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过如此     
我去福州出差,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请吃“佛跳墙”,这是一道有几百年历史的名菜,我也是早有耳闻,但一直没有口福。菜上了餐桌,果然是香气扑鼻,令人食欲大增。可吃了几口后,我就觉得“不过如此”,无非是一个香字。  相似文献   

2.
美国谈判专家荷伯科恩说过:“现实世界是一张巨大的谈判桌,每个人都须成为谈判专家。”有一位犯了烟瘾的基督教徒问神甫:“可以在祈祷时抽烟吗?”他遭到神甫的严厉斥责。而另一位想吸烟的教徒去问神甫:“可以在吸烟时祈祷吗?”后一个教徒的请求却得到了允许。这两个教徒发问的目的和内容完全相同,只有谈判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得到的结果却相反。由此看来,表达技巧高明才能赢得期望的谈判效果。谈判的语言技巧在营销谈判中运用的好可带来营业额的高增长。某商场休息室里经营咖啡和牛奶,刚开始,服务员问顾客:“先生,喝咖啡吗?”…  相似文献   

3.
论时间引入形而上学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统治欧洲哲学思想两千多年,却在近代受到猛烈的攻击。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探讨“猪存在”后面、上面、外面的最根本、最原始、最本质的“存在”,似乎这个“存在”是事物的一种特别的属性,加到任何事物中去,就会使该事物“存在”,像现在的味精加到任何菜肴中去都能提味一样。康德对此大加批评,指出“存在”是一综合判断,并非事物之任何属性。将“存在”加到事物中去,不能对事物增加任何东西。于是,如此理解下的“存在”只是毫无内容的一个抽象概念。言之凿凿。于是康德以后,西方哲学侧重于知识论,而…  相似文献   

4.
禁锢和奴化了的思想,根本迈不开创新的步伐。所以一位学者讲:“人类真正的监狱,是自己的头脑。”以破格与新奇为己任的野性思维,就是焚毁这座“思想监狱”的火把。用野性思维的火把,在“又一村”里烧荒,就会有最美的秋景。思想平庸,知识贫乏,永远攀摘不到生活这棵大树上的新绿。思想懒惰,导致眼光只能在事物的表面旅行;只有用野性思维的钻机,才能钻透生活的岩层,找到有价值的矿床。勤于思考,善于变通,就能使人的头脑进入野性思维的门槛。天津的“泥人张”张明山,从不受传统框框束缚,打破父亲“白猴偷桃”的传统,敢于冒砸名…  相似文献   

5.
权戒是天主教会主教们及其他部分神职人页所戴的戒指。戴上了经过祝圣的戒指,代表与上主的盟约和职权的合法性。这是每一位晋升牧职级别的神职必要的又一环节。 古代有许多民族都有戴戒指的习惯,如以色列人、希腊人、罗马人等戴戒指作为印章以便签订合同之用。教会主教们戴戒指的兴起源于圣经,旧约中就多次提到授戒指以表示职权转移的叙述,如创世纪四十一章 42节“法郎王将自己的戒指戴在若瑟手上”。“由自己的手上取下戒?交给哈默大达的儿子哈曼”(艾三:10)。 在初期教会期间,新上任的主教继续戴上原有的戒指,当作装饰品或…  相似文献   

6.
王云 《思维与智慧》2001,(11):39-40
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在物理学上称之谓惯性。其实人的思维也有这样的势头。每当人们采取了一些特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并取得成功时,以后遇到其它问题也会采取同样的思路去思考。这种沿着固定观念去思考问题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习惯性思维。又称思维定势。习惯性思维有它积极作用的一面。参观艺术展时,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似乎不完整的作品:那飞溅的瀑布被树枝或山峦所阻拦,只见其中的一部分;那横置渡头的小船,在湖面荡漾,船上却空无一人;那闭着眼睛的女性大理石雕塑头像,没有身子和手脚。这种“不完整”没有造成欣赏的困…  相似文献   

7.
小杨开车经过一个交通监控点时,感觉到闪光灯闪了一下。他心头一怔:“我并没有超速啊,会不会搞错了。”于是他绕了个圈,减低速度,重新从那个监控点通过,闪光灯又闪了一下。这就怪了。小杨又绕了一圈,再次减低车速,又从那个监控点通过,闪光灯又闪了一下。“肯定是照相机坏了!”小杨断定,释然开车而去。可是不久,小杨收到交警三张罚款单,案由是:“据监控机记录,你驾车经过此处,三次未系安全带。”这是一则小笑话,笑点是故事中的小杨掉进思维陷阱而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屡试屡犯,被罚了几番款。人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惯性,往往…  相似文献   

