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家长来信你好。我是一位初二年级女生的家长。我的女儿本来是个漂亮的女孩子,有一头乌黑的长发。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头发变得越来越少。最初我们以为她掉头发,于是去医院做了各种微量元素检查,结果显示她不缺营养;之后我们发现她头上有一块秃顶,我们又带她去医院检查是不是“斑秃”,医生说不是。后来,我们开始观察她,  相似文献   

2.
交托     
洁子 《天风》1996,(11):37-37
进神学院读书的那一年,女儿只有几个月。因为是要住读的,只好将女儿送到乡下婆婆那里。 女儿幼小的心灵还不知道离别的忧伤。火车将开的时候,她仍对我甜甜地笑着,而我早已是眼里噙满了泪水。  相似文献   

3.
一、油漆未干一个小女孩第一次到动物园去游玩。当她看到豹子笼旁挂着“油漆未干”的牌子时,不禁惊奇地叫起来:“噢,我还以为豹子身上的斑点是真的呢!” 二、蝴蝶结七岁的女儿对肚脐很好奇,问妈妈肚脐是作什么用的,妈妈于是把脐带连着胎儿与母亲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讲了一下,说婴儿离开母亲之后,医生就把脐带剪断并打一个结,成了肚脐。女儿似乎懂了。可又有些遗憾地问道:“医生为什么不打蝴蝶结?”三、我的上帝小彼得自豪地对他的朋友说:“我叔叔是神父,所有的人都称他尊敬的神父。”小保罗说:“我叔叔是主教,谁跟他说话都称他…  相似文献   

4.
打开那扇窗     
她出生才3个月的时候,医生诊断她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就算做了手术视力也达不到0.1,这等于宣告她一辈子都将是瞎子。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习俗:谁家生了盲孩子就是上辈子缺了德。这让父母很丢脸,商量再三,决定遗弃她,幸好姥姥及时赶来把她抱走了。10个月大时,姥姥带她去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位母亲,由于要上班,将3岁的女儿丢给离家不远的外婆照看,但她很不放心,每天都要去看两趟。这日早晨去看孩子时,女儿打了两三个喷嚏。上班时,她一直在思考这件事:“宝宝会不会是感冒了?会不会发热?或者是患了其他什么病?”她越想越担心,于是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煞有介事地请了假,并急急忙忙地跑到外婆家。结果,她看见孩子正在那儿活蹦活跳地玩呢!  相似文献   

6.
黄水仙定律     
我女儿几次打电话来说:“妈妈,您一定得在黄水仙花凋谢以前来这儿看这些花。”我是想去,但从拉瓜纳开呈到细头湖要两个小时。”当她又一次对我这样说的时候,我有些勉强地说:“那好吧,我下个星期二上。”当这一天来到时,却是一个又冷又湿的雨天。可是我已答应了女儿,于是还是去了。  相似文献   

7.
正女儿通过公招进入沿海一所公立本科大学,有事业编制,一家人都很高兴。四年前,女儿读大四时,我与妻便开始操心她的工作,后来,她上了研究生,又去韩国支教一年,暂时缓解了我们的焦虑。年初回国,就业问题再次实实在在摆到了一家人面前。好在女儿能干,回国仅仅两个多月,就干净利落地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我与妻怎能不欣喜呢?2017年5月6日,女儿报考的两个单位同时开考,一个是长沙的,单位不错,但考的是公务  相似文献   

8.
正我的表哥是个爱好很广泛、精力非常充沛的人,他喜欢唱歌也会弹吉他,曾经在大三、大四两年去酒吧里当驻唱歌手;他喜欢旅行,是个资深的驴友,经常在节假日去一些荒山野岭探险;他喜欢喝酒,白酒喝个一斤不成问题,与朋友聚会时常常不醉不归;他还喜欢追最热门的影视剧,只要电影大片一上院线,不管票价多贵他都会到电影院去看,尽管他也知道再过十天半个月,电影票甚至能打三折,那个时候看才划算,但是,他根本等不到那  相似文献   

9.
永远的留言     
正在台湾,有一个60多岁的母亲,每天都给女儿打手机,她听到的总是语音信箱的留言:"对不起,我现在很忙,有事请留言哦!"那甜美活泼的声音,让母亲禁不住笑容满面。明知女儿没接手机,她仍会慈爱地回答:"好,你去忙,妈妈明天再给你打!"而事实上,这个手机的主人已在一年前因车祸去世。这句熟悉而亲切的留言,是母亲找到女儿的唯一方式。它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随时开启一扇通向秘密花园的门。那里,盛开着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这次去西藏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个人,他的穿着破烂不堪,寒风冻裂了耳朵,嘴唇干裂出了白皮。我们相识在一家客栈,他告诉我,从成都到西藏,他步行了两个月,每天慢的时候走二十多公里,快的时候可以到三十多公里。那两个月,他关掉手机,摆脱世俗的缠身,一个人朝圣,只身走进西藏,去体会生死之界。  相似文献   

11.
哭婆     
以前有位叫"哭婆"的老婆婆,下雨也哭,天晴也哭,整日哭个不停. 寺里的和尚问她:"老婆婆,你为什么哭呢?" 哭婆回答说:"你不知道,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卖鞋的,小女儿嫁给了卖伞的.天气好的时候,我想到小女儿的伞一定卖不出去.天气不好的时候,我想到大女儿,卖鞋的生意一定不好.想到这些,我就担心忧愁,所以就要哭了."  相似文献   

