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恶从哪里来?     
佚名 《天风》2014,(1):I0001-I0001
在一所著名学府的课堂上,教授向学生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世上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吗?一位学生勇敢地回答说:是,都是他创造的。教授又问:上帝真的创造一切吗?那位学生回答:是的,当然。教授问:如果上帝创造万物,那么恶也是上帝造的吗?既然恶存在,根据外在行为反映一个人内心的原理,我们可以假定上帝是恶  相似文献   

2.
宽恕之道     
“那时伯多禄前来对耶稣说:‘主,如果有弟兄得罪我,我该宽恕他多少次呢?直到七次吗?’耶稣回答说:‘我不对你说七次,而说七十个七次’。”(玛18:21-22)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白,主耶稣所说的七十个七次,当然不能理解为四百九十次就可以了,而是要我们不断地宽恕别人。为什么要宽恕别人呢?因为主耶稣说:“如果你们不从内心宽恕你们的弟兄,我的在天之父也必将同样对待你们。”(玛18:35)为什么要不断宽恕别人呢?因为我们常常犯罪,也不断常常祈求天主宽恕我们。如果我们不遵照耶稣的教导,不断地宽恕别人的话,那么天…  相似文献   

3.
朱建军 《天风》2010,(9):38-38
昨天夜里,有个多年未联系的朋友突然发来邮件,没有寒暄,也没有问候,直接就问我:“上帝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你真的相信上帝是存在的吗?”我回复她:“许久不见,你好吗?为什么突然这么问?”  相似文献   

4.
"主说,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脚凳,你们要为我造何等的殿宇,哪里是我安息的地方呢?这一切不都是我手所造的吗?"经文:徒7:44-50自从始祖犯罪以来,神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隔阂,历世历代,原罪加上本罪致使人们不能直接见上帝的面。但上帝的最高心意——以马内利(神人同在)永不改变,人类中有一支"虔诚的后裔"(参玛2:15)在回应着上帝的心声。  相似文献   

5.
若霖 《天风》2013,(5):I0001-I0001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朋友,你听过这福音的信息吗?这是关于你我的好消息。或许你早已经听过,但在你心中,有着层层迷雾,以至于你不能明白,更不敢去接受这好消息。那么,今天让我们拨开这层层迷雾,看看福音背后的真理。  相似文献   

6.
不妨结伴     
有个人在沙漠行走,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这时他遇见了另一个人,于是他问对方:“先生,我迷了路,你可以告诉我怎样走出这片沙漠吗?”“对不起。”这个陌生人对他说,“我也不知道怎样走出去。但也许我们可以结伴同行。一起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7.
诡辩是种技巧,自然,能玩诡辩的孩子特别聪明。不信,请细细思考以下事例。其一:爸爸对睡懒觉的孩子说:“快点起来,早起好”。儿子问:“为什么早起好?”爸爸回答:“因为小鸟起得早才能捉住小虫。”儿子反驳:“可是,如果小虫不起那么早,不就安全了吗?”爸爸哑然。其二:妈妈对兵兵说:“千万别跟丁丁玩.”兵兵问:“为什么?”妈妈回答:“因为丁丁是个坏孩于。”兵兵问:“那么,我要是听您的话,我就是个好孩子了,是吗?”妈妈点头:“是的。”兵兵又问:“那——是不是大家都应该限好孩子玩?”妈妈点头:“是的。”兵兵;“…  相似文献   

8.
徐晓鸿 《天风》2018,(4):20-22
一天论第一 问曰:“人是何物作?” 有人问:“人是什么物质构成的?” 答曰:“有可见,无可见。何在作?何无作? 回答说“有可见(物质的一面),有不可见(非物质的一面)。哪些是被造的?哪些不是被造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奥斯维辛”事件是一个令人震怵的沉重话题。西方现代思想家们对“奥斯维辛”进行了认真地反思,提出了“奥斯维辛之后”的问题:奥斯维辛之后,人还配为人吗?这一发问,无疑动摇了宗教上帝观的基础。既然人在奥斯维辛之后发生了身份危机,那么,创造人类的万能的上帝的身份是不是也变得可疑了呢?在人作恶害人的时候,在人受苦受难的时候,上帝在哪里啊?一句“上帝在哪里?”是奥斯维辛之后人们对于以往的上帝观念最有力的质问。我们从一个角度试着回答这一问题。万能的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但这个世…  相似文献   

