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音》1989,(6)
台湾佛教领袖星云法师到京离别四十年后首次返乡探亲弘法据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记者长征)离别大陆四十年后首次返回故乡探亲弘法的台湾佛教界著名领袖人物星云法师,今天上午到达首都机场后表示,他这次回来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欢喜安乐”。  相似文献   

2.
由满义法师所著的《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由台北市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8月出版。该书由“前言”、“结语”和主体部分四章构成。“第一章阐扬妙谛:说法的语言不同”,“第二章弘法利生:弘化的方式不同”,“第三章慈心悲愿:为教的愿心不同”,“第四章人间净土:证悟的目标不同”。该书作者以清新、简洁的笔墨对将“人间佛教”与“佛教现代化”融为一体的“星云模式”进行深入的阐述,相信对相关人士会有一定的助益。《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出版  相似文献   

3.
《法音》1989,(6)
尊敬的星云大师,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今天晚上,我们在这里敬设素筵,为台湾佛光山和美国西来专创始人星云大师率领的国际佛教促进会弘法探亲团一行接风洗尘,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星云大师、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们  相似文献   

4.
《法音》1989,(6)
3月31日上午,北京阳光灿烂,法源寺内的丁香含苞待放,一派生机盎然。天王殿前高悬“热烈欢迎以台湾星云大师为首的国际佛教促进会弘法探亲团,的横幅标语。佛学院全体学僧及法源专全体僧众,僧仪整齐,列队等候在天王殿前,迎接星云大师所率的弘法探亲团光临。九点钟,大师率领七十多名团员莅临法源寺。传印、白光二位法师率领学生、僧众热烈欢迎。大师与同学们一同来到大雄宝殿拜佛、诵经。诵经完毕,大师与全体同学在大雄宝殿前合影留念。然后,大师在  相似文献   

5.
李永红 《法音》2014,(6):67
正本刊讯5月29日下午,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世界佛光会总会长星云长老一行参访长沙麓山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麓山寺方丈圣辉法师热情接待了星云长老一行,并在麓山寺法堂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圣辉法师对星云长老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在致辞中,圣辉法师回忆了自己与星云长老的深厚因缘。他说,2004年,为弘扬中国佛教音乐文化,自己曾与星云长老率领中国佛教音乐团赴港澳  相似文献   

6.
从报刊编辑学角度对印光法师《与佛学报馆书》(含节录与补遗)所提意见和建议的分析,发现法师所提涉及报刊定位、方针及传播策略、编辑修养与意识、编排业务、印刷出版等多方面内容,称得上是微型“佛教报刊编辑学”,或者“佛教报刊编辑学”之雏形,其观点和建议契理契机,彰显了法理智慧与方便善巧,既蕴含着浓厚的“弘法利生”心怀,又与当代新闻传播规律及理念相吻合,对于当前佛教媒体的发展及弘法传播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普正 《法音》2004,(1):31-33
本刊讯应香港三德弘法中心创办人、弘法寺住持净雄法师的邀请,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圣辉副会长为团长、明生副会长为副团长的6人代表团,参加了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的成立庆典和两岸四地“佛教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同时,受宝莲禅寺住持初慧大和尚和监院智慧法师的邀请,参加了  相似文献   

8.
王小明 《法音》2004,(1):36-37
本刊讯2003年12月4日下午,由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主办的“佛教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央统战部二局蒋坚永副局长,国家宗教事务局杨同祥副局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明生法师、觉醒法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杨曾文所长,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夏年教授,香港大学副校长李焯芬教授,台湾法鼓山佛学研究所李志夫所长,香港三德弘法中心创办人净雄法师,中国佛教协会港澳台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普正法师,中国佛学院常务副教务长向学法师,以及来自“两岸四地”的法师、学者、居…  相似文献   

9.
佛教新闻     
《法音》2005,(2)
中国佛教协会组团出席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新址启用和佛像开光庆典本刊讯1月7日至8日,应香港三德弘法中心创办人净雄法师的邀请,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圣辉副会长为团长的8人代表团,参加了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的新址启用和佛像开光庆典活动。8日上午,圣辉法师和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台湾中国佛教会会长净良法师等在三德弘法中心大楼主持新址启用暨佛像开光仪式,场面隆重,法会庄严,氛围祥和。开光仪式结束后,三位大和尚分别对信众作了开示。下午,净雄法师受香港信众的要求,礼请圣辉大和尚为上百位信众举行皈依仪式,其中不少人是企业界…  相似文献   

10.
哈斯朝鲁 《法音》2005,(5):39-41
在清末民初,北方的佛教非常衰微,寺庙虽多,但都是以经忏和应付为主。东北的佛教更是衰微,以往没有讲经的法师。一直到1921年,近代佛教教育家絯虚法师(1875—1963)到东北建寺办僧学、讲经说法,才有了弘法的法师,使东北缁素两众闻知正法,东北佛教得到复兴。澍培法师是絯虚法师的门徒,曾协助絯虚法师兴建长春般若寺,并出任首任住持,弘法利生,培育僧才。长春般若寺位于长春市清明街,是吉林省佛教协会所在地,是长春乃至东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长春般若寺的兴建,起因于絯虚法师1922年到长春讲《金刚经》。当时,地方护法居士丁树敏、张子…  相似文献   

