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笑对人生     
许多时候,生活的各种诱惑就像沙漠中的海市蜃楼,飘浮不定,却又伸手可及,而当你终于忍不住伸手去触摸它时,它却如流星般转瞬而逝了。生命中的一切就如人的情感一般,当你陷进一段感情的时候,你总是无法让自己比平时更加理智些;总是会头脑发热,连自己也分不清到底是在做些什么,甚至你不明白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只是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让心里的那个人更加快乐而已。  相似文献   

2.
渴望壮烈     
信手开卷,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农民问一位即将远航的老水手:“你父亲是怎么死的?”“下海捕鱼,遇到了风暴,死在了海上。”“你祖父呢?”“也死在海里。”“那么,你怎么还去航海,不怕死在海上吗?”水手凝视着远方,朗然作答:“水手,就是因大海而生!”掩卷沉思,我猛然想到两个字:“壮烈!”渴望壮烈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壮烈不因生命的长短而改变;壮烈也不因生命的尊卑而“彼尊我卑”。壮烈就是壮烈,壮烈的人生谁都有权拥有。人生一世譬如草木一秋,理应为这个世界留下些铿锵的跫音和深深的足迹。卓而不群的泰山睥睨群峰,让人赞叹唏嘘…  相似文献   

3.
郭为 《天风》2016,(12)
正懒惰是最容易被低估的罪行。它使人麻醉,生命逐渐失去动力,终归要挨受饥饿、捆绑和死亡。你的日子再差,也绝不会差到神的恩典触摸不到的地步。而你的日子再好,也绝不会好到不需要神恩典的地步。什么时候我们开始为自己的名誉地位烦恼,什么时候我们就已经离基督徒的身份越来越远了。当你了解到你生命的每一刻都活在一位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造物者的视野之内时,生活就会成为一个值得敬畏的任务。有些人以为的自由,其实是牢笼,他们所寻得的快乐,最终会成为对忧伤的拥抱。一个不喜爱敬拜上帝的人,说明他爱的还不是上帝。  相似文献   

4.
世界很大很大,人生之路很长很长.无论是灾难或者幸福,无论是成功的鲜花或者失败的哀叹,都是通过你,也只能通过你来构成作五光十色、结局各异的生活.每一个渴望更加美好生活的人都必须首先是一个能够战胜自己、把握自己的人,那些在生活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的大都不是因为来自外部的邪恶势力或者巨大灾难绝对超过了一个人的承受能力,真实的原因仅仅是他无法跨越那最大的障碍——自己。当我们准备向某一个目标出发或者正在向这目标跋涉的路途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恐惧、担忧和困难阻止我们的行动,而这些恐惧、担忧和困难在一个缺少自信的…  相似文献   

5.
张丽红 《天风》2002,(1):60-60
在生命的过程中,有着每个人都不愿经历而又必须经历的事情,比如失败,比如疾病,比如离别……这些事会令人伤心,令人痛苦,甚至沮丧。但是,人在记得失去一些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自己还拥有很多。你是否常常意识到:我们的生命不是孤单的,它是有依靠的,是丰富的? 固然,我们有失去,却不缺乏,因为神赐给了我们更多的,比如信心,比如盼望,还有最珍贵的——爱。  相似文献   

6.
“给,都给,全部都给。”这正是基督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不但那时做了,现在还在做“全部都给”的工作。他给我们的不是让人望而生畏的法律式的缚束,而给我们的是他的爱。 基督的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之泉源。我们的导师、我们的师保一圣神在不断地呼唤,引领我们去接受拥有此泉。此泉使我们能够战胜并且拥有一切的以及无所不能的法宝。谁若拥有并已会用此法宝,他将会拥有所有的一切。 这是因为:基督的爱是一种催生生命的伟大力量,它能催生出人的真正幸福与快乐。倘若你真的拥有并善用了它,你就会体验到生命的存在;你若拥有了…  相似文献   

7.
快乐生活,人皆向往,你天生就这么忧郁吗?若不是,就赶快行动起来!做做这套“快乐”健心操。它会重塑我们的心灵,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前,我觉得快乐只是属于那些“幸运儿”,她们往往带来顺利,爱情美满,生活优越。可有一  相似文献   

8.
医学面临危机。疾病曾是病人主观感受的不适,科学把它变成常常只是仪器测量的异常。疾病不是非黑即白的事实,而是可以人为改变的规定。血压多高就是高血压?肿块多大就算癌症?这里并无理想切点;对当下没有症状但会增加未来疾病或死亡风险的状况,医学是否应该介入?还需要斟酌。科学并非完全客观和中立,而常常成为剥夺他人的工具,医疗服务不能作为市场交换的商品,应该由政府筹资和提供,并以病人为中心。疾病和死亡乃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我们不应为"消灭"疾病和追求长生不老这个不可及的目的,而牺牲太多生命中其他宝贵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生命灵粮     
《天风》2016,(1)
正要谨言慎行,人前要谨慎,人后要小心:人前有人看,人后有神看。人能胜而不骄,就是胜了两次,一次是胜了敌人,一次是胜了自己。与其为自己没有的耿耿于怀,不如为自己所有的感恩满怀。貌美是天父给你的礼物,心美则是你给天父的礼物。赢得全世界你是赢家,赔上生命你是输家。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相似文献   

10.
杨朱的思想以"贵己""贵生""为我"等主张而知名,但如何认识和把握它则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偏差甚至误解.从广义的人本主义伦理学去定位它是可行的方式之一.杨朱的人本主义伦理学对人的生命和权利予以了高度肯定,将快乐的最大化看成是人的最好的生活,并由此否定了人被名和物质所支配而牺牲自己的异化("殉名""殉物").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听闻一个悲剧,一位北大毕业前往美国犹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朋友因为学业上的挫折最终选择结束生命。很多人都不理解她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因为在他们看来,她已经做到了大多数人毕生都无法触摸的东西。可惜的是,有些人衡量自己从来不是从生存的下限出发,反而总不自觉地对生活存有不那么合理的期望。这种期望除了源于自己,也来自身边的人。他们总会对你说,你花了这么多学费,学会这项技术不是很正常吗?你准备这么长  相似文献   

