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是一个没什么生活情趣的人。单身的时候,特羡慕那些生活里有爱好有情趣的人,比如爱旅游的满屋子都是世界各地的纪念品,爱设计的屋里到处都充满创意,玩转信用卡的达人熟知各种银行的信用卡权益就能过上特自在的生活,酒店达人总能买到特价房还经常积分免费换。我很羡慕他们,羡慕他们无论生活在  相似文献   

2.
郭文文 《天风》2006,(16):24
我不知道你是否会常常羡慕别人,羡慕别人出众的容貌,羡慕别人超凡的才情,亦或羡慕别人所拥有的那些成功的光环呢?  相似文献   

3.
慢和钝感力     
一位文友写作的速度很快,我一个月也写不出她一周写出的数量。我很羡慕她,感到她写作的速度简直是一个谜,看到她的名字频频出现在报刊上,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是那么迟钝和笨拙,我因此而焦虑起来。  相似文献   

4.
自信     
梅成 《思维与智慧》2003,(10):15-15
晚饭后,我和林教授一边散步一边谈心。我忧心忡忡地说:“我的那篇论文选题少有人涉猎,手头的资料又不太理想,只怕我写不好。”林教授鼓励说:“你所掌握的那些资料,足够你完成那篇论文。依我看,你缺少的不是资料,而是自信。”  相似文献   

5.
一篇作品的主题是否正确、深刻,虽然有多种因素,但与作者的思想境界有直接关系,却是不容置疑的。郭沫若同志一九五九年三月读了《革命烈士诗抄》清样以后,題了一首诗,诗的第一句是“血性文章血写成”。时隔二十六年,每当想起这句诗,都会联想到那些彪炳日月、光照乾坤的血性文章,使我们心潮澎湃,精神为之一振。古往今来,那些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夺目光辉的血性文章,无不寄寓了作者对崇高理想的忘我追求、对光明未来的无限向往。有些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呼喊出来的诗文,表现出他们的高风亮节;他们用鲜血写出的文章,已成为后世人的精神财  相似文献   

6.
一分的价值     
儿子喜欢读书,可是他对写作没有兴趣。我为此十分头痛。有一次,几位文友在恭维我发表的一篇杂文。没想儿子在旁边插嘴说:“我也能写出那样的作文来。”我一听,立即鼓励他说:“我知道,你是很优秀的。只要你坚持每天练笔,你写得会比这更好!”晚上儿子还真的写了一篇记叙文。尽管作文存在着很多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我最羡慕的便是这飞鸟。能够振翅飞天的鸟,我都羡慕。麻雀曾经被人小看,我竟羡慕不已。我羡慕的其实是一双飞翔的翅膀,不在乎鸟是大还是小,是灰黑还是鲜艳,是低头于屋檐下还是昂首于云霄之巅。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在大家的眼里,我很优秀,是让人羡慕的‘尖子生’。我不仅学习成绩好,还是同学和老师信任的‘班长’和‘大队委’。然而在大家的一片赞扬声中,我却越来越不快乐,因为我丝毫不敢放松:学习成绩不能掉下来,事事还要以身作则,做好同学们的‘榜样’……有时我很烦,也很害怕……毕业考试快到了,我不知道我的成绩还能不能是最好的……”这封小学生的来信虽然没有署名,但这名“尖子生”发自内心的焦虑,却引起了记者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人们常常羡慕功成名就、百事百顺的人,认为只有这些得到生活回报的人才对生活充满感激、充满信心和激情。其实,真正懂得生活,对生活充满爱意的人,是那些对生活没有过多奢求而认认真真生活的人,是那些把生活本身当作幸福的人。试着理解尼采的这句话:"生活的收获是生活。"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也爱他。我很喜欢别人跟我说,这个真好听,这个真好看,这个地方值得你请假去一趟……  相似文献   

10.
极偶然的一次阅读,你的那篇《转身之美》一下子便震撼了我的心灵。于是,我开始特别留意报刊上你的名字,留意你的那些明媚的文字。当我在一个午后进入你的博客时,我心头一惊:原来,你已出版了那么多的书,单单看着那些五颜六色的封面,和那些温暖的书名,就不禁心驰神往起来。  相似文献   

11.
一位自称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的高三女生向我咨询说:“我本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子,上初中时学习成绩好,无忧无虑。升到高一后,不知为什么,听到那些女生议论某某风度好、有多少人追求时,就很羡慕,甚至嫉妒,自己也想尽力去争取。如有人说斯斯文文的女生才受人欢迎,我便装着斯文,完全否定了以前那个活泼开朗的我;有人说男生不喜欢主动的女孩,越是得不到的别人才越会追求和珍惜,我又装出一副清高的样子,碰到男生总是装着没看见,我要让他们发现我的个性美。  相似文献   

