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瓶出酒     
主人不给一文钱,却叫仆人去买酒。仆人莫名奇妙地问道:“老爷,没有钱怎能买到酒呢?”“花钱买酒谁不会?”主人生气地说:“不用钱便买到酒,才算有本事呢!”仆人只得拿着瓶子走了出去。转眼间,又拿着空瓶回来说:“酒买来了,老爷请美美地喝上两盅吧!”主人一见是空瓶,大发雷霆地骂道:“岂有此理,酒瓶空空如也,叫我喝什么?”  相似文献   

2.
我从中央电视台的广告节目中听到这样一则推销酒的广告:“饮酒要饮佳味思,送礼要送金皇后。”“佳味思”和“金皇后”均系酒名。乍一听觉得这则广告不错,上下对仗,略带洋气。但仔细一分析就觉得这条广告不妙,犯了逻辑错误。上句“饮酒要饮佳味思”本意为此种酒最好,如果你要饮酒的话,别的什么酒可不饮,要饮佳味  相似文献   

3.
《逻辑与语言学习》1987年第3期上,陈国华同志在《推销产品的广告要合乎逻辑》一文中,批评了中央电视台的一则推销酒的广告:“饮酒要饮佳味思,送礼要送金皇后”,说它“犯了逻辑错误。”陈文说:“既然饮酒的人喜欢饮‘佳味思’,为什么送礼的人偏要送‘金皇后’呢?到底是哪种酒好呢?无所适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条广告的上下两句蕴涵着逻辑上的自相矛盾,也就是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我认为陈文对广告的批评是错误的。上述广告并未犯逻辑错误,相反上述广告是一条好广告。好就好在,它运用了逻辑学上的蕴涵式。“饮酒要饮佳味思”蕴涵着“佳味思是好酒”,又蕴涵着“佳味思是  相似文献   

4.
佤族道德谈     
佤族喜欢喝酒,凡节庆、婚丧、待客、议事、祭鬼,都要敬酒,有“无酒不成礼”之说。佤族家家都储备着酒,客人什么时候去都能喝到,农村如此,机关里当干部的佤族同志也如此。佤族是不会吝啬的,凡客人,不论生熟,均热情接待,而最好的待客饮料就是酒。其次是茶,再其次是开水。佤族用酒待客不象内地汉族需要下酒菜,而是端起酒筒(或杯碗)就喝,喝饱饮足为止。佤族的酒有两种,一种是烈性酒,(60°左右),另一种是水酒,度数低,酸甜可口。不论喝烈酒还是喝水酒,主人给客人敬酒方式都与内地其他民族不同,这种独特的敬酒方式,集中体现了佤族人民善良纯朴的品性。  相似文献   

5.
陈丰盛 《天风》2011,(10):52-55
“常胜将军”的迷思 一天,写完一篇关于基督徒的失败观的讲章。就将它发到个人博客里。有意思的是,刚发完就有人回应:“基督徒是不会失败的!”然后。又有另外一位对“失败观”提出质疑。我想:今天大概会有许多“砖头”了!就重新回到文章里好好端详一番,想最好不要因为自己粗心。没能将信息写全面而挨批。阅后觉得应该与自己理解的真理没有偏差,也就“安心”等被“拍砖”了。  相似文献   

6.
知晓“五戒”的人很多,但说到“不饮酒”这一成,好多青年朋友便不理解,甚至不以为然;认为这一戒只是对出家人的要求,居家学佛者守不守这一成都无所谓。一些自以为学样的朋友,表现得似乎更达观,论调也很高,“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对禅,我领悟不多,不敢妄断,但对“不饮酒”这一成,我自己有点见闻和感受,这里说说,以供在家学佛的青年朋友参考。酒,对于从不饮酒者来说,它只是个字,是个名词,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说酒能乱性,对爱饮酒者来说,似乎已不仅是对他个人的污辱,简直是对“酒”这个神圣名词的硝污。酒能舒筋…  相似文献   

7.
人生一壶水     
我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带弟子们瞻仰鲁桓公宗庙,在案桌上发现一把形状古怪的酒壶。孔子便问守庙人:"这是什么酒器?"答:"是君子放在座位上用来警惕自己的酒壶。""啊,我知道它的用处了!"孔子转头对弟子们说道:"快去  相似文献   

8.
古代作战讲究招数、枪法,口头、书面的语言应变也是一样,需要认清对象,洞察情势,讲究技法,相机措词,方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且看:演绎与淘汰妙理覃思。有位在王老爷家当家庭教师的高先生,常讲起“子罕不纳宝”的故事:有人送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给子罕,子罕说:“你把宝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我们还是各人保存自己的宝吧!”送礼者只好作罢。老爷心想高先生老讲这个故事,好像很清高,难道他就不爱财宝?于是对高先生说“桌子上一边是财宝,一边是道德,你挑哪一样?”高先生毫不迟疑地挑选了财宝。老爷揶揄道:“你看,一动…  相似文献   

9.
<正>先秦古诗《卫风·木瓜》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之句,表达了收礼者对他人对自己情谊的珍视,其所回馈之物亦承载了对关系持久的美好愿望。而《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便用“投桃报李”这一成语来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这些诗句无不表现出送礼是一种古老的、无处不在的、熟悉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和许多到我治疗室里做客的人们一样,我也不时会感到人生的空虚和无聊,但这种感觉一般不会持续太久。客人们总会好奇地问我:“你也会空虚?你用什么方法排除空虚?”实际上,心理治疗师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治疗师也会体验到各种不良情绪,我排除空虚感的秘诀在于9个字——“爱自己,爱空  相似文献   

