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佛教界的一位高僧、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正果法师,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于1987年11月20日与世长辞。他的去世,是佛教界的一大损失,对我个人来说,也失去了一位真挚的朋友,内心感到无限的悲痛!我与正果法师相识于1940年。几十年来,过往甚密,彼此也比较了解。他的道德  相似文献   

2.
李贺敏 《法音》2005,(6):43-44
本刊讯在中日关系处于困难之际,日本佛教友人、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副会长、真宗大谷派枣寺住持菅原钧先生,不顾身患重症之躯,毅然携子率团访问我国。5月14日下午,菅原钧先生一行19人,在山西省宗教事务局武锦福局长的陪同下拜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一诚会长的亲切会见。一诚会长首先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对以菅原钧先生为团长的日本真宗大谷派枣寺友好访华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说:菅原钧先生是我会最亲密和信赖的老朋友,长期以来,为中日两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呕心沥血,身先士卒。先生住持的枣寺,更是中国佛教界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家”,几乎是…  相似文献   

3.
正《法音》杂志是中国佛教协会的会刊,迄今已经走过了37年的时间,出刊四百期,成就辉煌,影响巨大,受到了海内外佛教界瞩目。我现在已近鲐背之年,作为过来人,我与当代中国佛教界和佛学界结下了深深的法缘。在长达几十年的交往中,我与朴老、巨赞法师等一代佛教领袖相知相熟,酬唱往来,又与净慧、传印等当代高僧有师生之谊。对学术界而言,我拥有过更多的朋友与师长,汤用彤先生是我的研究生老  相似文献   

4.
近日读到诗人痖弦先生《人生十问》的短文。有人问他“你是如何处理周围人际关系的?”他的回答是“我曾央人以子敏送林海音的祝寿语刻了一方闲章:‘这里拉人一把那里拉人一把,这里放人一马那里放人一马。’没有能力做伟大诗人,愿做伟大朋友:”也就是说,他是以“愿做伟大朋友”的心怀来处理人际关系的。读后让人心为之动,情为之热。  相似文献   

5.
《法音》2020,(5)
正我跟净慧老和尚的交往有三十多年。净慧老和尚是中国现代佛教界一位很有学养、很有战略眼光的高僧,也是我们学术界的忠实朋友。他早年在中国佛学院读研究生,属大陆佛教界最早的一批研究生,在佛学和修证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改革开放以后,他开始负责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杂志编辑工作,后来又肩负起修复河北赵县柏林禅寺祖庭之重任。三十多年来,他一直走在佛教事业的最前沿,为推动中国大陆佛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各位佛教界朋友,各位来宾: 在丹桂飘香、喜获丰收的金秋季节,在新中国成立54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纪念大会,庆祝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五十周年,这是我国佛教界的一件喜事。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向全国佛教界的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佛教界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下  相似文献   

7.
悼念叶均     
《法音》1986,(3)
中国佛教界的南传佛教学者叶均居士,于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不幸与世长辞了。他的去世,是我国佛教界的一个损失,也使我失去了一位情同手足的挚友,感到无限悲痛!我与叶均相识是在一九四一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大半个中国的领土被日本侵略军所占领,叶均不愿在敌人的刺刀下过那种屈辱的生活,毅然从浙江经过几千公里的长途跋涉,辗转奔赴抗战后方——重庆,进入当时佛教界的最高学府汉藏教理院深造。  相似文献   

8.
黄夏年 《佛教文化》2000,(Z1):37-38
1999年5月21日晚 ,我和同道与几位台湾研究佛教学者一起在餐厅相聚。远方来客不亦乐乎 ,推杯把盏 ,谈笑风生。席间 ,一位朋友的手机响了起来 ,朋友走出包间到外面接电话。一会儿 ,原本满面春风的朋友再回来时脸色变得严肃了 ,他压低嗓门说 :“朴老刚去世了!”全桌人的谈笑声突然嘎地止住 ,空气仿佛凝固了 ,一桌美味佳肴已经变的没味了 ,很快大家就散场了 ,相互默默无言道别……“朴老” ,就是我们尊敬的赵朴初老人。他是著名的书法家、诗词作家 ,新中国一代宗教领袖。在宗教界 ,特别是在中国佛教界乃至世界佛教界里 ,“赵朴初”三个…  相似文献   

9.
在忆念先德法会上的讲话赵朴初(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六日)今天,我怀着庄严肃穆的心情,偕中国佛教界同仁们一起,与日本佛教朋友聚会在北京广济寺,共同为曾经对于中日佛教友好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现在均已西逝的日本佛教界先德们举行忆念法会。在我的记忆里,为日本佛教界...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今年适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又逢中、日、韩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即将在北京隆重举行。为此,1995年5月17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在北京广济寺中国佛教协会发表重要讲话,就有关佛教与和平主题畅谈己见,直抒胸臆。 赵朴老介绍了此次“三国会议”的缘起。1993年他去日本佛教界访问,日本朋友出于盛情,一再主动要  相似文献   