12.
在女儿刚开始上高三的时候,有了一个去美国的机会。我当然知道,在高考之年脱离中国教育是一个极大的冒险——以女儿的成绩,考上国内一个不错的大学还是可以的;可去美国,骤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英语教育体系,命运难以预料。反复权衡之后,我  相似文献   

13.
陈丰盛 《天风》2014,(7):52-53
对于很多家庭而言,婚后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生育的问题.笔者结婚之初,亲戚朋友就讨论说:“嗯!明年生个孩子,时间正好.”到了第二年,妻子去到母校进修圣乐,亲戚朋友就说:“哎,还去读书?先生个孩子,给妈妈带吧!”到第三年,很多人就稍显关心地说:“怎么还不生啊?”第四年,有要好的朋友私底下说:“喂!怎么还不生?有什么问题没有?要不,我帮你们找个熟悉的医生?”后来,妻子在2008年初怀孕,这大概让不少关心、关注的弟兄姊妹松了口气.不过,2008年底女儿出生之后,上门来道贺的得知生的是女儿之后,略显同情,并安慰说:“生个女儿也好,还可以再生一个.”  相似文献   

14.
快乐急转弯     
禅书上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太太,整日在一个路口哭着,人们不明所以,只见她光哭着,就称她为“哭婆婆’。一天,一位禅师路过此地,见到此种情形,便不由上前打听。老太太告诉禅师,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卖伞人家,一个嫁给了卖鞋人家。每当天晴的时候,她就想起卖伞的女儿,想到她的伞眼下卖不出去,因之伤心而哭;而每当下雨的时候,她又想卖鞋的女儿,想起她的布鞋一定卖不出去,因之伤心。所以,无论晴天雨天,她便总是哭。禅师脱口便说,下雨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想你卖伞的女儿生意好,天晴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想你卖鞋的女儿生意兴隆呢?禅师的一句话,街头上就多了一个成天乐呵呵的“笑婆婆”。  相似文献   

15.
陈朝强 《天风》2006,(4):33
二女儿心事重重地,歪着头,扒了一口饭就站起来不吃了。我趁机赶紧问小女儿,是不是刚才从学校回来在车里又吵架了?小女儿摇摇头说没有。奇怪,通常只有她们吵架的时候才会这个样子的。记得几个月前,作姐姐的二女儿,在学校对面,闷在车里等接妹妹回家,突然,她看到妹妹在路对面与同学一起走过,就赶紧按喇叭要引起妹妹的注意。谁知,到了车里, 妹妹问姐姐为什么“HORN”她,于是你一句,我一句,“火山”爆发了。一到家,姐姐就金星火眼、捶胸顿足地说以后不要再载妹妹了。听得妹妹在一旁寂寂不敢出声。然而,今天姐妹俩既然没有大动干戈,那她又是为哪一桩事闷闷不乐?后来她偷偷地告诉妈妈:原来去载弟妹的时候,在停车  相似文献   

16.
归零的快慰     
哈佛大学校长来北京大学访问时,讲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年,校长向学校请了3个月的假,然后告诉自己家人,不要问我去什么地方,我每个星期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相似文献   

17.
正曾国藩向来清廉节俭,不贪权亦不贪钱,尤反行贿受贿的不良作风。李鸿章新任官职时,曾请老师曾国藩一家去他府上吃饭,全家上下都非常高兴,可没过多久,曾国藩的两位女儿为争一条"新"裤子打了起来。两姐妹出门就靠这一条新衣撑点门面。姐姐说这条裤子是去年去伯母家,伯母看她衣裳破旧为她买的。小女儿争抢不过姐姐,在一旁泣不成声。曾国藩弯下身安慰  相似文献   

18.
正女儿对于世界的恐慌,是从她出生后五个月的时候开始的。她忽然间变成了一个爱哭女郎,只要看不到我,就像世界坍塌了一样。昔日一出门看风景,就兴奋得手脚乱踢的她,而今再也不喜欢户外活动了。如果有大人逗引,她马上就用哭泣表达自己的反抗,好像那个大人长了一张凶神恶煞的脸。她也不再喜欢去人多的广场,那些跳舞的击剑的闲聊的喊叫的唱歌的人,都跟她有仇一样,让她想要逃避,她看了这个长雀斑的阿姨也哭,见了那个  相似文献   

19.
午夜破鬼     
我十五岁那一年的秋天,农村的土地由集体经营转变为以户为单位的个体经营。农民们不仅分到土地,还分到了牲畜和一些生产工具。我的家族因为人口多,便分得了一头膘肥体壮的大骡子。那个时候,牲口是庄户人的心尖子,家族的所有人都特别爱惜这匹大骡子。经过商量,决定牲口交给细心的大伯喂养,每家按地亩分摊草料和费用,大伯不挣工钱,但牲口粪全部归他所有。伯母已故去多年,大伯的独女出嫁到十多里外的镇上,他每隔十天半月的就去女儿家转一圈,当天便回,很少留宿。冬天里的一个早晨,风刮得挺大。大伯要到女儿家去,便找到我家,嘱我如果他晚上回不来…  相似文献   

20.
<正>家长来信:最近带上初二的儿子打疫苗,这小子居然害怕得哇哇大哭。他从小打疫苗都会哭,每次都要我和他爸强按住才能完成注射。但那时候他还小,我们没在意,想着这也算不上大事,长大就好了,只是在打针前给他鼓鼓劲,打针时陪着他,打针后给他说说男孩要勇敢这样的道理。结果,这次打新冠疫苗时,针还没打,就已经吓得他哇哇叫,一直往后躲,最后在我们的强按下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