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报纸语言谈     
一、《消胖美》?! 1990年9月26日的《文摘报》上有一则广告,标题是: 《消胖美》使您身材苗条健美瘦弱的我对于减肥本无什么兴趣,这里吸引我的是这个书名号:《……》!这《消胖美》显然是一本书了,不知作者是何人,又是哪一家出版社新近推出来的。仔细一瞧,呀,小字是: “消胖美”糖衣片是第四军医大学的科研成果,是由多味中药经科学配方研制而成。陕卫药准[85]O1002号文件批准生产。既然不是书。那么这标题上的书名号是用错了的,应当象正文那样也用引号。同一产品在同一广告中同时使用书名号和引号,前后矛盾,这也是大不可取的吧? 不过,我们应赞美“消胖美”这一新名称。它  相似文献   

2.
诱人的启事     
正曾经有一件事,困扰了美国有线电视公司很长时间。那就是许多美国人私自接通该公司的有线广播电视,却不交一分钱的费用。这件事曾经让该公司的管理者一筹莫展,毫无对策。最后,他们只好向警方报案,请求尽快处理此事。很快,当地的警察局给美国有线电视公司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有一天晚上,就在有线电视转播拳击比赛的时候,康涅狄格州的有线电视屏幕上忽然播出了警方的一则启事。启事是这样写的:"亲爱的观众朋友,只要您拨打我们公布在这则启事后面的那个电话号码,那么,前一百名拨通  相似文献   

3.
《逻辑与语言学习》1987年第3期上,陈国华同志在《推销产品的广告要合乎逻辑》一文中,批评了中央电视台的一则推销酒的广告:“饮酒要饮佳味思,送礼要送金皇后”,说它“犯了逻辑错误。”陈文说:“既然饮酒的人喜欢饮‘佳味思’,为什么送礼的人偏要送‘金皇后’呢?到底是哪种酒好呢?无所适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条广告的上下两句蕴涵着逻辑上的自相矛盾,也就是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我认为陈文对广告的批评是错误的。上述广告并未犯逻辑错误,相反上述广告是一条好广告。好就好在,它运用了逻辑学上的蕴涵式。“饮酒要饮佳味思”蕴涵着“佳味思是好酒”,又蕴涵着“佳味思是  相似文献   

4.
<正>我非常高兴出席今天这个追思任继愈先生和《任继愈宗教论集》出版座谈会。我对任继愈老非常崇敬与尊敬。我与任老生前曾有过几次短暂的交谈,但去年他约我也有次长谈。通过这次长谈,我对任老更加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有一则澳柯玛冰柜广告,广告词“澳柯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乍听出人意料,细品回味深长,较好地满足了广告创意的“创异”要求。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其成功之处在于巧妙地违反了两条语言规律。一是违反了语言的否定规律。自然语言否定的基...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80后北漂群体的城市认同、自尊与社会心理融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农民工城市认同问卷》、《社会距离量表》和《自尊量表》,对北京927名80后被试进行调查,其中492名北漂者,435名非北漂者。结果:(1)80后北漂群体的城市认同和社会心理融合的得分都显著低于80后非北漂群体,但其自尊得分显著高于非北漂群体。(2)80后北漂群体的城市认同能够正向预测其社会心理融合,增加了自尊变量之后,城市认同对社会心理融合的预测作用有所下降。结论:自尊在城市认同与社会心理融合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二早上,哈里经过一家商店时,看见橱窗上贴着一则广告。上面写着:招聘世界上最优秀的推销员,待遇丰厚。这则广告引起了哈里的极大兴趣,因为他就是做推销工作的,并且他认为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推销员。他走进商店,找到了经理。我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企业大凡都具有一则好的广告,而好的广告是打开市场大门的钥匙,能使我们的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火并中,避过锋芒从侧面出击,使企业捷报频传。然而,作为一则成功的广告,其关键在于智慧,在于一种思路,在于创造性的思维,即要有比较好的创意。下面笔者分别阐述几种企业制胜的广告模式。制造新闻式制造新闻又称“新闻事件”或“媒介事件”。它是指企业用健康正当的手段在企业发生的真实事件的基础上,经过挖掘策划,主动安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活动,以此来加深和扩大公众对企业的了解。美国联合碳化钙公司的一幢52层高的总部大楼…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天,美国经济学家丹·艾瑞里看到《经济学人》杂志社在网上刊登的一则订阅广告,里面有三种订阅方式:电子版需要59美元,纸质版需要125美元,电子版加上纸质版是125美元。艾瑞里觉得这则广告有点奇怪,看上去"纸质版需要125美元"这一种订阅方式显得有些多余。身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传媒实验室艾尔弗雷德·P·斯隆基金会教授的他决定对此验证一番。于是,艾瑞里请来100个学  相似文献   

10.
10月31日,下午某四星级宾馆,华为公司的招聘阵容整齐,以至于我这样久经战场的老将也感受到一种压力。我申请的是人力资源岗位,因为我觉得这个岗位同我所学专业最接近,华为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主管接待了我,询问了一些抽象的问题,不是太深入。面试结束后,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结果会在5天后出来。晚上,我逛到交大思源BBS,发现上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华为好变态》,看过后有一种莫名的快感。11月1日,下午下午2:30,西安大唐公司派车到我们学校的大门口接研究生们去参观大唐公司,大约60名硕士和博士们上了车,随同大唐公…  相似文献   

