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子学刊》1988年第3期刊载刘敦愿先生《田横岛所在问题小议》一文,认为:“田横避汉所居海岛,便不会是个悬隔海上的孤岛,或某片滨海之地,至少应该是个大岛,更大可能是个岛群,控制一个相当的海域,形成一种威慑的力量,可以长期割据,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必要时还可以从海上遁走”。并指出:“历代传说的田横岛或田横寨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都是后代随意指定的纪念性的象征物,绝对不足凭信。”他还进一步说:“田横及其徒属避汉所居的海岛或海中,应为蓬莱对  相似文献   

2.
马军 《思维与智慧》2014,(12):54-55
曾国藩和左宗棠是清朝后期两个举足轻重的大臣,但两人个性差异很大。曾国藩是著名的理学大师,器识学养冠冕一代,根基深厚,个人修养极高;而左宗棠才干超群,脾气超大,常常显得孤傲不群,盛气凌人。曾左二人因此没少龃龉,这副对联似可为之佐证:季子敢言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吾意见常相左;藩臣当卫国,进不能攻,退不能守,问君经济有何曾?  相似文献   

3.
李退溪思想中的内在矛盾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 )在治学方法上 ,他一方面强调儒家执两用中的“中道”原则 ;一方面却又将儒门之外的其他学派通通斥之为“异端”。(二 )在学术理念上 ,他一方面主张“吾道自足” ,把儒家思想视为完备无缺的体系 ;一方面却又不得不接受佛、道两教的暗中影响 ,在某些地方“援引求合”。 (三 )在生活态度上 ,他一方面倡导“内圣外王” ,把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理想境界 ;—方面却又一再辞官 ,用佛、道两教的出世哲学来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 ,热衷于“退隐田园”。 (四 )在艺术实践上 ,他一方面宣称“诗为末技” ,主张儒者不以诗文辞章为务 ;一方面却又认为“不可无诗” ,并在诗、文、书法的创作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正视退溪思想中的这些矛盾 ,并不意味着抹煞退溪思想的历史贡献 ,而能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位儒学大师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回报谨慎对谈判过程和谈判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学  韩玉兰 《心理学报》2004,36(3):370-377
回报谨慎是人们害怕在人际关系中被他人利用的一种信念。研究考察了回报谨慎对谈判者的动机倾向、谈判行为及谈判结果的影响。184人组成92个两人小组参加了一项模拟商业谈判,谈判前研究者成功地进行了回报谨慎的操纵,谈判结束后,参加谈判的人完成谈判协议和谈判后问卷。研究者假设,低回报谨慎的谈判者比高回报谨慎的谈判者在谈判中更可能持有合作倾向、更多地与谈判对手分享信息,研究者还预测回报谨慎与谈判双方的联合收益以及谈判后对谈判对手的看法都有关系。研究结果支持了上述假设。研究对从事商业谈判的人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读《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马涛王永祥教授的新著《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齐鲁书社1991年5月版),从同一思想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思想进行了新的梳理、研究,为我们研究、透视中国古代思想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角度。王永祥教授原先是专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同一观”的研究有深厚的功底和独到的见解,这为他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在本书中,作者对中国古代同一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和精到的概括。这里仅简略介绍一下王著对中国古代同一思想中发展观方面的论述。作者认为,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同一性思想的孕育、萌芽、产生、及其最初形态自身演变和发展的时期。在先秦,作为哲学同一性范畴的“同”、“和”、“一”等,是与哲学同时产生的,它们都是社会生产力和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实例到抽象概括的发展历程:最初形态的老子的“道”、“一”的同一性,阐述了两种对立物如柔与刚、曲与全、无为与有为等的同一性,它们都是以实例的形式出现的。孙武、孙腹所讲的战争基本矛盾(胜与败,攻与守等),军队素质自身的矛盾(勇与怯、强与弱等),战略战术中的矛盾(进与退、奇与正等),也都是一些具体的对立面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工作面试的谈判任务,运用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了不同权力谈判者(人事经理与应聘者)的社会动机在不同问责条件下对谈判的影响。156名(78组)大学生按同性别陌生人进行一对一的模拟谈判。结果表明:(1)包含亲社会人事经理的谈判组整体的固定馅饼知觉偏差较小。(2)问责提高了相同社会动机谈判组的联合收益和问题解决行为,但减少了混合社会动机谈判组的联合收益和问题解决行为。  相似文献   