12.
<正>自卑、敏感、怀疑、怯懦……在某些至暗时刻,你是否曾与这些体验会面?若只是偶有发生,你可能并不在意。可若是它们经常出现呢?焦虑、抑郁、强迫、恐惧,这些不适的感受就会接踵而至了,这一切或许都和个体独特感不足有关。一、什么是个体独特感个体的独特性导致每个生命会用自己的方式建构并理解这个世界。这种建构方式的核心,是个体生命的绝对价值观。活出生命独特性对个体而言是不评判他人的生活,拥有自己的绝对价值观念,捍卫自己珍视的事物,做专属于自己的重要决定。你的每一段关系,你将来做的每一个选择,你在世界上留下的任何痕迹,都体现出是“你”而不是他人。  相似文献   

13.
“你们大家拿去吃,这就是我的身体,将为你们而牺牲……”至慈至善的基督,总是:肾人念念常记、,三十三载短暂的春秋,给人留下永不破灭的希冀藉着白冷城山洞的马槽.诞生于清贫的人世、藉着第比利亚湖边的渔船,宣讲生命的讯息。.藉着隆仁的长枪.披露慈悲的圣心,又在这最后的晚餐厅中。完全交出了自己让所有的爱.浓缩成小小的面饼。使那历史的一瞬.凝固成永恒不灭的真谛。你不是日月,蝴又’J j而Jxjl却放射出比目月更灿烂的光芒。,日月驱散天地间的阴暗.你拔开人们心灵上的迷恫。.赞美你,小小的面饼。你不是旷野中的玛纳.却散发出比玛纳更甘美…  相似文献   

14.
非常喜欢一句歌词: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这句话平实、美丽而深刻!清清楚楚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最显而易见的关系和人生在世最自然最根本的需要。生活在生命与生命相互维系的氛围里,别人需要我们或我们需要别人,就象维持生命的水对整个人类是必不可少的一样至关重要。如果身边的人都弃我们而去,我们的生命将何以为继?有些人在生活不如意时,会轻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自以为他对自己的生命掌握着生杀大权,其实这是极端自私和残忍的表现。天主用爱救赎了人类,为了我们的重生,他把自己的独生子打发到世界上来,使我们藉着他的痛苦和死亡得到生命…  相似文献   

15.
曾经,我们向大自然争取了生存的权利,向统治阶级要回了人身的自由和政治权利的平等。然而,我们却没有解放自己的心灵,这种过程之所以如此艰难,因为禁锢我们心灵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走上街头,留心一下人们的表情,你会发现,不少人是充满愁苦与不乐。为什么我们不快乐?物质生活的富裕、活动方式的拓展不一定能使我们获得心灵的平和与安宁,是我们束缚了自己的心灵!不是么?平时,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整天忙忙碌碌,繁杂的事物充斥着大脑,紧张、竞争和压抑使我们喘不过气来。于是,我们习惯于抱怨,习惯于唉声叹气。其实这只是一种逃避,有些东西你…  相似文献   

16.
主角     
正在我的生活里,我就是主角。对于他人的生活,我们充其量只是一个暗示,一种鼓励、启发,或是真诚的关爱。这些态度可能丰富他人的生活,但这没有可能发展成为——代替他人的生命。我们当不起完全为一个人而活——即使他人给予这种权利。坚持自己该做的事情,是一种勇气;绝对不做那些良知不允许的事情,是另一种勇气。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很正当。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初,人们曾讨论过一个在中国似乎从来不是问题的问题:一位年轻的女出纳员为了2300元公款和歹徒搏斗牺牲了生命。有些人问:“难道几千元钱比命还贵?”“我们为什么非要以死来捍卫正义?”“漠视自己的健康、轻视自己的生命难道就是情操高尚?”不能说这些问...  相似文献   

18.
延参 《思维与智慧》2012,(17):54-55
花开花谢,云卷云舒,生活总是这样的跌宕起伏。红尘的纷纷扰扰,如虚如幻地充斥在我们身边,影响我们的生活,摇摆我们的心地。心态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的态度,你所看到的世界反映了你的内心。所以试着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变得干净、变得清凉,留一片好心给自己,你会发现周围的世界原本是那么美好。留一片无私给自己。人需要有一颗牺牲自己私利的心,给人以关爱、给人以方便、给人以欢乐、给人以希望,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  相似文献   

19.
灵花一束     
《天风》2017,(6)
正祷告不是生活中的"备用胎",而是生命每天的"必需品"。神的儿女们,神的旨意原是叫我们不住地祷告,恒切地祷告。叫别人得福的同时,你已经是最蒙福的人。因为你愿意成为别人的祝福,你就成了上帝所赐福的人。说真话的好处是不用记得曾经说过什么话。神是光,你亲近神就是亲近光,你脸上就越来越有光彩;你亲近神,你心里就越来越有神采。上帝存留我们的"生命",为要完成上帝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离开目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目的,就像一种人生方向,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可能就是一团乱麻,无从下手,看不到下一步到底在哪里。所以说,一个人有目的,不是什么坏事,它是使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一个设想。当然,那些属于假、恶、丑的东西,都应该在目的之外。或者说,我们的目的,不包含那些乌烟瘴气、扑朔迷离的内容。给自己找个目的,然后,用自己的行动和智慧去抵达它,让它变成现实,可是,一些人却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