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毫无生命的宇宙在没有创世主的情况下如何突然变得富有活力,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开始了它的历程?宇宙是如何产生的?历史上的相关解释如何?该书用一个崭新的视角打开了人们的思维。这是一种科学的揭示;这里,没有神秘,没有宗教,上帝成为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毫无生命的宇宙在没有创世主的情况下如何突然变得富有活力,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开始了它的历程?宇宙是如何产生的?历史上的相关解释如何?该书用一个崭新的视角打开了人们的思维。这是一种科学的揭示;这里,没有神秘,没有宗教,上帝成为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将科学的思维方法与管理相结合.是现代科学管理的特征之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科学的管理就是一种创造。因此,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而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正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的两种重要方式。所谓收敛性思维就是要求管理者善于综合他人的思维成果,汲取前人智慧宝库中的精华,把大量的概念、事实,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形成科学概念和体系,并根据一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程序.将思维引向集中和深入,最后达到新的发现.新的突破。常规思维是收效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常规通常是指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  相似文献   

4.
一、维也纳小组的科学世界观 1.历史背景 许多人声称,形而上学的和神学化的思想现今又在增长,这不仅表现在生活中也表现在科学上。这是一种一般现象呢?还是仅仅限于某些派系的一种变调呢?如果人们浏览一下大学课程的名称和哲学出版物的标题,上述论断本身就很容易被确认。但是,与之相反的启蒙精神和反形而上学的事实研究现今也变得愈来愈盛行了,这表现在它逐渐意识到了它的存在及其任务。在某些学派,基于经验的和反思辨的思维模式比以前更强大了,而且恰好是被这种已产生的新的对立面而强化了。  相似文献   

5.
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思维是产生科学知识的方法,科学知识是科学思维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思维是科学文化的核心。一般来说,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科学知识;同时,一定的科学知识的积累产生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思维方式又产生新的科学知识,由此构成科学文化发展的历史。其中,科学思维方式是科学文化发展的关键。东方科学文化善综合,西方科学文化重分析,两者产生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相生相成,互补共荣,构成人类共同的科学文化。  相似文献   

6.
1 科学与艺术的同一性科学与艺术的同一性首先在于两者皆以创新为其根本特性。创新是一个艺术家存在的惟一理由 ,没有创新 ,缺乏个性是艺术的大忌。艺术家皆以叛逆者自居。他们或者以传统为其叛逆对象 ,或者以他人为其叛逆对象 ,努力把自己与传统、他人区别开来 ,从而找到自己的位置 ,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实现自己的艺术价值。同样 ,创新也是科学家存在的惟一理由 ,没有创造和发明 ,科学就会停滞不前 ,科学家就失去了一切事业基础。科学家也以叛逆者自居 ,把批判精神作为自己的创新前提。无论是创新开始时的问题意识 ,还是提出假说时的发散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找到人类思维结构的基本图形——开放式的六面组成的圆柱体网状结构。当然,我首先把人类的思维存在的方式理解成了一种结构。人类的思维如果是一种结构的话,它就会像任何一种结构一样,有它的一般构成物。我认为:人类思维的一般构成物是思维单位——由感觉、知觉和记忆组成的一个有机体。然后,由思维单位再形成思维串、思维群,这样,通过生理的正常发育和科学的思维训练,人类科学的思维结构就形成了。本文还探讨了思维单位、思维串和思维群的运动规律。这是一种新的观点,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论陶瓷造型的设计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陶瓷设计而言,常有人说"陶瓷设计几千年了,什么形体都已被设计过了,怎能再创造呢?".显然,这种闭塞的观念有悖于陶瓷设计的发展规律,更悖于设计的三种思维方法.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陶瓷造型怎能创新,怎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审美个性,又怎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那么,怎样的设计思想才能科学的指导我们的设计呢?古往今来形形色色的设计,从现象上看,似乎是设计者各显神通的结果,难有规律可循.但如果我们从设计的横切面来看,有三种类型的思维方式,即模仿型、继承型、反叛型的思维方式.下面来分别谈谈这三种思维方式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思维问题经常引起科学的兴趣。在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切阶段,思维过程的结构是一样的呢,还是有所变化呢?如果是变化的,那么,现有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变化的方向是什么呢?推理的逻辑性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现在的实践呢?这就是在科学论著中至今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以往的自然科学成了所谓的“经典自然科学”。现代科学描绘了一幅新的自然图景。思维是存在的反映。现代科学所揭示的新的自然图景带来了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不妨可以说,它使以往的科学思维方式也成为“经典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式的集中表现在于获得新知识的思维方法,亦即科学发现的思维方法。相应地,科学思维方式的改变也集中表现在科学发现的思维方法的变革上。科学思维的历史告诉我们,这场变革可以归结为科学发现使用的逻辑工具从推理发展到概念。  相似文献   

