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经常有这样的事儿,说话者所说的意思到了听话者那里的理解完全不是一回事儿。这类事情常常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记得有一年复天,我领小外甥(当时还不到五岁)出去玩,路上给他买了一支雪糕,他紧着半边吃,另外半边眼看快要掉下来,我急忙说:“你吃雪糕要一边转一边吃”,他一听,也不含糊,一边身于转着囵,一边继续吃那摇摇欲坠的雪糕,看得我忍俊不禁,说,“你要转雪糕,不是转你的身子”,这下他才明白过来。当时想想有点恼他,怎么一点听不值我的意思,事后想来这不失为一种幽默,回来讲给别人听,让大家也乐不可支。这就是一种“…  相似文献   

2.
晓洲 《思维与智慧》2001,(11):34-34
很多公司常常借重很冗长的定向测验,或者严格考问一大串问题,了解应征者的个性。事实上,问对问题,以及用更好的方式问问题,才能够让你更有效地筛选出适合的应征者。美国管理顾问Mark Goulston建议,你不妨先在办公室,简短地问一些一般性的问题,并且说明上班时间和内容等,然后带着这位应征者,在办公区走一圈,一边自然地再问些问题。应征者可能不知道,这才是面谈真正的开始。当你一边走一边谈工作上的各种状况时,对方心里没有防卫,可能会说出真正的想法,而不是准备好的答案。尽量问一些他没有想到的问题,最好是那些他们会停下…  相似文献   

3.
一只小鸟渴了,它看见田野里有一个装着半瓶水的瓶子,就飞了过去,可是嘴巴够不着。聪明的小鸟衔来了一些石子放到瓶里,于是瓶里水涨上去,小鸟喝到了水。与此同理,劝说他人,也是将“热心”、“道理”等一块块“石子(有利于说服的因素)”,送到对方的“瓶”里,到了一定程度,对方就被你说服了。1.赞美“闪光点” 劝说他人时,首先褒奖对方的优点,使对方得到一种心理满足。等他兴高采烈的时候,你再讲出你的意见,他会愉快地接受你的劝说。某售货员上门推销化妆品,女主人说:“这些化妆品我都有了,暂时还不需要。”这位售货员说:“…  相似文献   

4.
有句成语,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意思是用某人对付别人的办法回过头来对付他自己。这种语言技巧,简称“还治”。 “还治”在交际中有种种妙用。 一、反击挑衅 某公园一僻静处有一个矮树墩,一个中年妇女坐在上面休息,坐了一会,觉得口渴,就去买雪糕。等她回来时,树墩已被一位姑娘占据,她顿时柳眉倒竖,出言不逊:“下蛋不勤,占窝倒挺快的。”姑娘先是一愣,见这位妇女眼盯树墩,便明白了说话的意思。她一边起身让座,一边说:“对不起,耽误你下蛋了。” 这位姑娘借词(“下蛋”)还词,以牙还牙,既反击了对方的无礼,维…  相似文献   

5.
一天,我在心理咨询室接待了一位个子高高、英俊潇洒的男青年,他大大方方地告诉我,他叫阿俊。最近他遇到一件事,心里非常担心害怕和烦躁不安,想找我谈谈。事情原来是这样的:阿俊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外企公司上班。因择偶条件较高,恋爱多次未成,至今仍独身一人。数天前的一个深夜里,他突然接到本公司一位男同事的电话,他告诉阿俊他正在一个特殊的休闲场所给他打电话。“你知道某咖啡屋吗?”对方非常兴奋地问他。“不知道。”阿俊迷惑不解地回应道。“那你这两天有空能不能跟我一起出来玩一玩?”对方热情地邀请他。当时阿俊非常诧异,平常在公司这…  相似文献   