7.
美国谈判专家荷伯科恩说过:“现实世界是一张巨大的谈判桌,每个人都须成为谈判专家。”有一位犯了烟瘾的基督教徒问神甫:“可以在祈祷时抽烟吗?”他遭到神甫的严厉斥责。而另一位想吸烟的教徒去问神甫:“可以在吸烟时祈祷吗?”后一个教徒的请求却得到了允许。这两个教徒发问的目的和内容完全相同,只有谈判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得到的结果却相反。由此看来,表达技巧高明才能赢得期望的谈判效果。谈判的语言技巧在营销谈判中运用的好可带来营业额的高增长。某商场休息室里经营咖啡和牛奶,刚开始,服务员问顾客:“先生,喝咖啡吗?”…  相似文献   

8.
如何避静     
“避静”两字,按照中国汉字意义和文字结构来看,是指“避开幽雅清净的地方到人群鼎沸的热闹场所”。这显然是从字面意义上的解释。这与教会所称“的避静”的含义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避静”一词出于《圣经》。源自于拉丁语Secessus译为退省、退隐、隐退、隐遁、静修“、避开尘嚣”等。意思是暂时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专心致志地反省自己的思言行为是否符合天主的旨意、耶稣基督的教诲。耶稣在显了“五饼二鱼”的奇迹后,他知道群众要来强迫他为王,就独自退到山里去了(若6:15,谷6:46,4:1:12,玛14:23,4:1,路4:1)。避静是摆脱外界事物和工作…  相似文献   

9.
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老子》第二十八章)老子告诉了我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基本原则。世间万物都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和存在的道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相互和谐而存在,体现了中国文化相互关照的和谐精神。“计白当黑”是传统文化精神在中国画中形成的一种绘画观念。现实中的“白”就是“白”,“黑”就是“黑”,这是普通人共同的认识,虽有黑白不分者,纯属是有眼无珠的强词夺理和品质恶劣所致,这与绘画创作的计白当黑有着截然不同的本质区别。计白当黑在绘画中是艺术行为和艺术把握,是高尚的文化活…  相似文献   

10.
谈判活动中,往往出现下列情况:既需要主动与对方交谈,又不能显示迫不及待;既必须吐露真情,又不好意思直说;既想拒绝对方的要求,又不想恶语伤人;既不能说谎欺骗,又不便横冲直撞……这说明在与对方洽谈过程中,为了随机应变,妥善地处理各种情况,还需要掌握有关的语言表达策略。一、委婉含蓄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交谈时的含蓄和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贵。”而我们中华民族素来推崇性情耿直、心直口快,并以之为美德代代相传。其实,率直坦诚是美德,语意含蓄委婉则是一种策略技巧,真可谓:直道好跑马,曲径可通幽。各有各的妙处,…  相似文献   

11.
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管子·禁藏》云:夫凡人之情, 见利莫能勿就, 见害莫能勿避。“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害相权取其轻”是规范性决策理论的一基本原则。本研究以金钱作为奖赏或惩罚刺激, 检验人们能否理性地遵循“价值最大化”原则。在实验中, 主试以检查硬币生产年代的数目为由, 让被试逐枚地感受两个金钱序列:10元硬币序列(由20枚五角硬币组成)和10.3元硬币序列(由20枚五角硬币和3枚一角硬币组成),随后评定获得(或损失)各金钱序列的高兴(或不高兴)程度, 并从中选择一金钱序列(与硬币等值的金钱)作为其奖赏(或惩罚)。实验为2 (3枚一角硬币在序列首vs. 3枚一角硬币在序列尾)´2(先检查10元硬币序列vs. 先检查10.3元硬币序列)´2(损失vs. 获得)三因素设计, 每种条件随机分配15名商学院学生被试。结果表明, 被试倾向选择获益少(10元)和损失多(-10.3元)的金钱序列; 且获益大(10.3元)时高兴程度小, 损失小(-10元)时不高兴程度大。这一结果意味着:“聊”并不胜于“无”,反而是“无”胜于“聊”。其中, 伴随着违背价值最大化原则所产生的情感亦有悖逻辑。负性情感的引发一般有其“逻辑正确”的原因(如, 无惠而不乐); 而引发本研究负性情感的原因实属“逻辑错误”(如, 惠多而不乐)。这种不曾被定义而类似于“冤”的情感不仅见于个人,也见于民族、国家间的持续交往,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分别在恰好和超额经济补偿条件下比较了道歉和经济补偿对高、低权力受害方信任修复的影响。实验首先通过角色分配法操纵被试(信任方)的权力感(高、低),然后要求其与受托方完成一定轮次的信任博弈,并且设置受托方在关键的轮次实施信任违背行为(不返还金钱)和信任修复行为(控制条件、道歉、经济补偿、道歉加补偿),最后测量高、低权力受害方在信任修复行为后的投资金额。结果发现:(1)在恰好补偿条件下,道歉对低权力受害方的信任修复效果更好,经济补偿对高权力受害方的信任修复效果更好;(2)在超额补偿条件下,无论对于高权力还是低权力受害方,经济补偿都比道歉的信任修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认知、动机、情感因素对谈判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判,指两方或多方就利益不同而进行的协商,是解决选择冲突最常见的方式之一。认知、动机及情感因素,影响谈判者的信息处理与判断推理过程。谈判中它们既可能导致决策偏差,也可能促进决策质量。长期以来着眼于认知过程的谈判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占主流地位。近年,动机与情感因素对谈判行为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社会认知的冷(cold:认知)、热(hot:动机、情感)两个角度,系统解析相关研究近年来的进展与成果,可以为揭示认知、动机、情感间的互动如何影响谈判行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从谈判者本身的情绪以及谈判对手的情绪两个方面着手,以224名被试和两个实验室实验考察电子化谈判中情绪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结果发现在电子化谈判中:(1)谈判者自身的情绪状态对谈判结果的影响显著;(2)谈判者的情绪是否与谈判对手有关,对谈判结果的影响不显著;(3)谈判对手的情绪状态,对谈判者的谈判结果影响显著;(4)谈判对手的情绪是否真实,对谈判者谈判结果的影响不显著;(5)谈判对手情绪和情绪的真实性这二者在谈判者的谈判结果上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5.
湖南孔子学会,于1990年成立,其宗旨是:贯彻“古为今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 针,团结和组织全省有志于孔子及儒家文化研究的各方面人士,为弘扬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民 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学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 一大业而努力。首任和现任会长为唐凯麟,秘传长为易法建。 该会自成立以来,在组织和推动湖南全省孔子、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 作。(1)围绕孔子、儒学研究的热点,先后主持召开了五次学术讨论会,其中有两次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一次是1994年…  相似文献   