11.
李达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巴黎手稿》的研究者。在1935年和1937年版的《社会学大纲》中,他敏锐地觉察到当时刊行不久的《巴黎手稿》的理论价值,率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的视域来引用、分析和评介它。可以说,正因为受到《巴黎手稿》相关思想的激发和影响,李达方得以在《社会学大纲》中用"实践唯物论"来规定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而相对完整而准确地再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此外,他还在《社会学大纲》中开展了将《巴黎手稿》与《巴黎笔记》综合起来加以考察的最初尝试,这在《巴黎手稿》接受史上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有了高品位的产品,如何尽快占领市场、继而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广告便成为众企业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而一则成功的广告,关健在于智慧,在于一种思路,在于创造性思维,即要有比较好的创意。形象、直观和悬念式广告,都是创意性强的广告。  相似文献   

13.
方文昕 《法音》2019,(6):20-23
正《神僧传》是明成祖朱棣等撰录的一部僧人传记,介绍了自东汉至元代中外二百零八位高僧的神通事迹。永乐十五年正月《神僧传》成。上尝闻释氏书,采往昔名僧功行之卓越者,辑为一编,名《神僧传》,至是亲制序。~([1])朱棣在"靖难之役"时曾得道衍和尚辅佐,得帝位后故对佛教给予大力的扶持,并有《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  相似文献   

14.
表现广告主题的短文或短句就是广告标题。它是一则广告的核心。有些时候,广告只有标题而无正文,这时它便成了“口号”。一则广告能否成功几乎取决于标题的好坏,所以它犹如人的眼睛。富有经验的广告学家大卫·奥格尔维曾指出:读标题的人数是读正文的人数的5倍,这样标题可以价值广告费的80%,如  相似文献   

15.
郭静 《思维与智慧》2001,(12):35-35
敢在富士山上撒咖喱粉日本有家SB公司为了推销其积压滞销的咖喱粉,别出心裁地做了这样一则广告:“本公司将雇用数架直升飞机,把满载黄色的咖喱粉撒在雪白的富士山顶。到时人们将会看到一个金顶富士山。”此消息一传开,公众舆论立即哗然,斥责之声不绝于耳。一时间,日本国内掀起了一个保护富士山的热潮。其实,这是SB公司使用的“诡道之计”,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对该公司普遍关注。SB公司胆子再大,也不敢在堪称日本形象的富士山上“动土”。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只不过是虚晃一枪,采取了一种有悖常理的做法,故意自讨“臭骂”,来提…  相似文献   

16.
露西.伊瑞格瑞(Luce Irigaray),1932年出生于比利时,后移居法国。60年代开始,伊瑞格瑞持续参与拉康主持的精神分析讲座,接受精神分析师的训练。1970-1974年任教于文森大学(即巴黎第八大学),成为巴黎弗洛伊德学派的成员之一。1974年,其博士论文《他者女人的反射镜》,由于触犯  相似文献   

17.
正《至正直记》是孔齐作于元至正年间的一本杂著。作者自幼随父奔走南北,交游日广,所以笔记内容丰富,既有当时政治、经济方面的珍贵资料,又有家庭、生活方面的趣闻逸事,"凡所见闻,可以感发人心者;或里巷方言,可为后世之戒者;一事一物,可为传闻多识之助者,随所记而笔之,以备观省"。这"观省"二字,可以说正是这部笔记的特色。卷二的一则记录,就颇有点醒世人之功。文曰:  相似文献   

18.
《老子》正像军事哲学《孙子》那样,是当时政治哲学的另一座高峰,可惜先秦的历史文化条件及后来的思想文化专制主义早已使它变形失真。帛书《老子》(下简称帛本)证明今本错讹甚多,而楚简《老子》(简称简本)又证明连帛本也出现许多讹误。简、帛两本对于老子的研究大有解疑去讹、拨乱反正之功,为《老子》研究的突破提供了锐利武器。但是,从已出版帛本的注译看,框套今本者多,订正讹误者少;以古从今者众,用古正今者寡;谨慎保守有余,信古从真不足。对帛书老子的研究、开发、利用极为不够:第  相似文献   

19.
1707年,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白日昇和其中国助手徐若翰写作了汉语《圣经》(1),在《圣经》汉译史上,这是首次系统地将哲罗姆武加大本《圣经》(Biblia Vulgata)译成中文,译出了约80%的新约,是历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汉语《圣经》。而后世"二马"《圣经》很大程度参考了它,可见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神"作为对Deus的翻译,可以说是"白徐"的创举之一,二人在翻译时既回避了教廷所反对的"上帝""天"等译法,也没有使用罗明坚和利玛窦初倡且至今获准的"天主"之译,这种译法的直接影响是新教的"和合本圣经"至今还有以"神"为主名的版本,使"白徐"的译法在300年后广受认可并推广开来。本文通过对白日昇书信的整理以及对历史背景的深入探讨,分析"白徐"Deus译名选择的内在因素,还原白日昇译经的背景及译名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主持寄语     
偶然在朋友处看到一个袖珍小摺本,内容是墨书词解,一词一解或一字一解。看了开篇一则《忍无可忍》,大觉有趣,知是文化人的活儿。旧时有“读书人”一词,指手不释卷,终生读书一直读到死的那种人。这种人现时恐怕是找不到了。如今兴叫文化人。咋叫文化人?口若悬河,言不及义的叫文化人?著作等身,寻章搞句的叫文化人?我看难说,真正的文化人要在骨子里有文化。一则《忍无可忍》,使人一叶知秋。我想,作者一定是个从骨子里冒文化的人。而且这种文化似在不经意间而有禅意流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