6.
一个初涉世事的年轻人,怎样才能充分显示你的老练、成熟,尽快赢得同事及上司的重视与信任,以最大限度地层示你的才能和潜力呢? 下面介绍十几种具体、细微但却有效的言行方法。如果你能加以把握并恰当得体地运用,将会使你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成功。 “言”的方法 1.说话发言时先说重点——显示你头脑清晰。从心理学角度看,一般人在与人交谈、倾听对方发言时都会产生一种微妙的排斥、不耐烦心理,只不过由于各种环境、条件、理智方面的制约才使人似乎在耐心倾听。因此,说话者,尤其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要想引起对方重视,先归纳出谈话的重点极为重要。比如:“今天我要讲的主要意思是……”或者“我的看法基本上有两点……”等。这样,由于一开始就给听者几个重点,听者既可看出你对该问题是有见解,也可注意地听你讲话,只要不悖主题,即使你后面的话有些不清,也会不易被注意。实际上,这是借助听者的能力加强发言者份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忧郁的森林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用“忧郁的森林”做网名,但她是我的网友。已经一年多了,我们时常探讨生活或写作的问题,有时还会给对方发几篇得意之作,然后相互品头论足或彼此吹捧一番;除了没有告诉对方真实姓名外,我们是非常投入的朋友。  相似文献   

8.
你想在人际交往中独树一帜吗?你想在社会交际中左右逢源吗?那么,请掌握———一、主动向对方打招呼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对于陌生人来说,你先开口向对方打招呼,就等于你将其置于一个较高的位置。以谦恭热情的态度去对待对方,一定能叩开交际的大门。如果你能用自信诚实的目光正视对方的眼睛,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报姓名时略加说明记忆术中有一种被称作“记忆联合”的方法,这是一种把一件事与其他事连在一起的记忆方法,初次见面的人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加深他人对你的印象。比如你姓张,便可说:“我姓张,张飞的张,不…  相似文献   

9.
他把头向旁边微倾你们俩相对而视,他的头向一侧微微倾斜。解读:男人一边看着你,一边将头侧向一边,表示他对你有好感。这种男人通常都比较内向、矜持,碰到心仪的异性会下意识地摆出这种姿势,希望对方主动一点。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比较平易近人,他不惜透露出内心脆弱、敏感的一面。下一回,你若发现某个坐在吧台旁边的男人像只公鸡似的,歪着头看你一个钟头,就应该明白,他希望你主动与他搭讪。或者,第一次与你约会的男士送你回家时,歪着脑袋站在你家门口迟迟不肯离去,就赏给他一个吻吧!他的双脚呈内八字他或站或坐,双脚并拢,脚跟朝外呈内八字。解…  相似文献   

10.
有时,面对突如其来的诘难常常不便回答,有时,面对意想不到的局面常常会感到棘手。那么,此时此刻,是不是就只能缄口沉默或俯首认输?不是。只要你善于引导,妙语连珠,就照样能稳操胜券。巧用逻辑,让父亲无言以对父亲不喜欢兵兵,就对儿子说:“今后不许你和兵兵玩。”儿子问:“为什么?”父亲回答:“因为兵兵是个坏孩子?”儿子立刻问道:“那么,我不和他玩了,是不是就是好孩子?”父亲回答:“当然。”儿子再问:“那──是不是人人都应该跟好孩子玩?”父亲回答:“当然。”儿子立刻说道:“那好,我打算先当好孩子,然后让兵兵跟我…  相似文献   

11.
刘治国 《天风》2007,(5):18-19
真正的、没有私意的事奉乃是像主耶稣那样,耶稣快要上十字架之前,他在客西马尼园祷告说:“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因此我们的事奉也应当是“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神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尘封的旧梦     
昨天的故事是一本好难翻的日历。依稀记得那次在苍白的残留下,我冒着傻气地告诉你:“若是你死了,我一听到这消息时,一定会昏倒的”你诧异地望着我,好像一点不明白这话的意思,然后,你幽幽地叹口气,认真  相似文献   

