生在世,有妻子兄弟姐妹朋友同事,则必然就会有忧喜哀乐生死离别。这也是一种“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