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波那文图拉是和托马斯·阿奎那齐名的中世纪的大神学家和哲学家。面对新兴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他在神学上坚持传统的柏拉图———奥古斯丁主义 ,并将其发展到顶峰。《心向上帝的旅程》是波那文图拉最著名的作品 ,也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不朽名篇  相似文献   

2.
<正>引言"神人合一"的思想在基督教信仰的神秘主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中世纪,追求"神人合一"成为"信仰最根本的目的和终极的方向"。在十三世纪经院主义顶峰时期,波纳文图拉(Bonawentura,1221-1274年)可视作中世纪神秘主义中的典范式人物。他的神秘主义生活和著作对后世影响甚远。波纳文图拉在《心向上帝的旅程》一书中指出,人的心灵要达到至高上帝的灵性境界。这种境界如果没有从上面来的恩典则无人能进  相似文献   

3.
王平 《哲学动态》2012,(9):49-54
女权主义主义的发展经过第一波、第二波的发展之后,目前已经进入了第三波女权主义时期。第三波女权主义又被称为"后女权主义",因为这一波女权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第三波女权主义当中,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是一股比较强劲的力量,有很多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心理学主义和社会学主义的争论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被政治事件打断了:关于心理学主义的论战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终止了,关于社会学主义的论战则因希特勒上台而停止了。然而,至少对关于心理学主义的论战,以后的几代哲学家对谁是赢家几乎没有什么疑问。当然,赢家是弗雷格和胡塞尔。如果曾有过不确定的话,那也仅仅是关于谁应得到一等奖的问题;分析哲学家投了弗雷格的票,而现象学家则选择了胡塞尔。共识的力量尤其可以从这样一个事实中看出,即在关于心理学主义的论战中,那些关键的反心理学主义的专题论文,已经成了20世纪一般的西方哲学、尤其是分析哲学的经典文本。在英美世界中。  相似文献   

5.
虽然波那文都和托马斯·阿奎那作为神学家为了维护基督宗教的创世论信条而共同反对巴黎阿维洛伊主义者的世界永恒论,但是他们作为哲学家对于人的自然理性是否能够证明世界的永恒性的问题则持有截然相反的立场:波那文都肯定人的自然理性能够证明世界在时间上有其开端,而托马斯·阿奎那则否认这一点。本文详细介绍了波那文都对世界永恒论的反驳和对世界有其开端的论证,以及托马斯·阿奎那对波那文都的论证之驳斥,并从学理上对他们的世界永恒性之争作了批判性反思,指出了他们的论证与反驳各自所具有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6.
自由意志问题是一个鲜有的由中世纪神学哲学家们正式提出并加以深入探究的纯粹哲学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备受争议的和影响深远的问题。中世纪几乎每一个重要的神学哲学家都探讨过自由意志问题,阿奎那则是其中最具转折性、综合性、开拓性和创新性的人物。在阿奎那之前,中世纪思想家们的自由意志论主要是在道德视域下、与道德善恶和道德归责等问题联系在一起。阿奎那在继承奥古斯丁主义自由意志论的基础上,综合了亚里士多德的理智选择和波埃修的理智自由意志论等观点,创立了一种完备的理智主义自由意志论,实现了中世纪自由意志论从道德主义向理智主义的转向。这种转向在经院哲学晚期和近代引发了深远效应。  相似文献   

7.
少年的田野     
正蝴蝶像长了翅的花,从这片田野飞向那另一片。蜜蜂像落入尘世的精灵,围着庄稼那蓬勃粉蕊轻歌曼舞。田野深处还时不时传来鸟儿鸣唱,声音犹如春天的柳笛般悠扬,还弥漫着湿漉漉的气息。当昼和夜在田野那一波又一波旖旎起伏的庄稼的摇曳中沉醉时,我们吮吸着那阵阵扑鼻而来的芳香,和蝴蝶蜜蜂一起,常  相似文献   

8.
“世界是我们所理解的世界”,这是报纸上一篇论文的标题,也是近年来颇为一些人推崇的一种所谓新观点。可是,每当我见到这种观点,不仅没有什么新颖感,反而往往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康德、新康德主义和形形色色的不可知主义。众所周知,康德是承认客观世界的,但他认为那不过是“自在之物”,人们只能依靠逻辑推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激进"萨拉菲派"在世界各地掀起一波又一波恐怖浪潮,"圣战主义"全球化并已成为一个危及国家、地区和国际安全的严峻问题,成为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必须关切的头等大事之一,一些政府甚至不得不每天同恐怖分子作战。激进"萨拉菲派"从何而来、其激进意识形态是什么、未来发展趋势如何等问题始终萦绕在世人的心头。为此,本文力图做出简短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根特的亨利是13世纪拉丁世界伟大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之一。在当时横扫拉丁世界的亚里士多德主义潮流中,奥古斯丁主义光照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亨利力图调和亚里士多德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柏拉图主义范型论和奥古斯丁主义光照论,形成了一种精巧复杂且极具创新的认识论体系。亨利的光照论经历了早期典型奥古斯丁主义范式、中期亚里士多德主义转向和晚期对奥古斯丁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精巧的融合,提供了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融合的范例,改变了对于中世纪中晚期奥古斯丁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非此即彼二分的历史叙事。亨利的光照论思想是中世纪晚期经院哲学的典范,也是光照论思想的高峰,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