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光明日报》1983年9月28日发表章海山《浅谈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文章。指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资产阶级反封建神学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有产物。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以资产阶级人性论为理论基础,主张以人为中心,用人性反对神性,以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人的价值、人  相似文献   

2.
源了圆  龚颖 《世界哲学》2004,7(2):51-63
1942年7月,由《文学界》杂志组织,一些日本知识分子召开了一次讨论会,讨论现代西方文明以及现代日本对西方文明的接受.论文和讨论后来以《克服现代性》为题发表,展示了战争期间日本思想界一个有趣的侧面,由此也反映出京都学派的地位.本文将介绍那些讨论的要点,并集中讨论西谷启治的论文.  相似文献   

3.
神道作为日本人精神层面特殊性和神秘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常常受到西方日本学(Japanology)研究者的特别关注.但从普遍意义上的描述到20世纪之后的现代学术,西方早期日本学中的神道研究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2] 在日欧初识的时代,能够前往日本的西方人还不多,对日本的神道加以关注的主要是西方传教士.自1549年耶稣会传教士沙勿略进入日本传教开始,基督教在日本发展迅速,不少传教士陆续来到日本.传教士们要想使日本人接受这种新的外来宗教,就必须对包括神道在内的日本的本土宗教有相当的了解,这也就成为了西方入神道研究的滥觞.1557年托尔勒斯(Cosme de Torres)撰写的《谬说摘要》中记述了日本神道的创世、神代等神话传说,维莱拉(G.Vilela)在致果阿耶稣会的书信报告中也曾提到神道的创世神话和神道的教派(如"两部神道")、神社等.①但总的说来,传教士们对于神道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及佛教和儒教.即便是以"文化适应"主义传教策略著称的耶稣会远东巡察使范礼安(Alessandro Valignano),在其关于日本的书信和著述中,也几乎找不到关于神道的评说.耶稣会传教士弗洛伊斯(Luis Frois)的巨著《日本史》可算是西方日本学研究的滥觞之作,对日本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有涉及,但对神道的记述也非常简略.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理论上研究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迫切问题,回击西方资产阶级的挑战,澄清因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而搞乱的重大理论是非,探索把研究重大现实问题、批判资产阶级思潮与理论上的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正确途径,进一步明确哲学研究的方向和任务,5月30、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哲学研究》编辑部邀请首都部分理论工作者在京  相似文献   

5.
存在主义伦理学是现代西方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当今影响最广泛的一种资产阶级道德理论,也是西方伦理学非理性主义倾向的典型形式之一。存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和思想派别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德国,尔后传到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欧、美国、日本、印度等国曾经风行  相似文献   

6.
自上个世纪末开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从向西方学习技艺的藩篱中走出来,把眼光转向了西方的政制。他们看到了资产阶级的宪政、议会、责任内阁制、民主制,也看到了法治。梁启超在《管子传》中_开笔就这样描写当时风糜中国的几种富国强兵学说:“今天下言治术者,有最要之名词数四(应为五─—引者)焉:曰国家思想也,日法治精神也,田地方制度也,日经济竞争也,曰帝国主义也。此数者皆近二三百年来的产物,新萌芽而新发达者。欧美人所以雄于天下者,日惟有此之故;中国人所以弱于天下者,日惟无此之故。”《管子传》,《饮冰室合集》专集…  相似文献   

7.
吉林大学哲学系吕希晨同志在撰写《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想述评》一书过程中,同于铁生同志合作,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编辑成书,名为《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已由吉林大学出版、发行。这套资料选辑,内容丰富、详尽,为中国现代哲学教学和研究工  相似文献   

8.
1995年1月17日,日本发生了版神大地震,死者超过5000人.一时日本各大新闻报纸连篇累读几乎全县有关震灾救灾的报道。2月2日《每日新闻》的一篇现场采访格外引人注意.采访报道的黑体字标题竟然是“现代日本人与儒教”.文章以阻神大地震后的一些社会现象为例,指出儒教至今仍是日本人世界观、生死观的基础,儒教已经深入到日本人的潜意识之中,现代日本人的行动自觉不自觉地仍然是根基于儒教原理。虽然儒教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和承认,其实它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常识。文章观点新颖奇特,发人深思。被采访者就是《儒教是什么》一书的作者加地…  相似文献   