12.
物语哲思     
橡皮和铅笔橡皮问铅笔:“你为什么愿意跟我交朋友呢?”铅笔诚恳地回答:“因为你能帮助我改正错误。”墨水瓶和钢笔墨水瓶感谢钢笔说:“我虽然有一肚子货,但没有你的使用,什么作用也发挥不了啊!”钢笔回答道:“我虽然能写出很多好文章,但没有你的灌输,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呀!”椅子和桌子椅子羡慕桌子:“看你多好,身上摆着花瓶、书刊和话机,我净被人坐在屁股底下。”桌  相似文献   

13.
计文 《天风》2017,(7):1-1
金陵协和神学院65周年校庆暨教堂落成感恩庆典的那一天,我有机会漫步金陵校园,除了瞻仰给金陵带来更多神圣和灵气的崭新教堂,令我更兴奋并且暗暗羡慕的其实是那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神学生年轻的面孔。也许,在社会上有些人看来,活跃在这个院子里的人与整个大学城里其他年轻人相比,显得有些另类。但在我眼中,他们是何等真实地从这个幸运的时代里走出来,去承担一份荣耀的呼召!  相似文献   

14.
刘振义 《天风》2006,(21):26-27
花卉中那些预表枯桃教会众父老弟兄姊妹们那憨厚热情爱主的紫菊.那些预表众肢体同心合意彼此相爱的千头菊,都使我羡慕敬佩极了。我深爱菊花,更愿做这花卉里的菊花。  相似文献   

15.
去年11月到杭州参加“16一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带了一本何俊博士的《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在路上读,很快被书中对王阳明心学的细致入微的分析所吸引。这本书的主题与我在研讨会上的发言《明末天主教与中国道德重建》有很多相关之处,因此我回京后,撰写了此文,对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进行思考和探讨。实际上以笔者的学识,对这部作品很难作出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评论,现在写出的只能是一篇浅薄的读后感。好在我只是才疏学浅而并非敷衍了事,在读过几遍原作之后写出的一点浅见,也许会…  相似文献   

16.
有位先生光顾我的博客,留下评点,自称“我乃一江湖之人”,这让我有些恍惚,有些惭愧,因为作为一个名词:江湖,我连一知半解都谈不上,实在有点贻笑于大方之家。记得以前见过一篇以“江湖”为题的随笔,现在想找来恶补,却怎么也找不到了,那就自己悟一悟,看能不能理出点头绪来。  相似文献   

17.
要有知识,就得参加实践以前我对那些心灵手巧办法多的人,打心眼里羡慕,特别是看到他们的革新成果,“眼热”极了。可是总觉得人家是“天生的聪明”或读过很多“厚本书”,象我这样一个没念过多少书的人,自然难以做到。因此我这也不敢碰,那也不敢想,没有搞出什么革新成果来。学习毛主席著作以后,  相似文献   

18.
给自己打气     
十年前,我已经三十岁,但一事无成。虽然喜欢读书写作,但不知怎么做,才能提高自己的读书效果和写作能力。读了很多书,不知有什么用;写过许多文章,但没有勇气投出去。直到有一天,一个经常发表通讯的熟人鼓励我投稿。我说:“我又不认识编辑,投出去也不会发表。”他说:“不是那样,我在编辑部一个人都不认识,现在不也发表了 100多篇文章吗?只要你努力,以你的实力,发表文章没有什么问题。”然后,他拿出了他发表的东西给我看。他说的话对我作用并不大,但是他发表的那些作品却极大地刺激了我。因为我发现他写的那些东西自己是…  相似文献   

19.
正近来网上热播这样一段视频:一群中年人上访,因为政府取缔了路桥所有收费站,这本是个令人称快的好事,却给这些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多年的收费员带来了危机。一位36岁的大姐说:"我青春都交给了收费站,我现在啥也不会,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这个原本让人羡慕的职业,变得人人自危。看着视频,我不由想起朋友儿子晓黎的故事。学平面设计的晓黎大学毕业后,进入人人羡慕的国企企划部工作,也算专业对口。但做的事就是将为单位写的公告刊发在媒体上,或者为某赞助活动写一篇祝贺词,工作轻松自在,收入还不低。  相似文献   

20.
大学毕业之前,终于出了一本自己的作品集,没有辜负校园才子的称号。在别人的羡慕和吹捧里,我俨然作家般地得意和风光。待到找工作的时候,更不像别人那样慌,似乎只需要自己的书往任何一家报社递交,便可稳稳当当地去工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