8.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和几个朋友去参观了一个同学的花圃,那个花圃的规模不大,档次也不算高,但在这个小城里却尚属首家,因而格外显眼,生意也很好。在欣赏赞叹之余,我有点嫉妒地说:“这件事我早在四年前就想到了。”没想到同去的一位老者却冷冷地说:“既然想到了...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教导我们:“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对立,是指统一(同一)中的对立;统一,是指对立(矛盾)中的统一;它们相反相成,是缺一不可的。毛主席有一次谈话中又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意思是指事物在它的每一层次都有两个主要对立面,都是可分的,帮助我们深入事物的内部,认识事物的无限可分性。但不能借助这句话去肯  相似文献   

10.
思维是一种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贯串着人对事物的分析与判断。要做到对事物认识准确、分析透彻、判断无误,就必须使思维具有严密性。在汉语中,就不乏涉及思维严密性的成语。“投鼠忌器”与“杯弓蛇影”即是。  相似文献   

11.
爱上洗盘子     
胡传十 《天风》2009,(3):52-52
记得有一次去加拿大的渥太华,当地的一位朋友请我们到他家做客,典型的西餐,菜吃得很简单,但来来回回盘子却换了不少.朋友彼得是个单身汉,饭后同行的一位耿女士为了回报"盛宴"之情,自告奋勇地要求洗盘子,彼得乐不可支地答应了.就着咖啡的余香,我们坐在客厅里山南海北地闲侃,不知不觉快两个小时过去了,大家似乎已经忘了洗盘子的耿.  相似文献   

12.
惯性思维又叫常规思维或顺势思维,决策学中把它称为基本假设思维。这种思维是指行为主体在处理一个问题,看待一件事情,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常常用以往的知识、经历、经验和直觉,不由自主地对问题的原因或结果直接作出条件性的判断,这样的判断在学术上就是所谓的“已知障”,即受到虚假事实的障碍而形成的思维定势。比如,有一幅漫画,画的是公园里有一把长椅子,椅子上坐着一位女士,旁边还有一只狗。一位男士也想坐在椅子上,就问这位女士:“你的狗咬不咬人?”女士说:“不咬。”结果那位男士一坐上去就被狗咬了个一塌糊涂。比如中国成语中有“只知…  相似文献   

13.
哲学是什么?胡塞尔认为哲学是反思,俄罗斯宗教哲学家舍斯托夫却认为哲学是一种斗争。实际上,这是理性哲学思维和圣经思维的对立。理性哲学思维基于人是“理性的人”的认识,通过“逻辑”的手段来寻找事物背后的根据,哲学是“爱智慧”。圣经思维却从人是“神性的人”出发,把“雷霆和闪电”作为自己的“逻辑”,把哲学当作“生死事业”,因而哲学是斗争。舍斯托夫对理性哲学思维进行了抨击,他对哲学定义的理解是基于俄罗斯宗教存在哲学的立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用现代哲学范畴论述了郭象哲学的理论思维意义及其内在矛盾。作者说,郭象否定“造物主”和“以无为本”,肯定宇宙中的事物(“有”)是“常存”、这有其合理的一面,表明了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但由于他不能区分宇宙存在的全体“有”和具体存在物,因而又错误地肯定了具体事物的“常存”。他强调事物的“自性”,注意事物的差别性,但由于忽视共性,因而割裂了“一般”和“个别”,在认识上陷入了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他主张“崇有”、“独化”、“无故”、“无因”,反对目的论是很有特色的,但主张事物要“顺性”、“安命”,因而取消了能动性。他接触到了认识必然就是自由的问题,但他的必然性是在无限可能中实现的,是纯偶然性,因而他的所谓“逍遥”(自由)只是一种主观精神境界。他认识到了差别性和无差别性,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认为具体事物都是绝对存在,因而就取消了相对和绝对的区别。他的“所以迹”(事物的自性)和“迹”(事物的活动)概念的提出,表明他看到了事物及事物活动的联系,但他所说的“所以迹”是不可认识的,类似康德的“物自体”。本文认为,郭象哲学是适应门阀世族需要、为门阀世族统治作论证的。  相似文献   