9.
走向现代伦理──访万俊人教授本刊记者万俊人,男,1958年生于湖南省岳阳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萨特伦理思想研究》、《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下卷)等,参与编著《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人学词典》等著作。译著有《自为的人》、《主体的黄昏...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伦理学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对人的道德能力持怀疑主义态度,甚至否认一切道德,摈斥德行,公然宣扬非道德主义;另一方面是对一切社会道德价值普遍表示怀疑,认为非道德活动似乎是人类生存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否认道德规范的客观根据,道德虚无主义日益加深,对道德进步逐渐丧失信心。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伦理学中,存在着两种趋  相似文献   

11.
美国学者J.P.蒂洛(Jacques P.Thiroux)所著《伦理学:理论与实践》(1980第2版共400页),是美国现今流行的一部伦理学教科书。它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伦理观、西方资产阶级的伦理学体系及其所探讨的社会伦理问题。全书共分十二章。前六章理论部分,先介绍传统的伦理学理论和伦理学领域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然后明确表述了人道主义伦理学体系。后六章实践部分,探讨了当代西方社会的若干伦理问题,综述了这些问题在道德评价上的对立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宗教学学科体系的新发展─—评介吕大吉新著《西方宗教学说史》黄燕生继《宗教学通论》之后,吕大吉先生新近又向学术界奉献一部巨著:《西方宗教学说史》。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世界兴旺发达的宗教学研究曾被打成“资产阶级伪科学”。而我国自己的宗教研究在漫长的过...  相似文献   

13.
吉林大学哲学系吕希晨同志撰写的《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想述评》一书已经脱稿,即将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想述评》是作者近年来研究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想的初步成果。全书共分十讲:一、胡适派的实用主义哲学;二、梁漱溟的“生命派哲学”;三、张君劢的柏格森主义与丁文江的马赫主义;四、戴季陶主义的“民生哲学”;五、国家主义  相似文献   

14.
学贯中西的清末民国学者梁启超在戊戌变法之后逃亡日本,在日期间创办《清议报》,致力于推介日本学习西方之后的学术成果,并将"美术"引入到中国。鉴于"美术"这个概念在现代美术领域的重要性,试图对梁启超提出"美术"的学术背景、"美术"引入中国的过程、本概念的特定历史内涵、以及对清末民初美术史研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考察,以期梳理出梁启超《东籍月旦》中"美术"引入中国的线索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们编辑的《哲学资料》和《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在今年上半年内各出版了六期,下半年这两个资料合并为《哲学译丛》,又出版了六期。现将这三个刊物全年的目录综合整理如下,供读者查考,下面“刊物”栏内注有《哲》字者系指《哲学资料》,注有《现》字者系指《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注有《丛》字者系指《哲学译丛》。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初,在帝国主义时代,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出现了两个思潮,即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运动(包括作为实证主义哲学变种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和现象学——存在主义运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这两个思潮的产生,从阶级根源上看,是体现了帝国主  相似文献   

17.
现代西方哲学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由现代西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情况决定的,里面既有糟粕,也有精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无疑具有借鉴意义。因而,全面而又系统地了解现代西方哲学的各个流派,是哲学工作者应该具有的一种修养。首先,就思想资料的触发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同吸取资产阶级哲学的合理内核和批判其糟粕有密切关系的。有了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才有蕴涵于《资本论》中的思维框架;在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8.
《江淮月刊》今年第一期发表郭月争《批判资产阶级庸俗进化论》。《武汉大学学报》今年第一期发表陈修斋《批判实用主义者詹姆士关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反动理论》。这两篇文章对资产阶级哲学中最反动的流派都作了批判。郭月争的文章强调指出,庸俗进化论是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潮中最反动的一种哲学,它是直  相似文献   

19.
近读万俊人同志新著《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印象十分深刻。笔者以为,万著不仅为我们全面地展示了现代西方伦理学流派的发展脉  相似文献   

20.
1988年哲学界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论争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重视。除《人民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现代哲学》等杂志刊登讨论文章外,英文版《中国日报》于1988年10月4日和12月5日两次详细报导论争的基本情况,在国际上引起关注,台湾某出版社当年就编辑出版了《大陆西方马克思主义争论集》。为使讨论得以深入开展,本文特将讨论情况加以概述并提出一些看法。一、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理解、使用和评估 1、理解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不同理解既是这场论争的导火索,也是双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