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际随想录     
恭维与赞美 表面看来,恭维与赞美都是称赞别人,说别人的好话,二者似乎并无区别,其实,它们有着本质的不同。 首先,恭维者总是怀有某种目的和企图,他所说的那一套“好话”,只是抛出去的诱饵,以吸引对方上钩,从而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一旦目的达到了,他也就不再恭维对方了。因此,恭维只是一种手段。而赞美别人的人则不是这样,他的赞美没有任何别的企图或用意,赞美就是赞美,是因为看到对方的确有值得赞美的地方。因此,赞美总是真诚的。 其次,恭维者所恭维的有时并不是对方的优点和长处,而恰恰是对…  相似文献   

2.
恰到好处     
恰到好处是人际交往中理智上表现出来的“度”。是你在拥有许多待人处世的优良品质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驾轻就熟地把握其“度”的变化。你的热度太高了会灼伤人;你的热度太低了则会冷漠人。该加温而没有加温会使你的人际关系发生“断路”;该降温而加温会悖离意愿。 不过,恰到好处也并不是什么神奇的社交艺术。无论什么人,只要你肯花费一点时间、稍用一些心力就可自然掌握为人处世恰到好处的技巧。 热情而不失态 热情是深沉而不是肤浅,是凝重而不是轻浮。人际交往,由于场合、年龄、性别、辈份、职业以及交往的深浅程度等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美酒饮至微醉后,好花开在半放时”讲的正是一个“度”的问题。适度了,人们就更能品出酒之美,更能赏出花之香来。交际,又何尝不是呢?在交际中,如果不看火候,不分青红皂白,不讲求个度,往往会使交际陷入僵局,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可以说,适度,是成功交际的万法之宗,它比方法更重要。  相似文献   

4.
对联,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独有的一枝奇葩。它短小精粹、蕴蓄丰富、凝炼概括,堪称最耐咀嚼的青橄榄。有趣的是,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士,曾在其生活交际中留下一些添字对联,读来令人倍感幽默风趣、隽永雅致、别有韵味。下面试辑录几则,以飨读者朋友。 老翁指点 苏轼受教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年少时,自以为博学多才、无人能及。他写了一副恃才自傲的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可对联写出不久,就来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翁。那老翁随意写了几个字问苏轼念什么,苏轼看了又看,竟然连一个也不认识。当时直把苏轼羞得面红耳赤、…  相似文献   

5.
人生的金币     
生长在犹太家庭里的孩子,在他们生长过程中,负责启蒙教育的母亲们几乎都会要求他们回答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了,你的财产就要被人抢光,那么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自然大多数孩子会想到钱,也有孩子会说是家中珍藏着的价值连城的钻石,显然这些不是他们母亲所要的答案。她们会接着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 要是孩子们回答不出来,母亲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是啊!怀有这枚人生的…  相似文献   

6.
为使本刊体例更为统一规范,敬请来稿者惠赐大作时依本刊撰稿格式: 一、来稿请用横排规范字体,引文部分请忠于原文。 二、来稿请按题目、作者、内容提要、关键词、正文顺序撰写。内容提要请勿超过五百 字。 三、来稿请一律脚注。注释用来对正文部分加以解释、补充,仅表明正文中引文出处者 ,请用括号括起置于引文之后。 例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述而》) 四、引用专著或论文格式: 1中日韩文专著: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公元纪年),页码。 例如: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  相似文献   

7.
付佳佳 《美与时代》2014,(11):104-104
艺术创新,一直以来都是艺术事业发展的内驱力。艺术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不断创新和积淀的过程。创新不是无源之水,任何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的形成都需在前人的美术成就基础之上。靳尚谊作为中国“新古典主义”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他在借鉴西方古典大师的艺术手法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创作理念,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学习和研究靳尚谊的创作技法,对于我们提高美术创作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宝钗是《红楼梦》中第一个生活技术家,虽然她寄人篱下(寄居姨母家,而姨母上有公婆,又有兄嫂),但她能够得到上上下下的拥戴,连自己的情敌林黛玉在四十二回以后,也奉宝钗为知己。宝钗人际交往成功的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她深谙交际艺术,应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宝钗与人交往,经常揣摩别人的需要,做别人希望做的事.第三十七回,史湘云起诗社“作东”,请“诗友”吃饭,而湘云又没有钱,宝钗便替她设计,并从自己的店里要了些螃蟹和酒菜,给湘云解困,湘云十分感激。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决定把大观园花…  相似文献   

9.
纪晓岚爱好猜谜,也喜欢出谜。传说有一年元宵节,纪晓岚在一对大灯笼上写了副字谜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狼狗半边仿佛,即非家禽,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一片模糊,虽是短品,亦是妙文。”黑白红黄都不是,那就是“青”,半边狐狸狼狗即为“犭”,合起来就是“猜”字,诗词论语上都有就为“言”字,四方模糊即是“迷”,合为“谜”。所以其谜底就是“猜谜”二字。此则谜联用语诙谐,对仗工整,隽永清新,且耐人咀嚼寻味。曾有个不求至道的僧人向纪晓岚索联,纪晓岚就为其撰联曰:“日落香残…  相似文献   

