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奇妙的人生     
张华 《天风》2005,(7):50-51
已经有两个孩子的我,每每想起以前所遭受的痛苦悲惨的经历,我不敢相信我能活到今天,并且越活越好——已经有两个孩子的我,每每想起以前所遭受的痛苦悲惨的经历, 我不敢相信我能活到今天,并且越活越好。以前对自己的丈夫和家庭彻彻底底的失望,对将来人生绝望,而今天我蒙了主的恩典后使我得以从死里逃生,使我的所有的愿望得以实现——成功的事业,和睦的家庭,聪明的孩子等等……仅仅三年的时间,极大的转变使我感慨万千。伤心往事,不堪回首……  相似文献   

2.
奇妙的恩典     
赵志恩 《天风》2008,(12):42-43
这个题目在赞美诗中常用“奇异恩典”、“奇恩无边”、“赦罪恩典”、“拯救洪恩”,及“主恩无数”、“主恩最奇妙”等词条。基督徒的姓名中也常带有“恩”字,例如志恩、得恩、承恩、恩赐、甚至直接叫恩典为名字的也有。  相似文献   

3.
奇妙的数字     
佚名 《天风》2009,(1):59-59
根据数学观点,什么是100%?若说付出100%,是什么意思?常有人说要付出更多,多过100%,又是什么意思?究竟要怎样做才可以超过100%呢?使用数字代人英文字母的“计算法”或可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面前.是沉沦还是崛起,是躲避还是积极应对,这是失败者和成功者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5.
昨日阿龙拿来“华容道”,又叫“捉放曹”的智力玩具,摆在我面前,要跟我论输赢。我很早就知道这个玩具,比较难玩,很费时间,就不想玩,想来个金蝉脱壳摆脱他的纠缠,说:“如果你在两分钟之内‘玩转了’,我就认输。”他嘿嘿笑道:“一言为定。”我说:“当然,军中无戏占。”只见他一会儿就把“曹操”走出来了,还不到半分钟!我再定睛一看,原来少了一个“五虎将”。  相似文献   

6.
《秋水》最后一段写道:“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们习惯上以为这是孔老夫子在哀叹滔滔而逝的东流水,其实不是——他哀伤的正是这貌似静谧、澄澈的秋水,只有在这里,他感受到生命真正消亡时的过程。”这段话中,“人们习惯上以为……其实……”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句式,它让人感到一种思想的穿透力,这里面有个人思考,有发现,也有创造。  相似文献   

7.
《秋水》最后一段写道:“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们习惯上以为这是孔老夫子在哀叹滔滔而逝的东流水,其实不是——他哀伤的正是这貌似静谧、澄澈的秋水,只有在这里,他感受到生命真正消亡时的过程。”这段话中,“人们习惯上以为……其实……”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句式,它让人感到一种思想的穿透力,这里面有个人思考,有发现,也有创造。  相似文献   

8.
南朝时的江淹,年轻时家贫而才思敏捷。一次,一群文友在江边漫游,遇蚕妇,当时有一颇负盛名的文人即兴出联日:“蚕为天下虫。”将“蚕”拆为“天”和“虫”,别出心裁,一时难倒众多才子。正巧一群鸿雁飞落江边,江淹灵感触发,对日:“鸿是江边鸟。”将“鸿”拆为“江”和“鸟”,贴切工巧,言近意远,顿时博得一片喝彩。  相似文献   

9.
奇妙的时间     
时间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万物生。它天天伴着你,你却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它无处不在,主宰着世上万物。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笛卡尔的形而上学思想产生于1628-1629年前后,其主要依据是后来遗失的《形而上学小论文》.通过聚焦笛卡尔在1619年的伟大发现即"惊人的奇妙科学"理论,并对照同时期的三个文本(《来自奥林匹亚》、《指导精神的规则》的前四个规则和《谈谈方法》的前三部分),本文力图揭示出:从"全新科学"到"惊人的奇妙科学",笛...  相似文献   

11.
侗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勤劳勇敢的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不仅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化,谚语是侗族化的缩影,深受侗民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2.
分析哲学是有其人文和社会的兴趣与关怀的。本文试图从批判理论的视角.运用哲学与生活世界相关联的解释学方法,分别解读了分析哲学创始人之一的罗素的逻辑分析哲学与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的社会批判兴趣之间的关系,以及前期维特根斯坦的逻辑语言分析哲学和后期的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与维特根斯坦所属的生活世界的关系。指出分析哲学由于没有建立在对现代性的科学一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足够反思基础上,所以它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兴趣最终仍然导致了一种非批判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哲学向生活世界的转向使哲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语言等方面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伦理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在克服自身矛盾和寻找出路的发展过程中,在社会现实的呼唤之下,也开始重新关注生活世界,道德生活成为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田园  刘可欣 《现代哲学》2002,1(2):113-120
一般认为,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转变的原因是语言观的变化。本文结合维特根斯坦跨越两种哲学传统的背景,认为哲学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前期本体论的内在缺陷而导致的本体论变化,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本体论只局限于可说的“世界”,而不可说的神秘之物则被排除在世界之外,这与维特根斯坦珍视神秘之物的初衷相悖,这种内在矛盾促成了前期本体论向后期本体论的转变,这一转变的重大意义在于后期本体论消泯了可说与不可说的界限,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周易大传》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思想,它以人类生活的世界为研究对象,以现象(有)与本体(无)的关系为基本问题,以变易的思想为核心,以虚静的体悟思维为思维学基础,构建起了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骨架,对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到今天也一直延绵不绝。我们只有超越西方二元语境,以本土化、民族化的文化目光审视它,才能做出正确的阐释。  相似文献   

16.
政治现象学把政治看作人存在的一种基本样式,倡导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政治,一种协商民主的政治.这对理解公民教育很有启发意义.从政治现象学的角度看,公民教育意味着通过协商民主的教育生活,培养具有参与、享受和推进社会民主能力及品德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17.
哲学发端于对世界本源的惊异,可以说,世界问题与哲学本身一样古老.然自19世纪传统哲学接受实证主义方案以来,世界问题已近乎被遗忘.只有到了胡塞尔那里,世界问题才重新被置于哲学运思的核心.在胡塞尔看来,世界起源于意识的成就.世界作为视域总是已预先被给予在我们的经验中,只有澄清了这一普遍视域的起源,现象学从主体性的意向成就出发去揭示世界起源的任务才能被完成,而这只有在实行了现象学还原以后的构造性分析中才能实现.胡塞尔的分析首先着力于澄清前哲学的对世界的理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先验现象学对世界进行构造分析的主导线索,借以通达现象学意义上的世界概念.  相似文献   

18.
张宪 《现代哲学》2002,(1):87-95
本文论述了胡塞尔现象学中作为科学奠基的“生活世界”概念,把它放在中国哲学的传统加以观照,试图对其进行一种新的本体诠释,由此拓展对“生活世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当代的危机与哲学的开端--论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当代的危机,胡塞尔与海德格尔都曾做出过诊断。作者试图借助于胡塞尔现象学的手段,将海德格尔的一个指路性明察具体化,从而表明对生活世界的遗忘源于古希腊哲学中。  相似文献   

20.
能产生趣味的最大因素之一就是创意,所以趣味在生活中往往能博人一笑,这就是我们逐期收集全球趣味创意的设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