11.
1995年金秋十月,应赵朴初先生和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日本一个著名的日中友好组织——“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谈会” 的几位领导人即将来华,与中国佛教界的朋友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因为参加某些接待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马劲 《法音》2022,(6):73-76
<正>近来因为直接从事佛教工作,我再次拜读了《赵朴初文集》(以下简称《文集》),受益匪浅,收获良多。赵朴初先生是我国著名佛教界人士,曾长期担任中国佛教协会的领导人,该《文集》收录了赵朴初先生从事佛教事业的重要报告、讲话、谈话、文章及著作等,反映了他的主要思想和重要成就,从中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他为中国佛教摆脱旧社会羁绊、自立求新、服务社会、奉献国家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感悟到他的信念信仰、责任担当、奋斗精神和崇高风范,  相似文献   

13.
在丹桂飘香、喜获丰收的金秋季节,在新中国成立54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纪念大会,庆祝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五十周年,这是我国佛教界的一件喜事。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向全国佛教界的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佛教界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下的大团结和大联合。五十年来,中国佛教协会始终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风雨同舟,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维护佛教界合法权益,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本着“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原则,大力兴办社会慈善福利事业,…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2,(4):5
广东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并转深圳弘法寺:惊悉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深圳弘法寺退居方丈本焕法师圆寂,万分悲痛,谨致以深切哀悼!本焕法师是中国佛教界领袖、当代著名高僧,佛门泰斗,在海内外佛教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他早岁出家,悲愿宏深,戒行精严,信仰笃定,努力践行"人间佛教"理念,为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焕法师一生爱国爱教,是党和政府肝胆相照的亲密朋友,他曾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中国  相似文献   

15.
智渊 《法音》2001,(10):35-35
本刊讯10月4日下午,中国佛教协会在广济寺举行纪念日本佛教界著名人士、中国佛教界的老朋友庭野日敬先生逝世二周年追思法会。由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广济寺监院演觉法师主法,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拈香,中国佛教协会部分工作人员及广济寺四众弟子参加了追思法会。法会开始前,刀述仁居士致词说:庭野日敬先生是日本佛教界著名人士,中国佛教界和赵朴初会长的老朋友。庭野日敬先生生前长期致力于中日友好与世界和平事业,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两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以及中国宗教界加入“世宗和”及“亚宗和”等国际组织…  相似文献   

16.
正著名学者、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特邀顾问方立天先生不期辞世,令我无尽悲痛、不胜惋惜!从此,佛教界失去了一名前辈与挚友,学术界失去了一位巨擘与良师,真乃日月动容,山河失色,斯人已逝,吾心萧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当年在中国佛学院求学期间,曾与前来旁听的方先生有过数月的同窗之缘。他对方先生一生的成就与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方立天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学者、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佛教交流已整整三十年了。回顾这三十年走过的路,怀念为中日友好事业作过贡献的日本佛教界朋友,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我去年写的一首汉文俳句多少表达了这种心情:“入梦海潮音,卅年踪迹念前人,检点往来心”。记得一九五二年十月,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我代表中国佛教界托出席会议的日本代表带回一尊观音像赠送给日本佛教界。次年,中国佛教协会就接到日本佛教  相似文献   

18.
同体     
1994年9月19日下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本刊创办人赵朴初先生在北京广济寺中国佛教协会客厅亲切会晤台湾省印顺法师。印顺法师系台湾省佛教界老一辈著名人士,其佛学研究成就为国际佛学界所瞩目,近年大陆印行了其《中国禅宗史》等重要著作。此次印顺法师不顾高龄体弱,重访大陆佛教界。赵朴初先生与印顺法师的会晤,历时虽短,但无疑是两岸佛教界的一次重要交流活动,尤其对于中国佛教文化、佛学研究的进一步推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期封面照片即系海峡两岸佛教界这次重要会晤的珍贵记录。  相似文献   

19.
行方 《法音》1995,(10)
当时明月在照彻彩云归行方1995年金秋十月,应赵朴初先生和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日本一个著名的日中友好组织──“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谈会”的几位负责人即将来华,与中国佛教界的朋友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因为参加某些接待工作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佛教界的一代高僧明真老法师圆寂一周年了.他老的谢世,是佛教界的一大损失,而我则失去了一位良师和益友,内心感到无限悲痛.因此,在过去的一年中,他老的音容,时常浮现在我的脑际.现在当他老圆寂一周年之际,回忆一些往事,作为我对他老的怀念.明老是湖北荆门人,生于1903年,青年时代就进入了佛门,曾就读于月霞法师在武汉莲溪寺创办的华严大学.二十年代初,赴湖南南岳山亲近灵涛法师.以后就一直住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