10.
变通艺术     
在语言交际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突如其来的情况,对待这些突如其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不能随机应变,迅速作出反应,而固守常规,沿着预定的思路行事,那就会使语言交际陷入困境。要摆脱困境,顺利达到语言交际的理想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掌握一定的变通艺术。 所谓变通艺术,就是指说话者在语言中为排除因情境之类的突然变化引发的交际障碍,顺利完成表达任务,而改变原来的说话方式,所采取的一些富有创造性的表达手段。变通艺术是说话者具有胆略和智慧的表现。 敏捷的变通,要求说话者善于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去对问…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交际中存在很大差异,这些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文化误解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通常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习惯,这就叫社会文化定势(Stereotypes)。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时,跨文化意识的获取难度极大,其阻力主要来源于本民族文化长期的定势作用和对其他文化的偏见。英语学习者应树立跨文化意识、重视跨文化知识的掌握,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对目标语言的社会文化进行现实的体验和积累,同时也要关注不同社会文化中的非言语交际,以实现跨文化交际中社会文化定势的消解。  相似文献   

12.
王元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201-202
因为在生活交际中也是采用像画家一样“笨”的表达方式,使得他成为一个和蔼可亲的怪人。其以往创作的作品从连环画到布面重彩再到黑地水墨,他的艺术一直在撤退出与他人相关的世界,关心只属于他自己的技能之神异、投入自己的童年梦想、割除任何被当作现世、趣味时尚的样本,将汉地赋予的性格底蕴与藏区的文化精义熏陶糅合对所创作的艺术进行融合,终走出了自己的艺术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3.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古人亦云:“一言能兴邦,一言能丧邦。”古往今来,凭借语言这个锐利的武器,大则存国兴邦,小则除灾免祸的事例,真是不胜枚举。古代一些名人志士能凭三寸不烂之舌,化险为夷,救得己命和人命,为今人提供了交际成功的良方,教给读者克敌制胜的本领。 一、以扬为抑法。即用赞美之辞,来有效控制交际一方过急的言语行为。秦始皇有一天上朝,因为某事与臣子中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结果,中期赢了,秦王输了,执拗的中期竟连一句客套话也不说便大摇大摆地走了。争强好胜的秦始皇自觉失了体面,不禁勃然…  相似文献   

14.
语序的变化组合如同智力魔方一样,巧妙地调动,可以变换出多种花样、形式,把说者的思想感情色彩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展现出无穷的魅力,最终征服对手。 常见的口语语序变化方式有: 1.着意颠倒词序,建构口语的闪光点。 有些词组本来有着固定的位置,表达特定的含义。如果把其词语的位置加以变换、颠倒,其意义就会发生质变,或使强调重点转移,因而强化表达的效果。比如,在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一次迎奥运文艺晚会上,主持人这样勉励中国足球队:“中国足球队虽然屡战屡败,但影响不了他们屡败屡战的意志和精神……”你看,在这里把…  相似文献   

15.
写文章或说话,一般总要一是一,二是二,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好。要做到这一点,精确地运用语言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人们运用语言,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求那么精确的,有时还要讲究语义模糊。所谓“语义模糊”,指的是某些词语的语义没有一个确定的界限。例如“将来”这一时间名词就具有模糊性质,时间伸缩性很大,究竟指多长时间?十分模糊。在语言运用中,模糊语义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具有多种修辞功能。人们往往用模糊语义来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从而产生凝炼、生动的语言魅力。例如  相似文献   

16.
试读李波     
砂金 《美与时代》2006,(10):12-13
在我的印象中李波非常谦和,不善言表。但和他在一起相处,尤其论及绘画时,却使我感到他更深一层的艺术气质和人文风格。李波的作品在近些年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大展中,李波的画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鲜明的个性显露,深厚的艺术修养,给我们全新的艺术感受,让我们由衷地感叹。当然,自“开放”以来,新人新作涌现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之事。20年来,各种观念和风格的花样翻新也十分频繁,但是能够在这里显得突出并且有自己的风格,而且一直能够突出下去,的确不是一件易事,这不是仅靠一个“新”字就能作到的。内蒙古的油画群体之优…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情感的工具,也是声乐艺术的基础。声乐艺术就是音乐与语言的有机结合,因此语言是声乐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要准确表达歌曲的词意,咬字吐字必须准确清晰。生活中,很多歌手由于不注重咬字吐字,造成“台上闹哄哄,台下听不清”,表演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声乐学习中,咬字吐字的训练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么,实践中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的呢?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根据声母韵母在唱歌中咬字吐字时着力点的位置不同,形成了“五音”“四呼”“收声”等吐字咬字规律。笔者结合自己数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这些传统…  相似文献   

18.
一、回到“我”自己“国学”是一个边缘模糊的概念,就眼下以“国学”为旗帜的学人所从事的研究看,它或可方便地了解为儒、释、道三教之学。但三教从来就不是秋色平分的。大约因袭于历史的缘故,儒学依然在今日“国学”中有着它的显学地位。毋庸讳言,九十年代以来的海峡此岸学人——无论是未出国门的、还是怀揣“绿卡’油海外到海内来往自便的——以当世儒者自许已经是一种时潮。其中,分外要表示一种姿态者,有时则特意把一种声明发布在如下的答问中:“如果把您称为新儒家,您愿意吗?愿意。但不是现在港台那种新儒家。”(《原道》第1…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交流频繁、讲究交际艺术的今天,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交际心理知识,对于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是颇有必要的。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人际交往中的“第一印象”。人们在初次交往中,往往根据对方的外貌、农着、气质、言行等,迅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总印象,并  相似文献   

20.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如果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说话的方式不妥当,表达的方法不合习惯,就会导致语用失误,达不到自己预先期望的交际效果。而对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外国留学生来说,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本文正是立足于在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从学习生活中的实例入手,着重分析他们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的语用失误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