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人善自嘲     
自嘲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也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生活中,许多名人都是善用自嘲的高手。他们利用自嘲,不仅可以调节气氛、化解尴尬,还可以彰显自己谦虚的品质,制造一点生活间的小情趣。周其凤:说错了还特别希望  相似文献   

2.
在社交活动中,大概谁也不会反对被别人喜欢。那么,你不妨学一点给人“下台阶”的技巧,以使你能适时地为陷入尴尬境地的对方提供一个恰当的“台阶”,使他免丢面子。这不仅能使你获得对方的好感,而且也有助于你树立良好的社交形象。为了避免由于自己的某种不慎而使对方陷入难堪境地,我们在社交活动中应注意掌握这样几个原则:一是不要当众揭对方的错处或隐私。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3.
为窘境圆场     
交际中常常会由于自己的失误,由于意外事情的出现,或者由于对方的故意刁难,发生许多尴尬的事情。对待这些尴尬的窘境,如果笨嘴笨舌处理不当,就会使窘境更窘,影响交际效果,留下许多遗憾。德国学者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人们钦佩机智,因为它不仅能对意外的质问作出恰当的回答,而且能对突然的危险迅速想出救急的办法。”要解除尴尬,就要有机智救急的办法。较好的救急办法,就是能给尴尬寻找一个适合的解释,让这种机智的解释,为尴尬体面收场。下面试举几种机智圆场的办法:  1幽默化解。在一个小摊上,五六个人正围着…  相似文献   

4.
倾听的艺术     
上帝给了我们一张嘴两只耳朵,是让我们在和别人交谈时,认真地听,而不是不顾对方喋喋不休地倾诉。我们总希望自己拥有听众,从而一味地表达自己,但是不知为什么,我们的话语常常被别人忽视。当我们静下来感觉一下就会发现,和我们交谈的对方,也似乎在迫不及待地向我们...  相似文献   

5.
拒绝的技巧     
在日常交往中,你会发现有这样一种人.当别人有求于他时,不管自己是否有能力办到,总是行字挂在嘴边,到头来却因自己许了愿而不能兑现,结果失信于人。与其这样,倒不如当初该拒绝的拒绝。有的人就是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其实巧妙的拒绝不仅不会影响你与他人的关系,而且还会达到“办事不成情意在”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使你的拒绝更恰当、更巧妙;收到满意效果?不妨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暗示法就是不直接地说“不”,而是采取间接的方式,让对方领会到已被拒绝。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曾在山东潍县做过县令。他刚直不阿,执法严明,…  相似文献   

6.
认识自己     
朋友.你认识自己吗? 人的一生,关注的事很多,在人与人之间,多数人是去了解、认识别人,甚至有的人绞尽脑汁、明枪暗剑的算计他人、针对他人,而很少有人静下心来真正的认识自己、解剖自我,我认为,在认识世界,征服自然和他人之前,先认识自己,战胜自己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知道吗,其实你也能够成为百万富翁,只要你按照下面的几条去做,财富就不会离你太远。 一、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要想有钱,就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你可以试着回答以下六个问题,来纠正自己以往可能错误的金钱观。 问题一你在银行提取一大笔钱时,恰巧被一位朋友看见,这时,你是否会觉得不好意思,赶忙向朋友解释你为什么有这么多钱,或者你觉得无所谓,有钱不需要对别人作任何说明? 正确的答案是:你必须对钱泰然自若,才能好好去赚钱或存钱。如果钱令你不自在,你就会出于意识或潜意识,让自己变得身无分文。 问题二你在社交场合中…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亲戚、朋友或同事常常会请求我们帮忙做点事,有些事只要符合准则、只要力所能及,我们一般都会帮忙去做。但也有许多事我们做不到,或者突破了准则,因而我们根本不愿意去做。许多人为此烦恼,既不想伤害对方的感情、产生尴尬的局面,又在内心里抱怨不应该去做那些事情。我以前也常常这样,身心处在矛盾状态中,直到我看了一本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的书,才明白自己该如何去选择。  相似文献   

9.
做你自己     
做你自己,就要认识自己,不被他人左右。有人说,认识自己比认识世界还难。难就难在不能破译自己心灵的密码,看不透自己。于是便寄人篱下,习惯从别人的目光中寻找自己,结果茫茫然;从别人的赞扬中放大自己,结果飘飘然,在别人的议论中扭曲自己,结果昏昏然。做你自己,就要挤出褒奖中的注水,  相似文献   

10.
在人际交往中,被人冷落时的滋味肯定是不好受的。不同的人,对于被冷落时会以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作出不同的反应。最常见的是人们难以忍受这种窘迫,或拂袖而去,或如法炮制,给以回击。很显然,如此对待冷落,未必属于上策。原因很简单,因为受冷落的情况很复杂,有真假之分,有轻重之别。如果一概而论,难免因小失大,造成不良后果。%一般来说,大致有3种情况的冷落:一是蓄意性冷落,即对方存心慢待,使人难堪;二是无意性冷落,即对方考虑不周,顾此失彼,使人受冷落;三是自感性冷落,即自己估计过高,对方不满意而感到的冷落。因此,当你被冷落时,就应该先区别…  相似文献   