11.
台湾佛光山数十年来“人间佛教”思想的不断丰富与实践,使得当代“人间佛教”的发展呈现出最具代表性的“星云模式”。论文基于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及在佛光山的深入实践,梳理和总结了当代人间佛教的“星云模式”,并认为以佛法建设为中心的弘法利生模式、以佛教社团为中介的资源动员模式和以人间佛教为纽带的社会信仰模式,是当代人间佛教“星云模式”的三大要件,是佛光山“人间佛教”思想得以实践,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更体现了星云大师博大精深的佛教社会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宗教》2006,(1):F0004-F0004
《迷悟之间》是台湾佛光山星云法师的又一力作。星云法师面对社会百态,大量引用生活事例,每每以神来之笔,用看似简单的生活事例来解读高深的佛教经典。作者以贯通古今的慧眼,循循善诱,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4月24日下午,以韩国佛教曹溪宗教育院长玄应法师为团长的韩国佛教僧伽教育代表团一行10人拜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学诚会长的热情接待。会见中,学诚会长对玄应法师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此次来访的韩方代表团团员主要都是从事教育工作,而教育工作对佛教事业而言尤为重要,佛教中"弘法利生"所说的"弘法"就意指教育。从古代的口口相传,到现在运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多种现代科技,  相似文献   

14.
济群 《法音》2013,(6):9-15
济群法师是国内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的著名中青年法师。法师196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县一个佛教家庭,曾在宁德支提寺、闽侯雪峰寺体验寺院生活。1979年从鼓山涌泉寺普雨老和尚正式剃度,1981年于北京广济寺受具足戒。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到莆田广化寺等处参学任教。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主讲唯识、戒律、阿含等课程。三十多年来,法师积极从事弘法事业,除在闽南佛学院和戒幢佛学研究所定期授课以外,还时常应邀在欧洲、澳洲、港台及大陆各地高等院校、信众团体、寺院演讲,同时进行网络弘法。法师在修学和弘法的过程中,对于佛教的传统与现实的许多重大问题。以及如何建立汉传佛教修学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佛学论文,并著有《心经的人生智慧》、《菩提路漫漫》、《认识与存在》、《济群法师谈人生》等人生佛教系列丛书,影响广泛。近年来,法师还创立了菩提书院,按照三级修学体系推动居士教育,成效显著。最近,济群法师应本刊的约请,为我们选送了他的十余篇比较重要的文章。从本期开始,兹予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健钊法师,1946年生于澳门,1956年于澳门出家,1963年赴香港宝莲禅寺依筏可和尚受戒,1965年起住锡香港近30年。1994年,法师重返澳门任净土宗菩提禅院住持,积极致力于弘法事业。澳门佛教的历史与中国佛教特别是岭南佛教的历史有着千丝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6,(6)
正本刊讯6月1日,新加坡佛教总会副主席、新加坡佛学院院长广声法师一行到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学诚法师的热情接待。学诚会长对广声法师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对广声法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新加坡弘传佛法,培养佛教青年弘法僧才,推动中新两国佛教界友好往来表示赞叹。学诚会长希望,双方继续加强在佛教文化、佛教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汉传佛教"走出去"。广声法  相似文献   

17.
普正 《法音》2005,(2):41-41
1月7日至8日,应香港三德弘法中心创办人净雄法师的邀请,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圣辉副会长为团长的8人代表团,参加了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的新址启用和佛像开光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18.
人间佛教是近百年来海峡两岸中国佛教的主流趋势,也是近十多年来海峡两岸学术界都非常重视和热烈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针对相关讨论,以太虚、印顺法师和星云三位公认的人间佛教思想家和实践家为代表,探讨了人间佛教百年历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阐述了百年人间佛教三个历史座标的历史联系及其各自的特点,指出太虚是现代人间佛教运动的开创者和思想家,印顺法师是现代人间佛教学术理想的提出者和佛学家,而星云是推动现代人间佛教运动发展的最重要的实践家。  相似文献   

19.
果彻 《法音》2000,(5):3-6
4月15日至16日,以“佛教在二十一世纪的使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厦门南普陀寺隆重举行。这是由中国佛教学会举办的全国佛教界首次演讲比赛。参赛选手就自身建设、弘法利生、佛教教育、慈善救济、环境保护、世界和平等佛教界及社会人士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展开演说,探讨佛教在新世纪的神圣使命。参加演讲的14名选手既有在佛教界担任重要职务的中年法师,也有佛学院的年青学僧,既有比丘、比丘尼,也有在家居士,堪称国内佛教界弘法人才的一次检阅。在中国佛教协会和厦门南普陀寺的精心组织下,本次演讲活动获得圆满成功,为佛教界今后继续举办类似活动带了个好头。经由佛教界法师居士和学术界专家学者组成的评核小组的评定,果彻法师、圣凯法师、学愚法师、陈星桥居士、静波法师、宏度法师成为本资演讲比赛的优胜者。本期特将他们的演讲稿发表于此,希望广大读者共同来关心中国佛教的未来,并就相关问题作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89,(8)
上海青年画家、佛门弟子宓雄,以画佛像和佛教故事著称。上海佛教协会为开拓民间佛教艺术,特聘请他为艺术顾问。今年五月十日,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真禅大和尚和上海市佛教协会秘书长欧国藩居士在玉佛寺方丈室向他授予荣誉证书。台湾高僧、国际佛教促进会会长星云大师,今春来沪弘法探亲时,也观赏了宓雄的作品。上海佛协向星云大师敬赠了宓雄创作的中堂宣纸油画《千手千眼观世音》和蜡染佛像壁挂。星云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