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赫塔·米勒有一本小说叫《心兽》,这本小说有一篇很漫长的自序。序言的开头,她写了一件出现在她生命中,让她耿耿于怀的小东西。幼年的她每次清早出门,总是忘记携带自己的手绢。然后,母亲会喊住她,提醒她:"米勒,你要记得带上手绢了。"然后她才心满意足地去上学。忘记,提醒,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形成某种规律,伴随她的童年。其实,她是故意忘记带的,因为这样就可以获得一种微妙的证明。  相似文献   

2.
批阅作文时,我发现娟娟 作文本里夹有一张纸条,上面 写着:"张老师,我很想找你谈 谈心,不是师生之间的谈心, 而是朋友般的真诚交流,你愿 意吗?" 一天课外活动,我通知她 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刚坐稳, 她就嗔怪道:"张老师,我读高 中快两年了,你可是第一次找 我谈话呀,我知道,如果要不 是我在作文里给你写了纸条, 恐怕到毕业你也不会找我谈 话的。" "你能原谅我吗?"我十分 内疚地说。 "我并不介意",她语气变 得很温和地说:"我知道,近两 年来,你对我一直很关心,上 课提我背书,回答问题最多, 当堂给我的鼓励也最多,包括 作文评语。说心里话,我打心  相似文献   

3.
正小时候,放学回家,看到桌上突然出现的糖果或者零食,总是欢呼雀跃,那个贫穷的年代,这样的稀罕物对我是最高的奖赏。蹦跳着到她跟前,想要跟她分享,她总是说:"我吃过了,这是给你留的,你吃吧。"兴冲冲地在她面前吃得津津有味,她总是很宠溺地笑:"我说了很好吃吧,因为我已经吃过了。"  相似文献   

4.
永远的留言     
正在台湾,有一个60多岁的母亲,每天都给女儿打手机,她听到的总是语音信箱的留言:"对不起,我现在很忙,有事请留言哦!"那甜美活泼的声音,让母亲禁不住笑容满面。明知女儿没接手机,她仍会慈爱地回答:"好,你去忙,妈妈明天再给你打!"而事实上,这个手机的主人已在一年前因车祸去世。这句熟悉而亲切的留言,是母亲找到女儿的唯一方式。它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随时开启一扇通向秘密花园的门。那里,盛开着有关  相似文献   

5.
余红珠 《天风》2006,(16):10-12
上帝又对亚伯拉罕说:“你的妻子撒莱,不可再叫撒莱,她的名要叫撒拉。我必赐福给她,也要使你从她得一个儿子。我要赐福给她,她也要作多国之母;必有百姓的君王从她而出。”亚伯拉罕就俯伏在地喜笑,,心里诡“一百岁的人还能得孩子吗?撒拉已经九十岁了,还能生养吗?”(创17:15-17)  相似文献   

6.
有一天,我在敦化南路散步,突然有人从背后追上我,她一面喘着气,一面说:“请问,你是林清玄吗?”我说:“是的。”她很欢喜地说:“我正想打电话到出版社找你,没想到就在路上遇到你。”“你有什么事吗?”我说。“我……”她欲言又止,接着鼓起勇气说,“我觉得,我还没有学佛以前很快乐,现在生活却过得很痛苦,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然后,我们沿着种满松香树的敦化南路散步,人声与车流在身边奔跑,有时我感觉这样看着不知从何处来,又要奔向何处的车流,总像是在看一个默片电影的段落,那样匆忙,又那样沉寂。我身边的中年女士向我倾诉着生活与学佛…  相似文献   

7.
罗马 《思维与智慧》2007,(13):22-22
一 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学家,气质高雅,因此成为很多女人心目中的偶像。某天,一个女子来拜访他,她表达了爱慕之情后说:“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 哲学家虽然也很中意她,但仍习惯性地回答说:“容我再考虑考虑。”[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有一次,在本地电视台一档职场节目,我瞧见我的一位女同事在当评委。那节目请年轻人来表现自己,聊自己的理想未来和对工作的看法,当场面试。有个大学男生来参加节目,朗诵自己写的诗,谈及个性,他说自己内心很深沉,内向,不擅交际。我的同事观察了这个男生一会儿,她对男生说:"我怎么看你的样子,其实是很忧郁,个性也压抑呢?要不那咱们来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5,(10)
<正>问:我妻子信基督教已有一些时日,开始还正常,但近日来我发现她行踪诡秘,时常会做或说一些在我看来莫名奇妙的事,而且也不管家务和工作,说这一切都意义不大。我本人不信教,劝她也没用,猜想她一定是被什么邪教迷惑了,我很爱我的妻子,很担心她,我当怎么办?一个迷茫的教外人:阿田答:阿田先生,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作为教会的一分子,我们同样很是焦急。由于我们掌握的情况并不全面,所以只能凭你提供的信息与你一起作一些分析,希望能帮到你,使你妻子回归正路。第一,你得注意一下,她平时在哪里聚会或活动,是否光明  相似文献   

10.
爱的寄生     
正有一个真实的例子:自从丈夫离开人世后,妻子觉得世界都不存在了,她是如此爱他。空荡荡时没有依靠,孤独而悲伤。她去拜访一名出色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因为她痛苦得想要自杀。"我实在太爱他了,没有了他,我不能再活下去。""你知道不知道,你根本不是爱他!"心理医生回答。"你这是什么话?没有他我不能活下去。我可以为他去死。"她愤怒了。  相似文献   