11.
坦白地说,很难给幽默下一个贴切的定义。它与诙谐、滑稽、机智、嘲讽、风趣、搞笑等纠缠不清。一般说来,某人仪态自然、谈吐不俗、说话风趣,引人发笑。我们都会说他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幽默是一种主观上的认定,并无固定的准绳可循。就幽默的展观而言,轻松滑稽、逗人开怀是幽默;才智机敏、妙语解颐(即机智),也是幽默。就幽默的对象而言,幽自己一默(即自嘲),是幽默;幽别人一默(即调侃),也是幽默。就幽默的效果而言,露出会心的微笑(即莞尔),是幽默。忍不住哄堂大笑(即捧腹),也是幽默。就幽默的意境而言,有趣风雅、耐…  相似文献   

12.
真诚的种子     
第一次给99级新生上课,正讲得兴起,不小心被讲台绊了一下,学生哄堂大笑。我尴尬极了,于是随口自嘲了一句:“这讲台也欺生。”学生的笑声嘎然而止。 这是给自己找台阶。人都是能原谅自己的,自己做错了事,只要这事不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13.
当你高谈阔论、忘乎所以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遭遇尴尬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不理睬你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轻蔑你时,你该怎么办?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是处理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其实,把这四种基本关系搞清楚了,也就拥有了交际的基本法宝。一、把自己当成别人平素,我们对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过错总能找到借口,甚至预先就轻易地原谅了自己的过错。这时,如果我们把自己当成别人,给自己一个旁观的眼神,你就会意识到:目中无人、忘乎所以、抑郁寡欢、乱发脾气,都是一种交际错误,需要尽快加以改正。具有这…  相似文献   

14.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对,但是事实又不尽然。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来按你门铃的人很多,岂能人人都令你“喜出望外”呢?  相似文献   

15.
交际随想录     
恭维与赞美 表面看来,恭维与赞美都是称赞别人,说别人的好话,二者似乎并无区别,其实,它们有着本质的不同。 首先,恭维者总是怀有某种目的和企图,他所说的那一套“好话”,只是抛出去的诱饵,以吸引对方上钩,从而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一旦目的达到了,他也就不再恭维对方了。因此,恭维只是一种手段。而赞美别人的人则不是这样,他的赞美没有任何别的企图或用意,赞美就是赞美,是因为看到对方的确有值得赞美的地方。因此,赞美总是真诚的。 其次,恭维者所恭维的有时并不是对方的优点和长处,而恰恰是对…  相似文献   

16.
渊声 《天风》2017,(9):64-64
问:我是个参与教会侍奉不久的年轻人,由于缺乏沟通技巧,言语间常常会惹人生气,而对方不高兴时我又惊恐不安甚至不知所措。请问,我该怎么办?一弟兄:小刚答:小刚弟兄,你好!我们在与别人沟通时,总是希望尽量避免冲突,但往往一不小心就会令对方发怒、生气。事实上,即便在亲人、朋友、情侣之间,也难免因一言不合而起争执,教会同工、同道之间更难免这类尴尬。而且,越熟悉、  相似文献   

17.
正人生在世,总会遇到一些尴尬的场面或难堪的事情。那么,是凭智慧挽回局面?还是靠反击讨回尊严?聪明的人一定会选择前者。置身于窘境,自嘲无疑是一剂自我调整心理平衡的良药。古今中外,不少名人都是自嘲高手、幽默大师。他们的妙言妙语,超凡脱俗,充满智慧,不仅消除误会,变被动为主动,而且让人刮目相看,赢得敬佩。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到加拿大进行国事访问。他的演讲一开始,就不断被反美示威的群众打断。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显得很不自在,里根却笑着对他说:"这种事情在美国时有发生。我想,这些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曰:昔之海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只有先保证自己不被打败,才能等待机会去战胜敌人。在拳击训练初期,一位出色的教官往往并不急于教学员怎样去击倒对方,而是让他们先学会如何不被对方击倒。  相似文献   

19.
许多人在生活工作中常有一种孤独寂寞感,当他们痛苦、悲伤、愤怒急需找朋友倾诉时,却发现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在许多人快乐、热闹的场面,他们却独居一角有种被人群冷落、疏远的感觉。为何他们在社交中不被欢迎呢?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个性悲观、缺乏自信个性悲观、缺乏自信的人在和别人交往时无足够的自信,总害怕自己在和人交谈时说出不合时宜、大煞风景的话,招致别人笑话。或者担心自己不受欢迎,从而便以退缩、沉默等方式来逃避  相似文献   

20.
正轻易论断他人,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很多时候都化成了伤害对方的利剑。别人无车无房,你说因为他穷;别人作息规律,生活简单,你说人家单调乏味,毫无情趣。知人识人,已经很难。然而更难的是,在知人之后管住自己的嘴,不对他人的生活妄加评论,横加干涉。很多事情,坏就坏在多嘴多舌。《诗经》里面讲:"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父母不免要干涉晚辈的生活,这已经够让人头疼了。但更让人头疼的是陌生人的多嘴多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