10.
老师在黑板写个“或”字,问:你们懂得它吗?全班都投以疑惑的眼光。一学生自言自语:简单的小学生问题,却用来问大学生!师:你懂得它吗?生不置可否。师:人们都轻视它,但每天都用上它。虽然不少时候用对了,但不时仍会产生误解。我们稍作分析,以后一辈子可省却许多麻烦。设甲、乙两句,如果甲真、乙假,那么,“甲或乙”是真呢?还是假呢?生:我从没上过逻辑课或读过这类书!师:也应该懂得啊!你刚好用上“或”呢!你有小弟弟吗。生:有。师:你曾否对他说过:明天我送你一支笔或一本书。生;当然有。师;那正好又是“甲或乙”。当…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0,(3):62-62
昨天夜里,有个多年未联系的朋友突然发来邮件,没有寒暄,也没有问候,直接就问我:“上帝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你真的相信上帝是存在的吗?”  相似文献   

12.
两双皮鞋神父在教堂对信徒们讲解圣经,一位信徒十分感动。在神父讲解完毕后,他告诉神父他愿意将自己完全奉献给上帝。于是神父问他:"假如你有一栋楼房,你愿意奉献给上帝吗?他说:"愿意。"神父又问:"假如你有一辆汽车,你愿意奉献给上帝吗?他又说:"愿意。"神父又接着问:"那么你愿意将你的皮鞋奉献给上帝吗?他却说:"不愿意。"  相似文献   

13.
一个农夫和一个准备远行的水手在交谈。 农夫问:“你父亲是怎么死的?”“出海捕鱼,遇到了风暴,死在海上了。”“那你祖父呢?”“也死在海上。”“那你为什么还要去航海,不怕死在海上吗?”水手沉默片刻,他反问农夫:“你的父亲死在哪里?”“死在床上。”“你的祖父呢?”“也死在床上。”“那么,你每天睡在床上不害怕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你想在人际交往中独树一帜吗?你想在社会交际中左右逢源吗?那么,请掌握———一、主动向对方打招呼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对于陌生人来说,你先开口向对方打招呼,就等于你将其置于一个较高的位置。以谦恭热情的态度去对待对方,一定能叩开交际的大门。如果你能用自信诚实的目光正视对方的眼睛,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报姓名时略加说明记忆术中有一种被称作“记忆联合”的方法,这是一种把一件事与其他事连在一起的记忆方法,初次见面的人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加深他人对你的印象。比如你姓张,便可说:“我姓张,张飞的张,不…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婴儿即将出生。他问上帝:“他们告诉我明天你将要把我送到地球,不过为什么我在那儿会那么弱小和无助呢?”上帝说:“在所有的天使之中,我已经选中了一个给你。她将会等待你和照顾你。”  相似文献   

16.
我常为碰到的“能怎的”的提问而困惑。提岿“能怎的”的大约有两种,一武一文。所谓武问,大抵是一些身大力不亏的,或者是“盲”(法官、德盲)气十足的年轻人所提。比如,他骑车掩了你,你找他论理,他反制问你:“撞你了,能怎的?”这属于蛮不讲理类。所谓文问,情况较为复杂。跌举几问:你工作认真,  相似文献   

17.
周永健 《天风》2008,(22):37-37
问:上帝起初创造亚当和夏娃,他们二人生儿育女,从而繁衍人类的后代。这是否表示之后他们的儿女结合,犯了“乱伦”之罪?上帝容许早期的人“乱伦”吗?  相似文献   

18.
商人埃佩尔去世后见到上帝,提出要进天堂。上帝问:“你真的在人间活过吗?” 埃佩尔回答:“真的活过,我活了七十多岁。”  相似文献   

19.
刘忠国 《天风》2006,(24):46-47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传3:11)前几日,单位一同事在网上看到一则信息,便向我问起善与恶的问题。她在网上看到的这则信息,大体上是这样的:“某人向一基督徒提出下列问题,并请其解答。某人:上帝是善还是恶?基督徒:上帝当然是善的。某人:你承认现实世界中存在恶吗?基督徒:我承认。某人:上帝是全能的吗?基督徒:是!某人:宇宙和世界上的万物皆是由上帝所造的吗?基督徒:是!某人:那么恶当然也是由上帝造的了?这样,上帝岂不也是恶的吗?  相似文献   

20.
复杂问语是指隐含着某种假定的问语,如别人发问:“你还干小偷吗?”这句问话中就隐含着一个假定:“你干过小偷”。如果你干过小偷,那么这个假定就是真实的;如果你没有干个小偷,那么这个假定就是不真实的。对于这个隐含着不真实假定的复杂问语,不管你回答“没干”还是“干过”,你都是小偷了。正因为复杂问语具有这个特点,所以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它,诱使别人落入他预设的圈套。也正因为复杂问语具有这个特点,有些人认为复杂问语不能用于办案之中,因为用于办案中就是一种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