11.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学校花坛边的草地上,我碰到一个脚步匆匆的女孩,她停下来怯怯地对我说:“您是刘老师吧。”见我点头,她又急切地说:“我不是本校学生,在××中学读高二,但初中是在这所学校读的,我专门请了两节课的假来找您,请您一定帮帮我。”看着她焦虑的眼神,我虽不知道她正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但可以感觉到她内心的压力很大,渴求解脱的愿望非常强烈。 当我和她静静地坐在咨询室时,她低头不语,两手轻轻地搓动。我发现她是一个长得很清秀的女孩子,个子很高,身体略显单薄,薄薄的嘴唇抿得紧紧的。我知道她对我还有一些戒备心理。 “我知道你现在心情一定很复杂,是有什么事正困扰着你,对吗?我希望能帮助你。”她终于抬  相似文献   

12.
一位男孩对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同班一位叫颖的女孩,不仅美丽大方,而且聪明睿智。我们既是学习的竞争对手,又是情趣相投的好伙伴。可是最近我对颖产生了一种很特别的感觉,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闪现的全是颖的音容笑貌。我怀疑自己的大脑是不是有毛病——为什么总会想她无穷无尽?  相似文献   

13.
正很多年前,老河狸便在近水处筑起了一个既牢固又安全的巢穴,他在这里生活得一直很惬意。一天,年轻的鼹鼠跑过来提醒老河狸说:"你住的地方眼下很危险,得赶快搬家。""难道附近有新来的野兽?或者周围有贪婪的猎人?还是因为近期连日暴雨,河水要马上暴涨?"老河狸满不在乎地说,"即使是马上就面对这些危险,我也一点都不害怕!""哎呀,不是,都不是!是不远处的火山就要爆发了!"  相似文献   

14.
青春的秘密     
搬入新房,妻帮我整理书橱,无意间发现我的一本中专毕业留言册,胡乱翻看起来。谁知她未看几页,便惊叫起来,指着一页,酸溜溜地责问我:“这页留言做何解释?”我接过一看,原来是班上一个名叫高峰的女同学的一段留  相似文献   

15.
走近同性恋     
“我的情人对我所想要的一切都很敏感。我喜欢她骑坐在我上面,向下凝望我的脸,她看上去充满爱意、生机勃勃。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我静静地凝视着她的脸和肉体,她轻轻地爱抚着我。我们情不自禁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亲吻、爱抚、触摸,我对她说:‘我想要你狂野一点’。于是她就那么做了,结果感觉既强烈又美妙,那种感觉就像是一跃而起,一道爱欲的光波闪动,灼热得犹如炽烈的火焰一样传遍我们的整个身体,令人颤栗。”——海特性学报告看了这段缠绵的性爱文字,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对男女做爱的情节直白——这是两个女人之间的性行为,亦即人们常说的“同性恋”。  相似文献   

16.
<正>周二早晨来到心理咨询室,刚刚整理完一些资料,就有一名女生微笑着走进来,这名女生白皙漂亮,穿着也很时尚。她很轻松地问我,"老师,您有时间么?我想找您谈谈。"看到这名女生,我感觉很疑惑,一般来咨询的学生都是心情沉重、满面愁容,不少同学一说自己的问题就像要哭起来。但是她这么早就来找我,肯定有一些紧急的事。在沙发上坐定后,她告诉我她叫吴莹,然后她突然冒出一句:"老师,我很厌世。"这个问题很  相似文献   

17.
<正>新的一周开始了。小学三年级女生佳佳,在课余时间向同学们兴奋地讲起了她在双休日和父母一起去"冰川动物园"游玩的经历,同学们都被她绘声绘色的讲述吸引住了,并表示回家一定要说服父母抽时间带他们去玩。让佳佳没想到的是,她在把快乐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的同时,无形中给同班的另一名女生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刺激。星期二,佳佳如常来上学,却不断有要好的伙伴问她:"你把父母带你去‘冰川动物园'讲得那么有声有色,把自己说得那么快乐幸福,是不是你编造的美丽谎言呢?还有人很  相似文献   

18.
正那年我毕业后,在家附近的一个小厂做了一名普通员工。我的组长是一位中年妇女,我常常因为小失误,被她骂得狗血淋头。每天加班到凌晨两点,拖着疲惫的身体上床,我却很难入睡,现实与梦想的差距,满肚子的委屈与不满,让我对生活心灰意冷。两个月后,领导见我写得一手好字,对我说:"我想给你换份工作,不过,你得帮我将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新手咨询师,接了一个新的个案。她觉得非常受挫,觉得自己的咨询做得非常糟糕。咨询师的受挫感被督:"这次咨询结束之后,我呆坐了半个小时,因为我特别难过。"督导用鼓励的语气说:"督导本来就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做咨询,我们可以一起来看发生了什么。你可以具体讲一讲吗?"被督:"在咨询结束的时候,来访者对我说:‘我知道你很想帮我,但你没有帮到我’。我觉得太受挫了,一直在回想我的咨询是不是做得特别糟糕?"督导:"当你想到糟糕的时候,你觉得有可能是哪些方面没有做好?"  相似文献   

20.
富贵之心     
从小我就比较好胜,但资质平庸,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取得第一。 父亲发现我总是郁郁寡欢,追问原因。我信任父亲,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和不快乐告诉了他。父亲抚摸着我的头,慈爱地说:“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而且你确实努力了。但是得不得第一又有什么关系呢?第三名也很好呀!”“什么呀?得第三,多丢人!”我还是哭丧着脸,心里很不理解父亲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