15.
错误巧中巧     
错误,有时会孕育着某种创新,有时能催发出某项发明。其中的巧妙之处,在于从另外一种角度进行思维。   “阴差阳错”出“正果”   这是公元前 2600年的一天晚上,一名埃及奴隶正在忙着做饼。他先用水把面粉和好,然后放在炉子上去烤。由于劳累了一整天,这名奴隶疲备不堪,饼还没有烤好就睡着了,炉子上的火也灭了。等到他醒来时,看见生面饼竟然比昨天做好的大一倍,于是赶紧把面饼塞回了炉子里。烤好的饼送到奴隶主的餐桌上,他们吃得很开心,因为这种东西比扁薄煎饼的味道好多了。   这名奴隶压根儿没想到,正因为他睡着而炉子的…  相似文献   

16.
学会质疑     
“家园”栏目及网站已历三载,从师兄之手又传至我这一届。当“青年思想家”网站改版,我征求导师贺立华教授的意见时,他说:“家园可否搞一话题‘质疑青春’?”他还说:“我们是没有资格宣称‘青春无悔’的一代, 那么你们呢?”这问话直指要害,让我们无处逃避;反思本是人类保持清醒的一种态度, 可长期以来我们却宁愿选择遗忘,这是一种极大的不负责任。既然无法逃避, 索性就去直面逼问,连同我们的青春一道,交与良心来审判。搞这样一个话题,我们要倡扬的便是质疑的精神:一种打破思维惯性奴役的独立思考,一种不贪恋安逸享受的反思性格,一种面向自我灵魂的苛刻拷问。话题的组织,我们力求找准、抓稳、打狠,不隔靴搔痒,不虚张声势,  相似文献   

17.
泱泱华夏五千年,天才人物一大批,诸葛亮、张衡、祖冲之、李时珍、徐霞客、曹雪芹……都是杰出的代表。对这些天才的成就,我们几乎耳熟能详,可是,你知道他们所以成为天才的秘密吗?除了勤奋和执著,另一方面就是他们有一种不同于常人的、独特的思维方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先是看到苹果落地。苹果落地太平常了,许多人都看到过,但谁也没有象牛顿那样深入地探究过。这正所谓“熟悉的地方无风景”,落地就落地了,司空见惯。过去,谁要是有超出平常人的想象,就会被认为是“想入非非”,是不着边际的瞎想,脱离实际的幻想,是小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本人已经沉默120年了,并且还会一直沉默下去,但马克思的思想却从未停止过说话,相信永远不会停止。这120年,是一个“唯有马克思”与“没有马克思”相冲突的时代。社会主义世界致力于把马克思的旗帜插遍全球,而资本主义世界则恨不得将马克思的影响消除干净。如今,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这应是一个既非“唯有马克思”也非“没有马克思”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1.古罗马的克莱奥梅德斯发现,一只戒指放在空的容器里,正好被容器壁挡住而看不见。但当容器里充满了水后,其它条件不变,就可以看见容器底的戒指了。于是他断定,当我们看见太阳将落未落时,太阳已经是在地平线的下面。克莱奥梅德斯的判断是根据什么方法得到的? (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第259页) 解:克莱奥梅德斯的判断是根据类比法获得的。类比法的特点在于,当我们观察到  相似文献   

20.
哲学回归现实世界之路高清海人的现实世界也就是属人的世界。它深深地印上了人的足迹,投进了人的身影,贯注了人的本性,即是对象化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世界。传统本体学说追求的是处于事物的本真的存在的真理。作为本体的思维方式便成为肢解现实矛盾、瓦解现实世界的一种理解方法和模式。首先,注重绝对存在,追求终极真理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第一个特征。其次,坚持本质先在,追求本源和本真是这一思维方式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第三,从对立两极去把握绝对一元本性是本体思维的基本方法。由此我们可理解,传统的本体学说本来是从人出发,结果却失落了人,本来想要深入现实世,,’5界,结果却走进了彼岸世界。1、我们要否定传统本体论哲学,主要是否定并破除其本体化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哲学’回归人的现实世界。我们遵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哲学思维方式是对传统哲学的彻底否定,也是开创哲学新时代的理论基石。但是,我们绝不能按照传统的本体思维模式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人认为,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自然对人具有优先性,那么它就自然地应当以自然物质为本体,是一种“自然本体论”理论。这一看法乍看似不无道理,但如果认真地思考一下传统本体论学说所经历的发展过程,我们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