11.
科学精神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是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一种素养,更是一种追求,一种自主自觉的精神向往。  相似文献   

12.
科学方法概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和研究活动.在这种特殊的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中,需要借助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才能创造出新的、日趋完备和完美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3.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科学无疑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宇宙大爆炸理论、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的进展,一些新的宗教和伦理问题被提了出来。大众目前普遍困惑的问题:为什么科学家中很多人信仰宗教?为什么近代科学产生在以基督教文化为背景的国家?究竟是什么因素产生和推动着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手辅助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诞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2年山东省立医院发明了手辅助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在这个创新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了一系列问题,探索出一条微创技术治疗食管癌的新途径,这个新的手术方式也是在不断改进的.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的创造性思维一直是当代科学方法论研究的最重要的案例之一。关于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可说是一个直觉主义者。什么是直觉?粗略地说,直觉是一种非逻辑的跳跃性思维,它和灵感、顿悟、自由想象等属于同一个范畴。直觉思维没有确定的模式,而逻辑思维有确定的模式。 有趣的是,关于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在科学创造中所起的作用,两位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的观点几乎是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16.
许:我们杭州系统所在应用研究中越来越体会到,实际工作者(领导者、企业家等)急需新的科学思维方式,尤其需要透视复杂整体的系统科学思维方式。改革是一项整体性很强的事业,系统科学能够提供软和硬、定性和定量、思辨和实验,论理和操作有机结合的整体思维方法,因此,它对于改革实践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会有直接的启发。您作为我所的名誉所长,请谈谈您重视系统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的原因和今后意向好吗?  相似文献   

17.
科学创造想象的形象性。科学创造想象最基本的性质是意象的一种特殊运动。意象虽然是理性思维的基元单位,蕴含着人类情感评价和理性认识成果;但当它运动于想象时空的观照中时,却始终保持着形象的形式。故而说,科学创造想象是以“形象的运作”创造着世界——世界上一世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主体论方法是在前人的思维方法——特别是马克思的科学整体思维方法基础上,经过现代的科学提升而建构起来的现代美学与哲学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站在人类历史与美学的高度上,思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科学性和主体性问题,对科学性与主体性的含义作出了新的完整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对迷信与理性的一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轮功“被取缔后,迷信问题越发引人反思。尽管科学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但科学与迷信、理性与迷信的对话一直在艰难地进行着。目前,有一种说法更令人深思,即“对科学的盲目笃信也是一种迷信“。它似乎要把人们从盲目崇拜科学的迷梦中惊醒,比科学家更为理智地看待科学。对这一说法,我们该怎样理解呢?它判断的根据是什么呢?这些说法又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我认为,这一说法是把迷信看成是一种思维倾  相似文献   

20.
混沌现象及其在生理心理系统中的意义(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薇  徐联仓 《心理学报》1987,20(4):62-66
混沌现象的发现与研究引起生物学界和心理学界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它似乎给那些试图找寻生命科学的物理基础的人们一个新的思维线索。人的大脑是怎样进行信息加工的?思维究竟怎样产生?它有没有物理机制?具有复杂节律的脑电波(EEG)与人的大脑的高级活动功能有怎样的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是吸引人们钻研,又时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