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多年前,我在西北大学作家班谋文凭。一日,某教授在讲到鲁迅的代表作《阿Q正传》时,居然宣称:“阿Q精神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世界性。与其说是我国国民的劣根性,不如说是人类的劣根性。许多人常动辄说别人是阿Q,其实他自己说不定就曾得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山那面有黄金。说一个人在山这面住久了,不妨到山的那面去看看。山那面不一定有黄金,但会向你展现另一方天地,也许比黄金更有价值,让你开拓视野。套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已经成了举世闻名的“典型人物”。在我国,几乎连小学生都知道阿Q,“阿Q精神”更是家喻户晓。 在某些情况下,“阿Q精神”可以起到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积极作用。譬如,阿Q  相似文献   

4.
张合安 《天风》2005,(5):10-11
"福"是每个人的向往和追求,但不同的人对福的理解不同。有人说健康是福,有人说平安是福,有人说悠闲是福,有人说有钱是福,有人说有个美满的家庭是福……到底什么人有福?在旧约圣经写到:"藐视邻舍的,这人有罪;怜悯贫穷的,这人有福。"(箴14:21)在新约四福音书中,主耶稣讲过许多关于有福的真理,如:在登山宝训中就连续讲了八种人有福,而"施比受更为有福"是唯一在四福音之外主  相似文献   

5.
人说·神说     
牧声 《天风》2010,(7):53-53
人说:从来没有人看见过神。神说:我已差耶稣将我表明出来!人说:眼见为实,看见我才信。神说: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人说:如果你很成功,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在世界文学之林占有一席之地。阿Q已经成了举世闻名的“典型人物”。在我国,几乎连小学生都知道阿Q,“阿Q精神”更是家喻户晓。“阿Q精神”成了我国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某些情况下,“阿Q精神”可以起到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积极作用。譬如,阿Q挨了别人的打,自言自语骂一声“儿子打老子”,他出了气,心理平衡了,怒气发泄了,不再感到痛苦。假如他不骂那一声,把怒气闷在心中,迟早要“憋”出病来。我想,若不是“闹革命”抓去杀头,他肯定可以高寿。细推起来,“阿Q精神”并非中国专利,外国也有“阿Q精神”,甚至…  相似文献   

7.
《中国天主教》2008,(3):14-21
耶稣看到了群众,就上山去了;他坐下来,他的门徒们来到他身边。他开始教导他们说: “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安慰。”  相似文献   

8.
陈霖锦 《天风》2013,(4):28-29
“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  相似文献   

9.
谁更为有福     
龙尚勇 《天风》2005,(1):6-7
经文:徒20:35 元朝时,福音传到华夏,宫中民间,高官贵胄平民百姓多有信主的,他们被称为"也里可温",意思是"有福之人"。信主的人是有福的人,福成为基督徒的身份标志,每个人信主以后,成了基督徒,都希望自己是个有福的人,在属灵生活上与其他弟兄姊妹共同追求新生命长进的过程,互相激励,彼此推动,更巴不得自己是一个福上加福、更为有福的人。 谁更为有福呢?在使徒行传里,保罗牢牢地记得主耶稣的一句话,那是关于基督徒更为有福的教训。主耶稣说"施比受更为有福"。给予的人是有福的,他的福比先前更多,为什么给予会让人更为有福呢?  相似文献   

10.
读过点书的人,恐怕都晓得“著名人物”阿Q(似读为阿桂)立身处世、迎战各种困厄并屡战不爽的秘密武器——精神胜利法。也有不少的人,反反复复地鄙夷过、不厌其烦地嘲讽过、挺腰仰胸地抨击过并继续竭尽全力地围剿以阿Q为代表的中国人所掌握的这一致胜法宝。平心而论,只要我们像如今企业改革重组时剔除掉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而使之重振雄风那样,剥离掉盲目乐观、自欺欺人的成分,精神胜利法是有着相当大的力  相似文献   