13.
无私的妻子     
林涛 《天风》2001,(8):25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基督是主,是无所不能的主,“在他没有难成的事。”(耶32:17)他是“军长”,只需号令一声,就能出动12营天使(太26:53-54)。可是他知道如此行事,经上所说的事就不能应验。为了让父的事成就,他不运用天军,也不求助于天将。而是运用了“然而”。这个“然而”让他战胜了自己的软弱,胜过似乎占了上风的撒但。有了耶稣的这一“然而”,人类众罪得  相似文献   

14.
酬金     
伍夫被控偷窃了一家体育用品商店。他找来了一位律师,要他替自己辩护。“可以,”律师说,“不过你得答应我两个条件:一是你要保证你没偷过;二是要付我100元酬金。” “第一条我完全可以保证。”伍夫说,“至于第二条──由于我手头现金不多,所以只能付50元,再加上一副网球拍、两只排球和三双滑冰鞋。您看怎样?” 酬金  相似文献   

15.
一位外地来京的同志走进了地铁积水潭站。站台的两边,各有一条铁道。在站的一边写着“由此开往西直门”,在站台的另一边写着“由此开往鼓楼大街”。这位同志不知应从哪一边上车,于是向我走来,并且问道:“同志,我去东直门,该在哪一边上车?”我想了一下,然后对他说:“您应在开往鼓楼大街这一边上车”。在我这个想一想的过程中,就用到了关系判断和关系推理。在简单判断中,有一部分是用来反映某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还有一部分则是用来反映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16.
古代作战讲究招数、枪法,口头、书面的语言应变也是一样,需要认清对象,洞察情势,讲究技法,相机措词,方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且看:演绎与淘汰妙理覃思。有位在王老爷家当家庭教师的高先生,常讲起“子罕不纳宝”的故事:有人送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给子罕,子罕说:“你把宝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我们还是各人保存自己的宝吧!”送礼者只好作罢。老爷心想高先生老讲这个故事,好像很清高,难道他就不爱财宝?于是对高先生说“桌子上一边是财宝,一边是道德,你挑哪一样?”高先生毫不迟疑地挑选了财宝。老爷揶揄道:“你看,一动…  相似文献   

17.
小孩对付财主的怪论.就妙用了谤尔反尔法。这种方法,首先是根据对方常规思维习惯或心理特征去谤其“出手”,然后用其手打他自己的嘴巴。  相似文献   

18.
聆听的艺术     
世界级的大文豪伏尔泰说过一句名言:“通到心的大路是你的耳朵。” 生活在这个迅速变迁,各种资讯排山倒海般地冲向我们的信息时代,聆听已经逐渐成为稀有罕见的事了。 不少夫妻彼此抱怨对方不愿“听”他或她说话,作父母的也埋怨子女不肯“听”他们说话。青少年们也在抱怨自己的父母从来不愿“听”他或她们说话。 形成如此普遍的“怨”之因由,我认为在于“聆听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神色     
有个孩子,他看人的神色总是慌里慌张的,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会盯着你的脸看上好久。如果你一脸严肃,他会屏声静气,慢慢低下头,如果你脸上笑嘻嘻的,他也会换上笑脸。他很喜欢和我儿子一起玩,休息天,有时会在体育场附近遇上,两个孩子碰在一起,便欢声笑语。我坐在一边,看着他们“疯”在一起。有一次,两个孩子又在体育馆遇上了,我发现带他来的,不是他奶奶,而是他的妈妈。他的妈妈看上去挺利索的,很干练。她朝我笑笑,也坐在一边去了。我坐那打盹。突然我听到一声暴喝:“佳  相似文献   

20.
所谓设歧,就是有意把一个完整的意思分开,先保留关键性部分,让对方产生暂时的误会,然后再点明本意的修辞方式。如:(1)有一个英国勋爵,擦破了点应,受了一点轻微的伤痛,就去召请著名的外科医生夏普。夏普给“病人”检查后,立即吩咐勋爵的仆人赶快跑到药房去取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