16.
从“情境因素”和“过程因素”两个方面对整合式谈判影响因素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其中“情境因素”是指在正式谈判一开始时就已经存在的因素,主要包括:(1)谈判者的文化价值观,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和沟通的高、低语境;(2)社会动机,研究谈判组的动机构成如何影响谈判过程和结果;(3)情绪因素,研究谈判中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各自对达成整合式谈判的影响。对“过程因素”的研究考察了谈判沟通的过程,包括谈判过程中各种策略的使用频次、次序和谈判各个阶段的策略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采用2×2被试问实验设计,通过128名被试组成64个两人组参加的一项模拟商业谈判,考察了CMC与权力对分配式谈判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1)EM与IM两种不同CMC条件下,成交价没有显著差异;(2)卖方权力较大时,成交价显著高于买卖双方权力平等的条件;(3)IM条件下,权力不平等时,女性组的成交价显著高于男性组;(4)IM条件下,权力平等的谈判者的主观价值感显著高于权力不平等者;权力不平等的条件下,男性的主观价值感显著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8.
一、对理论与实际关系的不同理解“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吴炫、刘平撰写的《“理论联系实际”再思考札记———否定主义哲学社会透视》(《东方文化》1998年第2期)一文,开宗明义,直奔这个“原则”而来:“这个话题说起来可能会很大,甚至牵涉到某些‘原则’,但原则是否能被‘联系实际’所说明,却又肯定需要具体的学理论证,并且涉及到对中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些理论与实际关系的理解。”然而,“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  相似文献   

19.
唐晓雨  崔鑫忠  高敏  袁梦莹 《心理学报》2022,54(11):1310-1324
多感觉整合遵循空间原则和时间原则, 有研究表明Pip-and-Pop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多感觉整合, 那么Pip-and-Pop效应是否同样遵循空间原则和时间原则呢?本研究采用动态视觉搜索范式, 通过两个眼动实验考察空间一致性(实验1)和时间一致性(实验2)对Pip-and-Pop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视觉目标颜色变化伴随一个同侧的听觉刺激时所产生的Pip-and-Pop效应最大, 对侧条件没有发现Pip-and-Pop效应。(2)视听刺激同时呈现所产生的Pip-and-Pop效应最大, 随视听刺激呈现时间间隔的增加Pip-and-Pop效应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结果表明, 视听时、空一致性对Pip-and-Pop效应具有调节作用, 这为多感觉整合在产生Pip-and-Pop效应中的作用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20.
读书与美容     
读书与美容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读书虽不似商业性质的美容术,但却有美容术远不及的“美容”效果。一位颇得读书真味的饱学之士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