11.
活在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希望得福、享福,长命百岁。但很少人去探究福的来处。换句话说,有人所想的就是最好不费力气而能得到一切,不需本钱,不择手段,而能赚到大钱。 什么是“福”?在我的信念里?丰衣足食是福,身体健康是福,家人和乐是福,事业顺达是福。说得更明白:吃饱穿暖足矣,不必山珍海味,名牌服  相似文献   

12.
灵程八级     
读经:马太福音5章3至10节。 我们常称马太福音5至7章为“登山宝训”,是主耶稣宣布天国的宪法。5章开头这一段,通常称为“八福”,好像是八种福,或八种有福的人。但细心研读。深觉是主耶稣说明天国子民应有的属灵资格。清注意3节的第一福,主耶稣就说:“天国是他们的。”到10节的第八福,主耶稣又说:“天国是他们的。”可见八福是始终联  相似文献   

13.
吴紫薇 《天风》2002,(6):15-15
在十字架下我们看到这是怎样一位母亲。她在生命中经历了这个不寻常的儿子的诞生与成长,她也是耶稣施行第一个神迹的见证人之一。对于这位母亲来说,最让她难以理解的莫过于耶稣属天的身份以及他在地上属天的事业。从12岁起这个儿子就宣称:“难道你们不知道我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在成长过程中,他显然聪明过人,处处表现出非凡的人格魅力,出众的智慧与能力,在他所教导的人群中曾有人高声喊着说:“那乳养你的是有福的!”  相似文献   

14.
糯福基督教堂建筑艺术杜忠初黑格尔说过:“艺术到了最高阶段是与宗教直接相联系的。”建筑艺术是以空间结构的形式表现的,人们把没有生命的自然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与人的心灵结成血肉因缘,成为一种外部的艺术世界。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基督教堂是一座颇有艺术特...  相似文献   

15.
古人的警戒     
李铭约 《天风》1994,(2):16-17
读经:诗篇第一篇、犹大书 诗篇是颂赞神的诗歌集,第一篇是说一个有福的人是喜爱神的律法的人。说到“福”字,我们中国人是特别喜爱的,我们过春节总是写了许多福字,贴在门上、窗户上、墙上、缸上。圣经里说神的子民遵行神的诫命就会得到神的赐福,连筐子、抟面盆都蒙福。  相似文献   

16.
各位朵斯提,赛俩目!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你们是为世人而被选拔出最优秀的民族,你们命人行善,止人作恶,确信真主。"(3∶110)这段经文中有两个关键词:"命人行善、止人作恶"。这两个词完全可以理解为是阿訇的职责和义务,因为阿訇是以为主言法,替圣传教为己任的。穆圣说:你们替我传教吧,哪怕是一节经文也可以。"  相似文献   

17.
事实证明,一个兴旺的教会,必定有一个(或几个)好的牧养人。好的教牧同工一定能办好教会。一个建得很好的教堂,若是没有好的牧养人,没有讲台的供应,往往是一个荒凉的教会。用信徒自己的话说:“到那干什么,得不到一点啥”。 牧养工作不仅仅是讲台工作,讲台工作也可以说是集体布道,如主耶稣在山上给众人讲八福,彼得传道使几千人归主等。他们还有更多的个人谈道,如主耶稣与尼哥底母谈道。一个好的教牧同工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常说:“吃亏是福,”这一句话的反面是“占便宜,”中间便是即不吃亏也不占便宜。为此,有人说,吃亏是福;有人说,什么都能吃,就是不能吃亏;还有人说,是我的拿,不是我的,白给不要。到底谁说的有理,实际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道德经》说,“天地所以能长久就是因为它不为自己而活着。”《圣经》也说,“在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头上有癞疤,他对此讳莫如深,因为讳说癞以及一切“赖”的音,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后来甚至连“灯”、“烛”都讳了。这种对自己的个人缺陷过度敏感的心态无疑是不健康的,是病态的。  相似文献   

20.
魔鬼辞海     
齐哲 《思维与智慧》2007,(15):48-49
76.心境 一人问老Q:你们村最苦的人是谁? 老Q:张傻子。 问:最开心的呢? 老Q:还是张傻子。 问:为什么? 老Q:人们都觉得他可怜,可成天笑眯眯的只有他一个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