11.
一天,一位来访的客人向爱迪生抱怨说:“你家的大门是否修理一下?免得开门这么费劲?”爱迪生笑着说:“不要紧,这对你来说并不算困难,而你却做了一件好事呢!”“我已经做了件好事?”客人很纳闷.  相似文献   

12.
翻出小时候的照片,看着那一双大眼睛透着灵气,和现在的目光呆滞的我简直判若两人。记得五六岁时,一次,我给客人摹仿女歌星演唱,边唱边扭小屁股,逗得客人笑弯了腰。谁知爸爸霎时阴下脸,喝令停下,并让我立即回里屋,不许出来。客人走后,爸爸严厉地数落我:女孩子应该像淑女。这么小就搔首弄姿,不会有前途!”爸爸的话,我弄不懂,但从爸爸肃然的神情里,我恍然觉得自己犯下了天大的错。从此,我在父亲严厉的目光下变得谨小慎微,规行矩步。我父母都是拘谨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作为研究员的爸爸,更是不苟言笑,对我的管束严厉到苛刻的地步。爸爸命令我每天…  相似文献   

13.
点击恭维     
恭维是客套,是一种交际方式,但过度的恭维却不然。一、本质虚伪古时候,有个人宴请宾朋,对每个客人都恭维几句。第一位客人来了,他问:“先生怎么来的?”客人应道:“骑马。”这人恭维道:“啊!威武得很!”第二位客人是坐轿来的,这人现出尊敬的模样:“啊!堂皇得很!”第三位客人是坐船来的,这人换成一副风雅的面孔:“啊!潇洒得很!”后面的人知道这个人的脾性,故意拿他开心,“我是爬来的。”不想这人摇头晃脑的赞道:“啊!稳当得很!”接着一个客人干脆说道:“我是滚来的。”这人眯着眼叹道:“啊!悠闲得很!”——过度恭…  相似文献   

14.
包雷 《天风》2002,(12):46-47
一年前的11月18日,是我和我的弟弟妹妹们所经历的最沉重的日子。因为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令人难以接受的悲痛事实——我们最亲爱的妈妈如此突然地永远离开了我们!那天是星期日,按惯例是全家大团圆的日子。早晨,八十一岁的妈妈像往日一样,按时起床,不要保姆帮忙,自己梳洗打理。整整一个上午,妈妈和儿女们聊天,一直乐呵呵的。午饭后,妈妈感觉有点不舒服,儿女们询问:“要不要上医院瞧瞧?”她说:“或许是累了,不碍事,睡一会儿就好了。”午睡起来,妈妈觉得精神好些了,要烫烫脚。妈妈晚年,养成了晚饭前早早洗  相似文献   

15.
说“酒戒”     
《佛教文化》2011,(3):2-3
酒的影响恐怕古往今来都没有当今这样普及,尽管李白早就有过“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之句。但有那么多的蛊惑广告,那么多的赞誉,并且有那么多人研究“酒文化”,却真是只可能出于现代化的当代。当前更使人关注酒的便是醉驾屡禁不止,就连在我心目中印象不错的音乐人高晓松也成了因醉驾被判刑之人!  相似文献   

16.
一位渔夫在最不佳的时节出海,常常都能满载而归。那帮年轻捕手们既羡慕又嫉妒,向他请教方法。渔夫说:“船多划几里路呗!”但是,小伙子们常常累得半死,回来后依然收获甚微。他们私下里叹道:“这老头,运气总比咱好!”渔夫的儿子长大了,也要出海。他问老爸:“你的运气为啥总是那么好?”渔夫说,“什么运气!你得学会看风辨云观水色,即使几片浪花,都有鱼的味道,很多技巧我说不清,你得自己去研究、去悟,这些东西掌握不了,即使每天绕太平洋一圈,也难撞到‘运气’!”小亮是我以前高中时的同学,大学没有考上后来回乡当了几年农民,但一直笔耕不辍。前年…  相似文献   

17.
惊人的消息!可怕的消息!快看头版!一种新型疾病正在西方世界肆虐。似乎谁都不具备免疫力。你也许都知道自己受了传染。专家们竭力想弄清有哪些人处于危险之中,但与此同时,制止这种疫病的流行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样说有点危言耸听。不过,最近对600多人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我们当中有大约1/3的人患有CWS,也就是名人崇拜综合征。你也许觉得,关注富豪和名人只是无伤大雅的消遣,但你错了。  相似文献   

18.
以前有个世界重量级职业拳王乔·佛雷沙。每一次比塞前都要在天花板上贴一张大纸,上书:“Yes,I can!”(“噢!我一定能赢!”)后来这位拳王追忆道:“在坚信自己绝对能胜后,即使比赛时受到对方的重击,只要脑海里浮现出这几个字。就会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来,帮助我击倒对方。”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音符。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一位销售商,每天早晨都组织员工一齐高声而热烈地朗诵:“我觉得健康!我觉得愉快!我觉得大有作为!”接着还一起开怀大笑,互相拍拍背,祝贺一天的好运气,然后各人干自己的事去,结果每人完成的销售额高得惊人。经研究表明:这位销售商运用的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方法,即自我激  相似文献   

20.
百家讲坛让《品三国》的易中天红了,让《说论语》的于丹火了,他们的走红也给中国带来一场“国学热”。有人说“国学热”不必变成一哄而起,也有人说如果不去真正地阅读国学经典,也就没有意义了。但我觉得“国学热”总比“不热”好。至少易中天、于丹在《百家讲坛》的一花独放,引来了百花争春,至少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国学,我们应该将“国学热”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